新闻评论写作总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8102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评论写作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新闻评论写作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新闻评论写作总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新闻评论写作总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新闻评论写作总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评论写作总复习.docx

《新闻评论写作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评论写作总复习.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闻评论写作总复习.docx

新闻评论写作总复习

第一章

新闻评论学的研究对象:

新闻评论学是以报纸(包括通讯社、广播、电视)评论工作的原则、方法、规律以及评论发展史作为研究对象;

具体来说,新闻评论学所研究的内容有以下7个部分:

第一、本体论。

也就是研究新闻评论的定义、特点、地位、作用等

第二、新闻评论史。

新闻评论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历史演变的轨迹。

第三、创作主体论。

人格化的主体和个人主体。

对主体的要求:

知识、思想、政治、业务。

第四、对象论。

具有新闻意义的事件。

与政治评论、经济评论、文艺评论对象的异同。

第五、创作论。

也就是包括选题、立意、结构、论证、语言。

这里要强调的就是,这部分内容是整个课程中处于绝对核心的地位,但是我们要明白,整个新闻业务的所有东西都是在实践过程中得出来的,我们在课堂中能够给大家讲的不外乎一些基本的内容。

第六、媒体论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

各自的评论模式。

第七、接受及策划论

在这部分,主要从传播学的角度谈了一些与之相关的内容,比如,环境的暗示性接受主体的接受特点、双向沟通。

策划。

新闻评论的定义:

新闻评论是对新闻事实所进行的评论。

新闻评论的特点:

(J)

(1)以事实为依托

新闻评论是对新闻事实的评论,失去新闻事实,新闻评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

不以新闻事实为依托的评论就变成了其他评论。

也就是说,有些评论确实是针对重大问题的,但它没有新闻事实作依托,那么,就不能够算作新闻评论。

比如,梁启超的文章:

《中国积弱溯源论》、《论进步》,看题目就不是新闻评论,因为前者的主旨是谈中国怎样逐渐走向贫弱的,后者则是谈社会发展的。

(2)时效性

时效性是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所共有的,如果不对新闻及时加以评论,时过境迁,就变成了旧闻评论了。

同时,我们必须明白,新闻评论不具有新闻性至关重要的构成要件:

真实性和客观性,我们当然不能够说新闻评论具有新闻性?

(3)思想性

新闻评论是评论者对新闻事实的见识、评介。

如果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区分,那么新闻报道就是“见”,新闻评论是“识”,没有“见”,就没有“识”。

这里,我们要将政论和新闻评论加以区分。

(4)论理性

新闻评论不但要亮出评论者对于新闻事实的看法,而且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用道理去支撑自己的看法,从而说服别人,影响舆论。

若少了讲道理的环节,仅仅是亮出观点,做出判断,就无法保证评论的有效性,无法真正地去影响舆论对于某一新闻事实的看法,无法使接受者对新闻评论者的观点心悦诚服。

因此,新闻评论必须靠讲道理使人折服。

但是要强调一点,那就是虽然新闻评论学要讲道理,需要具备论理性,但是它与学术文章有很大的区别,它只是就新闻现象或者说新闻事实提出看法,讲明道理的。

(新闻法制案例)

(5)大众性(重点)新闻评论的大众性(J)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评论是借助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2、新闻评论是大众舆论的反映3、新闻评论的目的是与社会大众交换看法,或者说是作用于舆论的4、新闻评论是大众对新闻评论的积极参与。

我们认为,没有大众传播就没有新闻评论,同时新闻评论是对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加以评论,它同大众利益密切相关,是大众舆论的反映。

正如前文所说,新闻具有价值性,价值是客观事务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关系大小、作用大小的判断,新闻的价值性就是新闻事实能够受到大众的重视,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并能够在实践中产生较为神光的影响和作用的属性。

