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7567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市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市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市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市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市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市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市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市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市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市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市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情况的调研报告

党的**决定指出:

坚持最广泛的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从一定意义上讲,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现代社会是否合谐的睛雨表、风向标,没有劳动关系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

因此,协调好劳动关系,是我市社会稳定和谐非常重要的内容。

为了使代表在本次会议上审议好市政府工作报告,根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的安排,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专题调研组,在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及时的带领下,深入到灵丘县、市总工会、市妇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轻工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市塑料二厂、市利群制药厂、市东信商贸城等单位,就全市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情况

  所谓劳动关系,即人们在从事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目前我市的劳动关系呈现多元化并存的复杂的劳动关系,即有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劳动关系,又有中外合资经营和合作经营的劳动关系,还有外商独资经营和私有企业的劳资关系。

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逐步改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强化社会劳动保障体系的建设,督促检查《劳动法》、《工会法》、《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劳动关系和谐程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劳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情况

  1、领导重视,责任明确

  近年来,市政府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非常重视,成立了全市再就业工作领导组,建立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协作机制,加强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目标责任管理,将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工作指标分解落实到各县区和各相关部门,明确划分各自的职责。

同时,为了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我市还建立了再就业领导组组成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召开一次联席会,每月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政策,整体联动,保证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20XX年—20XX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万个,其中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万人,总体上保持了全市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2、狠抓就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发就业岗位

  一是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时,把增加就业岗位作为优先考虑的目标。

在审批立项工程和项目的同时,优先考虑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和中小企业;二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和私营、个体经济,使第三产业和民营经济成为我市就业的主要增长点;三是开发社区就业岗位,积极推行非正规就业。

为了鼓励从业人员从事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区绿化、快递快送、家政服务、接送学生上下学、家电自行车小维修等岗位,我市认真贯彻有关税费减免政策,积极引导和支持从业人员以非全日制、季节工等灵活形式就业;四是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积极参与企业改制方案的审核工作,指导企业妥善安置下岗富余职工;五是加快劳务输出步伐。

针对我市劳动力严重过剩的现状,加强了同有关省市职介机构和用工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多方收集用工信息,加大了有组织向外劳务输出的步伐。

20XX年至今,全市向外输出农村劳动力万人;六是大力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政府购买岗位安置“4050”人员。

为了帮扶“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市、县区政府拿出部分再就业资金,采取购买公益性岗位的办法来安置“4050”人员,20XX年—20XX年两年全市通过购买工益性岗位安置“4050”人员7500人。

今年以来,市政府又通过购买公益岗位的办法安置零就业家庭中“4050”人员。

  3、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为劳动者就业提供服务

  从20XX年下半年,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的建设原则,市政府投资3500万元用于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目前已建立了9个县区劳动力市场、37个街道劳动保障平台、3个劳动力分市场和2个城乡劳动力就业服务工作站,并实现了局域微机网络,形成了一个贯穿全市的就业服务网络。

在此同时,市劳动保障部门还成立了全省首家专门面向农村劳动力服务的农村劳动力市场,配套建成了“民工之家”,为进入我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大同作为全国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的试点城市,市政府还投资398万元对市劳动力市场进行了改扩建,配置了先进的电子显示屏、触摸电脑等办公设施,加快推进了我市劳动力市场网络建设。

  4、搞好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就业竞争的能力

  我市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发展各类教育事业,推行了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建立了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的职业资格体系。

目前,全市培训机构有劳动保障培训中心、7所技校和61所民办培训学校。

从20XX年至今,全市培训下岗失业人员达万人,吸纳了一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形成了就业的倍增效应,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5、积极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目前,全市已为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发放了《再就业优惠证》。

对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的人员实行了全程的免费服务,对被录用的“4050”人员及其他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免费的培训和技能鉴定,对重新上岗的下岗失业人员免收劳动合同鉴证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还专门开辟了下岗失业人员接续社会保险关系服务窗口,及时为下岗失业人员接续社会保险。

同时,积极协调工商、税务、银行、财政等部门,认真落实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

从20XX年至今,全市有14789名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到税费减免政策,减免税费1008万元,310名下岗失业人员申领到小额贷款731万元,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社会保障工作

  我市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起步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多渠道筹集保障资金、管理服务逐步趋向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1、养老保险工作

  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企业1723户,在职职工万人,参保率达到98%。

领取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万人,遗属万人。

20XX年,全市征缴养老保险费69306万元,比20XX年净增亿元,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任务,创下了历史新高,首次实现了收大于支的可喜局面。

发放离退休人员养老金62622万元,养老金拨付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达到100%,支付能力达到17个月。

