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前教育史》12章第1周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4781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学前教育史》12章第1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外学前教育史》12章第1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外学前教育史》12章第1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外学前教育史》12章第1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外学前教育史》12章第1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外学前教育史》12章第1周教案.docx

《《中外学前教育史》12章第1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学前教育史》12章第1周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学前教育史》12章第1周教案.docx

《中外学前教育史》12章第1周教案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

教案首页

周次:

第1周日期:

2018年3月6日

授课题目

中国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授课班级

2016级学前教育(1—3班)

授课时间与地点

第3节课——第4节课;上课地点:

3310

教学目的

1.了解原始社会的儿童社会公育及后期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

2.了解奴隶社会学前教育计划的制定,了解天子宫廷内的学前教育以及胎教的实施。

3.理解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目的和内容,了解封建社会胎教的发展及慈幼机构建立的背景。

教学重点

1.天子宫廷内的学前教育;

2.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封建社会学前家庭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教学过程

设计

时间分配

一、话题导入

1.为什么要学习学前教育史

2.学前教育史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

二、中国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一)中国原始社会儿童的社会公育

(二)中国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三、中国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

(二)封建社会的胎教发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使用

教具

多媒体

作业

思考:

封建社会时期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课后记

授课教师(签字):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学习学前教育史

1.解释什么是“史”、“教育史”。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

历史、通史、断代史、近代史、世界史、文学史、史诗、史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史坛、史评、史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史不绝书;2.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

太史、内史;3.古代官职:

刺史、御史;4.姓。

2.《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是如何规划我国未来10年的学前教育发展?

3.学习中外学前教育史的意义

二、学前教育史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学前教育史亦不例外。

学前教育史是研究中外幼儿教育发展历史,包括幼儿教育的启蒙、初步发展、成熟等阶段,挖掘中外历史上幼儿教育的思想等宝贵财富,揭示幼儿教育发展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的科学。

对幼儿教育这一概念,人们有不同的解释。

一种认为幼儿教育就是指3-6岁儿童的教育;另一种认为幼儿教育是指0-6岁儿童的教育,将幼儿教育与学前教育等同看待。

本课程里的幼儿教育一般指0-6岁,甚至包含了幼儿出生前的胎教。

在理解学前教育史的研究对象时,必须把握如下几点,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1)应有历史的观点。

学前教育史研究的幼儿教育包括了自人类产生以来的幼儿教育,因此,它前后贯穿了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史。

作为今后的幼儿教师,或是今后欲从事幼儿教育的研究者或管理者,这些知识都是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培养“一分为二”的辩证史学观。

(2)应有全球的观点。

幼儿教育自人类产生就有了,但现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源自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于中国来说是舶来品。

因此,作为幼教专业的大学生,应该有全球的观点,这样才能对幼儿教育史的知识有全面的掌握。

(3)应有动态发展的观点。

历史是发展的、动态前进的,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在以往同类事物的基础上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

因此,我们欲从事幼儿教育,就必须对幼儿教育持一种动态发展的观点,这样才能使我们不停留于现时的幼教现状,而自觉地研究并加以改进。

(4)应有开放比较的观点。

每个国家的幼儿教育都有其各自的特点,社会生活环境不同,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因此,各国幼教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这就要求我们具有开放和比较的观点,学习和借鉴他国好的和先进的幼教经验。

三、课程学习要求

1.课堂纪律(迟到、早退、缺席、睡觉;手机、讲话、随意离开教室)

2.必要的笔记

3.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资料、考试

上篇中国学前教育史

第一章中国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中国原始社会儿童的社会公育

学前教育是相对学校教育而言的,在学校未产生之前当然不可能有学前教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学校产生之前没有对年幼儿童实施教育。

在原始社会中一直存在着以社会公育形式进行的儿童教育。

我国的原始社会,从原始人群开始,经过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约到公元前21世纪的夏王朝建立时止,历时几十万年。

当时的社会现状有史记载:

《管子·君臣下》“古者未有君臣上下之别,未有夫妇妃匹之合,兽处群居,以力相政。

于是智者诈愚,强者凌弱,老幼孤独,不得其所。

”这是对古老社会的一种描述,人与自然界面临着十分残酷的生物竞争。

个体只有依靠群体的力量,才能克服复杂自然环境带来的险恶竞争而维持生命,继续生存。

这就要求人与人之间结成伙伴,形成一定的联系。

因此,有了人类就有了社会的存在。

人类虽处于最初的原始社会形态,也无论这种社会多么蒙昧和野蛮,它都需要教育为物质生产和人的再生产服务。

因此,在原始人群的生活中,教育活动就普遍存在。

问题:

在这种生存状态下还有教育存在?

