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学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5523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学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学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学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学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学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学习资料.docx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学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学习资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学习资料.docx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学习资料

区域经济学学习资料

第一章

1、区域经济学

v狭义: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v广义: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性质

v

(1)它是一门边缘科学。

地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v

(2)它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

2、区域开发

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过程

3、农业区位论

1826年杜能在《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中提出著名的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

(1)利润是由农产品市场价格、农业生产成本与运费决定。

(2)孤立过得6层农业圈

第一层:

自由农业圈,生产鲜菜、牛奶。

第二层:

林业圈。

第三层:

轮作农业圈,生产谷物。

第四层:

谷草农作圈,以谷物为重点。

第五层:

三圃式农业圈,以畜牧为重点。

第六层:

畜牧圈,以畜牧为主。

4、工业区位论

19世纪末韦伯(Weber)建立。

(1)运费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原料:

广布原料、地方原料(只分布在某地)。

地方原料:

地方纯原料与地方失重原料(生产中部分重量转移到成品中、部分以废料排出)。

原料指数(MI)=生产中耗用的地方原料的重量/制成品量。

MI>1,则工业为原料地指向的,因为消耗一些地方失重原料;

MI<1,工业为消费地(市场)指向;

若MI=1,工业可灵活布局。

(2)劳动费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与运费最低区位相比,如果迁至劳动费较低点所增加的运费大于所节约的劳动费,则不应改变。

(3)聚集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规模经济来自于工厂规模扩大和外部经济。

外部经济亦称聚集经济效益,由那些密切联系的产业集中布局在特定的区位所产生的效益。

5、运输区位论

胡佛《区位理论与皮革制鞋工业》和《经济活动的区位》:

运输成本由线路运营费用、站场费用(常数)两部分构成。

(1)若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线,则布局在交通线的端点最佳--“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理论”。

(2)如无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则港口或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

6、中心地理论

1933年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在《德国南部的中心地》提出。

基本要点:

(1)区域发展要有核心,城镇大都位于服务区域的中央,被称为“中心地”。

(2)各级中心位于六边形网络的中心或边的中心与顶点上。

(3)不同规模中心地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较大中心地提供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设施。

(4)不同等级中心地采取三种模式分布。

k为某中心市场区面积与低一级中心市场区面积的比值。

k=3称市场最优原则;

k=4模式称为交通最优原则;

k=7模式称为行政最优原则。

7、现代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50年代艾萨德《区位和空间经济学》对各区域发展阶段的经济分布及其空间结构展开研究、并设计出模型,为区域经济学进入主流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8、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三大基石)

v胡佛1970年《区域经济学导论》:

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并构建了区域经济学体系。

v①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要付出成本)。

v②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规模经济)。

v③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支付运输成本)。

第二章

1、法国佩鲁的区域增长极理论

(1)增长极:

主导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

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在创新能力的行业,并集中于条件优越、具有区位优势的少数地点。

通过集中对主导部门的投入(资源)、激活产业链条,带动区域相关部门的发展。

(2)增长极的作用机理。

⏹极化效应:

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速增长极的成长。

⏹扩散效应:

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进行要素和经济活动输出,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称为溢出效应。

极化效应强于扩散效应、表明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的聚集作用较强;反之,表明增长极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生产要素向极化区域回流。

(3)增长极的作用。

以增长极为中心建立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不平衡,不同等级的增长极构成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体系和空间结构框架。

增长极的形成、发展、衰落将引起区域产业和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

(4)发展轴模式

⏹①增长极之间出现了相互联结的交通线,两个增长极及其中间的交通线具有高于增长极的功能,称为发展轴(或“点轴”)。

⏹②发展轴也具有聚集和扩散效应,而且强度更大,最后成为一条发展地带。

⏹③发展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发展。

(5)网络型模式

⏹①若干发展轴连在一起、就形成增长的网络(一个更大的增长极)。

⏹②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更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更大。

2、日本小岛清“协议分工”说

⏹当两国绝对成本或比较成本无差异时,分工的动力来自于规模经济。

⏹不是通过价格机制、而是通过协议而实现的。

3、德国李斯特“扶持幼小产业”说

⏹幼小工业部门,经过政府一段时间的扶持和保护,可成为很好的出口产业部门。

4、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1953年《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提出。

