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队伍建设规划.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74352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才队伍建设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才队伍建设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才队伍建设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才队伍建设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才队伍建设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才队伍建设规划.doc

《人才队伍建设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队伍建设规划.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才队伍建设规划.doc

附件

池潭水电厂2011-2015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适应企业快速发展需要的和谐人才队伍,根据福建公司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企业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人才队伍现状、预测及分析

 

(一)人才队伍现状

  1.员工队伍现状

2010年末企业实有员工总数241人。

其中管理人员57人;专业技术人员37人;技能人员137人;内退10人。

  2.人才资源现状

基本人才资源由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员或中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构成,共193人,占员工总量的80.1%。

其中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53人、初级职称61人;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37人,其中高级技师3人、技师11人、高级工23人。

  3.学历结构

  研究生及以上3人,本科76人,专科62人,中专24人,技校18人,高中30人,初中及以下28人。

  

(二)现状分析

企业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以创建“四好”领导班子为龙头,以绩效目标责任制考核为手段,以人才开发推动企业发展,以人才能力建设保障安全生产,以人才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促进企业效益提升的人才开发与培养战略,努力推进企业改革与发展,形成了以技术比武、岗位调考为主线,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重点,以提升专业技术、操作技能和传播新理论、新知识、新工艺为抓手的全员大规模培训格局,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池潭水电厂2008-2012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得到有效落实。

一是用工总量得到有序控制,人员效率不断提高。

截止2010年12月31日(下同),企业共有员工241人,用工总量逐年减少,单位用工由2007年25.2人/万千瓦降至23.1人/万千瓦。

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07年的22.9万元/人·年增长到35.8万元/人·年。

二是人才能力素质不断增强,人才质量相对提升。

企业基本人才资源中本科及以上学历79人,比2007年增加16.2%。

中级及以上职称64人,比2007年增加12.3%。

  三是人才开发基础不断夯实,人才发展得到基本保障。

先后制定了《池潭水电厂人才储备制度》、《池潭水电厂班组培训管理制度》、《池潭水电厂教育培训积分管理制度》等,初步建立了开发培养、选拔使用、考核评价、流动配置、激励约束“五位一体”工作格局,营造了较好的人才队伍发展环境。

  (三)主要问题

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发展形势和企业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人才结构还不合理。

2010年底,企业初级职称及以下人员177人,占人员总量的73.4%,高级职称仅11人;技师及以上人才仅14人;有30.3%的员工学历在中专以下,仅有3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低、技能等级低的人员总量多,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偏少。

企业超员(定员188人)、老龄化严重(平均年龄43岁),富余人员难以适应企业生产经营需要。

人才队伍在学历、专业及年龄分布上还不均衡,与其他发电企业相比,高素质人才问题及年龄结构缺乏竞争优势。

二是优秀的核心和骨干人才紧缺。

在经营管理领域,缺少优秀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特别是政治素质过硬、管理决策水平高,具有全局观念和良好应变能力、创新能力,能够大幅提升企业经营业绩的优秀领军人才。

在专业管理领域,缺少专业、技术或技能过硬,在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善于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能够带动、引领企业专业水平和业务团队不断提升的优秀专业技术和专业管理带头人。

三是人才工作机制缺乏活力,市场化程度低。

一些部门对人才队伍建设还缺乏足够重视,重使用、轻培养现象依然存在;传统的职业发展通道较单一,选人用人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问题。

“五位一体”的人才工作机制还不够完善,员工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甚至思维还停留在计划经济“吃大锅饭”年代,危机意识、市场意识不够到位。

这些都制约着人才管理改革和人才队伍建设,亟需改进。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福建公司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围绕企业发展战略规划,遵循人力资源价值理论和人才成长规律,着力体制机制创新,优化环境,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坚持以推动项目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为重点,通过项目带动,统筹推进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三支”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加快高试、二次等紧缺人才培养,改善人才队伍结构,为企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1.党管人才的人才组织原则。

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水平。

实行党委统一领导,人力资源部门牵头抓总,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其它部门认真贯彻、逐级落实的人才工作格局。

  2.服务发展的人才使用原则。

把服从服务企业战略实施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紧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确定人才工作任务,根据科学发展需要制定人才政策措施,适度超前培养和适量储备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用发展和业绩成果检验人才工作成效。

  3.以用为本的人才培养原则。

倡导人人都能成长的理念,努力提高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技术素质。

全面提高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注重培养人才的开拓创新能力。

以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的贡献衡量人才的价值,以人才的价值兑现人才的激励待遇,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相协调。

  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按照“加大力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要求,全面落实人才队伍规划中的各项措施,不断加以修改完善和推进。

到2015年,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满足需要的人才队伍,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逐步确立企业人才竞争比较优势,为顺利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奠定人才基础。

