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伤害自救互救常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5268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意外伤害自救互救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意外伤害自救互救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意外伤害自救互救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意外伤害自救互救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意外伤害自救互救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意外伤害自救互救常识.docx

《意外伤害自救互救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意外伤害自救互救常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意外伤害自救互救常识.docx

意外伤害自救互救常识

意外伤害自救互救常识

一、电击伤害的自救与互救

电击伤害俗称触电,是人体在操作、作用电器设备时接触电流或接近高压电被击中所引起的伤害。

电击伤害事故大体分为以下五种形式:

?

电流伤害事故,即由于人体触及带电体所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电磁伤害事故,即机械设备、电器产生的辐射伤害;?

雷击事故;?

静电事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放电所引起的事故,如塑料和化纤制品,摩擦就易产生静电,严重时可引起爆炸和火灾;?

电器设备事故,由于电器设备的绝缘失效或机械故障产生打火、漏电、短路而引起触电、火灾或爆炸事故。

电击伤害在工业生产中是较为常见的事故,严重时能危及人的生命。

因此当触电事故发生后,现场的急救是十分关键的,只要能够正确、及时的进行救护,许多触电者都是可以获救的,对心脏、脉博已停止跳动的触电者及时抢救的也能减少死亡。

一、电击伤害的主要症状

人体触电后主要症状表现为:

电休克和局部电灼伤。

(一)局部症状

当身体局部接触电流时,由于高热和电火花的作用,可出现局部电灼伤。

一般有二个以上的创面,一为进口,其余为出口。

创面一般较小,但较深,呈黄褐色焦痂。

如果接触高压电(1000伏特以上)时最明显。

(二)全身症状

1、如电流小、电压低、接触时间短,触电者会出现头晕、心悸、恶心等症状。

2、如电流强、电压高(交流电65伏特以上,直流电300伏特以上)、接触时间长,即可能造成电休克(又称假死现象)即出现触电者失去知觉、面色苍白、瞳孔放大、脉博停止和呼吸停止。

如不及时采以正确的措施抢救,则会造成死亡,这是电击伤害的最主要症状。

3、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症状可能在触电当时表现轻微,而过一小时后会突然加重,出现昏迷,呼吸、心脏停止等症状。

二、电击伤害的预防

(一)宣传安全用电知识

1、宣传触电对人体危害的严重性。

2、宣传用电的安全操作规程。

3、宣传预防电击伤害的个人防范知识。

4、宣传电击伤害的现场自救与抢救知识。

5、提高全民的安全用电意识。

6、提高电器设备(施)安全本质化。

(二)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用电操作规程

1、非专职人员严禁接触、开启、修理电器设备和线路(尤其避免接触高压线)。

2、电器设备应有安全可靠的绝缘、隔离措施。

3、电器设备应有可靠灵有效的接地、接零措施。

4、电器设备应有可靠灵敏的保护切断装置。

5、专职人员在维修电器设备和线路时,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切实关闭电源。

必须带电操作时,要有严密的保护措施。

(三)建立定期检查制度

1、对各种电器设备和线路要定期检查。

2、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及时处理和排除。

(四)积极采用安全用电的先进设备和技术

三、电击伤害的事故现场抢救

现场急救的原则和程序是:

迅速切断电源,对症救护,人工呼吸和人工体外心脏挤压。

(一)立即将触电者脱离电源

电流作用于人体,时间愈长,后果愈严重,故发现触电者时的当务之急是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选择方法如下:

1、关闭电源开关:

一但发现有人触电特别是在潮湿、水中作业时,救护人员应立即迅速地关闭开关、拉下电闸、拨出插头或取下保险,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

2、切断电线:

若开关距离较远,救护人员则可采用各种方法,立即迅速地切断电线。

如用电工钳剪断电线,或用木柄刀、斧、锄、铲等斩断电源线,也可用搭通火线、零线造短路,使总电源跳闸等方法来切断电源。

3、挑开电源线:

如果无法采用上述方法时,庆该迅速寻找干燥的木棒、竹竿等,将触电者身上的电源线挑开禁止使用金属杆(棒)

以及潮湿的物体挑电源线,注意不要使电线弹到自己身上。

4、拉开触电者:

如上述方法均不能救出触电者,触电者又伏在带电物体上时,则可用干绳子、布单等套在触电者身上,将其位出。

也可戴上绝缘手套将其拉出。

此时救护人员应特别注意自身保护,如站在厚木板或棉被等绝缘物体上。

严禁用手直接去拉触者,以防引起连锁触电。

这虽然是一般救护常识,但在情况紧急时可能忘记。

(二)触电事故现场抢救

严重的电击伤害主要临床症状是心跳、呼吸停止这是因为电流使呼吸中枢麻痹和心室纤维性颤动所致。

如不及时抢救,必然导致死亡,因此必须争分夺秒地开始紧急心肺复苏。

具体方法见本书第一章中,紧急心肺复苏的方法。

这里只提出抢救要点。

1、对触电者的抢救要尽量创造条件就地实施抢救,不要搬动触电者,要最大限度地争取抢救时间。

2、触电者如出现心跳停止,救护人员应首先进行心前区叩击数次,若无效时则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3、触电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4、如触电者伤势严重,心跳、呼吸均停止,应同时采用人工呼吸与心脏挤压进行抢救。

5、对触电受伤症状较轻或经抢救好转时,应让其安静地休息,在送往医院途中要注意观察,防止病情突然加重。

6、对局部灼伤的伤口给予覆盖包扎。

7、对因触电造成的其它伤害,如机械伤害、出血、骨折等,应

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

8、在救护的同时迅速转送医院,注意途中不可停止抢救。

二、一般性烧伤

1、尽快使伤员脱离火源,用水浇灭或用棉被覆盖着火部位。

2、立即脱去着火或热液浸渍的衣服,尤其是化纤衣料,它不仅易燃,且与皮肤紧贴,易使创面加深。

化学物品污染的衣服(不论是酸性或是碱性),也应立即脱去,以免化学物品进一步渗透到皮肤,导致烧伤加深。

3、用冷水冲洗或浸泡烧伤部位,以减轻伤员疼痛和促进热量消散或稀释化学物品的浓度,以减轻对组织的继续损害。

4、用干净的衣物或毛巾包扎创面,以避免再受损伤或污染。

5、到专科医院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民间有用酱油、白酒、牙膏、狗油等涂擦创面的方法,这是不科学的,容易造成创面污染及通过创面吸收引起中毒,使病情加重。

有颜色物品附着在创面上,不利于医生清创,也会对烧伤深度及病员伤情的判断造成干扰。

三、化学性烧伤

1、强酸类:

如盐酸、硫酸、硝酸等。

伤及皮肤时,因其浓度液量、面积等因素不同而造成轻重不同的伤害,如果通过衣服浸透烧伤,应立即脱去,并迅速用大量的清水反复冲洗创伤。

充分冲洗后如有条件也可适当使用中和剂、肥皂水或小苏打水冲洗。

2、强碱类:

如石灰水等。

一般对组织的破坏力比强酸重。

因其

渗透性较强,可深入组织使创面加深,所以应及早处理,立即脱去受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清水仔细冲洗伤处,充分清洗后可用硝酸(或食醋)中和。

3、磷烧伤:

在工农业生产中较常见,磷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被身体吸收后,可引起全身性中毒,对肝脏具有很强的毒性,对肾脏、心肌及神经都有毒性。

急救处理的原则是除磷,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冲洗后一定要检查局部是否有残留的磷质,有条件可用2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再用干纱布包扎。

4、当眼睛遇到高热或化学物质时,眼睛会迅速反射性闭合,以避免烧伤,但极高的温度仍可使眼球烧伤。

对眼睑烧伤,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尽量睁开眼睛冲洗,敷以抗生素眼膏。

经过上述处理后,迅速送往医院救治,最好到有条件的专科医院救治。

烧伤的现场及时处理,对于病人的生命,预后有着重要的关系,早期的急救处理,既可以止痛,也可以减轻创面的继发性损伤,所以早期的处理至关重要,轻症患者离开有毒场所即可慢慢恢复。

四、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几乎不溶于水的气体,当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后,救助者必须迅速按下列程序进行救助:

因一氧化碳的比重比空气略轻,故浮于上层,救助者进入和撤离现场时,如能匍匐行动会更安全。

进入室内时严禁携带明火,尤其是开放煤气自杀的情况,室内煤气浓度过高,按响门铃、打开室内电灯产生的电火花均可引起爆炸。

进入室内后,应迅速打开所有通风的门窗,如能发现煤

气来源并能迅速排出的则应同时控制,如关闭煤气开关等,但绝不可为此耽误时间,因为救人更重要。

然后迅速将中毒者背出充满一氧化碳的房间,转移到通风保暖处平卧,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及顺畅。