既然这样,新闻就必然具有大众性,而新闻评论正式选择那些对大众容易造成巨大影响的,与大众关系极为密切的新闻事实去加以评论,对大众中的各种舆论进行筛选将分散的、凌乱的、相互矛盾的,甚至片面的、不正确的社会舆论集中起来,加以概括、分析、总结,形成比较正确、系统的意见,从而反映大众舆论。

新闻评论的地位与功能(L)

(1)新闻评论是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实现方式

(2)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在竞争中致胜的两种方法之一

(3)新闻评论是大众传播媒体的旗帜、灵魂、眼睛

(4)新闻评论可以直接介入舆论,制造舆论,影响舆论

(5)新闻评论是公众参政、议政的重要民主渠道

知识点:

1、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有报纸、广播、电视三种。

2、新闻评论是对新闻事实所进行的评论。

3、徐宝璜先生在其1919年著的我国第一本新闻学专著《新闻学》(原名《新闻学刚要》)

4、基于事实,而不是基于问题,这是新闻评论与科学论文的一大区别。

5、新闻评论必须以新闻事实为依托,必须是对新闻事实的评论。

6、新闻评论是对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评论。

7、新闻评论和新闻事实的报道是想象成的,构成新闻工作“摆事实、讲道理”的全过程。

8、新闻报道以摆事实为主,评论以讲道理为主。

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驻英国伦敦的负责人默罗开创了现场实况报道的先例。

10、新闻评论不但要亮出评论者对于新闻事实的看法,而且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用道理去支撑自己的看法,从而说服别人,影响舆论。

11、每个媒体都有自己的独特受众定位,《南方周末》主要定位于知识分子群体。

12、天赋人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言论自由权

13、言论自由权是人权的核心

14、言论自由,其最核心的内涵是言论发表和接受的自由

15、为了避免垄断企业垄断社会的多样化言论,避免因此造成的言论误导,美国提出了世界上影响甚巨的社会责任理论。

16、言论这个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广义的言论指的是人们所有的语言沟通活动,狭义的言论指的就是新闻评论。

言论是新闻评论的另一种称谓。

17、要在新闻竞争中获胜,有两大法宝:

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

18、传媒对新闻资源的开发,除了开展深度报道之外,另一重要手段就是对新闻现象展开评论。

第二章

新闻评论史

 

2.1新闻评论产生的前提

新闻评论可以说与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同步发展的,只不过早期的新闻传播活动是依靠人际传播口头进行的。

近现代意义上的新闻评论的产生需要哪几个前提(J)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新闻评论提供了物质前提

1、媒介技术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记录信息的手段从龟甲兽骨过度到了轻而薄的纸张上书写的阶段,书写速度和携带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而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信息的大量复制成为了可能,同时成本下降,人们对信息的消费逐渐能够承受的起,媒介也因之逐渐成为大众传播媒介。

2、交通条件的改善

交通条件的改善的直接后果就是邮政制度的建立为大众媒介信息传播创造了条件。

而这之后报纸开始定期化。

史料:

(1)1464年法国建立邮政制度

(2)1478年英国建立起邮政制度(3)1502年德国建立起邮政制度(4)1566年《威尼斯新闻》由手抄改为印刷。

在大众传播媒介日益发展的前提下,从18世纪开始,报纸有了条件去设置专门的版面刊登新闻评论。

可见,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新闻评论的传播就失去了物质基础。

二、近代社会的民主化是新闻评论产生的思想前提

在英国,18世纪末建立起社论制度,以一定的篇幅刊登新闻评论,称之为leader,即首席文字或领导文字。

美国报纸上有新闻评论大约是在19世纪。

我国报纸上的新闻评论最早出现在19世界70年代。

真正的新闻评论只有在新兴市民阶级取代封建统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时,在人们思想因启蒙而实现大解放时,新闻评论您才能真正产生,换句话说,新闻评论是在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阶级斗争中产生的,这就使它带上了强烈的政治色彩。

