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难题训练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附答案解析docx.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8008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难题训练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附答案解析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难题训练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附答案解析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难题训练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附答案解析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难题训练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附答案解析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难题训练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附答案解析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难题训练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附答案解析docx.docx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难题训练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附答案解析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难题训练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附答案解析docx.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难题训练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附答案解析docx.docx

中考化学知识点过关培优易错难题训练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附答案解析docx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

1.若向NaOH和Na23

CO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盐酸,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继续滴加盐酸,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

A、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溶液质量一开始就不断增加,故错误;

B、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这两种物质都会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反应一开始就有,故错误。

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这两种物质都会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开

 

始pH大于7,稀盐酸最后过量,最终溶液的pH将会小于7,故正确;

D、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钠被消耗完,再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故错误。

故选:

C。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表示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粒

 

B.表示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C.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D.表示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的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

 

稀盐酸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粒时,反应生成氢气,当稀硫酸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气体,正确;

B、向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时,立即产生白色沉淀,错误;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时,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随

 

着反应进行,pH不断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pH=7,错误;

D、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分别与足量的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时,最终生成二

氧化碳的质量相等,错误。

故选A。

 

3.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不断加入氯化铜溶液,测定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铜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发生的是铁与氯化铜的反应

B.向b点所得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c点所得溶液呈浅绿色

D.d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

2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锌粉和铁粉中,加入氯化铜溶液,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可知锌先和氯化铜反应,当锌反应完后,铁再继续和氯化铜反应。

【详解】

A、ab段剩余固体质量在减少,铁和氯化铜反应固体的质量是增大的,且锌铁同时存在,

是锌先和氯化铜发生反应,故ab段发生的是锌与氯化铜的反应,故A错误;

B、b点是锌恰好和氯化铜反应完,固体中还存在铁,所以往固体中加稀盐酸会有气泡产生,故B错误;

C、c点代表的是铁恰好和氯化铜反应完成,溶液中有氯化亚铁以及前面一段反应生成的氯

化锌,因此溶液是呈浅绿色的,故C正确;

D、d点代表的是滴加了过量的氯化铜,那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铜存在,而且溶液中还存在

ab段生成的氯化锌,bc段生成的氯化亚铁,故d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故D错

误。

故选C。

【点睛】

在金属与盐反应的滤液滤渣问题中注意最活泼的金属先和最不活泼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

 

4.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向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D.向等质量的镁和氧化镁固体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红磷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容器中的压强先增大;后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本消耗,容器中的压强减小,且比反应前的压强要小,故选

项图象错误。

B、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第一个过程溶剂增加的质量包括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和生成的水,增加的幅度要大;

第二个过程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剂增加的质量只是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增加的幅度要小;故选项图象错误。

C、向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钠能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一开始就产生沉淀,故选项图象错误。

D、等质量的镁和氧化镁固体中,镁中含有的镁元素的质量比氧化镁中多,分别加入质量

 

分数相同的稀盐酸,最终镁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多,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多,故选项图象正确。

故选:

D。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5.下列选项中符合如图曲线所示变化规律的是

 

A.向一定量水中逐渐加入氯化钠

B.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

C.向一定量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

D.向一定量碳酸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刚开始是水,溶质氯化钠的质量等于0;当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时,溶质的质量在不断

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氯化钠不再溶解时,溶液饱和,溶质不变,溶质的质

量分数也恒定不变,选项错误;

B.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溶质由硫酸

铜转化成硫酸亚铁,每160份质量的硫酸铜转化成152份质量的硫酸亚铁,溶质的质量减少,选项错误;

C.刚开始是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溶质硝酸钾的质量大于0;当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时,溶

质的质量在不断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当硝酸钾不再溶解时,溶液饱和,溶质

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恒定不变,选项正确;

D.向一定量碳酸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盐酸,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

水,每106份质量的碳酸钠转化成117份质量的氯化钠,溶质的质量增加,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盐酸,又增加了溶质氯化氢,故溶质的质量继续增加,选项错误。

故选C。

 

6.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在一定温度下,不断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氯化钾固体

 

C.把一瓶打开盖子的汽水放在热水中,冒出大量气泡

 

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Mg、Fe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其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符合题意;

B、在一定温度下,不断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氯化钾固体时,氯化钾能够继续溶解,氯化钾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待达到饱和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C、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把一瓶打开盖子的汽水放在热水中,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逐渐减小,因此冒出大量气泡,不符合题意;

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Mg、Fe,产生的氢气的质量相同,但镁反应的时间短,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图象横坐标表示加入

NaOH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反应的有关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B.

 

C.