同时呼叫救护车,随时准备送往有高压氧仓的医院抢救。

在等待运送车辆的过程中,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

为促其清醒可用针刺或指甲掐其人中穴。

若其仍无呼吸则需立即开始口对口人工呼吸。

必需注意,对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这种人工呼吸的效果远不如医院高压氧仓的治疗。

因而对昏迷较深的患者不应立足于就地抢救,而应尽快送往医院,但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人工呼吸绝不可停止,以保证大脑的供氧,防止因缺氧造成的脑神经不可逆性坏死。

五、中署

应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补充清凉含盐饮料;如病人中暑倒地,还应按压“人中穴”;体温升高者予物理降温,冷水擦浴,按摩四肢皮肤,头部、腋窝、腹股沟放置冰袋;重者要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救治,不能耽误。

六、溺水

溺水是常见的意外,溺水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称为“溺死”,如心跳未停止的则称“近乎溺死”。

这一分类以病情和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但救治原则基本相同,因此统称为溺水。

急救方法:

1、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

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

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

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2、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

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捏住伤员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

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3、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

让伤员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面对伤员,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七、一般休克

1、要专人守护,取抗休克体位,头部抬高10度,下肢抬高20度,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和翻身。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给予吸氧治疗,如用鼻导管和面罩法,氧流量以6-8升/分为宜。

4、烦躁病人给予镇静药。

5、补液增加有效循环血量。

八、地震发生时

在抢救生命的过程中,耽误的时间越短,人们生存的希望就越大,因此应当不等不靠,尽早尽快地开展自救互救。

震时被压埋的人员绝大多数是靠自救和互救而存活的。

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

自救原则包括:

1、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

2、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3、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4、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

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1、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

2、无法脱险时,要尽量节省气力。

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

3、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

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

当确定不远处有人时,再呼救。

互救是指已经脱险的人和专门的抢险营救人员对压埋在废墟中的人进行营救。

为了最大限度地营救遇险者,应遵循以下原则:

先救压埋人员多的地方,也就是“先多后少”;先救近处被压埋人员,也就是“先近后远”;先救容易救出的人员,也就是“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和强壮人员,扩大营救队伍,也就是“先轻后重”;如果有医务人员被压埋,应优先营救,增加抢救力量;找寻被压埋的人。

震后自救与互救

自救与互救在抗震救灾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无论有无救援力量到达,灾民自救都是不可缺少的救生措施。

据部分资料统计,自救与互救的脱险率可达40,,80,。

一次强烈地震经过几十秒钟后结束了,首要的问题是如何自救。

在废墟下压埋较轻的人,凭借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根据自己所处的具体情况,寻找可以自救脱险的薄弱部位,尽力自救,完全可以脱险,失去理智的乱喊乱叫是无济于事的。

若受重伤或暂时不能脱险者,不要乱喊乱动消耗体力,要设法延缓生命,首先把妨碍呼吸的部位(口鼻胸部盼近)松动一下,或扒开一定的小空间,以利呼吸,等待救援。

发现有人扒救时,可用喊或敲击物体的方法为扒救人指明埋压的位置。

互救要有组织、讲究方式方法,避免盲目图快而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首先通过侦听、呼叫、询问及根据建筑结构特点,判断被埋人员的位置,特别是头部方位,再进行开挖施救。

问:

就是询问震时一起的亲友、同志和当地熟人,指出伤员的位置,了解当地的街道情况、建筑物分布情况。

听:

就是贴耳侦听伤员的呼救声和呻吟声,一边敲打一边听,一边用手电照一边听。

看:

就是仔细观察有没有露在外边的肢体血迹、衣服或其他迹象,特别注意门道、屋角、房前、床下等处。

探:

就是在废墟空隙,或者排除障碍钻进去寻找伤员。

这时要注意有无爬动的痕迹及血迹,以便寻找已经精疲力尽的遇难者。

喊:

就是呼喊遇难者姓名,细听有无应答之声。

通过以上五种方法,找到伤员位置,然后再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救援方法,就能很快地将伤员救出,并逐步扩大救援。

救出伤员后应首先将其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灰土,进而暴露胸腹部。

如有窒息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如伤势严重不能自行出来的,不得强拉硬拖,应设法暴露全身,查明伤情,施行包扎固定或急救。

