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必修二21城市发展与城市化.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必修二21城市发展与城市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必修二21城市发展与城市化.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必修二21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最新考纲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3.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分析解读
1.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能够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2.能利用城市等级与服务的关系,分析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3.理解并记忆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能够结合实例说出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特征,指出其对城市的影响。
第1讲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1.城市的起源
(1)基本前提:
农业生产的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出现。
(2)促使因素:
________________,特别是手工业同农业的分工以及商业的出现。
2.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
(1)工业革命前:
数量少、________________、功能较单一。
(2)工业革命后:
数量________、规模扩大、功能扩展。
(3)二战后:
城市发展迅速,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出现,形成了“__________”“大学城”和旅游城等专业化城市。
二、城市化及其特点
1.城市化
(1)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表现
(3)主要标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推动力:
社会经济的发展。
2.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
(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2)大城市数量________________,大城市带出现。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
国家类型
起步时间
目前速度
城市化水平
后果
发达国家
18世纪中叶
______
____
出现郊区化和________现象
发展中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____增长
低
__________规模膨胀、城市数量________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
积极引导和推动合理有序的城市化,是实现________________、节约用地及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措施和有效途径。
2.不利影响
(1)对乡村:
________面积减少。
(2)对城市
①水资源短缺,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________________;
②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水________________;
③大城市迅速膨胀导致环境污染、________________、住房紧张、________________、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
④形成城市热岛。
3.城市热岛
(1)概念:
在近地面等温线图上,郊区气温相对较____,市区则形成一个明显的高温区。
(2)影响:
近地面形成由________吹向________的热岛环流,城市热岛增强空气对流,空气中的烟尘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凝结核,故城市降水比郊区__________________。
(3)应用:
为减少城区大气污染,应将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卫星城建设在城市热岛环流之外。
学以致用
孟买和洛杉矶分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城市。
随着城市的发展,孟买市在老城区之外建了一个新城区。
主要是为了缓解哪些城市问题?
洛杉矶市城区分散,占地面积广,“空心化”现象突出,分析其今后发展应注意哪些问题。
考点一 城市起源与发展
典例导入
1.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以前,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少数新石器时代的村落发展成为了小集市和城市,这一变化称为“城市革命”。
回答
(1)~
(2)题。
(1)下列关于城市形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城市都是由乡村发展而来的
B.城市都是从集市发展而来的
C.古代城市都是以军事防御为目的
D.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下列不属于世界最古老城市起源地的是( )
A.两河流域B.黄河流域
C.亚马孙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
疑难剖析
1.城市的起源
2.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
时间
数量
规模
功能
城乡关系
工业革命前
少
小
单一,多以政治职能为主
城市和乡村相对独立
工业革命后
增加
扩大
扩展
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城乡差距逐渐扩大
二战以后
继续增加
继续扩大
继续扩展
出现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及专业化城市
考点二 城市化及其特点
典例导入
2.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
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
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
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
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
疑难剖析
1.城市化过程、标志及作用
2.城市化进程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所示:
3.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根据发达国家一些城市人口增长的周期变动,一些学者提出了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周期理论,即由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四个连续的阶段构成大都市区的生命周期。
(以英国的城市化进程为例)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时间
19世纪~20世纪上半叶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以后
表现
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
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
人口由市郊迁往农村和小城镇
人口迁回市区
成因
城市的拉动和乡村的推动
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
为追求更好的生存环境
中心区开发,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
图解
考点三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典例导入
3.(2010·北京文综)下图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该城区地表温度的( )
A.高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
B.高值区变化是气候变暖的结果
C.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
D.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向郊区
(2)据图可以推断,从1982年到2004年该城区( )
A.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B.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加大
C.商业区向城区中心集中D.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变化
疑难剖析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地区,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方面,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具体分析如下表:
影响
成因
措施
资源短缺
耕地面积减少
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用大量耕地
城市、工交建设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
水资源短缺
产业和人口的大量集中,用水量增大
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治理水污染
生态破坏
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海水入侵、水质恶化
减少地下水开采;雨季回灌
环境污染
大气
污染
家庭炉灶、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大量烟尘、废气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固体垃圾污染
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实行分类回收、利用,采用填埋、燃烧、堆肥处理方法
噪声
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社会问题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
差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公交优先;加快住房建设
就业困难、社会秩序
混乱
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城市化作为主要的人文地理过程之一,考查的图表载体主要有城市化进程曲线图、不同时期城市化要素(人口密度、地租、功能区面积等)变化曲线图、某区域发展过程示意图等。
城市化进程曲线图反映某地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不同时期城市化要素(人口密度、地租、功能区面积等)变化曲线图多以与市中心的距离为横坐标,以人口密度、地租、面积等作为纵坐标,用多条曲线反映某一要素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综合反映该区域城镇各要素的发展变化。
1.甲为城市化进程曲线图:
注意根据转折点划分阶段,借用数学的斜率判断城市化速度的快慢,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分析其原因。
图甲反映了发达国家(英国、美国)城市化开始早,水平高,近年来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而发展中国家(中国)城市化水平低,近年来出现发展速度快的特点。
2.乙为不同时期城市化要素变化曲线图:
看清坐标含义、明确表达内容;根据图示信息归纳某一要素在不同时段的变化特征,运用城市化的基本原理对其变化做出解释。
图乙中①~④曲线反映出市中心人口密度逐渐减小,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
3.丙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
从用地规模、城镇等级、数量、交通线路、功能区分布等方面找出其发展变化,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图丙A~C的过程反映了地域城市化过程。