一、远古时期儿童社会公育的实施

1、幼儿教育的形式——社会公育

在原始社会,由于社会资料公有,没有阶级、没有家庭,所有的成员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在一定集团内,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进行着集体的生产与生活活动。

因此,对儿童的教育也是由整个原始人群或氏族部落共同承担。

对儿童实施公育成为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

《礼记·礼运》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反映了当时并不注重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是对远古时期的社会与儿童教育形式的追忆与描述,即“大同之世,人不独子其子”。

2、社会公育的内容

在原始社会,对儿童实施的社会公育,其教育内容均与儿童今后将要参加的集团内共同的生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1)生活和劳动教育。

原始社会对儿童实施公育,其教育内容均与儿童今后将要参加的集团内共同的生产与生活密切相关。

现代民族学也证明了这一点,如对我国少数民族鄂温克族人(解放前仍处于父系氏族社会)和基诺族人(解放前尚处于原始社会农村公社阶段)的调查报告。

(2)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主要包括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

(3)审美意识教育。

《尚书·舜典》“帝曰:

夔kui!

命汝典乐,教稺子,曰:

於!

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稺,亦作稚,幼儿。

稺子,泛指小儿。

二、原始社会后期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

原始社会后期,大约在五帝时期(公元前2700年),我国原始社会进入了部落联盟和军事民主制阶段,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帝时期。

历史即将跨入阶级社会的门槛,这是便产生了名为“庠”(xiang)的教育机构。

据史籍记载,“庠”是虞舜时代的学校名称,如《三礼义宗》中说:

“虞氏之学名庠。

”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庠”还只能说是学校的雏型,是原始社会养老和实施儿童公育的机构或场所。

“庠”这种机构的形成是经过一定过程的。

“庠”的原意就是养羊的地方。

《礼记·明堂位》“米廪lin,有虞氏之庠也。

”这里的“庠”由家畜饲养场所变成了粮食仓库。

孟子:

“庠者养也。

”《说文解字》:

“庠,礼官养老。

”《礼记·王制》:

“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

三、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

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人人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

2.教育没有专职人员。

原始群落的老人是原始社会儿童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体现了“长者为师”。

3.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

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是与儿童日后将要进行的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4.教育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方法,主要是采取口耳相传、在实践活动中结合实际的示范和模仿而进行教育。

5.教育活动没有专门的场所,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采取随时随地、分散进行的教育形式。

第二节中国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公元前21世纪,我国开始进入奴隶社会。

由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私有财产便开始形成,原始社会逐渐解体,慢慢向奴隶社会过渡。

夏代开始,我国进入奴隶社会。

夏代(前21世纪-前16世纪),是奴隶制形成的初期,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经历400多年。

商代(前16世纪-前11世纪),是奴隶制发展时期,经历了600年左右。

西周(前1066年-前771年),是奴隶制全盛时期,经历了300年左右。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是奴隶制走向崩溃的时期,经历了300年左右。

在社会发展的这一历史阶段,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机构的建立,文字的出现,学校开始产生。

随着学校教育的产生,与此相对应的学前教育也开始出现。

一、奴隶社会学前教育计划的制定

《礼记·内则》: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

能言,男唯女俞。

男鞶(pān)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

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

九年,教之数日。

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

..….”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当幼儿能自己吃饭时,就教他用右手进食。

当幼儿能讲话时,就教他在答应大人招呼时,做到男女有别。

男的应辞要果刚;女的应辞要婉顺。

在孩子穿戴方面,男女也要有分别,男的佩革衣带,女的佩丝衣带。

孩子长到6岁时,便教他数数和辨别东西南北的方位名称。

7岁时,男女不可同席而坐,也不可在一起用餐,男女之别渐趋严格。

8岁时,即要进行礼仪的教育。

儿童出入门及到席前吃饭时,要让年龄比自己大的人在先,不得抢行、抢食。

9岁时,教会幼儿推算日期。

10岁时,儿童开始进入学校求学,学前教育结束。

西周学前教育的特征:

主要在家庭中进行;内容多方面,较丰富;从7岁开始进行男女有别的教育。

评价:

记载的是西周王公贵族在家庭中对儿童实施的学前教育计划,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学前教育计划。

作为我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不仅是当时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标志,而且对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实施也产生一定影响。