——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队伍结构更加合理。

中级职称及以上人员由2010年的79人增加到100人;技师及以上人员由2010年14人增加到30人。

人才的分布和层次、类型等结构更适应企业发展需求。

——领军人才队伍有效充实,专家型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重点培养一支具有市场开拓能力和现代管理水平,既熟悉生产管理又懂得经营管理的中层领导人员队伍;突出培养一批有专业特长,解决现场重大问题能力强的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专家型人才队伍;加快培养一批高试、二次方面的紧缺人才。

  ——人才建设机制不断完善,人才成长环境持续优化。

建立以完善的人才管理体制为保证,以市场化管理为核心,以满足企业战略发展需求为目标,岗位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保证人才健康成长,促进人才不断涌现,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生机勃勃的人才队伍建设状态和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工作局面。

  

(二)主要任务

  以培养优秀的企业领军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三支”人才队伍建设。

  

(1)经营管理人才

发展目标:

以提高执企能力、盈利能力为重点,加快建设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主要举措:

以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素质建设为重点,加强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监督、考核和日常管理,不断提升能力和素质。

依托高等院校和各类培训机构,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

健全人才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强化价值导向,刚性考核,深化结果应用。

以提高先进管理推广应用能力、持续创新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为核心,努力打造一支站在企业管理前沿、加速推进企业管理进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进一步强化经营管理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

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基本要求,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轮岗交流机制,加强岗位实践锻炼。

  

(2)专业技术人才

  发展目标:

以提高技术革新能力、发挥专业技术带头人作用、解决现场实际技术难题为核心,以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紧缺人才培养为重点,打造一支能够夯实安全生产、推进科技进步、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到2015年,企业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

4:

3,基本形成门类齐全、涉及专业范围广的一批精英人才队伍。

  主要举措:

构建分层分类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格局。

加强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理论知识学习和应用,实行导师制人才培养计划,着力提高解决一般技术性问题的能力;抓好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理论更新,重视实践锻炼,通过专业技术交流、专业轮训等途径,提高独立解决较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强化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实施“精英人才”工程,破解部门间人才流通壁垒,促进“精英人才”在不同部门间合理流动,提高解决重大问题效率。

  创新人才职业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与激励,推进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3)技能操作人才

发展目标:

以适应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为导向,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培养为重点,培养一支门类相对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主要举措:

建立以企业培养为主体、委托培养为辅助,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紧密联系、企业推动与个人需求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大力实施持证上岗培训。

以推行持证上岗作业为载体,以考促培,强化中高级工技能人员“三熟三能”培训,不断夯实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强化竞聘上岗制度落实。

进一步明细岗位任职条件和能力要求,尤其是重要生产操作岗位的人才选拔,通过明晰岗位能力素质要求,以岗位变动带动人才发现,不断推动人才源泉的充分涌流;加强“一岗多能”训练,建立健全特殊人才选拔使用办法,通过项目攻关、技术改造和“名师带徒”活动,进一步拓展高技能人才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比武、劳动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多渠道、全方位推进技能人才培养,造就一批重点专业、重点岗位、重点工艺的技能能手;巩固深化岗位调考成果,加强培训成果考核评估,强化培养,强制提高。

  注重革新能力培养,建立技能人才参与企业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制度。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的双向学习和流动机制,推动技术绝招、绝技和成果的推广应用。

  推行技能操作师制,拓宽职业发展通道。

引导技能人员围绕“需做什么、要做什么、会做什么”目标,提高技能人员解决现场问题能力。

完善优秀技能人才选拔评价方式,突破专业年限、学历限制,建立与技能竞赛、革新创造紧密联系的技能等级晋升的通道。

  四、体制机制创新

  

(一)改进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

  1.完善人才管理体制

目标要求:

明确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职责和管理界面,分级分层管理。

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培训管理体系,以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为导向,持续深入地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完善人才管理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主要任务: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把人才发展与企业发展统一起来,把人才价值和企业效益统一起来,围绕破解人才发展不平衡、专业分布不均衡、专家型人才紧缺等问题,着力在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科学评价和发现使用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发挥人才智力的支撑作用。

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工作作为部门领导目标纳入业绩考核。

建立教育培训评估制度,将人才教育培训作为重要的工作业绩,纳入星级企业创建考评,强化各级人才培训的主体和责任。

2.改进人才管理方式

目标要求:

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改进管控方式,推动企业人才管理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服务转变,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捷高效转变。

健全企业内部人才市场,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遵循分类指导和科学规范的原则,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的主体作用。

主要任务:

完善人才管理运行机制,健全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人事制度。

  3.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目标要求:

加快完善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涵盖人才开发培养、选拔使用、考核评价、流动配置、激励约束等人才资源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