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瑞昌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7560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瑞昌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西省瑞昌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西省瑞昌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西省瑞昌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西省瑞昌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瑞昌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docx

《江西省瑞昌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瑞昌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瑞昌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docx

江西省瑞昌市黄冈实验学校学年高一上学期

瑞昌市黄冈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9月考试

高一年级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质点是常见的物理模型,下列机械运动所涉及的研究对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A.研究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汽车可视为质点

B.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可视为质点

C.研究挂钟上分针、时针的转动时,分针、时针可视为质点

D.研究火车过桥时间时,火车可以看做质点

【答案】A

【解析】

【详解】A、研究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汽车作平动,运动状态相同,可以当作质点来研究他运动的快慢;故A正确.

B、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不可视为质点,否则就没有转动了;故B错误.

C、研究挂钟上分针、时针的转动时,不能看成质点,否则就没有转动了;故C错误.

D、研究火车通过一座铁路桥时,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与其他因素无关.

2.关于质点,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体积非常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

B.凡是体积特别大的物体,一律不能看成质点

C.研究电子的自旋时,电子也不能看作是质点

D.研究平动物体时,一定可以看成质点

【答案】D

【解析】

【分析】

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的科学抽象,能否看作质点与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

【详解】A、体积很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做质点,比如原子体积很小,在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的时候是不能看成质点的,所以A错误;

B、体积很大的物体有时也能看成质点,如地球体积很大,在研究其绕太阳的公转时,由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比地球本身尺寸大很多,可以看作质点,所以B错误;

C、研究电子的自旋时,看作质点后,研究的旋转消失了,研究无法进行,电子不可看作是质点,所以C错误;

D、做平动的物体,由于整个物体运动情况相同,故可以看成质点,故选项D正确。

【点睛】质点是运动学中一个重要概念,要理解其实质,不能停在表面,一般自转的物体不可以看作质点,平动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

3.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C行走,如图所示,当他们相遇时不相同的量是(AC为圆的直径)()

A.速度

B.位移

C.路程

D.速率

【答案】A

【解析】

【分析】

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是矢量,有大小也有方向;

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详解】A、两个人在C点相遇时,他们的速度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速度不同;

B、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他们的起点和终点都相同,所以位移相同;

C、两个人经过的路线的长度均为半圆的弧长,所以他们的路程相同;

D、题中已经说明,两人沿着圆周运动时速率相同。

故选A。

【点睛】本题是对位移和路程的考查,掌握住位移和路程的概念便能够解决。

4.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描述我们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瞬时速度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可以改变的

D.位移方向和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A错误.

B、瞬时速度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其方向是物体运动的方向;故B正确.

C、速度不变的运动是匀速运动,其方向始终不变;故C错误.

D、位移方向是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方向,速度方向是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速度的物理意义: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5.短跑运动员在100m的竞赛中,测得他5s末的速度是8.7m/s,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3m/s,此运动员在这100m中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

A.9.5m/s

B.10.3m/s

C.9m/s

D.10m/s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要求平均速度,根据.

,要知道运动员在比赛中通过的位移和运动的时间,而这些不难从题目中获知.由于运动员参加100m赛跑,故运动员的位移为s=100m,10s末运动员到达终点,故运动时间为t=10s,根据平均速度公式.

可知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

故D确.

故选D。

考点:

平均速度.

点评:

很多同学在解决本题时容易出错,主要原因找不到运动员通过的位移和时间,其主要原因是审题不细.故要认真审题.

6.氢气球升到离地面80m的高空时从上面掉落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m后开始下落,若取向上为正,则物体从掉落开始至地面时位移和经过的路程分别为()

A.80m,100mB.﹣80m,100mC.80m,100mD.﹣90m,180m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解:

物体从离开气球开始下落到地面时,初末位置的距离为80m,取向上为正方向,所以位移x=﹣80m.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所以s=10×2+80m=100m.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区分路程和位移,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7.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B.路程、速率、位移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D.速度、时间、加速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速度的变化,都是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都是矢量;而时间、速率和路程只有大小无方向,是标量;故选C.

