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最新高三联考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65457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8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最新高三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最新高三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最新高三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最新高三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最新高三联考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最新高三联考地理试题.docx

《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最新高三联考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最新高三联考地理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最新高三联考地理试题.docx

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最新高三联考地理试题

湖南省浏阳一中、株洲二中等湘东五校【最新】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甲、乙、丙、丁沿线地形剖面图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埋藏深度示意图。

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读该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埋藏深度示意图可知

A.甲处沉积岩出露地表B.乙处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约为32m

C.丙处沉积岩遭受侵蚀D.岩层埋藏深度曲线即为岩层形态

2.大致位于背斜顶部的是

A.甲B.乙C.丙D.丁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一般由晷针和晷盘组成。

晷盘南高北低,平行于天赤道;晷针垂直晷盘,上端指向北极星。

在晷盘面上刻画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盘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上图所示为湖北襄阳校园内日晷仪,晷针的影子在冬至日晴天时移动的方向应是()

A.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B.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

C.由西北逆时针转向东北D.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

4.清华校园内的“行胜于言”的日晷与图示日晷相比,晷盘与地面的夹角应该()

A.减小B.增大C.一样D.按日期作调整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中A处的温带豪雨林平均年降水量高达5080毫米,在1981年的时候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K城海拔1048米,很早以前居住在K城附近的印第安人就发现这里的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5.题中所述“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A.温带气旋气流吹散B.迎风坡气流上升,雨水融化积雪

C.暖锋过境增温D.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

6.对图中A处温带豪雨林自然景观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A.林地上蕨类和苔藓植物覆盖着枯枝落叶,整个地面仿佛铺了一层厚厚的地毯

B.地面上分布大量裸露的树根,几棵树的树根错乱的纠缠在一起,难解难分

C.雨林中植物种类繁多,有多层结构,上层乔木为典型常绿阔叶树

D.密林中长着苔藓的枯枝挡住了太阳光线,这样的树林只有探险者才敢进入

受土地开发和防洪等因素的影响,城市河流往往被两条水泥堤防牢牢控制。

目前利用废旧轮胎、石笼网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带(生态带由抗腐蚀材料制成,只透水不透土,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联合制成的新型生态河堤受到许多城市的青睐。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铺设废旧轮胎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河水渗漏,保护水源B.缩窄河流航道,提高水位

C.固定植物根系,促进生长D.减缓水流冲刷,保护河岸

8.香根草主要用于改善水质,推断其具有的特性是()

A.喜阴凉B.耐旱涝C.根系横向生长D.茎干中空而脆

9.与传统硬质河岸相比,石笼网与生态带结合可以()

A.增加河流水量B.减少河道淤积C.缩短使用期限D.减轻旱涝灾害

湖泊往往成为所在城市的重要名片,风光优美,景色宜人。

宋代杨万里曾写到“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代苏轼曾在黄州沙湖遇雨“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对杭州西湖此时的“风光”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受副高脊影响,晴天多,高温少雨B.受钱塘江潮的影响,湖水盐度较大

C.梅雨季节刚过,湖水多,湖面宽阔D.周围群山葱翠,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11.推测苏轼遭遇的这次降雨的形成原因()

A.冷暖气团活动频繁,天气不稳定B.春季气温回升快,对流旺盛

C.地形阻挡抬升,水汽凝结致雨D.东部雨带推移至长江中下游

下图为水循环模式图,I为区域外水汽输入量,P为总降水量,E为区域内蒸发量,O为从区域输出的水汽总量,

为流入区域的径流量,

为流出区域的径流量,W为空中水汽含量。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2.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B.

C.

D.

