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3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784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3篇.docx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3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3篇.docx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3篇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3篇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你们到承德来旅游!

承德既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一座现代旅游城市。

  它以自己独有的丰厚的历史遗迹,无限的文化底蕴,以及壮丽而秀美的自然风光,以旅游为纽带,将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宾客联接在一起。

  承德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山村,到一个世界闻名的旅游城市,它饱经沧桑,独具魅力。

  承德是我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44处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市之一;全国十个文明旅游景区示范点之一。

  1994年,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求》。

  现在,承德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想游人讲述着古老的故事;以其夺目的多顶桂冠向游人展示着承德的灿烂与辉煌。

  大家到承德旅游,可以感受到这个由一座园林和一群寺庙而兴起的塞外山城的历史足音。

  大家通过对这里的园林和寺庙的静默观赏和潜心品味,可以感受到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兴旺与衰微。

  承德,原名热河。

  清朝初年,承德是个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落,较热河上臂。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皇帝开始在此兴建避暑山庄。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皇帝取承受先祖恩泽之意,将热河改名为承德。

  此后,承德逐渐发展成了一个都市。

  但从咸丰即位开始到国民党统治时期,承德这个都市却日渐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承德才由衰落转入新生,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市区建筑面面积已由过去的6平方公里扩至现在的18.6平方公里。

  人口也由解放初的5万余人增到现在的26万。

  各位朋友,承德的地理位置也十分特殊。

  它毗邻北京、天津,北接内蒙古、辽宁,并与本省的秦皇岛、唐山、张家口相连,离北京只有200多公里,是燕山腹地、渤海之滨重要的区域性城市,素有“紫塞明珠之称。

  承德市总面积3.9万多平方公里,北部是茫茫林海,广阔草原。

  中部为低山丘陵,南部则峰峦叠嶂,峡谷幽深。

  境内有潮河、滦河、柳河、老牛河等几条大河,成为京津地区的水源地,清美甘甜的潮河水和滦河水,正源源不断流往北和天津。

  承德市海拔200-2188米(最高峰雾灵山),平均海拔350米,市区海拔374米。

  承德地处暖温带向寒温带过渡地带,属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年均气温5.6摄氏度,年均无霜期129天左右。

  承德属河北省省辖市,目前辖八县三区;全市总人口359万,其中满、蒙、回、朝鲜等少数民族25个,少数民族人口占了三分之一。

  承德之所以成为著名的旅游城市,在于它旅游资源的得天独厚。

  在这块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有许许多多的,“世界之最:

世界最大的皇家园林、世界最大的皇家寺庙群、世界最大的皇家狩猎场、世界最高的木雕佛像、世界最短的河流、世界独一无二的石柱一一磐锤峰

  避暑山庄是清代康、乾盛世的象征。

  作为山庄缔造者的康熙、乾隆,都曾六下江南,遍历天下景物之美。

  在修建避暑山庄时,博采众家之长,融合中国南北园林风格为一体,使避暑山庄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总结与升华。

  我国园林专家们说,整个避暑山庄就是祖国锦绣河山的缩影。

  专家们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这个问题我想还是请女士们、先生们游览了避暑山庄之后再来回答。

  不过,我这里先给大家提个醒,这原因与避暑山庄的地形有关。

  (导游员采用悬念法,以激发游客游览的兴趣)各位,避暑山庄到了,请大家下车,现在我就带领大家一睹她的风采。

  (在丽正门外)女士们,先生们,我们面前这座古色古香的门,就是避暑山庄的正门,叫丽正门,是清代皇帝进出的门。

  宫门面宽三间,上下两层。

  下层辟有三个方形的门洞,上层有城台和阙楼。

  你们看,中间门洞的上方有一块石匾,上面是乾隆皇帝用满、藏、汉、维、蒙五种文字题写的“丽正门,它象征着我们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门的两边有两尊石狮,以显示皇帝的威严。

  门前有御道广场,青石铺路,广场东西各立一块石碑,上面用满、蒙、藏、汉四种文字刻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所以我们又叫它下马碑。

  广场南边有一道红色照壁,使这座皇家园林与外界隔开。

  关于红照壁,传说里边藏有从鸡冠山飞来的金鸡,在夜深人静时,轻叩照壁,金鸡就会发出叽叽的叫声。

  如果哪位想考证一下的话,就请夜里到这里来听一听。

  好了!