三、大众社会的出现是新闻评论产生和发展的消费基础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随之而兴起的城市化趋势和工人阶级的出现,教育普及带来的识字率增加,一个需求新闻及新闻评论的群体逐渐形成。

这个群体的特点是:

(1)缺乏宗族、血缘关系等联系

(2)处于非组织、不稳定的流动状态

   而同时,他们面临的是一个光怪陆离、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各种信息纷至沓来,使人抓握不住,无从选择,因此,大众希望获得一些能够提供选择与判断的参考。

这样,一个关于新闻评论消费的社会基础便产生了。

总之,近现代社会的出现,使传媒得到不断的发展,也使新闻评论得以产生和发展起来。

2.2      中国新闻评论史

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评论可以具体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主线:

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评论与政治的变化紧密相关。

(一)新闻评论被纳入党对国家的领导机制的阶段(1949—1956年)

1949年建国后私营报业普遍面临着经营困难,1951-1953年政府采取的私营公助和公私合营政策使其社会主义改造得以完成。

在这一公私合营进程中,私营报纸经营困难的客观因素和中共中央改造私营报纸的动机都起了重要作用。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当时基于形势而实行的一系列政策使私营报业面临的制度环境逐渐演变为政府管制的计划体制,报业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发行和广告)逐步萎缩。

公私合营成为当时的必然选择。

(二)多种声音向一种声音变化阶段(1957——1965年)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

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在怀仁堂作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对中共中央确定的这个方针作了全面阐述。

讲话中提出:

要使文学艺术和科学工作得到繁荣发展,必须采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

我们所主张的这一方针,是提倡在文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

在学术批评和讨论中,任何人都不能有什么特权,以“权威”自居,压制批评,或者对资产阶级思想熟视无睹,采取自由主义甚至投降主义的态度,都是不对的。

(三)一种声音的独断阶段(1966——1976年)

文革时期,在“事实要为政治服务”、“事实服从路线的需要”等违背规律的理论控制下大搞形式主义的假、大、空新闻报道盛行,对新闻事业发展无异于一场深重的灾难。

文革给语言最直接最广泛最深入的危害就是说话违背了诚实原则,也即是不能说真话。

不愿意说的话却不能不说,本来能够随便说说的语句却不得不万分谨慎地,极其隐蔽地轻言细语地说,甚至根本不能说,否则会招来挨批受斗,甚至是杀身之祸。

文革时期,各种正规的新闻报道,也逃避不了文革文化的侵蚀,言辞激烈,充满暴力,各类文章满目所见都是:

打倒,狠批,砸碎,横扫,斗争。

语意模糊,缺乏具体而又实际的内容,大量语言不能使用,少数语言频频出现。

文化的发展更是到了不能自拔的深渊。

(四)新闻评论的思想解放阶段(1977——1991年)

1976年以后的党报新闻评论,在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中,冲破种种思想束缚,显现出勃勃生机。

随着党的工作重点向经济建设的转移,新闻评论也由政治(主要是阶级斗争)本位向社会功能本位复归。

在新闻评论的政治教育功能继续发挥主导性的同时,摆脱了过去不符合新闻规律的单一模式的桎酷,使公民在媒体上发言的空间和时间得以落实,新闻评论烛照社会、启迪读者(听众、观众)等诸多功能得到强化,评论的范围逐渐扩大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五)公民话语权渐次伸张阶段(1992年至今)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的媒体在市场的调控下,真正走上了逐步敞开公共空间,让公众“实话实说的”道路,这是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然,是公民意识逐渐苏醒的结果。

2.3外国新闻史

一、            外国新闻评论的史前期(1640年前)

现在认为最早的“类报纸”是公元前59年罗马恺撒时期的《元老记录》

二、            外国新闻评论的政论时期(1640——1832年)

近代报纸首先是作为“政论”报纸出现的。

 

三、外国新闻评论的现代化时期(1833年以后)