 

D.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加入

NaOH溶液至过量可知最后

pH值大于

7,故

A错;

B、由于在没加入氢氧化钠之前,没有生成硫酸钠,所以应该从

0点开始,故

B错误;

C、加入氢氧化钠后,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把硫酸反应完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

沉淀和硫酸钠,所以一开始没有沉淀生成,故C正确;

D、由于氢氧化钠过量,所以最后硫酸被反应完了,所以硫酸的质量分数最后变为零,故D

错。

故选C。

 

8.向盛有一块铝片的容器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

示。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铝片没有打磨

B.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l+2HCl=AlCl2+H2

 

C.0~c段容器内液体的质量一直增大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两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从图中可知,

0~a段没有生成氢气,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和氧气反

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加入盐酸后盐酸首先与氧化铝反应,没有氢气生成,所以

0~a段没有生成氢气,说明加入的盐酸首先是和铝片表面的氧化铝反应,这就说明该铝片

在加入盐酸之前没有打磨,选项

A正确;

B、a~b

段发生的反应是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其化学方程式是:

2Al+6HCl=2AlCl

3+3H2

,题中所给化学方程式中,氯化铝的化学式书写错误,选项

B

不正确;

C、0~a段容器内,随着盐酸的加入,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没有气体生

成,液体的质量为加入的盐酸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化铝质量之和,液体质量一直增大;

a~

b段发生的反应是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但生成的氢气质量小于加入的盐酸质

量与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之和,液体质量也一直增大;b~c段容器内,反应已经结束,但

随着盐酸的加入,液体质量也一直增大。

因此0~c段容器内液体的质量一直增大,选项C

正确;

D、因为

0~a段,发生的是盐酸和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

a~b段发生的反应是铝和

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

b~c段加入的盐酸没有反应,所以

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两

种:

AlCl3

和HCl。

选项D正确。

故选B。

 

9.用右图能正确反映下列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序号实验内容x轴含义y轴含义坐标图

 

向一定量铁粉和铜

①粉中不断滴加硫酸硫酸铜溶液质量单质铜的质量铜溶液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稀盐酸质量

 

所得溶液中水

的质量

 

 

一定温度下,向某不饱和氯化钠溶液

 

加入氯化钠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

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

 

剩余固体中

 

氧气

加热时间

锰元素质量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向一定量铁粉和铜粉中不断滴加硫酸铜溶液,铁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不断滴加硫酸铜溶液,那么铜的质量不断的增加,直至铁完全反应,铜的质量不再增加,关系正确;②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加入的稀盐酸的量不断的增加,即使反应完全,溶液中水的质量也不断的增加,因为盐酸中含有水,关系错误;③一定温度下,向某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氯化钠会逐渐的溶解,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达到饱和状态后,氯化钠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关系正确;④加热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由于锰元素只存在于固体中,故

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关系错误。

故选C。

 

10.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A.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

 

B.向混有少量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向等质量的镁与氧化镁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D.向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铝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

水,溶液的pH逐渐变小,当加入过量稀盐酸后,生成的水将稀盐酸稀释,最终得到的溶液的pH应大于3,选项错误;

B、向混有少量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当硫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直至硫酸铜完全反应后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选项正确;

C、等质量的镁与氧化镁中,镁中镁元素的质量比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多,等质量的镁与氧化镁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则镁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比氧化镁多,生成的氯

化镁的质量也比氧化镁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多,选项正确;

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3CuSO4=Al2(SO4)3+3Cu可知,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与生成的

铜的质量比为54:

192,即反应后生成的固体的质量比参加反应的固体的质量大,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向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铝后,溶液的质量逐渐减少,直

至反应停止,选项正确,故选A。

 

11.下列实验对应的图象不正确的是()

 

A.将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B.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CO2气体至与氢氧化钙恰好

 

完全反应

 

D.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蔗

 

糖晶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相同质量的铁和锌与足量的酸反应,铁生成的氢气质量大于锌生成的氢气的质量,锌

的活动性强于铁,与酸反应的速率大于铁,在坐标中表现斜线越陡,故A正确;

B、在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盐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生成的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

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开始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无沉淀生成,故B正确;

C、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呈碱性,pH大于7,通入二氧化碳,则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

水,使碱性减弱,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呈中性,故C正确;

D、在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能继续溶解蔗糖,故溶液质量会增加,故D错误。

故选D。

 

12.下列各选项与如图所示曲线相符的是

 

实验操作

横坐标

纵坐标

向一定质量的锌粉中加入稀硫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

生成氢气的质

A

/g

量/g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

加入铜粉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B

入铜粉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

加入碳酸钙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g

C

/g

入碳酸钙粉末

D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

加入水的质量/g

溶质的质量/g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定质量的锌粉中加入稀硫酸,稀硫酸与锌粉接触就会反应产生氢气,横坐标表示加

入稀硫酸的质量,纵坐标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生成氢气的质量会从原点开始。

A不符

合题意;