⏹供给:

不发达地区的低收入→低储蓄率→资本形成不足→生产率低下→低收入。

⏹需求:

低收入→购买力低(无法吸引资本的进入)→投资不足→生产率难以提高→低收入。

 

5、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理论1960年《经济增长的阶段》。

(1)传统社会阶段(原始农业、结构单一)。

(2)起飞准备阶段(手工业和商业兴起,专业分工和协作,金融制度兴起)。

(3)起飞阶段(收入增加,农业技术提高、商品化,要素向工业流动,工业和交通成为主导)。

起飞条件:

生产性投资率提高,工业为主导产业,有利于现代产业扩张的政治、社会和制度。

(4)成熟阶段(重化工业成为主导部门,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城市化加速)。

(5)高额消费阶段(收入提高,耐用品和服务消费增加,垄断倾向明显,政策调控)。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教育、文化、卫生、住宅、旅游等成为主导部门)。

6、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1)产业的发展阶段及其部门划分

(2)产业梯度转移是产业空间转移的表现形式

产业部门平均技术水平高的地区称为高梯度地区,反之,称为低梯度地区。

(3)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的规律

1)高梯度地区产业具有区域转移的动力。

高梯度地区创新能力较强;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随之提高,对新产品的需求增加,推动创新活动的开展。

2)低梯度地区有接受产业区域转移的动力

经济水平较低,资金、技术缺乏;或资源耗竭(东北);或区位条件变化(香港);或体制原因而造成的经济停滞,需要注入新发展动力。

产业梯度转移,对先进地区、是淘汰衰退产业、改变要素投入方向;对落后地区、是接收先进产业、改善经济结构。

7、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

与地理集中相关的竞争优势更为重要。

设施互补与共享基础设施;信息流动与创造,提供创新环境;扩大商业机会,孵化新企业;促进商业组织发育,规范企业的竞争与合作;政策实施的便利条件等。

8、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三个理论基础:

生产函数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和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

⏹大推进理论:

在足够大的外资推动下,增长在各部门间推进、形成相互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均衡增长不是所有地区、部门同比例、速度增长。

产业应尽量完备、互相形成需求,获得内生性增长。

9、非均衡增长理论

(1)非均衡增长

落后地区的资本有限,只能集中投入到某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

代表人物:

美国赫希曼、汉斯.辛格。

赫希曼:

发展好比一个链条,从主导部门通向其他部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战略要选择若干战略部门投资,创造发展机会。

政府应投资于公共部门、特别是基础设施,形成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私人资本则应投入到具有带动作用(连锁效应)的制造业部门。

(2)连锁效应

1)前向关联效应。

产业的发展带动为其提供原料、燃料或生主导产设备等产业部门发展。

2)后向关联效应。

主导产业的发展带动以其产品为原料、燃料和生产设备,或以其产品为服务对象的产业部门的发展。

3)旁侧关联效应。

主导产业的发展带动为其提供相关服务的产业部门发展。

第三章

1、配第-克拉克定律(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转换)

威廉.配第:

制造业比农业、进而商业比制造业能得到更多的收入,收入差异促使劳动力由低收入部门向高收入部门转移。

克拉克: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即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为增加的趋势。

主要动因:

不同产业的收入差异。

2、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1)需求收入弹性:

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

①收入弹性系数=该产业产品需求的增加率/人均GDP的增加率。

解决温饱后,制造业产品需求上升,第一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系数下降、二产的弹性系数上升、拉动第二产业增长。

物质满足后转向服务,三产的需求收入弹性提高、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

②恩格尔定律。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物支出在消费品总支出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2)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变动的重要因素。

①农业经济是半自然的生产过程,技术进步较难,创造财富能力的提高较为缓慢。

②大机器生产最大限度地利用先进技术,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

技术进步对第二产业影响巨大,使制造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③第三产业提供“服务”、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性,不完全实现大机器生产,技术进步的作用有限。

新兴服务业为主同时保留劳动和技术密集型特征,既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场所、又是创造国民财富的主要力量。

3、霍夫曼:

重工业化程度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净产值。

反映重工业化的程度。

霍夫曼定律:

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的。

轻工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主要生产消费资料;重工业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既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耐用)。

4、区位商

指某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比值。

反映某一产业在该地区的专业化程度。

公式:

qij=(eij/ei)/(Ej/E)

●qij表示i地区j部门的区位商;eij表示i地区j部门的产值;ei表示i地区的工业总产值;Ej表示j部门的总产值;E为全国工业总产值。

●qij>1、j产业是i地区的专业化部门,qij越大、专业化越高;qij<1,j产业是i地区自给性部门。

5、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条件

(1)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

(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产值)。

一级主导专业化部门:

区位商≥2、产值比重≥15%;二级主导专业化部门:

区位商≥1.5、产值比重≥10%。

(3)产业关联度高,能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①影响力系数:

某部门发展对国民经济产生的需求涉及程度。

Fj>1表示第j部门对其他部门的影响力超过平均水平,拉动作用较大。

②感应度系数:

其他部门发展时,某部门被影响或被拉动的程度。

Ei>1表示第i部门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平均。

(4)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

6、了解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化过程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

第四章

1、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

(1)市场机制(利益驱动机制)

企业根据成本、收益、风险确定所选区位。

区位选择的三个标准:

成本最低,市场份额最大,聚集效益。

(2)宏观调控机制(目标驱动机制)

政府投资和财政税收,促进某产业部门发展。

2、产业布局的指向

(1)原料地指向:

采掘、水电、建材、农产品粗加工。

(2)燃料、动力指向(占生产成本35-60%):

冶金、石化、重型机械等。

(3)劳动力指向:

纺织、制鞋、工艺美术品等。

(4)高科技指向:

计算机、生物、航天、新材料、新能源。

(5)消费地指向:

产品易腐变质、不易储存。

面包、副食品等。

(6)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兼有原材料、燃料地和消费地指向的优点。

(7)无固定指向:

电子商务。

3、地域合理规模的决定要素

地域的产业合理规模主要由地域的环境容量(基础设施要素、管理要素决定)决定。

4、地域合理规模的标准

(1)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

(2)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

(3)社会效益是否最大。

5、聚集与分散的关系

(1)实现地域合理规模就是要处理好聚集与分散的关系

(2)规律:

从聚集到分散

⏹聚集过度带来各种弊病,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经济效益低下,企业选择新的地区。

⏹政府应做好区域规划,用区域政策引导企业投资、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

第五章

1、区域经济合作

不同地区经济主体,依据协议,将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活动。

2、区域经济合作的类型

(1)合作范围:

国际经济合作和国内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合作。

(2)合作内容:

生产合作、销售合作、资金合作、劳务合作、技术合作和信息合作等。

(3)合作关系:

水平合作和垂直合作。

(4)合作主体:

民间合作、官方合作及官民合作。

3、人力资本理论

①对劳动力投资产生一种新生产要素、即人力资本,经济发展取决于人力资本的丰裕程度。

②对列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美国的劳动力素质高,劳动力身上带入大量的资本要素。

商品的劳动密集型也是资本密集型的。

③通过合作,可以获得更多的人力资本。

4、国家创新理论

弗里曼1987年《日本:

一个新国家创新系统》

●国家创新系统:

有利于促进一国研发、引进、运用、推广各种新技术的组织网络和国家制度。

●OECD提出的国家创新系统:

企业(主体和核心)、大学研究机构、知识流动、中介机构和政府(环境、基础的决定性作用)五大要素。

5、刘易斯模型(二元经济结构)

收入差距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直到转移完毕。

6、托达罗模型

只有当收益大于成本时,才会流动。

农村剩余劳动力可能进城或留乡。

费用和机会成本;货币收益和非货币收益。

预期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

城乡工资差异;在城市找到工作的概率。

7、服务流动与合作

(1)信息咨询

利用专业人才帮助客户分析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

高度知识密集型的专业化产业。

(2)旅游

旅游业:

依托特殊的旅游资源和设施提供服务、并获取收入的服务性产业。

“无烟工业”,20世纪以来发展最快的产业。

第六章

1、城市化的定义

由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过程。

实质:

经济要素(人口、资本、技术)从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

表现:

城市数量增加,单个城市面积扩大。

2、城市化的内涵

(1)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

(2)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3)产业结构升级。

⏹(4)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5)城市文明向农村渗透和传播。

⏹(6)城市现代化。

3、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和机理。

(1)推力:

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

1)城市化起步于农业基础良好的地区、为工业提供商品粮、资本、原材料和市场。

2)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农村和农业的推力下降;但富余劳动力仍具有较大推动作用。

(2)拉力

1)城市对企业的吸引力

⏹企业一般属于工业和第三产业,而城市是工业和第三产业集中发展的地方。

✧城市人口稠密、市场需求旺盛。

✧具有较大的区外需求,市场规模扩大。

✧城市的外部经济效益和聚集效应明显。

2)城市对居民的拉力

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吸引乡村剩余劳动力进城。

随着技术进步,农村劳动力供过于求(戴园晨:

我国农村隐性失业率为26.5%)。

②生活质量和城市文明吸引人口大规模进城

⏹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都较大,快速推动城市化进程。

⏹只有推力、缺乏拉力,则大量的劳动力滞留于农村、城市化进程缓慢。

⏹拉力大而缺乏推力,说明城市化走到了尽头、已发展为成熟的城市社会。

4、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机制

城市拉力:

取决于工业化的发展规模与水平。

城市发展为工业化提供市场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一个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促进

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狭义: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内涵;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

若没有体制等外在约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

广义:

工业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城市化则是现代社会发展(生活方式)的主旋律。

2、什么样的工业化能更好地推动城市化?

(1)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只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才能进入成熟的现代城市社会。

(2)工业内部结构的升级。

遵循轻工业-重工业-第三产业的路径。

(3)工业的专业化水平较高。

企业集聚和城市发展的专业化,要与其他城市加强联系。

(4)工业从业人数较多。

企业家、工人集聚在城市,构成城市化的元素。

3、知识经济时代、工业化的巨大作用没变

(1)知识经济时代,制造业的相对份额下降,但绝对规模和发展质量都在不断提高。

(2)知识经济时代,工业化仍发挥重要作用。

大量生产追求机械化、规模化和专业化。

中国刚进入工业化中期。

切实推进工业化进程,并利用知识经济加速现代化进程。

(二)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

1、市场扩张(张力)促进工业化进程

人口向城镇集聚,成为拉动工业化的重要力量。

以2000年为基数,城市化每提高1%,增加1270万城镇人口,拉动消费品需求422.7亿元;创造7620亿元的城市建设投资。

2、城市基础设施为工业现代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市场体系(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房地产市场)。

(2)公用事业设施(供排水、供电、煤气、绿化、环境保护、交通)。

(3)文化教育及科研系统(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科研、技术推广)。

(4)信息产业基础设施(电讯、咨询)

(5)交通基础设施(铁路、公路、航空、管道)

5、城市化的五阶段论

城市化的最直接表现:

乡村人口进入城市。

城镇人口增长系数(K):

城镇人口增长规模与总人口增长规模的比值。

第一阶段:

K<0.5,前城市化阶段,城镇人口的增长规模小于乡村人口的增长规模。

第二阶段:

0.5≤K<1,城市化初期阶段。

城镇人口的增长规模超过乡村人口的增长规模(第一个转折,乡村人口绝对量较大,加工业大发展),城市化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第三阶段:

K≥1,城市化中期阶段。

总人口增长全部表现为城镇人口的增长,乡村人口的绝对规模由升转降(第二个转折点,农业趋向高效率,农业与非农产业的收入差距减少),一般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第四阶段:

城镇人口比重≥50%,初步进入城市社会(第三个转折点,城市居民占一半以上)。

一般处于工业化后期。

第五阶段:

城镇人口比重≥65%,进入成熟的城市社会。

工业化走到尽头,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或现代社会,现代城市文明普及。

6、苏南模式

20世纪80年代初,苏南地区发展乡镇企业、启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乡镇企业如火如荼,小城镇星罗棋布,工业产值占三分之二,农民迅速脱贫。