(一)新闻与言论的纠缠

1833年本杰明·戴在纽约创办了《太阳报》,它避开党派纷争,面向广大群众,满足大众的趣味,走向商业化,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意义:

在此过程中大众报纸完成了两个转变:

“观点纸”→“新闻纸”,政党经费运营市场→市场化和企业化运营,即报纸成为以“报道新闻、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为宗旨的信息产业,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

(二)保证言论多元化的努力

(三)西方报纸的新闻评论类型

1、社论

2、个人署名专栏

3、辛迪加专栏

4、读者来信

(四)国外广播电视新闻评论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公司总部:

纽约

ColumbiaBroad-castingSystem,简称CBS

美国三大商业广播电视公司之一,经费来自广告广播收入。

美国广播公司(ABC)公司总部:

纽约

 

AmericanBroadcastingCompany,Inc简称ABC

美国三大商业广播电视公司之一,经费来自广告广播。

全国广播公司(NBC)公司总部:

纽约

NationalBroadcastingCompany,简称NBC

美国三大商业广播电视公司之一,原为美国无线电公司(RCA)子公司。

经费来自广告收入。

知识点:

1、1920年11月,KDKA广播电台开始播音;1926年9月,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成立;同年10月1日,我国第一个官办广播电台在哈尔滨开始播音。

1936年11月,英国广播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

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

1969年9月2日,互联网试验成功。

我国互联网的普及大约在1998年。

2、成熟的近代报纸首先是作为“政论报纸”而出现的。

3、我国的新闻评论文体脱胎于古代的论说文。

4、唐朝开元年间,我国最早的报纸——邸报开始出现。

5、1815年出现了最早的以汉字刊行的《马六甲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开始登载论说。

6、创办于1872年的《申报》标志着“外籍”中文报刊言论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7、1873年8月创办于汉口的《昭文新报》是中国人在国内创办的第一份报纸。

8、王韬于1874年在香港创刊《循环日报》

9、《循环日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以政论为主的报纸。

该报的论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中外时势类言论2、社会改良类言论3、实际问题类言论。

该报在写作方法上的特点为:

高屋建瓴,有的放矢,讲求时效,不拘一格。

11、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改良派组织了政治团体——强学会,在北京创刊了机关报《中外纪闻》。

12、《苏报》于1896年6月在上海创刊。

13、在1905年,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被称为革命的言论总机关。

14、同盟会系统办的“三民报”的“竖三民”指革命前出版的《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横三民”指辛亥革命后同时问世的《国民新闻》、《民权报》、《中华民报》。

15、于右任1907年4月在上海首创《神州日报》

16、袁世凯执政期间制造了“癸丑报灾”,有些报纸为免于罹祸,只好在时评栏中敷衍塞责。

17、1930年,国民党中央机关报《政治周报》的首任主编是毛泽东

18、1938年《新华日报》在汉口创刊。

19、1941年《解放日报》在延安创刊。

20、我国无产阶级新闻评论:

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坚持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马列主义作为分析问题的指南;坚持党性原则和阶级性原则,做党的喉舌;担负起发动人民群众及指导现实革命和建设的任务,具有很强的权威性、现实针对性;立场坚定,态度鲜明。

21、《大公报》由英敛之创刊于1902年

22、《大公报》续刊之日,张季鸾在《本报同人之志趣》一文中提出“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八个字。

23、1916年《民报》首创叙述与评论结合的述评。

24、1957年我国唯一的一份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创办的报纸《团结报》诞生

25、“燕山夜话”于1961年3月19日设立,由邓拓执笔,以“马南邨”为笔名。

26、“三家村札记”是北京市委理论刊物《前线》半月刊的杂文专栏

27、“长短录”是《人民日报》所开设

28、“文革”评论的特有形式是“两报一刊”社论,即《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的联合社论。