13.若某地区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原因可能有

①外来水汽输送增加②流出本地区径流量增加③本地区蒸发增加

④水循环速度加快⑤水汽含量减少

A.①②③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③④

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现代农田最节水的灌溉施肥技术之一,在世界各地得到大力推广。

下图是我国某地滴灌技术及施肥系统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4.图中针式滴头的主要作用

A.提高植物根系的吸收率B.阻止污染物渗入土壤

C.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D.有效控制土壤的滴水量

15.滴灌技术的优点

①调节田间气候②减少病虫害的发生③增加地下水含量

④减少无效蒸发⑤适宜全面灌溉⑥保持土壤结构

A.①④⑤B.⑤③④C.②④⑥D.④⑤⑥

16.目前,影响滴灌技术在我国西北地区推广的主要限制因素

A.劳动力不足B.农业科技落后C.水资源不足D.经济成本较高

读我国某大城市已建地铁线和新建机场的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7.下列根据甲、乙、丙、丁四个地铁站点所处区位推测其沿线区域所属功能区的说法,可能正确是()

A.甲——高级住宅区B.乙——低级住宅区

C.丙——科技产业园D.丁——中心商务区

18.甲、乙、丙、丁四个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最高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19.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将最可能向哪个方向发展()

A.东北B.东南

C.西南D.西北

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20.20世纪前半叶,甲、乙两城市制造业兴旺发达,但是20世纪中后期,甲、乙两城市工厂大量倒闭,遗弃的工厂设备锈迹斑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锈带”。

其形成原因是

①环境污染严重②交通闭塞③工业结构单一④劳动力不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1.炼铝工业沿着河流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水运便捷B.就近获得水源C.市场广阔D.能源资源丰富

台湾地区的出生率每12年便会周期性出现一种特殊的逆转变化,这就是“虎兔龙现象”。

台湾许多男女偏爱兔宝宝,避开虎宝宝,更期待龙宝宝。

读台湾地区2010—【最新】人口数据统计图。

完成下列各题。

22.台湾地区下一波人口出生峰值期和低谷期可能出现在

A.2023年、2022年B.2024年、2025年

C.2026年、2025年D.2024年、2022年

23.据图可知,2010—【最新】台湾地区的

A.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B.死亡率波动比出生率大

C.社会老龄化现象严重D.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

二、综合题

24.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甘肃位置示意图和河西走廊示意图

(1)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材料二甘肃省酒泉市的瓜州,古称“安西”,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矿产资源丰富;因风能丰富被称为“世界风库”。

近年来,瓜州积极抢抓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和东中部产业梯度转移等机遇,大力发展风电。

(2)分析瓜州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材料三弃风限电,是指在风电发展初期,风机处于正常情况下,由于当地电网接纳能力不足、风电场建设工期不匹配和风电不稳定等自身特点导致的部分风电场风机暂停的现象。

弃风限电主要集中在内蒙古西部、甘肃、新疆等地区。

(3)分析我国弃风限电集中在西北地区的原因。

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智利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位于南美洲西南部。

智利地形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为安第斯山脉的西坡;西为海岸山脉,大部分地带沿海岸伸展,向南入海,形成众多的沿海岛屿;中部是由冲积物所填充的陷落谷地。

材料二 下图为智利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1)依据材料二,简要分析该国耕地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2)简要说明图中A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3)该国矿产业深受能源成本高昂的影响。

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说明图中B地最适合开发哪种新能源?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B湖为咸水湖,自20世纪60年代起,C河流域人口、耕地猛增,B湖水位下降,湖水水质恶化,而后从A河调水改善B湖水质。

(1)比较A河流域降水的地区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2)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

推测在①地放牧的季节及其原因。

(3)针对图示地区的现状,请你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A

2.B

【分析】

1.甲处沉积岩的埋藏深度为Om,故其出露于地表,A正确:

乙处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约为8m,B错误;丙处沉积岩层未出露地表,不可能遭受外力侵蚀,C错误;岩层埋藏深度曲线亦并非岩层形态,D错误。

故答案选A。

2.岩层向上拱,为背斜,岩层向下弯,为向斜,根据题意,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并确定地质构造——向斜、背斜。

甲处地形高度为10米,岩层的埋藏深度为0,说明岩层的的岩层海拔高度为10米,乙处地形的海拔高度为23米,沉积岩层的埋藏深度为8米左右,因此沉积岩层的海拔高度为15米左右,丙处的海拔高度为15米,沉积岩层的埋藏深度4米,因此沉积岩层的海拔高度为11米;丁地的海拔高度为11米,沉积岩层的埋藏深度为12米,因此丁处沉积岩的海拔高度为-1米。