8.下表是四种交通工具做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改变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的速度变化最大,加速度最大

B.②的速度变化最慢

C.③的速度变化最快

D.④的末速度最大,但加速度最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

得:

所以④的末速度最大,但加速度最小,①的加速度最大,故选项D正确。

考点:

加速度

【名师点睛】加速度是运动学中最重要的物理量,对它的理解首先抓住物理意义,其次是定义式,以及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9.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7号”宇宙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则()

A.“21点10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

B.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

D.地面的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

【答案】AC

【解析】

【详解】A、“21点10分”对应一个点,是时刻,“90分钟”对应一个线段,表示“时间”故A正确.

B、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位移是0,路程是周长,故B错误.

C、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除以总时间,属于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只要运动其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故C正确.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不能看成质点,否则没有姿态可言,故D错误.

故选AC.

【点睛】对于物理中的基本概念要理解其本质不同,如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通常与物体的状态相对应;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

10.在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纸带上打出来的不是点,而是一系列短线,其可能原因是()

A.电压太高

B.振针安装位置太低了

C.错接了直流电源

D.电源的频率变慢了

【答案】B

【解析】

【详解】A、点痕的轻重和电源电压不稳有关,电源电压高低不会导致短线;故A错误.

B、振针调的过长,即离纸面较近,打点针压得过紧,振针和纸带接触时间过长,可能造成短线;故B正确.

C、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若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打点计时器不打点;C错误.

D、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频率高低影响打点周期大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对于基本实验仪器不光要了解其工作原理,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实际操作,达到熟练使用的程度.

11.如图所示是A、B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的加速度为正值,B的加速度为负值,所以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

B.物体B做减速直线运动

C.物体A做加速直线运动

D.物体B的速度变化比A的速度变化快

【答案】CD

【解析】

【详解】A、加速度的大小看斜率的大小,图中B直线斜率绝对值较大,则A的加速度小于B的加速度;故A错误.

B、物体B沿负方向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由速度图象可知:

物体A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加速度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B的加速度大,表示B的速度变化比A的速度变化快;故D正确.

故选CD.

【点睛】本题是速度图象问题,考查理解图象的能力.要注意不能根据数学上正数大于负数来比较加速度的大小,要知道加速度是矢量,其正负表示其方向.

12.关于瞬时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是矢量,能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B.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段位移内的速度

C.匀速直线运动是瞬时速度不变的运动

D.瞬时速度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个位置的速度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瞬时速度是矢量,能精确地描述物体某个时刻的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故A正确.

B、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时刻的速度,故B错误.

C、匀速直线运动是瞬时速度不变的运动,故C正确.

D、瞬时速度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个位置的速度,而平均速度是物体某段时间或位移的速度,故D正确.

故选ACD.

【点睛】瞬时速度是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是物体在运动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故瞬时速度对应时间轴上的点,平均速度对应时间轴上的一段时间.而瞬时速度可以精确地反映物体的运动情况;而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反映物体的运动.

三、实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3.汽车以10m/s的速度前进,从开始制动到停下来共用了5s。

在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s前进的距离分别是9m,7m,5m,3m,lm。

则:

(1)汽车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_m/s,末速度为__________m/s;

(2)汽车前1s、前3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是_______m/s,_______m/s和_____m/s。

【答案】

(1).10

(2).0(3).9(4).7(5).5

【解析】

【详解】

(1)题目给出初速度为10m/s,汽车最终停止,故末速度为0,

(2)汽车前1s的平均速度为:

汽车前3s的平均速度为:

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初末速度之和的一半可得全程平均速度为:

14.

(1)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_________电源的计时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的电压是____,电火花计时器工作的电压是____.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____打一个点.如图为物体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的点间还有四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接交流50Hz的电源,则ae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d点的瞬时速度约为____m/s,

(2)在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工作时的基本步骤如下:

A.当纸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