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 人教版 初三九年级物理 上册第一学期秋第二次月考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 统联考真题模拟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6922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0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九江市 人教版 初三九年级物理 上册第一学期秋第二次月考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 统联考真题模拟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江西省九江市 人教版 初三九年级物理 上册第一学期秋第二次月考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 统联考真题模拟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江西省九江市 人教版 初三九年级物理 上册第一学期秋第二次月考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 统联考真题模拟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江西省九江市 人教版 初三九年级物理 上册第一学期秋第二次月考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 统联考真题模拟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江西省九江市 人教版 初三九年级物理 上册第一学期秋第二次月考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 统联考真题模拟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九江市 人教版 初三九年级物理 上册第一学期秋第二次月考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 统联考真题模拟卷.docx

《江西省九江市 人教版 初三九年级物理 上册第一学期秋第二次月考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 统联考真题模拟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九江市 人教版 初三九年级物理 上册第一学期秋第二次月考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 统联考真题模拟卷.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九江市 人教版 初三九年级物理 上册第一学期秋第二次月考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 统联考真题模拟卷.docx

江西省九江市人教版初三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学期秋第二次月考教学质量检测监测调研统联考真题模拟卷

2018-2019学年江西省九江市柴桑三中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我们的生活、生产中经常要用到电,电流通过导体时总会伴随有热现象,物理上把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叫做  。

物理学家  (填名字)做了大量实验,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为人们利用电热提供了理论基础。

2.图甲所示的是汽油机的  冲程;图乙所示的是我们课堂演示的两个实验,其中与图甲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选填“①”或“②”)实验。

3.用滑轮组将一个重为5N的物体匀速提升10cm,由图可知,绳端受到的拉力F为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为  。

4.一块手机锂电池上标有“4.0V2000mA•h”字样,它充电时将电能转化  能,此时锂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充满电后存储的电能为  J。

5.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小灯泡的亮度  ,电流表的示数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

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  很大。

以10倍的关系粗略计算,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J.[q煤气=4.2×107J/kg]。

7.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形成了多处堰塞湖,其中最大的唐家山堰塞湖积水量高达2亿立方米以上。

堰塞体有溃决的危险,对下游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堰塞湖中的水位越涨越高,蕴藏着巨大的  能,堰塞体一旦溃决,这种能量将会转化为水的  能。

8.如图甲为宾馆的房卡,把房卡插入槽中,房内的用电器才能工作。

插入房卡相当于闭合电路中的  。

该宾馆的电能表如图乙所示,小明测得当只有某用电器单独工作时,电能表转盘在10分钟里转过了60转,则该用电器的电功率为  W。

9.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

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R′,发现电流表示数从0.1A变为0.3A,电压表示数改变了4V.由此可判断在这一过程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  (选填“变大”或“变小”),定值电阻R的电功率变化了  W。

10.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3V,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为1V,则灯泡L1两端的电压为  V,灯泡L1与L2的电功率之比为  。

二、选择题(共26分),第11-16题为单项选择题,第17-18题为不定项选择题.

11.举重比赛有甲、乙、丙三个裁判,其中甲为主裁判,乙和丙为副裁判。

若裁判认定杠铃已被举起,就按一下自己面前的按钮。

要求主裁判和至少一个副裁判都按下自己面前的按钮时,指示杠铃被举起的灯泡L才亮。

以下符合这一要求的电路是(  )

A.

B.

C.

D.

12.如图所示的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

电饭锅B.

笔记本电脑

C.

电风扇D.

电视机

13.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假定灯泡的电阻不变)(  )

A.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D.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小

14.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

,可变形得到R=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其电阻也为零

C.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D.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等于这段导体的电阻

15.如图所示,在“○”处可以连接电流表或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为使L1与L2串联,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a为电流表,b为电压表,c为电流表

B.a为电压表,b为电压表,c为电流表

C.a为电流表,b为电流表,c为电压表

D.a为电流表,b为电流表,c为电流表

16.教室里投影仪的光源是强光灯泡,发光时必须用风扇给予降温。

为了保证灯泡不被烧坏,要求:

带动风扇的电动机启动后,灯泡才能发光;风扇不转,灯泡不能发光。

则在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17.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是125N,在10s内将重物匀速提升2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用功是600JB.物体重是375N

C.拉力F的功是750JD.拉力F做的功率是75W

18.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2=30Ω,通过R1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当S1、S2、S3均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则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R1的阻值大小是20Ω

B.当S1、S2、S3均闭合时,则通过电阻R2的电流是0.3A

C.电源电压是6V

D.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5A,则R3消耗的功率是0.225W

三、简答与计算题(共26分,第19题5分,第20题6分,第21题7分,第22题8分).