由此判断,乙处的沉积岩层海拔最高,说明乙处沉积岩层向上拱起,故乙地大致位于背斜顶部。

故答案选B项。

【点睛】

背斜与向斜的判别方法

由于地壳运动的复杂性,仅从形态上判断背斜和向斜是不准确的,而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判断背斜和向斜的科学依据。

例如,在下面的4幅图中,只画出了背斜或向斜的地面以下的部分,若单纯凭借岩层形态判断背斜、向斜,往往会得出错误结论,我们只有借助岩层的新老关系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A—背斜,B—向斜,C—背斜,D—向斜。

3.B

4.A

【分析】

3.冬至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太阳在天空中顺时针转动,影子的朝向与太阳方位方向相反。

故B正确。

4.依据材料,晷针上端指向北极星,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

由第

(1)题可知,图示日晷位于湖北襄阳,北京的纬度高于湖北襄阳,因此晷针与地面的夹角大,晷针与晷盘垂直,所以晷盘与地面的夹角应变小,A正确。

5.D

6.B

【分析】

5.读图,根据K城西侧河流的形态可判断,K城西侧有山脉,即K城位于山的东侧,是西风带的背风坡,盛行西风越过山脉气流下沉增温,故D正确。

6.读材料可知,A在美国的西海岸,地处中纬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

蕨类、裸露的树根、苔藓都是因为这里降水丰富而形成的景观特征,A、B、D说法正确;豪雨林以杉、槭两科树种为主,C说法错误,选C。

7.D

8.B

9.D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7.轮胎的铺设对提高水位十分有限,且新型生态河堤建设主要体现生态功能,B错误。

从“城市河流往往被两条水泥堤防牢牢控制”可以看出,传统河堤硬质牢固。

轮胎中空,并不能明显减少河水渗漏,A错误。

生态袋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具有满足植物生长的孔径而不是轮胎具备的功能,C错误。

新型生态河堤是利用废旧轮胎、石笼网与内装碎石土的生态带,牢固性相对要差,利用废旧轮胎可以减缓水流对生态带(河岸)的冲刷,保护河岸,故选D。

8.从图看,香根草从河堤底部到河堤顶部均有种植,推测有些生长于水中;河道水位常会出现季节变化,可以推测部分香根草时而被浸没,时而露出水面。

因此推测香根草耐旱涝,故选B。

9.传统硬质河道河水和两岸地下水不能互补,而石笼网与生态带可以透水,河水和地下水可以互补。

枯水期,地下水可补给河水,洪水期,河水补给地下水,最终减轻旱涝灾害。

故选D。

10.B

11.A

【分析】

10.西湖为淡水湖,故B错误。

杨万里笔下的六月为阴历六月,阳历应为七月,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梅雨季7月伏旱。

故A、C、D正确。

11.材料“同行皆狼狈、已而遂晴、春风吹酒醒,微冷”等说明天气不稳定,故A正确。

对流雨主要发生在我国夏季午后,春季气温较低,对流作用弱,故B错误。

地形阻挡抬升,水汽凝结致雨形成的地形雨应发生于山上,而苏轼沙湖遇雨显然与地形雨无关,故C错误。

东部雨带推移至长江中下游应在6月份,故D错误。

12.B

13.D

【解析】

12.本题考查水循环以及区域的水量平衡,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的水体收入来自该区域的水汽输入量和流入区域的径流量,即I和R₁,该区域的水体支出主要是通过流出该区域的径流量和从该区域输出的水汽总量,即R₂和o,根据其余收支平衡原理可知,R₂+0=I+R₁,即R₂=I+R₁-O,故答案B正确。

13.某地降水增多的原因可以从该地水汽增多的原因来分析,外来水气输送增加,会增加该地降水的几率,①正确;该地增发量增加,会导致该地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几率增大,③正确;水循环速度加快,会导致输送水汽的速度加快,水汽含量增多,大气降水几率增大,④正确;流出本地区径流量增加,会使该地的水体支出增加,不利于该地的降水增多,故②错误;水汽含量减少,会使该地降水减少,⑤错误。

故①③④正确,故答案选D项。

点睛:

本题以区域水循环模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以及水平衡的原理应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地理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水循环是多环节的自然过程,全球性的水循环涉及蒸发、大气水分输送、地表水和地下水循环以及多种形式的水量贮蓄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循环过程的三个最主要环节,这三者构成的水循环途径决定着全球的水量平衡,也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总量。

陆地上(或一个流域内)发生的水循环是降水-地表和地下径流-蒸发的复杂过程。

陆地上的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及地下径流之间的交换又称三水转化。

了解水循环的原理过程,以及水体之间爱你相互转化及关系式解题的关键。

14.D

15.C

16.D

【解析】

14.据材料可知,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故针式滴头可以有效控制土壤的滴水量,故D项正确;其他选项的说法与针式滴头的主要作用无关,均可排除。

15.滴灌技术不利于调节田间气候,故①错误;滴灌技术可以有效利用水资源从而减少地下水的含量,故③错误;滴灌技术可以将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故不适宜全面灌溉,⑤错误;结合定义分析可知,滴灌技术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无效蒸发、保持土壤结构,故C项正确。

16.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由于我国西北地区经济落后,滴灌技术在我国西北地区推广受到较大的限制,D正确;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劳动力资源充足,A错误;滴灌技术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C错误;该技术在世界各地得到大力推广,可知农业科技不是限制因素,B错误。

17.C

18.A

19.A

【解析】

17.根据图示判断,甲地地铁线路密集,且位于城市中心,为中心商务区,A错;乙靠近湖泊,环境优美,可能是高级住宅区,B错。

丙位于城市边缘,环境洁净,丙为地铁站点,且靠近机场专线,交通便捷,应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C对。

丁离城市中心较远,且交通线路较疏,交通通达度差,不可能是中心商务区,D错,故选C。

18.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最高,线路最密集。

图示甲位于市中心,且交通线路最密,地铁线路交汇,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最高,A正确。

乙和丁类似,地铁线路较少经过,站点服务等级较低,BD错误。

丙地只有一条地铁线路连接,且远离市中心,站点服务等级最低,C不符,故选A。

19.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方向与交通线的延伸方向和未开发空间所在方位有关。

从该区域地铁和公路线看,该区交通线沿着东北方不断加密,且东北方陆地空间比较大,利于城市的建设,所以最可能向东北方向发展,A正确。

该区东南部地域空间广,但交通线较稀疏,不是城市发展的主方向,B错误。

城市的西侧是湖泊,地域空间受限制,所以不可能作为城市形态发展的主要方向,BD错误,故选A。

【点睛】

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

(1)根据面积判断:

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

(2)根据距市中心远近判断:

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3)根据形态判断:

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

(4)根据人口变化判断:

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

(5)根据建筑物密度判断:

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

(6)根据功能区分布趋势判断:

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年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

20.B

21.D

【分析】

20.该国东北部“锈带”工业发展的早,主要是传统工业,以重工业为主,工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①、②对。

该地工业化早,水陆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③、④错。

所以A对。

21.丙河上游干支流沿岸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河流落差大,可以开发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进而发展炼铝工业;丙河上游干支流,河流落差D。

22.D

23.C

【分析】

试题分析:

22.考查分析材料能力。

每12年就会出现周期性变化,图中最近一次人口出生高峰期是【最新】,出生低谷期是【最新】,再经过12年又会出现一次。

D项正确。

故选D。

23.考查分析图能力。

人口出生率波动上升。

A项错误。

死亡率波动在1%左右,出生率波动在3%左右。

B项错误。

自然增长率极低,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老龄化现象明显。

C项正确。

人口自然增长率在【最新】下降。

D项错误。

故选C。

【考点定位】分析能力

24.