今天我请大家当一回“皇帝,进去感受一下皇帝的生活。

  (进丽正门内)请各位向右看,远处的山峦上,有一巨大石柱,擎天而立,直插云端。

  它上粗下细,很像洗衣用的棒槌,我们承德人叫它棒槌山,康熙皇帝赐名“磬锤峰。

  修建避暑山庄时,巧借此景,使山庄内外浑然一体,扩大了空间感,创造了新的意境美,这是山庄设计者运用“借景这一造园艺术的成功典范。

  一般来承德的人,都要到山上去摸一下棒槌山,因为承德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

“摸到棒槌山,能活一百三。

  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不妨明天上山摸一摸,一定很有意思的。

  前面这片宫殿就是清代皇帝在承德“办公居住的地方,现在承德人把这里为避暑山庄博物馆。

  (在第一展室里)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这张图就是避暑山庄全图,是清代山庄鼎盛时期的全貌图。

  避暑山庄,又叫“热河行宫、“承德离宫。

  它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动工兴建,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最后落成,历时89年。

  清代前中期的几位皇帝几乎每年都来这里消夏避暑,处理政务,通常是每年农历四、五月份来,九、十月份返回北京。

  避暑山庄实际上已成为清朝的第二政治中心。

  整个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它的面积大约是北京颐和园的两倍,北海的8倍。

  山庄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宫殿区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

  苑景区又分为山区、湖区、平原区三部分。

  以山区面积最广,约占山庄总面积的70%多。

  山庄集全国园林精华于一园,具有南秀北雄的特点。

  清代山庄内共有亭子90座,堤桥29座,碑刻摩崖25处,假山叠石70余组,殿宇、楼堂、寺庙、亭台、塔阁等各种建筑120余组,总建筑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

  康熙皇帝以4个字命名的36景和乾隆皇帝以3个字命名的36景最为著名,合称“避暑山庄72景。

  康熙皇帝称赞这里是“自有山川开北极,天然风景胜西湖。

  山庄宫墙长约10公里,因为它形似长城,我们承德人亲切地称它为“小长城。

  宫墙外是仿全国各族著名庙宇而修建的皇家寺庙群,这些寺庙呈半圆形环绕在山庄外围,形成众星拱月之势,象征着当时全国各民族紧紧围绕在清王朝统治中心的周围。

  随着岁月的流逝,朝代的变更,避暑山庄也历尽了沧桑。

  新中国成立后,山庄才得到了新生,现在是全国保存得最好、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外驰名的旅游胜地。

  (来到第二展室)这里展出的大部分是图片,这张木兰秋图是最引人注目的。

  木兰,是满语哨鹿的意思。

  哨鹿的方法是黎明前,士兵们潜入山林,身披鹿皮,头戴鹿角,口吹木哨,模仿公鹿的叫声。

  秋天正是鹿求偶分群的季节,用这种方法将母鹿引出来以便射杀。

  “是指秋天打猎。

  这张图是清代兴隆阿所画,描绘的是200多年前皇帝打猎的场面。

  你们也许会感到奇怪,清朝皇帝为什么要率领大队人马千里迢迢来这里打猎呢?

因为清帝入关以后,历史上英勇善战的八旗部队战斗力开始下降,他们有的临阵脱逃,有的自创伤痕,有时一人受伤,多人护送,为的是不上前线。

  康熙皇帝认识到,提高士兵素质,巩固北部边疆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这种形势下,康熙皇帝亲自率领八旗将士,出喜峰口,北上巡视,设置了以习武绥远为目的的木兰围场。

  木兰围场的建立,是清朝与蒙、藏民族友好关系的产物,它密切了蒙、藏地区与中原地区的关系,加强了满、蒙、藏、汉各族人民之间的交流,巩固了北部边防,有利于抵御沙皇俄国的侵略和扩张。