  农村养老保险是为解决农民养老问题而采取的一项社会保障政策。

目前全市有万名农民投保,积累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万元。

  2、医疗保险工作

  截止目前,全市参加医疗保险的职工49万人,参保率为%。

20XX年,全市征缴医疗保险费为亿元,拨付医疗保险待遇亿元。

20XX年以来,我市出台了《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大同市国有困难企业职工大病医疗救助暂行办法》和《大同市关于有部分缴费能力困难企业参保暂行办法》。

全市医保网络信息系统已正式启动运行,共有40家定点医疗机构,64家定点零售药店和医保中心实现了联网运行、系统结算。

同时按照“低费率、保大病、保当期”的工作思路,出台了《关于农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暂行办法》,正式将农民工列入了医保范围。

  3、失业保险工作

  我市失业保险工作从1986年开始在城镇劳动合同制工人中开始实施。

目前保险范围扩大到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事业单位。

全市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为万人,参保率为80%,其中农民工参保4400人。

这几年我市失业保险征缴连创历史新高,20XX年征缴失业保险费亿元,人均征缴额继续排在全省首位。

  4、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工作

  按照完善政策、健全机构、推进扩面、夯实基础、做好衔接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体系,制定了《大同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试行办法》,并于20XX年9月1日正式实施。

截止目前,全市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5万人。

20XX年,征缴工伤保险费1834万元,支付工伤待遇920万元。

目前,全市参加女工生育保险的职工7万人,20XX年,共征缴保险费63万元,支付17万元。

  执法和维权情况

  1、积极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劳动用工管理

  全市国有及国有控制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9%,城镇集体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为95%,民营企业中较大规模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82%,小型企业劳动合同签订为30%。

20XX年我市建立和完善了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出台了《大同市企业集体合同条例》,积极推行了集体合同制度。

同时还开展了对全市各类用工单位特别是煤炭、建筑制砖和餐饮服务行业的劳动用工综合治理活动,使全市劳动用工秩序得到了有效改善。

  2、加强农民工管理,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农民工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

去年,我市建立了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做好农民工工作机制。

具体工作中,一是加大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执法监察力度,建立了农民工工资保障制度,使拖欠民工工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二是加强了对农民工收入的宏观管理。

去年以来,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煤炭企业一线农民工月收入达到3000元左右,辅助人员工资为1000到1500元;三是在煤矿、建筑等高风险行业开展了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平安计划”和医疗保险专项执法活动;四是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农民工实行了与城镇人员同等的就业服务,免费为其提供就业信息、职业培训、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维权服务,推行了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劳务输出工作模式,提高了有组织劳务输出的工作水平。

20XX年,共向外输出万人次。

  3、建立监察制度,依法纠正查处劳动保障违法违纪行为

  全市各级劳动监察机构通过开展日常巡视检查、举报案件专查、劳动保障执法大检查和劳动用工年审,依法纠正和查处了大量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

20XX年,共检查用人单位2105户次,涉及职工万人次,共督促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35188份,办理录用备案37564人,清欠工资496万元,其中清欠民工工资383万元,征缴社会保险费630万元,较好地维护了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有力地推动了劳动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积极开展劳动争议和信访接待工作。

  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劳动力结构的调整,我市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困难人群逐步增加,产业之间、行业之间、不同所有制之间权益分配的差异和利益方面的调整不均衡,导致劳动争议案件大幅上升,集体争议和群体性事件增多。

为了做好劳动争议处理和信访接待处理工作,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建立和完善了三方处理机制和仲裁庭、仲裁员制度,及时、公正地处理各类争议案件326件、来访信件1494件,当年的结案率均达到了90%以上。

同时,开展“联动大接访”活动,为预防、排查和处理劳动纠纷做了大量工作,把许多群体性事件消除在了萌芽状态,为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市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积极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工作成绩。

可以说,我市的劳动关系总体来讲是协调的、稳定的,但是,与和谐的劳动关系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距离,还有一系列的问题应给予高度重视。

  全市就业岗位总量严重不足,就业和再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我市作为一个以煤炭开采为主的能源重化工城市,随着企业改制的深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城乡就业一体化的推进,国有集体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日见萎缩,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相互交织,供求矛盾愈来愈突出。

按照现在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分析,每年能够新增的就业岗位5万个左右,而需就业和再就业的人数有14万人,每年岗位缺口约9万多,就业岗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

  一些企业中侵犯职工权益的现象相当严重。

  在我市一些国有集体企业,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由于片面的追求投资回报的最大化和成本控制的极限化,侵犯职工权益的现象相当严重。

具体表现在:

  1、劳动关系不规范、劳动合同订立和履约率低

  从全市来看,大部分国有企业自1995年以来,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但由于近几年效益不好,基本处于关停状态,虽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未按合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