(1)地处亚热带到中温带的过渡带;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到干旱区的过渡带;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结合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会处;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毗邻新疆、青海、四川、陕西、宁夏、内蒙古并与蒙古国接壤,蒙、维、藏、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结合部。

(任答三点)

(2)①瓜州深居内陆,温差大,加之距冬季风源地近,大风频繁;②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加大;③多戈壁,植被稀少,缺乏风力屏障,风力大等。

(3)①西北地区风能资源集中、规模大,西北地区人口稀少,工业落后,当地用电市场规模小,生产量远远大于消费量;②风电本身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等特点,而西北地区调峰能力差;③跨区域输电能力不足等。

【分析】

本大题以甘肃和河西走廊的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地理位置描述、影响风力的因素、西北地区“弃风限电”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

(1)地理位置可从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进行描述说明,重点强调甘肃省位置的过渡性。

从海陆位置来看,甘肃省深居内陆,地处湿润区、半湿润、半干旱向干旱区的过渡地带。

从经纬度位置来看,处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地处亚热带、暖温带向中温带的过渡地带。

从地形区、气候区、交通、邻省、邻国等相对位置来看,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交界处;地跨我国三大自然区结合部;亚欧大陆桥和亲丝绸之路经过甘肃省,地处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经济走廊;毗邻新、青、川、陕、宁、内蒙古等多个省区,并与蒙古国接壤。

(2)风力资源的分布主要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地表摩擦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图中显示,瓜州深居内陆,地表日温差大,大气运动活跃;当地离亚洲高压中心较近,冬季风强劲,大风频繁,风力资源丰富;图中显示,当地南部有祁连山,北部也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形成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加大;瓜州境内多戈壁,植被稀少,地表摩擦力小,风力大。

(3)西北地区“弃风限电”的原因主要从市场和风能资源的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蒙古西部、甘肃、新疆等西北地区,虽然风能资源丰富,但人口和经济规模较小,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用电量不大,当地用电市场规模小,当地风电建设的快速发展,导致生产量远远大于消费量,当地电网接纳能力不足;当地风电建设与跨区域输电能力不匹配;风力资源不稳定,导致风电本身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等特点,电网的调节能力不足,很难适应市场的稳定需求。

25.

(1)分布特点:

耕地分布较为不均;耕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和中部,南部耕地少有分布。

原因:

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耕地分布主要受水源影响,呈点状分布于地下水比较丰富的安第斯山麓或呈带状分布在河谷地带。

中部为地中海气候,耕地分布主要受地形的影响,呈片状分布于陷落谷地或沿海平原。

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气候光热不足的影响,耕地少有分布。

(2)A地为地中海式农业,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夏季光热充足;夏季多晴朗天气,加之山谷地形,昼夜温差大;有高山冰雪融水(及河流水)提供灌溉水源;冲积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3)适合开发风能资源。

B地全年盛行西风,风向稳定,风力资源丰富;沿海地形较为平坦,林地稀少,风力强盛;地形平坦,有利于大型风力发电场的建设;可利用的土地较多,不占用耕地和林地(或土地价格低)。

【解析】

本题以智利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理事物分布特点的描述以及成因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资源的开发条件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该题主要考查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的描述以及成因分析。

一般来讲地理事物的分布描述一般先整体,后局部。

结合图例可知,该地的耕地整体看分布不均匀;北部和中部耕地分布较多,南部分布较少,而且北部分布呈点状,中部分布面积较大。

根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可知,该地位于南美洲西部沿海的智利,根据该国北部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地北部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的控制,再加上沿岸寒流的影响,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耕地分布主要受水源影响大,地下水丰富的地区才会有耕地的分布,多呈点状分布在山麓或河谷地带。

中部位于30°—40°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和盛行西风的交替控制,属于地中海气候,该地降水较为充足,耕地分布主要受地形的影响,呈片状分布于陷落谷地或沿海平原。

南部终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属于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光热不足,不适合耕作业的发展,耕地较少。

(2)读图分析可知,A地位于30°—40°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和盛行西风的交替控制,属于地中海气候,该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地中海式农业,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进行分析。

地中海气候的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夏季晴天多,温度高,光热充足,加之山谷地形,使得该地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品质的提升;该地有高大的山脉,夏季降水虽少,但是高山上冰雪融水以及附近的河流水可以为农业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由材料可知,该地有大量冲积物所填充的陷落谷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的发展。

(3)本题主要考查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能源的开发主要从能源条件、土地条件、资金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读图分析可知,B地位于40°-60°大陆的西岸,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因此风力资源丰富;再加上该地位于沿海地区地形较为平坦,林地稀少,摩擦力较小,风力强盛;该地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可以为发电厂提供用地;该地耕地较少,土地价格低。

26.

(1)差异:

(东)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