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阶段性综合测试文科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8031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阶段性综合测试文科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阶段性综合测试文科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阶段性综合测试文科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阶段性综合测试文科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阶段性综合测试文科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阶段性综合测试文科试题.docx

《高三阶段性综合测试文科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阶段性综合测试文科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阶段性综合测试文科试题.docx

高三阶段性综合测试文科试题

2015年高考龙仙中学文科综合模拟试题

(1)

快速公交系统(BusRapidTransit)简称BRT,是一种城市新型的公交客运系统。

图1是广州某地BRT站台实景图和该站台分时段乘客流量统计图(图2),读图回答1~2题。

1.该站台所在区域最有可能是

A.中心商务区B.居民住宅区C.工业区D.行政区

2.BRT的开通

A.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B.可以取代出租车,成为城市客运的主要方式

C.有利于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提高

D.可以促进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下图是用灯光勾勒出的广西龙脊梯田夜景(图3)。

据此回答3~4题。

3.图中灯光主要是沿着

A.沿山脊延伸B.沿等高线延伸C.沿河流延伸D.沿山谷延伸

4.修建梯田

A.主要目的保水保土B.主要目的增加土地面积

C.主要改造了水源条件D.能提高机械化水平

嫦娥三号已于12月2日1时30分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101°46'~102°25'E、27°32'~28°10'N),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它将携带中国的第一艘月球车,并实现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

软着陆后,离地球38万公里,能够看到地球等离子层的全貌。

通过对地球周围的等离子体层产生的辐射进行全方位、长期的观测研究,获取地球等离子体层三维图像有助于了解太阳和地球的相互关系。

据此回答5~6题。

5.若在英国伦敦实时观看嫦娥三号升空,必须在那个时间准时收看?

A.2日18时42分B.3日8时18分

C.1日9时30分D.1日17时30分

6.嫦娥三号获取地球等离子体层三维图像主要是依靠下列哪种技术?

A.GISB.GPSC.RSD.普通照相机技术

读黄果树瀑布景观示意图(图4),据此回答7题。

7.图中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挤压B.岩浆活动C.流水侵蚀D.风力搬运

8.下表是广东省1982~2007年城镇化水平发展情况。

据此回答

指标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2007年

总人口(万人)

5363.19

6282.97

8522

9449

城镇人口(万人)

1034.13

2309.35

4743.24

5965.71

城镇化水平(%)

19.28

36.76

55.66

63.14

关于1982~2000年广东省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00年城市化水平最高B.1990~2000年城市化速度最快

C.1982年城市化处于加速阶段D.2000~2007年出现逆城市化

9.下列是兰州、北京、广州、桂林四城市的近几年来四地API(空气污染指数)随季节的变化图(图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桂林的空气质量随季节变化最大

B.广州的空气质量冬季最好

C.北京的空气质量比兰州好

D.我国空气污染状况的时空差异大

读下列几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

完成10~11题。

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投入劳动力数量

86%

14%

20%

45%

55%

90%

8%

92%

89%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混合农业

B.②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商品谷物农业

C.③地区为自给农业

D.三地区都为密集农业

11.提高③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合理措施是

A.提高机械化水平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12.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13.《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

……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

”在这里,司马光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14.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

“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D.选官应注重品行

15.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

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

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类别

成都(%)

北京(%)

衣食住宿

68

23

书籍教育

23

32

娱乐享受

9

45

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

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16.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

“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

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

”由此可见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主要

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17.下表是依据龚关主《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

该表反映出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

农村(家庭收入)

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8.0%

消费水平

农村

8.9%

城镇

4.5%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18.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

“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

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19.15世纪学者奇诺说:

“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

”这反映了在该地

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转播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

20.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

“如果没有以对廉价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21.费城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

“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

”这表明他主张

A.维护邦联制B.加强中央权力C.巩固联邦制D.保障各州的权力

22.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

他强调的是

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

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C.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

D.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3.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

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

“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24.降价销售、薄利多销并非总能使生产者收益增加。

导致这种经济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B.社会劳动生产率

C.消费需求与生产供给D.当前可支配收入

25.伴随着经济发展步入转型升级的深度调整期,新增劳动力减少、技能型劳动者紧缺等问题日益凸显。

这对企业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①加快技术创新,提升生产要素的利用率②增加生产成本,削弱企业市场竞争力