如宋代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就曾以此计划为蓝本,制定过自己家庭的学前教育计划。

制婚礼,别男女

《礼记·昏义》: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敬慎重正,而后亲之。

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

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

昏礼者礼之本也。

二、奴隶社会的宫廷学前教育

古代早期教育中的宫廷教育史家庭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这种教育不具有普遍性,但在当时社会确有相当的影响。

主要对象:

处于学前年龄的世子为教养的对象。

教师:

由朝廷委任德高望重的官员担任教师。

从广义上讲,宫廷学前教育的对象和范围较广,有不同的观点。

一种认为,它包括实施于天子宫廷内的学前教育和实施于各诸侯王宫内的学前教育;一种观点认为,宫廷教育的对象除天子外,还包括皇子、嫔妃和宫女、太监在内。

从狭义上讲,通常所说的宫廷教育,是针对太子所实施于天子宫廷内的学前教育。

(一)宫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1.巩固政治统治明君与昏君“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一人,天子也。

言天子有善,则兆庶获其利。

2.加强早期教育人们认识到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

(二)保傅之教与乳保之教

1.保傅教育制度指朝廷内设有专门的师、傅、保官职以对君主、太子进行教育的制度。

保傅教育制度最早建立于殷商时期。

著名的“伊尹放太甲”就是例证。

商朝开国君主汤的相伊尹辅佐汤建立了商政权。

汤死后又先后扶立汤的子孙管理国家。

汤的子孙太甲初立时,既年幼无知,又暴虐无德。

于是,伊尹将其囚禁,严加管教,待其悔过并为善行德后,方才迎回,授之以政。

“三公”:

太保、太傅、太师。

《大戴礼记·保傅》中记载“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

”太保、太傅、太师合称“三公”。

“师”的地位最高,“傅”、“保”次之。

《礼记·文王世子》:

“出则有师,是以教喻而德成业。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分工明确:

《大戴礼记·保傅》“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道之教训。

”——保其身体,即负责身体的保育;傅其德义,即负责培养道德;道之教训,即进行文化知识及统治经验的传授。

内容全面:

师保之教,内容全面,包括了德、智、体三方面的内容。

“三少”:

少师、少傅、少保。

西周除设“三公”外,还置有副职“三少”,他们时常相伴太子左右,以影响和指导太子。

使之“间正事,闻正言,行正道”。

因为太子教育关乎国家之命运,“教得而左右正,左右正则太子正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

”孔子曰:

“少成若天性,习贯如自然。

2.乳保教育制度指在后宫挑选女子担任乳母、保母等,以承担保育、教导太子、世子事务的制度。

据《礼记·内则》中记载,太子、世子出生后不久,即“异为孺子室于宫中,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子室。

他人无事不往。

”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他们分别承担母后的部分职责,其中,:

“师,教以善道者;慈母,审其欲恶者;保母,安其寝处者。

”总之,由他们共同负责太子、世子德性的培养与日常起居的料理。

乳母:

均择于大夫之妾或士之妻中。

影响:

西周时期行于宫内的乳保之教,也影响到当时一般大夫的家庭教育,《礼记·内则》中说:

“大夫之子有食母。

”食母,即是乳母。

此后封建社会时期,一些富贵人家也都为幼儿雇有乳母。

三、奴隶社会胎教的实施

最早实施胎教的西周文王的母亲太任。

《列女传》:

“太任者,文王之母,挚任氏中女也。

王季娶为妃。

太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

及其有娠(shen),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

……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识百。

君子谓太任能胎教。

文王之孙成王的母亲在怀成王时也实施过胎教,汉代学者贾谊在《新书·胎教》中曾说:

“周妃后妊成王于身,立而不跛;坐而不差,笑而不諠,独处不倨,虽怒不骂,胎教之谓也。

四、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1.由于家庭的出现,原始社会的儿童社会公育已经消失,而代之以家庭承担教育学前期儿童的任务。

2.由于奴隶主贵族居于统治地位,垄断着受教育的权力,因而儿童的学前教育也仅限于奴隶主贵族的家庭中实施。

3.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已有了较明确的年龄划分。

4.对幼儿实施的学前教育不仅有着鲜明的阶级性,而且已经注意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制定相应的学前教育计划。

5.奴隶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对学前教育尤为重视,不仅建立了针对君主教育的保傅制度与乳保教育制度,还提出了实施胎教的主张和具体要求。

第二章中国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封建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

社会状况:

春秋末年(公元前475年),中国开始进入了封建社会。

奴奴隶制度崩溃,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士阶层壮大,私学大兴,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更多的人掌握了原来为贵族所垄断的文化与道德等方面的知识,为更多的家庭实施学前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儿童的学前教育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家庭的重要性:

在封建社会,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子女与社会的最早接触点,也是我国古代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场所。

重视学前教育:

养正于蒙。

张载《正蒙·中正篇》“蒙以养正,使蒙者不失其正,教者之功也。

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序论》“谓之《正蒙》者,养蒙以圣,功之正也。

圣功久矣,大矣,而正之惟其始。

蒙者,知之始也。

孟子曰:

“始条理者,智之事也。

”其始不正,未有能成章而达者也。

罗泽南《小学韵语》“教人之道,首重发蒙;蒙以养正,是曰圣功。

…人之初生,至善者性;仁义礼智,天之所命。

恻隐辞让,羞恶是非;蔼然四端,扩而充之。

幼而不学,遂失天真;性漓情怪,不可为人。

父兄之教,当及其时,长其良能,充其良知。

一、封建社会学前家庭家庭教育的目的

1.为培养统治阶级人才服务

历代统治者多重视教育,建立学校,目的是通过学校教育为封建社会培养“建国君民”的统治人才。

(1)邸第:

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机构的萌芽。

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和帝的妻子邓皇后,曾征召汉和帝的弟弟济北王与河间王的子女四十余人(年龄在五岁以上)及邓家近亲子孙三十余人,在宫廷开办邸第,教这些孩童读经书,其中还为年幼的儿童专设教师和保姆。

邓皇后每天早晚亲自到邸第对孩子们抚育教导,监督学业。

这是中国最早学前教育机构的萌芽,因为只局限在一定的大家族内,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学前教育机构。

邸第的出现,是封建宗法家族制度下的产物。

《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太学:

封建社会一种重要的官学机构,西汉武帝时建立,为造就官僚后备军而设立。

董仲舒“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源也。

“学而优则仕”

2.齐家治国的基础

《礼记·大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孔子:

“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

家教与治国的逻辑关系:

本源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中家与国的密不可分。

皇位实行嫡长继承制,百姓以血缘关系论亲疏。

父权与君权名异实同。

“家之不宁,国难得安。

”由此,许多政治家、思想家提出国之本在家,欲治其国,须先齐家的观点,并赋予家庭人口生产、物质生产、教育三重功能,使中国传统的家庭具有特殊的意义。

《孟子·离娄上》孟子曰:

“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3.光耀门楣

如果说齐家治国是政治家为古代学者学前教育制定的终极目标,那么光耀门楣则是普通家庭实施学前教育的实质动机与最切近实际的目的。

将个体的光荣与家庭的荣耀联系起来,根源于中国社会的特点。

“一人当灾,全家遭殃”“株连九族”“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望子成龙”

二、学前家庭教育的内容

1.儿童生活常规的教育与培养

常规,一般指生活规则和行为规则,用以约束人的行为,培养良好习惯。

常规教育一般包括生活常规和行为常规。

(1)礼仪常规的训练

封建礼教是封建时代人们思想行为的规范体系。

孔子说: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礼”的核心在于辨名分、定尊卑,使君臣、夫妇、长幼、上下各有等级差别,从而确定各类人际关系的准则及相应的行为规范,使每个人都能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上安守本分、循规蹈矩,从而稳定整个社会秩序。

古代关于儿童生活常规的教育,概括为“幼仪”或“童子礼”,基本上都是为封建礼教服务。

生活常规总的原则是谦卑、恭谨、稳重。

幼仪教育是对幼儿言行举止必须符合“礼”的规范的教育,就是对幼儿进行符合礼仪的姿态训练,对儿童的坐、立、行、跪、拜、饮食起居等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儿童与家中长辈的关系礼节:

“应对、进退之节”,包括:

长辈召见之礼和求见长辈之礼。

《礼记·曲礼》:

“将上堂,声必扬”,即事先发出声音以使长辈有所准备,不可突然推门而入。

“将入户,视必下”,即进屋时应放低视线,不可四处张望。

《童子礼》规定:

“凡见尊长,不命之进,不敢进。

进时当鞠躬低首,疾趋而前。

(2)养成卫生习惯

南宋教育家朱熹“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

“饮食照管勿令污坏;行路看顾,勿令泥渍。

朱熹在《童蒙须知》中指出:

“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拭几案,常令洁净。

清人朱柏庐也要求子弟“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

2.初步的道德教育

孔子: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朱熹:

“自小便教之以德,教之以尚德不尚力之事”

(1)立志

中国古代教育家都把立志视为品德教育的首要内容。

历史上许多教育家都把立志报国作为首要教育内容。

如南宋岳飞幼儿时,其母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勉励他立志爱国,报效朝廷,后来他成为民族英雄。

立志为学,也是古代家庭对孩子进行立志教育的重要方面。

为了让儿童立志向学,古代还编了很多故事,如《头悬梁》《锥刺股》《嚢萤照读》《凿壁偷光》等,都成为父母教育孩子勤奋用功的好教材,在民间广为流传。

(2)孝悌

《吕氏春秋·孝行》中说:

“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

”孝悌之道成为古代道德的根本。

“孝”的教育,主要是要求幼儿从小养成不违父母意志,服从父母绝对权威的习惯。

清代学者李秀《弟子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居家杂仪》中也指出:

“凡诸卑幼,事无大小,无得专行,必自禀于家长。

”均突出了父母的绝对权威。

对幼儿进行“孝”的教育,还要求幼儿自小养成敬奉双亲的习惯。

《孝经·纪孝行》中说:

“孝子之事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

《礼记·曲礼》中要求儿子对父母应做到“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即冬天应使父母温暖而不受寒,夏天应使父母凉爽而不受热,晚上要为父母铺好床,早晨要向父母请安。

东汉时的黄香是实行这种孝行的典范,《三字经》中说“香九龄,能温席”,讲的就是黄香九岁时对父母非常孝顺,寒冬时能用自己的体温为父亲暖被窝。

因此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

辩证地看待古代“孝”的教育,“借正父子之论,以严君臣之分”——本质,即突出父权的“孝”,旨在强化对皇权的“忠”,而且这种“忠”、“孝”是不问是非的“愚忠”、“愚孝”,它完全扼杀了儿童的个性与自由,成为制造奴性和奴才的渊薮,这是我们应当批判的。

对幼儿进行“梯”的教育,主要是要求孩童自幼兄弟友爱,为兄者爱护弟弟,为弟者敬爱兄长。

“孔融让梨”的故事在封建社会曾广为流传,并在学前家庭教育中作为进行梯的教育的典型事例而屡被引用。

(3)崇俭

提倡节俭,切勿奢华,这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

农业文明古国,农村的稳定决定着朝廷的安危。

农业生产艰辛,丰收得之不易,一如唐诗中所说: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提倡勤俭并举。

“一生之计在于勤”,但只知勤若不能节俭,勤劳所得很快就会化为乌有。

明清之际学者孙奇逢在其《孝友堂家训》中告诫弟子说:

“居家勤俭,孰为居要?

博雅曰:

‘勤非俭,终年老瘁,不当一日之奢糜。

’”他说,勤与俭相比,“似俭尤要”。

(4)诚信

诚信就是诚实无欺。

幼儿的心理特征:

明人李贽说:

“夫童心者,真心也。

”幼儿的天性纯洁美好,“绝假纯真”。

不正确的影响或幼儿自身因自夸或惧过,有时也会说谎,导致日后欺诈之心生长的萌芽,逐渐丧失“童心”,“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要卫护此诚实无欺的“童心”,使之不失,长辈应从正面进行引导教育。

而幼儿年幼无知,难辨是非,长辈又应以自身诚实的行为来引导幼儿,《礼记·曲礼》中说:

“幼子常视勿诳。

”元人陈澔释为:

“常视之以不可欺诳,所以习其诚。

”《韩非子·外储上说》中讲到的春秋时期的曾参杀猪的故事为人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另外,《韩诗外传》中也记载了一则孟母教子无欺的故事,都给后人留下了很好的榜样。

一旦小孩子由于某种原因说了谎时,父母则应该及时训诫,予以纠正,以杜绝此类事情的再度出现。

宋代邵博在《闻见后录》中曾记载史学家司马光儿时剥核桃皮的一件往事,便是很好的例证。

(5)为善

善,在封建社会主要是指合乎道义、合乎礼仪的事。

由于儿童年幼,不可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善事,故许多家长都非常重视教育幼儿行小善戒小恶,积小善以成大德。

三国刘备遗诏教训后主说: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清人张履祥在《训子语》中说: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西汉的贾谊在《新书》中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孙叔敖幼时见到两头蛇的故事。

这些都说明了古人重视教育幼儿为善积德,积小善成大德是很可取的。

3、文化知识教育

由于“万般成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支配,文化知识教育便成为众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