29、中国媒体最早的专栏可以上溯到晚清时期

30、维新党在日本横滨创办的第一份海外中文报纸《清议报》,其中就有一个著名的时事短评专栏《国闻短评》

31、1904年3月5日,《中国日报》开辟《时评》专栏

32、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

33、1988年7月,中央电视台将《社会瞭望》和《观察与思考》合并,成立新闻评论组,栏目名称改为《观察思考》。

34、1946年5月,新华社语言广播部开设《广播评论》节目

35、1993年5月,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开设《一丹话题》,这是我国大陆电视台中第一个以主持人名字命名的评论专栏。

36、1994年4月1日,在中宣部的直接领导下,在《观察思考》《东方时空•焦点时刻》的基础上,中央电视台开设《焦点访谈》栏目。

37、1996年3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推出了《实话实说》栏目,这是中国第一个有影响的电视谈话类新闻评论节目。

38、1998年11月1日,《中国青年报》推出《冰点时评》专栏

39、现在,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形成这样一些新趋势:

1、由媒体的独唱到媒体声音与民间声音汇流形成“众声喧哗”,只是媒体声音还占着绝对优势2、由机构声音到机构声音的个性化装饰再到个人声音的浮现3、由评论的独白到各种声音的碰撞与交锋4、评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独立的评论形态到评论向各种文体的渗透。

40、现在认为最早的“类报纸”是公元前59年根据罗马执政官凯撒的命令,记录元老院议事的《元老院记录》,以及公布平民会议决议的《平民会议记录》等总称为《每日记事》的一系列文体。

41、英国是最早开始“政论报纸”时代的国家。

42、德国在1609年出现了世界最早的周报《论坛报》

43、美国的政论报纸在独立战争时期达到顶峰。

美国出现最早的报纸是1690年只出了第一号就遭禁止的《公共事件报》。

44、1833年,本杰明•戴在纽约创办《太阳报》

45、法国报纸一向有“舆论报”与“新闻报”之分

46、西方报纸的新闻评论类型1、社论2、个人署名专栏3、辛迪加专栏4、读者来信

47、西方报纸往往每期刊出数篇社论,并依论述的地域范围分为当地事务、地区事务、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四大类。

48、二战期间公众最崇拜的主持人是默罗

49、当代欧美的广播电视评论一方面继续以公正和平衡相标榜,一方面在收视率的巨大压力下又出现了娱乐化和煽情化趋势。

50、CNN全称为CableNewsNetwork,1980年由泰德•特纳创办,是美国最大的专门播送新闻的电视公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电视频道。

51、福克斯电视网由鲁伯特•默多克创办

52、《火星报》由列宁于1900年12月在德国的莱比锡创办,是全俄第一份马克思主义的报纸。

53、1912年,俄国第一份公开出版的工人报纸是《真理报》

 

第3章创作主体论

第一节 创作主体分类

新闻评论的创作主体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人格主体和个人主体。

人格主体指的是新闻评论中的意见不是代表创作者个人的,而是代表媒体领导层或代表媒体所有者的。

在商业化的媒体中,代表媒体编辑部的意见;在政党媒体中,人格主体则代表着媒体所属的政党领导层的意见。

个人主体指的是新闻评论中的意见不代表媒体的意见,仅为个人的认识。

此时,往往加上“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或“不代表媒体观点”的说明。

一、体制内评论创作主体

体制内评论:

过去许多评论员都是媒体内部职员,专门为本媒体工作,发表符合媒体立场的观点,这种创作称之为体制内评论。

体制外评论:

媒体上出现的代表个人意见的评论称为体制外评论。

(一)体制内评论创作主体的特点

1、体制内新闻评论的创作主体是人格主体;

2、新闻评论中的人称:

大多时候为“我们”而不是“我”;

3、工作性质:

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

4、“文责不自负”,具有责任豁免权;

