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3503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6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常州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苏省常州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江苏省常州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江苏省常州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江苏省常州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常州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

《江苏省常州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常州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常州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

江苏省常州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最新】江苏省常州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A.开发清洁能源B.大量使用农药C.垃圾分类回收D.倡导公交出行

2.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

B.

C.

D.

3.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A.维生素B.油脂C.蛋白质D.糖类

4.生活中下列物质,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A.食盐水B.白醋C.蒸馏水D.肥皂水

5.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将浓硫酸缓慢加入水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B.用10mL的量筒量取9.75mL的液体

C.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D.用嘴吹灭酒精灯

6.“我是碳家族的大女儿,让大地充满生机、让地球因我而温暖;我调皮可爱,钻进石灰灰水,搅得人家不安宁;我藏在汽水里,小朋友喝了直打隔。

”这里叙述中的“我”是指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一氧化碳

7.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B.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D.食品包装中充氮气用于防腐

8.水是生命之源。

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海水B.蒸馏水C.矿泉水D.雨水

9.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金属制品锈蚀的是(  )

A.在表面刷漆B.在表面涂油C.在表面镀铬D.用湿布擦拭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同一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多

B.同一温度下,任何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

C.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

D.在同一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

11.在指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S

SO3B.CO2

O2C.Fe3O4

FeD.Ca(OH)2

NaOH

12.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是(  )

A.

B.

C.

D.

1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中提到可试用利托那韦进行抗病毒治疗,利托那书的化学式为C37H48N6O5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托那韦是由5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B.每个利托那韦分子中含37个碳元素

C.利托那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D.利托那韦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O2(H2O)一用生石灰B.CaCO3粉末(Na2CO3)一加水过滤、洗涤,干燥

C.CO2(CO)一点燃D.KCl溶液(K2CO3)一加适量盐酸、蒸发

15.下列四种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Cu2+SO42-Na+Cl-B.H+Na+K+NO3-C.H+Ca2+NO3-CO32-D.Mg2+Cl-OH-Na+

16.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门捷列夫发表元素周期表

B.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拉瓦锡发现氧气约占空气的1/5体积

D.诺贝尔提出质量守恒定律

17.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点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B.溶液时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碱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碱

18.实验室欲将80g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糖溶液浓度增大至50%,简单易行的方法是

A.恒温蒸发40g水B.恒温蒸发25g水C.再溶解48g糖D.再溶解20g蔗糖

19.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

用pH和温度传感器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下面两张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再增加

C.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D.从变化趋势看,b点和f点存在对应关系

20.电解法是工业炼铜的主要方法,化学方程式为2CuSO4+2H2O

2Cu↓+O2↑+2H2SO4,取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在实验室中模拟工业条件进行电解,当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488.0g溶液和9.6g铜(注:

本题不考虑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

向电解后得到的488.0g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某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溶质量分数均与原硫酸铜溶液相同,则这种物质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①Cu②CuO③CuCO3④Cu(OH)2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二、填空题

21.用化学用语填空。

(1)纯碱______;

(2)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

(3)干冰_______;

(4)常作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______。

22.“东鞋”(用废旧皮鞋熬制成的酸奶)、“西毒”(含铬毒胶囊)“南地”(地沟油)、“北钙”(某高钙奶中含禁止食用的三聚氯胺)、“中耳朵”(人造猪耳朵)等一系列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危害人体健康。

化学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物质。

(1)酸奶中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点燃后会闻到_______。

(2)“毒胶囊”中含有有毒的铬是_________(填“单质”“原子”或“元素”)。

(3)地沟油中油脂________(填“是”或“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4)高钙奶中的钙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人体缺钙会导致________。

(5)人造猪耳朵的一种原料是硅酸钠,其中阳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

23.从【最新】春节起,常州大部分地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开启了龙城环保新时代。

(1)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可以减少噪声污染、火灾等,还可以减少SO2和_________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提升空气质量。

(2)秸杆在一定条件下发酵,可以逐步转化为乙醇,乙醇发生不完全燃烧,其微观过程可表示为(“

”表示碳原子、“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

从其微观过程可以推出,乙醇的化学式为_________,a与b的比值为________。

(3)当9.2g乙醇参加上述反应过程时,产生一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_____?

