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概述习题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6156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概述习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教育学概述习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教育学概述习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教育学概述习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教育学概述习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概述习题集.docx

《教育学概述习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概述习题集.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概述习题集.docx

教育学概述习题集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教育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揭示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

2.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_____》。

3.1632年,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_____》,它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4.1806年,德国教育家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5.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拉伊和。

6.实用主义教育的创始人是_____________,其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他被视为“”的代表。

7.1939年,前苏联教育家主编的《教育学》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代表性著作。

8.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和法国的布厄迪尔。

二、单项选择题

1.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 )

A.《中庸》B.《礼记》C.《论语》D.《学记》

2.西方最早的教育论著是( )

A.《雄辩术原理》B.《理想国》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

3.教育学被正式列入大学课程始于十八世纪( )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

A.卢梭C.康德B.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

4.赫尔巴特的教育主张被称作( )

A.现代教育派B.传统教育派C.形势教育派D.实质教育派

5.“产婆术”是由()创立的教学方法。

A.柏拉图B.亚里斯多德C.苏格拉底D.卢梭

6.下列对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阐述,正确的是()。

A.其代表作是《政治学》,是教育史上第一位划分年龄分期的教育家

B.其代表作是《理想国》C.主动脉张胎教D.强调早期教育

7.《理想国》是()的主要代表作。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苏格拉底D.卢梭

8.卢梭的教育著作是()。

A.《大教学论》B.《爱弥尔》C.《普通教育学》D.《民主主义与教育》

9.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著作是( )。

A.《教育论》B.《教育漫话》C.《大教学论》D.《爱弥尔》

10.《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 )。

A.克鲁普斯卡娅B.斯宾塞C.布鲁纳D.杜威

11.提出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法的教育家是( )。

A.赞科夫B.布鲁纳C.根舍因D.杜威

12.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形成于(  )。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欧洲文艺复兴后

13.1963年,(  )出版了《教育过程》一书,提出了“结构教学论”。

A.布卢姆B.布鲁纳C.赞可夫D.苏霍姆林斯基  

14.下列教育理论著作中不属于教育学萌芽时期作品的是( )。

A.《学记》B.《论语》C.柏拉图的《理想国》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15.“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下列哪位教育家首先提出来的()。

A.孔子B.老子C.孟子D.朱熹

三、判断题:

1.()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

2.()教育学的发展对教育科学其它分支学科的发展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而教育科学其它分支学科的研究又可以反过来充实教育学的内容。

3.()自从人类进入原始社会以后,在一些政治家和思想家的庞大哲学体系中,包含了一些对教育的论述和观点。

4.()学者即良师。

5.()学习了教育理论,才可能将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加以理论化、系统化,并上升到规律,加以认识,从而更好地使理论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

6.()大狼带小狼捕食是动物界的教育现象。

7.()教育学是专门研究教学现象,揭示教学规律的学科。

8.()赫尔巴特提出传统教育三中心是教师中心、学生中心、教材中心

9.()杜威提出传统教育三中心是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10.()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

四、简答题:

1.简述教育学发展历程。

2.你怎样看待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及教育学的分化?

3.学习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

4.简要分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5.简要分析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五、案例分析题

有同学说:

“我们是未来的人民教师,将来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

古今中外没有专门学过教育学而一样做好了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大有人在。

因此学不学教育学无所谓。

六、论述题

联系实际,谈谈师范生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2.学记;3.大教学论;4赫尔巴特;5.梅伊曼;6.杜威、《学校与社会》或《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学;7.凯洛夫;8.鲍尔斯

二、单项选择题

CACBCABBBDBDBDA

三、判断题

×√√×√××√√×

四、简答题:

1.教育学的萌芽期;教育学的成形期;教育学的发展期。

2.从19世纪中叶起,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更为多样,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甚至一些如数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也都成为研究教育的视角和方法。