  一年一度的围猎每次要进行20天左右,皇帝亲率政府各部官员及满、蒙八旗军队参加。

  为满足大批人马食宿休息、储蓄物品及皇帝处理政务的需要,从北京至围场要修建十余座行宫。

  热河处于这条北巡路线的中间地带,从北京到这里,奏章朝发夕至,而且这里气候宜人,风光秀丽,水草丰盛,所以康熙决定在这里修建一座大的行宫,这就是热河行宫。

  对此,乾隆有一句话讲得十分清楚:

“我皇祖建此山庄于塞外,非为一己之豫游,盖贻万世之缔构也。

  历史表明,秋大典和避暑山庄的建立,达到了康熙皇帝“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政治目的。

  现在我们再来看这张图,它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御营,二是猎场。

  御营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猎场是实际打猎的地方。

  打猎时都有严明的组织和纪律,伪装成鹿的士兵把鹿引出来后,军士们逐步缩小包围圈,达到人并肩、马并耳的程度,但不能随便射杀。

  这时皇帝首先出来射第一箭,然后才是王公大臣、将士们依次射杀。

  图上画的是猎杀鹿的情景。

  请大家跟我向前走。

  这第二道门叫“阅射门,是皇帝观看皇子皇孙射箭比赛的地方。

  门的上方悬有一块匾,上面写着“暑山庄四个镏金大字,是康熙皇帝的御笔,此匾精美绝伦,分外醒目。

  也许你们已经发现,这避暑山庄的“避字多写了一横,是康熙皇帝写错了,还是另有原因呢?

(„„)还是这位先生(小姐)说对了,原来在清代两个“避字同时使用,用哪一种写法都是正确的,这是一种异体字现象。

  在这里康熙皇帝是为了追求书法美才这样写的。

  门前两侧这两个铜狮,威风凛凛。

  说起这两个铜狮,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

相传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侵占了承德并大肆抢劫。

  有一天一群日本兵发现这两个铜狮子很漂亮,是无价之宝,就想抢走,可是铜狮子太重,他们搬也搬不动,于是就分头去找工具。

  这一切让护院的老人看在眼里,痛在心上。

  他想铜狮子是国家的财宝,决不能让日本兵抢走。

  他灵机一动,立即从村里找来猪血,涂在狮子的眼睛上,等日本兵找到工具回来后发现狮子的眼睛红红的,都哭出了血,个个吓得目瞪口呆,害怕搬动狮子会给他们带来厄运,便慌里慌张地逃走了,这对国宝才得以保留至今。

  现在这对铜狮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吉祥物。

  如果大家想万事如意的话,千万别忘了摸摸它。

  (来到澹泊敬诚殿前)这个面阔七间,进深三重的大殿叫“澹泊敬诚殿。

  “澹泊二字来自于《易经》:

“不烦不扰,澹泊不失,诸葛亮在其《戒子书》中又说,“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康熙皇帝题“澹泊敬诚这四个字,含蓄地表达了他“居安思危,崇尚节俭的思想。

  这个殿是避暑山庄的主殿,是清代皇帝在山庄居住时处理朝政和举行盛大庆典的地方。

  整个大殿用珍贵的楠木建造,因此又叫“楠木殿。

  每当阴雨连绵之时,楠木散发着缕缕清香,沁人心脾。

  楠木产自云贵和江浙一带的深山峡谷之中,在没有先进运输工具的清代,将这些笨重的木材从遥远的南方运到塞北,大都装船河运或利用河水结冰和在旱路上泼水结冰的冬季,将木材放在冰上,依靠人力又拉又推,运到承德,其艰难是不言而喻的。

  据史料记载,为了修建这座楠木殿,耗费白银7.2万两,用工19万个。

  大殿外观古朴淡雅,不饰彩绘,殿内大理石铺地,正中地坪上设有皇帝的宝座。

  宝座周围设有宝象、端、仙鹤、香亭、如意等,精雕细刻,造型十分优美。

  宝座的后面有一个紫檀木屏风,上面刻有163个人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为“农家耕织长乐图,以表示皇帝临朝时刻不忘百姓。

  在清代这个殿的东西山墙上挂着“皇舆全图,就是清代的地图,是清政府派专人测绘的。

  殿内北墙两侧墙壁上装有楠木书格,贮放着《古今图书集成》1万卷。

  你们可能会问:

澹泊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