③普及高等教育,提升现有劳动力的素质④制定经营战略,深化企业公司制改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6.解读图表“不同收入群体对物价的敏感度”(图6),得到的结论是

A.经济发展决定收入水平B.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影响

C.收入差距影响消费水平D.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27.甲商品价格走势如下图(D为需求曲线,S与S'是供给曲线)(图7),结合图示分析,对E向E'移动理解正确的是

①甲商品的供给增加,导致均衡价格下降

②甲商品的价格变动,会激发生产者积极性

③甲商品的价格降低.刺激需求量增加

④价格由E向E'移动,引发S向S'移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8.西方政治学有个“塔西佗陷阱”定律:

当政府不受欢迎时,好的政策与坏的政策都会同样地得罪人民。

在我国,政府要避免“塔西佗陷阱”需要

①坚持工作原则,科学民主决策②强化管理职能,自觉接受监督

③迎合群众需要,限制政府权力④切实履行职责,树立政府权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9.为推进教育公平,2013年广东省实行了异地高考。

推进教育公平有利于

①尊重人权并体现民主的广泛性②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地位

③巩固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④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30.2013年3月17日,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说,我们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

他表达了

A.践行以人为本,构建法治政府的理念

B.实现公民的利益诉求是政府的施政目标

C.要建设对公民敬重,敢于担当与作为的致府

D.政府职责就是实现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31.“心暖经济暖”,只有信心才能产生勇气,只有勇气和力量才能战胜困难,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

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B.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

C.文化和政治相互交融D.文化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2.“没有底蕴的开放是瓦解,没有原则的包容是妥协,没有扬弃的继承是退化。

”这一观点启示我们

①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②对于传统文化,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

③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④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A.①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33.人们都知道如果身上痒,通常抓几下就能解决问题。

但这究竟是何原理?

美国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揭开了“抓痒”的奥秘。

原来抓痒能让向大脑传递刺激的神经细胞变得“迟钝”,从而减轻痒感。

这一事实表明

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④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

34.“是否自主招生”一直是我国教育界争论的焦点,专家、教师、家长等各持己见,莫衷一是。

从认识论角度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①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真理总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35.人们常说的“乐极生悲”“乱极则治”“爱极成恨”“太刚则折”等,都从不同侧面触摸到了“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

这说明

①矛盾双方相互贯通②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③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结果④规律并不神秘,生活中处处有规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60分)

36.(32分)

材料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购物方式获得更多人群的青睐。

据统计,2013年上半年网上支付交易额同比增长76%。

作为一个正在发展的产业,不仅直接产生了美术设计、网购服务、仓储、配送、系统开发等行业,而且还催生了网模、职业砍价师、网购推销员等新兴衍生职业。

材料二:

“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

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三:

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

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脚踏实地、不懈努力,我们一定能实现“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景。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与消费知识,分析网购这一经济现象的积极作用。

(12分)

(2)结合材料二、三,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建设“美丽中国”对个人消费、企业生产经营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9分)

(3)结合材料二、三,阐述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唯物论哲学依据(11分)

37.(20分)

材料一:

“君子和而不同”“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和”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

而今,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既扎根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又赋予了其崭新的时代内涵,和谐社会理念不仅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理想追求与价值认同,而且也彰显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特色”的原则与取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非是建立在儒家思想严格等级制度下的“和谐”,而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并致力于共同富裕的新“和谐”。

材料二:

广东2013年工作思路和目标提出今年我省单位GDP能耗下降3.5%,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争取实现万家企业节能300万吨标准煤。

今年我省将在2~3个重点行业开展能效对标试点,并将节能监察范围向交通、商贸酒店、公共机构等非工业领域进一步拓展,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1)结合材料一回答: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与传统的“和”文化有怎样的关系?

(8分)

(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广东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如何落实上述能耗目标?

(12分)

38.(24分)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

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

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

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

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

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

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6分)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

说明19世纪初西方文学对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的反应。

(8分)

(3)指出材料二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

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加以说明。

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10分)

39.(28分)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晁错说:

“民贫则奸邪生。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唐太宗说: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君道》

材料三:

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

材料四:

1980年邓小平指出:

“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着重点撞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

1980年又指出:

“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

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1)依据材料一、二归纳中国古代明君贤人的治国思想。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

(6分)

(2)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主张是什么?