有关教育学的各种流派纷呈,形成了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如实验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教育学进入了更加多元化的时代,不仅从教育学中分化出一些学科,而且由于借鉴了许多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而出现了众多的教育分支学科。

各门教育学科的分化和发展,成为当代教育学发展的主流。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

首先,研究问题领域急剧扩大,分化出学前教育、老年教育、终身教育非正规教育等专门研究领域;其次,形成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如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技术学等等;再次,加强对自身的反思。

与此同时,对教育学本身的反思就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

3.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学科体系,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教育理念;要理论联系实际;要在广阔的学科视野下不拘形式地进行学习。

4.对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教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

(1)“教育说”。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这一观点太过笼统,未能明确指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具体是教育的什么;

(2)“教育事实和现象说”。

教育现象是教育学潜在的研究对象,但不一定是教体育学现实的研究对象;(3)“教育的特殊矛盾和规律说”。

教育规律是教育的科学规律,是教育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普遍的、必然的本质联系。

教育研究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教育、把握教育,因而是指向探讨教育规律,揭示教育规律;(4)“教育问题说”。

教育问题是从教育现象中概括出来的作为科学研究的问题。

教育问题隐含着教育事实和教育价值两个方面,教育学不仅仅要研究教育问题中的教育事实方面,还必须研究教育问题中的教育价值方面。

综上,我们把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

潜在研究对象的教育现象和现实研究对象的教育问题。

5.解释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五、案例分析题

学习教育学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古今中外没有专门学过教育学而一样做好了教书育人工作的教师大有人在”是事实。

但没有专门学过教育学的教师也可能通过教育实践的锻炼和教育经验的积累逐步掌握教育规律,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通过学习教育学可以缩短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进程,从而帮助我们迅速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六、论述题

基本要点包括:

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学习教育学有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学习教育学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学习教育学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在论述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并适当展开。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广义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等部分。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

3.教育的基本要素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4.按照教育的目的是否正确,指导思想是否明确来看,教育的功能可以分为正向功能和。

5.从教育功能的呈现形式来划分,教育可分为显性功能和。

6.教育的“生产力说”是是建立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其代表人物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7.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由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首倡,认为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

8.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由美国学者首倡,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公社中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

9.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由前苏联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认为教育产生于社会的。

10.从教育的演进过程看,教育大致经历了原始形态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四个阶段。

11.在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是指。

12.学校教育的产生是古代社会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学校教育是形式化教育与非形式化教育的分水岭,它产生于社会时期。

1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我国近代教育总的指导思想,提出这一思想的清末湖广总督。

14.1904年颁布的“”是我国近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学制,它为我国后来学制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5.德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于年,颁布了《乡村学校规程》,规定5至13岁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16.终身教育的思想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人提出。

二、单项选择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A.1993年B.1995年C.1998年D.1996年

2.学校教育产生于()。

A.奴隶社会初期 B.奴隶社会末期 C.封建社会初期 D.原始社会末期

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反映了古代教育的()特点。

 A.严格的等级性  B.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

 C.教育目标明确  D.鲜明的阶级性

4.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5.班级授课制首行于()。

A.17世纪的欧洲 B.16世纪的亚洲C.17世纪的亚洲 D.16世纪的欧洲6.6.“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即“三个面向”提出的时间是()。

A.1982年  B.1983年  C.1985年  D.1980年

7.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本能活动的观点属于()。

A.心理起源论  B.劳动起源论  C.需要起源论  D.生物起源论

8.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的观点属于()。

 A.需要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生物起源论  D.劳动起源论

9.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利托尔诺  B.斯金纳  C.孟禄  D.沛西·能

10.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主要是()。

 A.五经  B.自然科学  C.六艺  D.四书

11.首次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柏拉图

12.我国古代中央官学首创于()。

 A.明代  B.汉代  C.清代  D.唐代

13.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

  A.儒家文化  B.墨家文化  C.宗教文化  D.道家文化

14.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

  A.孟禄  B.利托尔诺  C.保罗·朗格朗  D.斯金纳

15.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年代是()。

  A.1890年  B.1990年  C.1900年  D.1862年

16.教育民主化的核心是:

()。

A.教育机会均等B.教育管理民主化C.教学民主化D.教育人道化

17.“樊迟问稼”的故事说明古代教育具有()特点。

A.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B.教育内容相对稳定、丰富

C.教育专门化、制度化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18.1904年1月13日颁布的()是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19.教育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与教育目的相符合的结果,这是教育的()。

A.隐性功能  B.显性功能  C.社会功能  D.文化功能

20.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这体现了教育的()。

A.永恒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三、名词解释

1.教育

2.教育功能

3.终身教育

4.教育的制度化

四、问答题

1.简述学校产的条件

2.试述原始形态教育的特征

3.试述古代社会的教育特征

4.试述近代社会的教育特征

5.试述现代社会的教育特征

6.简述现代教育普及制度化的具体表现

7.简述终身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五、论述题

联系当前社会实际,说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的必然性及其意义。

六、案例分析

小李失学谁之罪

小李,男,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曾留级,原在城北小学读书。

暑假,小李家因城市规划拆迁至实验小学附近,全家户口随即由公安局统一迁到实验小学学区范围内。

放假时,城北小学教导处将转学证开给小李。

开学时,小李在父母陪同下满心欢喜来到实验小学教导处办理插班手续。

实验小学在县城内声誉极高,学额爆满,教导主任以无法接纳为由将小李拒之门外。

小李回到城北小学,城北也不予以接收,理由是户口不在城北小学学区,转学证已开出,学籍已不在保留。

开学已三天,两所学校推来推去。

小李父母到当地教育局反映,教育局找实验小学领导,该校领导两手一摊说,上级规定每班不得超过45人,先已经60人,再收无法安排课桌,也不符合教学卫生要求。

教育局找城北小学,城北小学振振有词:

《义务教育法》规定“就近入学”,实验小学没理由不收。

一个星期过去了,小李还没有学上,这是谁的过错?

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

采取什么措施?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家庭教育、社会教育2.学校教育3.教育措施4.负向功能5.隐形功能

6.西奥多·舒尔茨7.利托儿诺,本能8.孟禄,模仿9.生产劳动

10.古代社会的教育11.诗、书、礼、乐、易、春秋12.奴隶社会

13.张之洞14.葵卯学制15.176316.保罗·朗格朗

二、单项选择

1.B.1995年2.A.奴隶社会初期3.B.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4.C.德国5.D.16世纪的欧洲6.B.1983年7.D.生物起源论

8.B.心理起源论9.C.孟禄10.C.六艺11.B.夸美纽斯12.B.汉代13.A.儒家文化14.C.保罗·朗格朗15.D.1862年16.A.教育机会均等17.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18.B.癸卯学制19.B.显性功能20.A.永恒性

三、名词解释

1.教育:

指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适应和促进社会的现实和未来发展为努力方向。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但并不限于学校教育。

2.教育功能:

又称教育作用,指教育对整个社会系统的维持和发展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主要涵盖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两各方面。

3.终身教育:

1965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人保罗·朗格朗提出,即指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的总和。

4.教育的大众化:

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四、问答题

1.简述学校产的条件

答:

学校的出现是形式化教育与非形式化教育的分水岭,它产生于奴隶社会时期,其条件有:

(1)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能够提供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的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创造发展和知识的积累,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教育内容和专门传授知识、技能的社会条件。

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是学校萌生的直接条件,知识的积累也使学校教育的产生成为可能。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2.试述原始形态教育的特征

答:

(1)教育是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2)由于原始社会不存在剥削、压迫的现象,没有阶级,所以,教育也没有阶级性;(3)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同生活结合在一起、是多方面的;(4)原始社会的教育为原始社会的发展情况所制约。

3.试述古代社会的教育特征

答:

古代教育主要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

其特点主要有:

(1)学校已具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2)学校教育对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3)学校教育内容严重脱离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与生产劳动相脱离;(4)官学与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5)教育形式主要采用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

4.试述近代社会的教育特征

答:

(1)扩大了教育对象,初等义务教育开始实施;

(2)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联系逐渐紧密;

(3)教育内容日益丰富,产生了班级授课制;(4)国家重视对教育的干预,以法治教。

5.试述现代社会的教育特征

答:

(1)学校教育普及化、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

(2)学校教育重视与生产劳动的结合;(3)教育逐步一体化,即强调学校、家庭、社会的一体化;(4)终身教育思想开始发端。

6.简述现代教育普及制度化的具体表现

答:

(1)通过颁布专门的教育法令规定国家、家庭和学生个人各自必须履行的义务,从而保证义务教育的普及真正落到教育实践之中;  

(2)形成一系列具体的行为规范来督促普及教育的落实;  

(3)义务教育的年限确定和延长亦由新的法令去规定和推行。

7.简述终身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答:

(1)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迫切要求知识的不断更新。

(2)人口增多使求学者渴望通过不同的途径寻求知识的获得。

(3)现行学校的种种限制使终身教育成为一个有效的补充形式。

(4)发展中国家致力于智力投资,改变人口素质的需求使终身教育具有广泛的生长土壤。

(5)大众传播媒介的飞速发展和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使终身教育成为可能。

五、论述题

联系当前社会实际,说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的必然性及其意义。

答: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规律。

第一,社会生产、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取决于生产过程中科学与技术的应用程度,取决于劳动者的教育程度是否适合生产过程的需要;教育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第二,社会政治的发展也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改造旧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在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提高劳动力素质、改造知识分子世界观的需要。

第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需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个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和谐统一发展。

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可以促进人的智力与体力的发展,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和社会实践能力。

第四,联系实际。

(略)

六、案例分析

答题思路: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多年后出现这种情况实在是一种令人遗憾的事情。

2.按照“义务教育法”中关于“就近入学”的规定,实验小学应接受小李入学,该校以名额爆满为由拒绝接收是不对的,既然每班已超过60人,已经不符合教学卫生要求,难道多收一个孩子就达到极限了?

因为孩子是差生就将其拒之门外,合情但悖理。

3.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是教育局、学校和学生家长坐下来,冷静商量解决的对策。

作为学校领导和教育工作者应该知晓,孩子的可塑性是极大的,孩子成绩不好,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家庭、教育方法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不能因此将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拒之门外。

二是如果商谈解决不了问题,可用义务教育的强制性,自上而下地予以解决。

当然这不是一个好办法。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填空题

1.教育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_。

2.通过________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

3.________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要求。

4.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________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________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________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________的要求。

5.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与比例构成。

6.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________理论。

7.教育是一种________的文化现象。

8.教育与文化是________的关系。

9.________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10.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物质资料生产能为教育提供的物质基础,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________程度。

11.学校文化是指________。

12.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学校文化可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13.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利。

15.________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及教育内容和手段的更新。

16.________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7.19世纪中叶,英国教育思想家斯宾塞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课程理论以后,世界各国许多重大教育改革都是以________为核心。

18.舒尔茨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________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19.________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0.________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

21.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________、多样性和互补性四个特征。

22.________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2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为己任的特征,突出地表现在它所传递的________上。

24.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________作用。

25.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________和教育的观念。

26.________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27.________是学校生活中一个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

28.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________、________。

29.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________、制约________。

30.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

教育________和教育________。

31.1960年l2月,美国经济学家________在美国经济第73届年会所作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

32.17、l8世纪以后,出现了职业的科学家,出现了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被称为________。

33.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________和________。

34.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

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35.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

教育为政治经济的发展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________,教育可以促进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规章制度属于学校文化中的( )。

A、学校物质文化  B、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  C、教师亚文化    D、学生亚文化

2、教育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