B.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2AgNO3Cu

Cu(NO3)22Ag

64

,横坐标表示

216

加入铜粉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质量,由反应可以看出,一个铜原子(相对原子质量

为64)反应进入溶液中,两个银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

108)会被置换出来,所以溶液质

量会随着铜的加入而减少直到反应结束。

B不符合题意;

C.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钙粉末,

CaCO3+2HCl=CaCl2

+H2O+CO2

,碳酸钙(相对原子质量为

100)是固体,二氧化

100

44

碳(相对原子质量为

44)为气体,溶液中每进入

100份质量同时减少

44份质量,进去的

多,出来的少,所以溶液质量会增加,横坐标表示加入碳酸钙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

质量,加入碳酸钙前盐酸有一定质量,故起点在纵坐标上不为原点处。

故C符合题意;

D.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进行稀释,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不变。

横坐标表示加入

 

水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质的质量,溶质质量不变应该是一条直线。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B.向等质量的碳酸钠粉末(a曲线)和碳酸钙(b曲线)中分别加入过

 

量的等浓度的盐酸

 

C.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分别逐滴加入镁粉和铝粉

 

D.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

 

化钠溶液至过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氢氧化钾和氯化钡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一开始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就可以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故错误;

B、向等质量的碳酸钠粉末(a曲线)和碳酸钙(

酸,碳酸钠粉末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较快,每

b曲线)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等浓度的盐

106份质量的碳酸钠产生44份质量的二

氧化碳,每100份质量的碳酸钙产生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碳酸钙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更多,故错误;

C、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分别逐滴加入镁粉和铝粉,镁的活动性大于铝,镁

粉反应速率快,每24份质量的镁产生2份质量的氢气,每54份质量的铝产生9份质量的

氢气,铝产生的气体质量多,故错误;

D、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此过程氢氧化钠先

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此时

pH逐渐增大,然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

硫酸钠,此时

pH恒定在

7,后继续加入氢氧化钠

pH继续增大,无限趋近于

14但不等于

14,故正确。

故选

D

 

14.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

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②继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

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

B.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

C.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

D.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碳酸钠、硝酸钡

【答案】C

【解析】

【分析】

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

钡沉淀,所以步骤①: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

部分溶解,步骤②:

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而图像中最终有固体剩

余,所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据此分析回答此题。

【详解】

A、A→B段对应的反应是碳酸钡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选项A错误;

B、B→C段对应是硝酸不断加入,不在反应,所以溶液酸性增强,溶液

pH逐渐变小,选项

B错误;

C、根据分析可知,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选项C正

确;

D、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并未提及有硝

 

酸,选项D错误。

故选:

C。

 

1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如图表示在一定量的

 

AgNO3、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

 

Fe粉

 

B.如图表示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

 

C.如图表示向pH=1的HCl溶液中不断滴加pH=13的NaOH溶液

 

D.如图表示向硫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

 

溶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在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铁先与硝酸银反应,当硝酸银

完全反应后再与硝酸铜反应,图中起点错误,还没有加入铁粉时,溶质有2种,加入少量

铁粉时,铁与硝酸银发生反应时溶液中有

3种溶质,故

A错误;

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不能改变生成氧气的质量,故

B错误;

C、向pH=1的HCl溶液中不断加滴加酸溶液也存在水,溶液的pH不会等于

pH=13的

13,故

NaOH溶液,由于反应过程中有水生成,盐C错误;

D、向硫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耗尽再与氯化铜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的沉淀,反应完后,不再生成沉

 

BaOH

2+H2SO4=BaSO4

+2H2O

淀,根据

233

171

BaOH2+CuCl2

=CuOH2+BaCl2

可知,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钡,硫酸产生的

171

98

沉淀质量多于氯化铜产生的沉淀质量,故

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

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

 

二、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

16.伶仃洋上“作画”,大海深处“穿针”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特大型桥梁隧道结合工程,横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

它的构造图如下图所示,若行进在桥上,可一览沿途多种类型的风景。

而它也是伶仃洋上最美的一处风景。

 

而大海深处的那“一根针”就是总长5.6公里的沉管隧道。

建成这条距离海面46m的最深最

长的外海深埋沉管隧道,凝聚了众多工程人员的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研究、探索、实践。

为什么要在46m深处建设隧道呢?

这是因为大桥临近香港机场,为保证飞机安全起降,在

东、西人工岛附近的海域上空有严格的限高要求,因此就没有足够的高度空间修建桥塔,只能选择改修一条海底隧道。

而这片海域又恰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黄金水道之一,往来船

只的通航等级将达到30万吨,要保证这样的巨轮自由通行水道就需要修建的足够深。

将管

沉入46m

的海底不怕漏水吗?

建设隧道的沉管共有

33节,每节标准沉管的内部由超过40

万根近1万吨的钢筋和

7万吨混凝土组成。

但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受到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