例题
一个城市制造业就业密度与服务业就业密度的比值,通常用R值表示。
下图示意我国某特大城市2000年和2010年R值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分布曲线。
R值变化特点及其所反映的地理现象是( )
A.R值变小,反映服务业和制造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
B.R极大值离市中心变远,中心城区范围扩大,郊区城市化水平提高
C.R值变大,说明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不断增大
D.R值最大处服务业和制造业人口密度都达到最大
思维过程
答案 B
考查点一 城市发展及城市化
读图甲“某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图乙“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回答1~2题。
1.在图甲中,字母A~E反映的现象是( )
A.城乡差别加大B.郊区城市化
C.逆城市化D.城市化过程
2.在图乙中,①、②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与②相符的是( )
A.D时段B.C时段C.E时段D.F时段
考查点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读“我国某区域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完成3~4题。
3.按照时间顺序由早到晚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B.乙—丁—丙—甲
C.丙—丁—甲—乙D.乙—甲—丙—丁
4.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森林覆盖率增多B.地下水位上升
C.耕地面积减少D.农业生产规模扩大
课时规范训练
(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工业化率是工业生产总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是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图是“中国和日本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比较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表示中国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日本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的曲线依次是( )
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D.③④①②
2.关于中、日两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过程而发生的现象
B.中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
C.中国工业化水平高于日本
D.中国城乡发展差别比日本大
读“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对比图”,完成3~4题。
3.图中表示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曲线是( )
A.M1B.M2C.N1D.N2
4.依图可知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城市人口( )
A.总数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B.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增大
C.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减小
D.两个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
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数量变化图”,回答5~6题。
5.从我国城市等级体系图可以看出( )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
B.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
C.城市数目越少职能越低
D.城市数目越少相互距离越短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 )
①城市数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
②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 ③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 ④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呈现速度加快的趋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
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7~8题。
7.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20年~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8.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010年约为50%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
C.2030年超过80%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读“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变化曲线图”,回答9~10题。
9.按城市发展过程,正确的排序依次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
C.①③④②D.④③②①
10.该城市在图示①阶段出现的现象是( )
A.人口逐渐向市中心聚集,城市化水平提高
B.城市中心区人口减少,工业在城市中心区日趋集中
C.城市中心区经济萎缩,城市化水平降低
D.郊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居民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
下图反映了世界较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1950~2050年城市和农村人口发展(含预测)情况。
读图完成11~12题。
11.2007年至2050年期间,世界人口预计将增加25亿,世界城市人口预计将增加31亿。
此两者之间的差额代表( )
A.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
B.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人口
C.旧城区的改造
D.逆城市化的进行
12.据图可知( )
A.目前世界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化水平高的较发达区域
B.1950~2050年期间较发达区域平均城市化水平随着逆城市化的进行而下降
C.2020年世界城市人口在历史上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D.未来的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城镇
二、综合题(共52分)
13.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以下各题。
(25分)
年份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口(亿人)
农村人口(亿人)
城市人口比重(%)
农村人口(亿人)
城市人口(亿人)
城市人口比重(%)
1920
1.1
5.6
16.4
1.5
10.7
12.3
1940
3.6
4.8
42.9
1.6
13.6
10.5
1960
4.8
6.1
44.0
3.6
15.6
18.8
1980
7.9
4.4
64.2
6.2
25.9
19.3
2000
11.1
4.4
71.6
20
24.4
45.0
(1)根据表中提供的相关数据,在下边的坐标系图中画出1920~2000年发达国家(用实线绘制)和发展中国家(用虚线绘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的曲线图。
(2)根据你所绘制的折线图和所学地理知识,归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各自特点。
(3)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出现了城市人口向中小城镇和农村迁移的“逆城市化”现象。
简述其主要原因。
14.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问题。
(27分)
(1)图2中的①、②两线,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 线。
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原因是存在 、 等社会经济问题。
(2)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①对生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气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对降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对地下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多选)( )
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促进产业结构的改善
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复习讲义
第1讲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基础知识
一、1.
(1)剩余农产品
(2)社会分工 2.
(1)规模较小
(2)增加 (3)科学城
二、1.
(1)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
(2)总人口 用地规模 (3)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
(2)迅速增加 (3)从左往右,从上到下依次是:
趋缓 高 逆城市化 快速 大城市 剧
增
三、1.合理用地 保护耕地 2.
(1)耕地
(2)①地面下沉
②水质恶化 ③道路拥挤 就业困难 3.
(1)低
(2)郊区 城市 多
学以致用 孟买:
建设卫星城主要是缓解城市化不合理发展带来的一系列城市问题:
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居住拥挤、用地紧缺、治安恶化等问题。
洛杉矶:
应注意应对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的“空心化问题”,具体措施:
节约用地;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合理分区);改造老城区;优化环境(建设生态城市)。
关键是通过有效措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吸引人们向城区回迁。
典例导入
1.
(1)D
(2)C 2.D 3.
(1)C
(2)A
对点练习
1.D 2.B 3.B 4.C
课时规范训练
1.B 2.C 3.B 4.D 5.A 6.D 7.B 8.A 9.D
10.D 11.B 12.D
13.
(1)略。
(2)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
起步早;城市化水平较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
起步较晚;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
(3)城市环境恶化,人们对环境要求提高;交通条件改善,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
14.
(1)① 人口数量不断下降 环境污染(或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或生活质量下降)
(2)①城市建筑面积扩大减少了生物多样性 ②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城市热岛”现象 ③烟尘排放量多,城市多雨雾天气(或城市多酸雨) ④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或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污染) (3)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