材料三中所提的“办法”与最初的主张有何主要变化?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

(8分)

(3)指出材料四中所说的“几次波折”中最严重的一次。

结合说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发展”在国计民生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说明其原因。

(10分)

(4)综上,谈谈古今中外在民生问题上的经验教训。

(4分)

40.(28分)结合下述材料,完成

(1)~(4)题

材料一:

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②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图8。

材料二:

图9为1950~2010年世界及各洲人口变化过程示意图。

(1)①处的气候成因________________。

(6分)

(2)南美洲的人口增长可能是下图中的第____组;从人口迁移看,二战后南美洲是人口迁出地区,其人口主要迁往__________;②地的基带自然带为__________。

(6分)

(3)分析图示阴影地区人口密集的原因。

(8分)

(4)图8中M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8分)

41.(28分)我国东部经济地带是经济最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4)题。

材料一:

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分布图,见图10。

图10

材料二:

珠三角和长三角洲地区土地、人口、生产总值、进出口额(2007年),见下表。

城市群

土地面积

(万Km2)

常住人口

(万)

非农业人

口比重(%)

生产总值

(GDP/亿元)

进出口总

额/GDP

长三角

11

9749

65

46862

1.13

珠三角

2.5

4492

77

25416

1.78

(1)上海与广州相比,正午太阳高度大的是______,服务范围更大的是________。

(4分)

(2)从材料二可知,两个城市群相比,经济密度(单位面积GDP)较大的是______,经济对外依存度较低的是__________。

(4分)

(3)从城市区位来看,上海与广州共同的自然区位优势是气候适宜、_____、_____等。

(4分)

(4)两地区都是酸雨较严重的地区,简述两地区酸雨严重的原因及减少酸雨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0分)

(5)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珠三角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城市等级体系不合理、城市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

(6分)

参考答案

(1)

地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C

B

A

D

C

C

B

D

D

C

历史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C

D

D

C

C

B

D

B

A

B

C

D

政治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A

A

D

B

B

A

A

B

A

A

D

C

36.

(1)①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发展。

网购形成的新的消费需求,对商品销售业的调整和升级有导向作用。

(4分)②网购消费有利于商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网购消费形式收到消费者青睐,拉动网购业的发展(4分)。

③网购作为一个新的消费热点,带动了商品摄影等相关行业的出现和成长,网购也还催生了新兴职业,扩大劳动者就业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4分)

(2)①个人消费:

将改变消费方式,践行正确的消费观,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分)②企业:

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面向市场提供环保节能产品,依靠科技,加强资源节约和提高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5分)

(3)①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整个世界就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党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尊重世界的物质性,尊重自然的体现。

(3分)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面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严峻形势,党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体现。

(5分)③这是党尊重客观规律,将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的表现。

(3分)

37.

(1)①传统文化如果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与时俱进,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和谐社会的理念,既体现了传统的“和”文化,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因此这一治国方略必将促进社会的巨大发展。

(3分)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非是建立在儒家思想严格等级制度下的“和谐”,而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并致力于共同富裕的新“和谐”。

和谐社会的提出,体现了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的、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5分)

(2)①各级政府部门要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其职责。

(3分)②要提高管理与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

(3分)③要切实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尤其是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增强服务意识。

(4分)④要主动接受人民的监督,做到决策民主科学。

(2分)

38.

(1)起因:

科学与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

变化:

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

(从崇拜人性发展到崇拜理性)(6分)

(2)局限性:

仅凭假设与推理来构想学说;看不到经济与社会的辩证联系。

反应:

文学家转而关注个人的感情,产生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反对崇拜理性,对社会现状不满,强调个人感情)(8分)

(3)开启民智,有利于思想启蒙。

政治上:

推动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上:

丰富资产阶级思想学说和人文主义内涵。

原则:

论从史出。

(10分)

39.

(1)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农本思想)。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慎用刑法。

(6分)

(2)平均地权。

增加“节制资本”。

第一次国共合作。

(8分)

(3)“文化大革命”。

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0分)

(4)注重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会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