(二)人格主体与代言者个人之间的关系

体制内新闻评论主体虽然是人格主体,但这个人格主体自身并不会说话,它必须通过代言者去发言,这样,这个人格主体中就叠加着代言者的主体性。

而这种双重主体性的存在,就引发了两者间关系的问题。

1、代言者个人具有能动的个体性

此时的群体意志已经不是某种纯粹的、客观的群体意志,而是评论者所理解的群体意志。

2、个人代言者要努力在传达人格主体精神意志的前提下追求个人风格化

代言者是能动的主体,但是他的能动性不是表现为对人格主体精神意志的随意阐发甚至歪曲,而是要借助这种能动性去深入探讨,把握其精神实质,力求做到理解准确、认识深刻。

3、群体精神要充分人格化,灌注血肉情感

新闻评论既不能抛弃这个真正主体去讲述评论者个人的思想,也不能干巴巴地去应付这个主体,而应将它血肉化、人格化,凸显出其有机统一下的个性风采。

总之,在新闻评论中,评论员具有能动的个性,但这种能动性不是为了要改变、肢解文章的真正主体,而是为了要努力走近真正的主体、尊重这个主体,将它充分人格化,在逼近这个主体的过程中实现双重主体的叠合,体现出评论员的个性风格。

(三)人格主体与新闻评论文体的关系

媒体评论员——社论、评论员文章

编辑——短评、编者按

记者——新闻评述

此外,媒体评论员、编辑、记者还可能对一些新闻事件以专栏评论的方式发表一些意见。

这类评论明确署有作者的名字,体制内专栏评论主要是作者自己的意见,但同时也代表媒体意见。

从中可见,人格主体意见程度越强,评论的权威性就越强;反之,权威性就越弱。

(四)体制内新闻评论的人格主体分类

   体制内新闻评论的真正主体大约有四类,因为主体角色不同,所以给新闻评论带来了特殊的要求、特殊的个性。

1、国家(政府)

2、党派

在中国,我党新闻评论肩负着重大使命,这决定了的党报新闻评论的两大使命:

一方面,宣传路线、方针、政策,帮助人民群众明白各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以及完成各项任务的途径和方法;最终团结群众万众一心,团结奋斗。

另一方面,党的新闻评论还负有环境监控功能。

3、团体

评论者站在某团体的立场上,代表团体的意志发言。

团体的新闻评论公益性色彩较强(除政治团体外);因此,团体的新闻评论一般出现在一些行业媒体、协会媒体和群众组织媒体上,它们主要就一些群体共同关心、感兴趣的问题发表评论,对一些公益性事件提出看法。

4、三级主体论

一级主体:

国家(政府)、党派、团体——真正主体

二级主体:

媒体——中介

三级主体:

评论者——代言者

二、体制外新闻评论创作主体

(一)体制外新闻评论创作主体的特点

1、意见的个人性

2、表达思想的自由性

(二)体制外新闻评论作者的类别

1、专职自由撰稿人(媒体职员)

2、兼职自由撰稿人(媒体职员)

3、业余撰稿(非媒体职员)

第二节 新闻评论者的修养

新闻评论工作者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修养:

(L)

一、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新闻评论工作者首先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持正义立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树立起一个“社会良心”的良好职业形象。

二、具有敏感的洞察力

新闻评论工作者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勤于思考,不放过任何具有评论的新闻事实。

三、打好理论基础

善于发现,具有理性分析能力,就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每一种理论都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都从某一个方面为我们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

四、树立政策、法律、纪律观念

首先,新闻评论工作者必须具有政策观念。

因为新闻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极强的工作,如果新闻评论工作者对党的方针政策不懂或不熟悉,那就会宣传不好,甚至会出现失误,给新闻评论工作和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比如对台政策、民族政策等。

其次,新闻评论工作者还要具有法律观念。

现代社会的常态应是法治社会,民主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上的,没有法制保障社会的生活、生产秩序,民主就成为可望不可及的泡影。

新闻评论担负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