在扒救中,可使用铲、铁杆等轻便工具和毛巾、被单、衬衣、木板等方便器材。

企业的医护人员脱险后,能在救护工作中起重要的核心和骨干作用。

要立即在马路口、废墟旁建成临时包扎点、医疗点,指导自救互救,抢救出来的伤员应尽快包扎,并设法寻找药物、水和适当食物给以急救,然后转移和治疗。

事故现场自救互救常识

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的作用与意义

它能使某些心跳、呼吸已停止的“死者”“死而复生”;使心脏和肺重新工作;远离医院的现场,应立即对突发心跳停止或呼吸停止的病人使用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方法,争分夺秒,在现场抢救往往能挽救病人的生命。

在心脏停止跳动后4分钟内开始复苏者可能有一半人可救活。

在心跳停止后4,6分钟开始复苏者,仅10%可以救活。

超过6分钟开始复苏者,仅4%可存活。

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几乎无存活可能。

所以,必须争分夺秒,尽最大努力,在心跳呼吸停止后有限的几分钟内开始有效复苏。

适应症:

各种心脏病;意外伤害,如外伤、触电、雷击、自缢和淹溺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休克;其他突发事件等。

心肺复苏术的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1、判断病人意识、心跳、呼吸是否停止

如病人突然倒地或抽搐后,可用指甲掐鼻唇沟处,如毫无反应为意识丧失;无胸腹部呼吸动作为呼吸停止;在颈动脉摸不到脉跳为心脏停止。

颈动脉最易摸到的位置在喉结与胸锁乳突肌之间。

当确定病人意识已完全丧失,无心跳、无呼吸或仅有极微弱缓慢的心跳和呼吸时均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

可以先用中等力量拳击心前区,若心脏不复跳,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尽快向医院求救。

2、胸外心脏按压

2.1病人仰面平卧,最好躺在硬地或硬板床上,以加强按压效果。

按压部位:

成人在胸骨的上2/3与下1/3的交界处。

2.2抢救者用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手指翘起,另一手掌置于前手背后,双臂伸直,双肩位于双手掌的正上方;有节律、垂直地施加压力于病人胸前。

抢救者跪在病人一侧或站在一侧,按压力量要适中,能使胸骨下降3,5厘米为宜。

2.3每一次按压与松弛相接,时间各一半,松弛时手掌根部不用力,但不要离开胸部,使胸骨自然回到正常静止位置,按压次数为每分钟80,100次。

2.4注意事项:

按压力量不宜过重或过轻;按压部位一定要准确;要耐心地持续按压,及时在运输途中也不能间断。

3、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应与胸外心脏按压配合同时进行(二人抢救)或相继进行(一人抢救)。

3.1通畅气道:

病人平卧,肩颈部垫一软垫,使病人头向后仰;抢救者用一只手抱在病人后颈部,另一只手掌放在病人前额部稍用力向后压,使病人头后仰,或者一手拖住病人下颌用力上举,一只手向下压痛人前额;也可直接提捏舌头,牵引舌根离开会咽部;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有利于口、鼻、气道内的分泌物排出;病人口腔、鼻孔中可能有痰液,血液或呕吐物等,应及时给予清除。

3.2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病人气道通畅后,一只手的食指捏紧患者鼻孔,抢救者深吸气后将口与患者之口紧贴后用力向病人口内吹气,同时看

病人胸部抬起;吹气完毕,抢救者之口离开病人之口,手指松开病人鼻子,完成一次人工呼吸,吹气和间歇的时间约为1:

2,每分钟约为12,16次,每次吹气量为800,1000毫升。

3.3口对口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的配合

两人抢救时,一人专做人工呼吸,一般每按压心脏5次,吹气一次;吹气时心脏按压暂停,吹气完毕,恢复心脏按压。

如一人抢救,则按压心脏15次,吹气2次,交替进行。

3.4注意事项:

一定要保持气道通畅;口对口要严密不漏气;必须能观察到病人胸部随吹气、排气而有起伏。

3.5抢救有效的判定:

大脑活动,如瞳孔由大变小,触动眼睫毛时眼皮有闪动;肌肉张力增高;正常呼吸或大呼吸;四肢挣扎等;大动脉能摸到搏动;口唇指甲由紫转红等。

如有上述症状,应继续坚持抢救,直至恢复心跳,呼吸基本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