(1)苏南模式的特征

利用集体资本办企业,乡镇政府积极参与,允许先富并追求集体富裕。

1)集体经济。

很多乡镇企业是村(村民自治组织)办企业,创业资本源自社区内的集体投入,是社区政府为代表的集体经济。

2)乡镇政府的作用。

基层政府是苏南模式的主角,更多作为乡镇企业的总代表行事。

大部分乡镇企业是利用政府动员或政府出面向银行贷款兴办的。

(2)苏南模式的改革

90年代初,进行产权改革:

乡镇政府的产权退出。

2001年改制的乡村工业企业占93.9%,涉及所有制改革的占88.2%。

效果:

占主导的是公司制企业。

江阴:

10多家乡镇企业上市-“江阴模块”。

常熟:

私人控股的企业集团。

昆山:

普遍与外商及港台企业合资。

(3)新苏南模式

1)是对苏南模式的继承与创新。

继承:

立足本地发展实业、注重共富、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

2)新苏南模式的内涵

①所有制结构:

以开放为基础,外资、民资和股份制经济,充满活力。

建立国家级开发区引进外资,提升国际化程度(苏锡常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张家港国家级保税区,苏州新加坡工业园,无锡国家级环保园)。

自费开发、国家承认的昆山国家级开发区,世界500强一半落户,台资近60亿元(上海台资的总和),占全国台资的12%。

产权制度改革,部分改制为私人企业,大部分走股份制(上市公司)道路,共同发展。

②产业结构: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举。

城市工业,加上乡镇企业和外商企业,江苏工业化水平处全国前列,工业总产值一直第一。

产业结构优化:

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升级;发展服务业。

招商:

引入核心技术及著名公司,突出研发。

③企业结构:

规模企业为主

保留不同比例的国有或集体股份,吸收私人股权,进行公司制改造,农民自主创业采取合作方式(2005年“富民合作社”123家)。

2000年苏南工业企业平均规模是温州的2.5倍,平均劳动生产率比温州高70%

④城乡结构:

城乡一体协调发展

并镇并村,推进乡镇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人口向小城镇集中,服务业向中心城镇集中。

富民工程: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推进都市圈建设,强化交通、网络和体制对接。

促进商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城镇居民享受城市文明。

⑤调节结构:

市场管经济、政府管社会发展。

政府职能:

经济发展→转向社会发展,财政充足,提供较多、优质的公共产品。

政府主体:

乡镇政府→县政府,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城市和生态建设的规划。

“全国园林城市”、“环境保护先进城市”、“生态城市”。

(3)又快又好的发展模式

经济增长又快又好,居民富裕和谐,城乡协调发展,公共产品丰富,人和自然和谐。

第七章

1、城镇体系的含义

在一个区域内,不同规模、职能、等级的城镇所形成的城镇系统。

2、城镇体系的特征

(1)关联性(最重要的特性)。

城镇之间存在着分工和密切的经济社会联系。

它是与城镇群(各自为政、分工不明的城镇总体)的最大差别。

(2)整体性。

每个城镇、交通通讯线路都构成城镇体系(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3)层次性。

各城镇的行政级别层次和规模层次不同,下级城市要服从上级城市的行政领导。

3、我国5级城镇体系

⏹省级城市(直辖市)

⏹副省级城市(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计划单列市,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济南、武汉、广州、成都、西安省城,书记、人大主任、市长、政协主席均为副部级)。

⏹地级市(厅级)

⏹县级市

⏹建制镇

4、首位度

首位度:

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规模之比。

首位度太高,说明发展水平悬殊,难以带动次级城市的发展;太小,说明中心城市不明显。

首位度为2-3较合适。

中心城市地位突出,又能促进次级城市发展,带动城镇体系发展。

5、如何促进环渤海的发展

(1)环渤海地区

狭义:

沿渤海海岸的城市及其辖区。

广义:

渤海海岸及部分黄海海岸地区,即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山西和内蒙

“孤岛效应”:

京津环绕着3798个贫困村、32个贫困县。

(2)环渤海地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1)产业趋同、缺乏分工协作关系。

长期条块体制、自成体系,产业结构趋同。

各省拥有钢铁(明显)、煤炭、化工、建材、电力、重型机械等传统产业,资源争夺激烈。

与国际经济的联系强于区内联系。

2)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强。

缺少有效的联合与协调机制,城市的联系成本较高,要素流动受到阻碍。

(3)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