19.白炽灯用久后,灯丝会因升华而变细。

若把它接在原电源上继续使用,请你判断灯泡是变亮还是变暗?

并说明你作出此判断的理由。

2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电阻R1、R2、R3的阻值为8Ω、4Ω、12Ω.求:

(1)开关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

(2)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

21.如图,电源电压恒定,R1、R2是定值电阻,R1=10Ω,滑动变阻器R3标有“20Ω0.5A”字样。

只闭合开关S1,电流表的示数为0.9A;再闭合开关S2、S3,电流表的示数变为1.5A,求:

(1)电源电压;

(2)开关S1、S2、S3都闭合时,R2在10s内产生的热量;

(3)只闭合开关S3,移动变阻器滑片时,R3电阻能达到的最小值。

22.表一是某电热水壶的铭牌;表二是小丽探究该电热水壶效率所记录的数据。

求:

表一:

产品型号

SWF12P1A﹣150

额定电压U/V

220

电源频率f/Hz

50

额定功率P/W

1100

容量V/L

1.2

表二:

电源电压U电/V

220

壶内水的质量m/kg

1

水的初温t1/℃

32

水的沸点t2/℃

98

水从初温加热至刚沸腾的时间t/s

300

(1)电热水壶的电阻。

(2)当电热水壶实际工作电压为110V时,它的实际功率。

(假设电阻不变)

(3)电热水壶的效率。

[c水=4.2×103J/(kg•℃)]。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每小题各7分)

23.如图所示,电能表的示数为  kW•h。

24.如图所示的电阻箱的示数是  Ω。

25.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通电螺线管的一条磁感线及标明方向,并填空:

左端为  极。

26.小明要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的发热与电阻的关系”。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并右移时电流增大把电路连接完整。

(2)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不易直接测量,因此,在这个实验中是通过  显示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  法。

(3)如图2所示,在相同时间内,  容器内的电阻丝放出的热量较多(选填:

甲、乙)原因是:

  。

27.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所测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图甲是小弘同学没有连接完的实物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她将电路连接完整;

(2)检查电路无误后,小弘移动滑动变阻器至某一位置,读出电压表示数为2.2V,要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她应将变阻器的滑片P向  端移动(选填“A”或“B”),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3)由于电压表损坏,小弘同学再利用一个阻值已知的电阻R0,设计了另一种实验方案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电路如图丙所示,其中电源电压一定但未知,具体操作如下:

①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移动滑片P至某一位置,读出电流表示数I1;

②保持滑片P位置不动,再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读出电流表示数I2;

③先算出灯泡的电阻RL,再根据P额=

,计算灯泡的额定功率。

小聪认为按此方案测量,实验结果与真实值相差较大,原因是:

  ,仔细分析后,小聪将上述步骤①改为:

  就能较准确测出灯泡的额定功率了。

28.小明用图所示的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电阻,

(1)小明将电路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刚好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电流表的读数是  A,小灯泡的阻值是  Ω(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2)当电压值改变的时候,小灯泡的阻值  (选填“变化”或“不变”);

(3)小明又想测某未知电阻Rx的阻值,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电路(R0为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帮他把缺少的步骤补全,并写出Rx的表达式。

实验步骤:

A.按照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B.闭合S1、S2记录电流表示数为I1;

C.  ;

D.利用测得数据写出待测电阻Rx的表达式:

Rx=  。

2018-2019学年江西省九江市柴桑三中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我们的生活、生产中经常要用到电,电流通过导体时总会伴随有热现象,物理上把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叫做 电流的热效应 。

物理学家 焦耳 (填名字)做了大量实验,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为人们利用电热提供了理论基础。

【分析】当电流通过导体后电流所做的功转化成了热,即称之为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这就是焦耳定律。

【解答】解:

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都要发热,这个现象称为电流的热效应。

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实验,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即其所产生的电热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是Q=I2Rt,为人们利用电热提供了理论基础。

故答案为:

电流的热效应;焦耳。

【点评】知道电流的热效应,并对焦耳定律的得出和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2.图甲所示的是汽油机的 做功 冲程;图乙所示的是我们课堂演示的两个实验,其中与图甲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② (选填“①”或“②”)实验。

【分析】

(1)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判断冲程名称可用口诀:

“先看气门开关情,再看活塞上下行;开下吸气开上排,关上压缩关下功”进行分析。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两种。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具体来说是内能和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解答】解:

(1)两个气门都关闭,火花塞放电,活塞向下运动,因此是做功冲程;

(2)①图是用力将活塞压下,活塞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了棉花的着火点,棉花就会燃烧。

是通过对物体做功来增大物体内能的,即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②图对试管中的水加热,加快水的蒸发,使试管中水的内能增大,体积膨胀,对外做功,使塞子飞出去,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因此与做功冲程原理相同的是②实验。

故答案为:

做功;②。

【点评】此题是通过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课本中的实验来验证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一道比较简单的实验题,掌握热机的工作原理,学会变通。

3.用滑轮组将一个重为5N的物体匀速提升10cm,由图可知,绳端受到的拉力F为 2.0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为 83.3% 。

【分析】图中的滑轮组由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吊动滑轮的绳子有几股,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应为物体上升的几倍。

根据做功公式可计算有用功与总功,根据机械效率公式可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答】解:

从图上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0N。

W有=Gh=5N×0.1m=0.5J

W总=FS=F•3h=2.0N×3×0.1m=0.6J

η=

=83.3%

答案为:

2.0N,83.3%。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如何正确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及做功公式,机械效率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4.一块手机锂电池上标有“4.0V2000mA•h”字样,它充电时将电能转化 化学 能,此时锂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用电器 ,充满电后存储的电能为 2.88×104 J。

【分析】

(1)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是电源,化学能转化成电能,而在充电过程中是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2)知道电池的容量,根据W=UIt求出电流做的功即为储存的电能。

【解答】解:

(1)手机电池在充电过程中,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此时锂电池相当于用电器;

(2)手机锂电池充满电后存储的电能为:

W=UIt=4.0V×2000×10﹣3A×3600s=2.88×104J。

故答案为:

化学;用电器;2.88×104。

【点评】本题考查了手机电池充满电后储存电能的计算,关键是明白手机电池容量的含义

5.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小灯泡的亮度 不变 ,电流表的示数 变大 。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根据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灯泡亮度的变化;根据滑片移动的方向确定电路电阻的变化,然后由欧姆定律判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解答】解:

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互不影响,因此滑片移动时,灯泡的亮度不变;

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故答案为:

不变;变大。

【点评】本题考查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明确电路的结构以及电流表测量的对象。

6.“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

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 热值 很大。

以10倍的关系粗略计算,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4.2×108 J.[q煤气=4.2×107J/kg]。

【分析】

(1)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

(2)利用Q放=mq求出1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10倍,据此求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解答】解:

(1)在同等条件下,包含质量相同,“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热值很大;

(2)1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q=1kg×4.2×107J/kg=4.2×107J,

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Q放×10=4.2×107J×10=4.2×108J;

故答案为:

热值;4.2×108。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燃料的热值、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掌握和运用,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7.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形成了多处堰塞湖,其中最大的唐家山堰塞湖积水量高达2亿立方米以上。

堰塞体有溃决的危险,对下游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堰塞湖中的水位越涨越高,蕴藏着巨大的 重力势 能,堰塞体一旦溃决,这种能量将会转化为水的 动 能。

【分析】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质量、速度。

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质量、被举的高度。

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判断是哪种能量转化成了另一种能量的标准是:

减小的转化为增多的。

【解答】解:

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被举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堰塞湖中的水位越涨越高,则水的质量越大,水位越高,它的重力势能就越大,所以堰塞湖中的水蕴藏巨大的重力势能;

堰塞体一旦溃决,重力势能将会在水向下流动的过程中转化为水的动能。

故答案为:

重力势;动。

【点评】本题考查动能和势能的应用,重点考查学生利用物理原理和规律分析现象的能力,同时增强利用物理原理解决问题的意识。

8.如图甲为宾馆的房卡,把房卡插入槽中,房内的用电器才能工作。

插入房卡相当于闭合电路中的 开关 。

该宾馆的电能表如图乙所示,小明测得当只有某用电器单独工作时,电能表转盘在10分钟里转过了60转,则该用电器的电功率为 120 W。

【分析】

(1)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并联电路中干路的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的开关控制本支路用电器;

(2)3000r/kW•h表示的是电路中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3000r,或者表示电能表每转1r,电路中消耗

kW•h的电能,求出转盘转60r电路中消耗的电能。

知道时间,可求用电器的功率。

【解答】解:

(1)房卡可以控制用电器的工作,不插入插槽中,所有房间内的用电器都不工作,所以房卡相当家庭电路的开关;

(2)转盘转动60转消耗电能:

W=

kW•h=0.02kW•h,

t=10min=

h,

用电器的功率:

P=

=0.12kW=120W。

故答案为:

开关;120。

【点评】本题考查了开关的作用、串并联电路的工作特点、电能表的读数和电功率的计算,理解电能表的参数的意义是关键。

9.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

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R′,发现电流表示数从0.1A变为0.3A,电压表示数改变了4V.由此可判断在这一过程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 变小 (选填“变大”或“变小”),定值电阻R的电功率变化了 1.6 W。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当电流表示数从0.1A变为0.3A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结合电压表的示数求出电阻R的阻值,再根据P=I2R求出求出定值电阻R电功率的变化量。

【解答】解:

由I=

可知,电流表示数从0.1A变为0.3A时,电路中的电阻变小,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

当电路中的电流I=0.1A时,电源的电压U=IR+U滑=0.1R+U滑;

当电路中的电流I′=0.3A时,电源的电压U=I′R+U滑′=0.3R+U滑′;

因电压表示数改变了4V,

所以U滑﹣U滑′=(U﹣0.1R)﹣(U﹣0.3R)=4V,

解得:

R=20Ω;

定值电阻R电功率的变化量:

△P=(I′)2R﹣I2R=(0.3A)2×20Ω﹣(0.1A)2×20Ω=1.6W。

故答案为:

变小;1.6。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根据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求出电阻R的阻值。

10.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3V,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为1V,则灯泡L1两端的电压为 2 V,灯泡L1与L2的电功率之比为 2:

1 。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灯泡L1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P=UI求出灯泡L1与L2的电功率之比。

【解答】解:

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灯泡L1两端的电压:

U1=U﹣U2=3V﹣1V=2V,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由P=UI可得,灯泡L1与L2的电功率之比:

故答案为:

2;2:

1。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电压表所测的电路元件是关键。

二、选择题(共26分),第11-16题为单项选择题,第17-18题为不定项选择题.

11.举重比赛有甲、乙、丙三个裁判,其中甲为主裁判,乙和丙为副裁判。

若裁判认定杠铃已被举起,就按一下自己面前的按钮。

要求主裁判和至少一个副裁判都按下自己面前的按钮时,指示杠铃被举起的灯泡L才亮。

以下符合这一要求的电路是(  )

A.

B.

C.

D.

【分析】由题意可知,主裁判和至少一个副裁判都按下自己面前的按钮时,指示杠铃被举起的灯泡L才亮;根据串联电路电路中各元件相互影响和并联电路中各元件互不影响进行判断。

【解答】解:

由题意可知,当两个副裁判对应的按钮可以单独工作、并且互不影响,而主裁判的按钮与副裁判的按钮工作时相互影响,因此两个副裁判对应的开关并联连接后与主裁判对应的开关串联连接,即乙、丙并联后与甲串联。

故选:

B。

【点评】根据题意得出两个开关的连接方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2.如图所示的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A.

电饭锅B.

笔记本电脑

C.

电风扇D.

电视机

【分析】电流的热效应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结合选项中各用电器的能量转化可做出判断。

【解答】解:

A、电饭锅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A符合题意;

B、笔记本电脑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B不合题意;

C、电风扇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C不合题意;

D、电视机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故D不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流的热效应,以及电能和其它形式能的相互转化。

是一道基础题。

13.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假定灯泡的电阻不变)(  )

A.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大

C.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D.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小

【分析】根据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需要注意的是滑动变阻器相当于定值电阻接入电路,电压表测量滑片与b之间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

【解答】解:

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路中的总电阻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不变,即电流表示数不变;

滑片P与b之间的电阻减小,由U=IR可知,由U=IR可知电压表示数减小;

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等于滑片P与b之间的电阻,故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故选:

C。

【点评】本题是一道闭合电路动态分析题,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明确电压表与电流表测量的对象是解题的关键。

14.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

,可变形得到R=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其电阻也为零

C.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D.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等于这段导体的电阻

【分析】

(1)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

(2)R=

这个公式只说明导体电阻的大小是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的比值。

【解答】解: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故ABC错误;

R=

只是计算导体电阻的一种方法,即电阻在数值上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故D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我们对欧姆定律导出公式R=

的理解,要注意公式R=

只是表示出了三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