24.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A、B的溶解度(S)的大小关系为:

SA_______SB(填“>”、“=”或“<”)。

(2)现有t2℃的A、B饱和溶液各100g,同时将此两份溶液升温至t3℃(不考虑水蒸发),则此时A、B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ωA_________ωB(填“>”、“=”或“<”)。

(3)t2℃时,将30gA加入50g水并充分搅排,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

(4)t2℃时,将B的某溶液100恒温蒸发10g水,析出3gB。

若继续恒温蒸发掉10g水,此时析出B的质量________3g(填填“>”、“=”或“≥”)。

(5)当A中很有少量B时,提纯A采用的方法是______(“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25.某危险品仓库中的电石(CaC2)因淋雨而发生爆炸。

(1)向可燃物浇注大量消防水是常用的灭火方法,原理是____。

(2)该仓库中存放的电石遇到水会产生乙炔(C2H2),乙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该危险品仓库内应张贴下列标识中的________。

(4)分析此次事故可以知道,电石着火时不能用水浇灭,而应该向燃着的电石覆盖大量_______。

26.金属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用不锈钢、合成橡胶、氧化镁等材料制造的飞机轮胎属于___________材料。

(2)航空煤油是飞机的燃料,它主要是由______炼制的。

(3)特种钢中含有少量Mn,A1粉和MnO2混合在高温下反应可得到Mn,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Mg(OH)2受热分解生成高熔点的MgO。

Mg(OH)2可用作阻燃剂,其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

A分解吸热,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BMgO覆盖燃烧物,隔绝氧气

三、实验题

27.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比赛初赛的题目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要求同学利用导管,铁丝以及下列仪器制取氧气并完成铁丝燃烧实验。

(1)甲同学对仪器Ⅰ不熟悉,该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

(2)乙同学看到有仪器G,所以他决定选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他选用导管以及C、F收集氧气,该收集方法称为__________法。

实验时,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

(3)丙同学用H装置收集氧气,他应将气体从_________(填“a”或“b”)通入。

(4)当甲同学将铁丝(绑有燃着的火柴梗)迅速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后,没有看到预想的“火星四射”现象,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

A装置气密性不好,得到的氧气纯度不高B铁丝已生锈,铁锈未及时除去

C伸入集气瓶太早,火柴燃烧消耗大量氧气D在集气瓶中加了水或沙,使温度过低

28.经过激烈的比赛,最后由乙同学和丁同学进入了决赛,决赛的题目是“粗盐的初步提纯”,要求对5g粗盐进行提纯。

(1)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据此判断,乙同学实验中应选择的量简规格是_______。

A10mLB20mLC100mL

(2)在过滤操作中,丁同学用玻璃棒引流待滤液体,但所得滤液依然浑浊,造成此现象的可能原因有______。

A滤纸被玻璃棒捅破B过滤器中液面超过滤纸边缘

C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D盛接滤液的烧杯内壁附有少量AgNO3溶液

(3)在蒸发操作中,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待____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水分蒸干。

(4)为除去粗盐中的杂质氯化钙,过滤前可以向待滤液体中滴加适量Na2CO3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9.如图是“氢氧焰”实验装置,其中A、B装置分别用于制取并用气球临时存储气体B装置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通过活塞K1、K2分别有序控制氧气和氢气的流量,先后进行如下操作:

①关闭K2,打开K1,通入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三通管口处,观察到_____________,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

将燃着的木条移开,火焰消失。

②关闭K1,打开K2,将燃着的木条置于三通管口处,管口处有火焰。

移去燃着的木条,氢气安静地燃烧,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把铁片放在火焰上一段时间,铁片呈红热状。

打开K1,通入氧气,铁片迅速熔断被切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30.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探究FeCl3溶液的相关性质。

相关信息:

Fe和Fe3O4,易被磁铁吸引,FeO是一种黑色固体,不能被磁铁吸引;Fe3O4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FeCl3具有氧化性,与单质铁等物质化合时铁元素化合价会降低。

(1)实验一:

将饱和FeCl3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至沸腾后,发现逐渐产生红褐色沉淀,加热时,FeCl3,易与水反应生成红褐色固体物质和盐酸,红色固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

将实验一蒸发获得的红色固体灼烧,颜色由红色变为红棕色。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①氢氧化镁,氢氧化铜等物质加热也能分解得到对应的金属氧化物,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物质则无此性质。

结合实验,从物质类别及其溶解性推断,通过加热分解___________可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

②将氢氧化镁和铜粉混合物充分加热,得到的固体物质与原混合物质量相同,请问,氢氧化镁和铜粉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实验三:

小组同学用多根玻璃棒蘸取饱和FeCl3溶液于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在1分钟内观察到玻璃棒表面颜色的变化依次为:

黄色、红褐色、红棕色,黑色。

①同学们对黑色物质的成分产生了疑问。

联系酒精的可燃性、还原性等相关性质,对黑色物质的成分提出了猜想,经讨论,可能是_______和Fe3O4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②为了确定黑色物质的成分,收集黑色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黑色粉末用磁铁吸引,观察现象

黑色粉末全部被磁铁吸引

综合实验现象判断,此黑色物质成分是_______

向装有黑色粉末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观察现象

固体逐渐溶解,但无气泡产生

 

五、流程题

31.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覆盖有一薄层铜的绝缘板,制成印剧电路板。

人们为了从废腐蚀液(含有CuCl2、FeCl2和FeCl3)中回收铜,并重新得到FeCl3溶液,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已知:

2FeCl3+Fe=3FeCl2)

(1)操作②、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上述流程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步骤③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在工业生产中,步骤⑥的通常做法是向B中通入氯气,而在实验室向B中滴加适量过氧化氢溶液,也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工业完成步骤⑥的反应属于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实验室完成步骤⑥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开发清洁能源,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与主题相符;

B、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会加重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故与主题不相符;

C、分类回收生活垃圾,能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等,故与主题相符;

D、乘坐公交车车出行,可减少空气污染,故与主题相符。

故选B。

2.D

【分析】

构成物质的微粒就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氢气由氢分子构成,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分子。

【详解】

A.

表示两个氢原子;

B.

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

C.

表示一个氢离子;

D.

表示一个氢分子。

故选D。

3.D

【解析】

【分析】

人体需要六类营养物质:

糖类、脂肪、蛋白质、水、维生素、无机盐。

【详解】

A、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故A不正确;

B、油脂是油和脂的总称,如植物油,动物油脂,故B不正确;

C、蛋白质存在于瘦肉、蛋类、豆类及鱼类中,故C不正确;

D、面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D正确。

故选D。

4.D

【详解】

A、食盐水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错误;

B、白醋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错误;

C、蒸馏水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错误;

D、肥皂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正确。

故选D。

【点睛】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

5.A

【详解】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正确;

B、10mL的量筒只能够精确到0.1mL,因此用10mL的量筒不能量取9.75mL的液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炸裂会试管,故错误;

D、用嘴吹灭酒精灯易引起火灾,应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火焰,故错误。

故选A。

6.A

【详解】

二氧化碳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汽水中含有或溶有CO2,进入体内,温度升高,气体或CO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气体或CO2从体内逸出,因此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

故选A。

7.A

【详解】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硬度最大的物质,可用来切割玻璃,硬度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正确;

B、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小苏打能和盐酸反应,属于化学性质,错误;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把金属从金属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属于化学性质,错误;

D、由于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和食品反应,所以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错误。

故选A。

【点睛】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8.B

【详解】

A、海水中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属于混合物,选项A错误;

B、蒸馏水是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选项B正确;

C、矿泉水中有矿物质和水,属于混合物,选项C错误;

D、雨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选项D错误。

故选B。

9.D

【解析】

【详解】

A、在表面刷漆,能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金属制品锈蚀,故A错误;

B、在表面涂油,能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金属制品锈蚀,故B错误;

C、在表面镀铬,能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金属制品锈蚀,故C错误;

D、用湿布擦拭,金属制品能与氧气、水分充分接触,不能防止金属制品锈蚀,故D正确。

故选D。

10.D

【详解】

A、温度相同时,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所以温度相同时,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由于没有确定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故错误;

B、没有确定溶质的种类,不能确定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故错误;

C、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而言,同种溶质低温下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可能会小于高温下同种溶质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在不明确温度时,比较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无价值的,故错误;

D、在同一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故正确。

故选D。

11.A

【详解】

A、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不能一步实现,故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可以在光合作用中生成氧气,可以一步实现转化,故选项错误;

C、四氧化三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以一步转化,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转化能一步实现,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

涉及多种物质之间的一步转化时,第一要注意转化的方向,第二是要是否存在明显的不能实现的转化,也就是找出明显的突破口来加速题目的解决。

12.B

【解析】

A、图中小木条能燃烧,玻璃棒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故选项错误;B、图中小木条先燃烧,小煤块后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正确;C、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薄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可得出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错误;D、图示烧杯中的蜡烛一定时间后熄灭,放在空气中的蜡烛正常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13.C

【详解】

A、由化学式可知,该物质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说法错误;

B、由化学式可知,每个利托那韦分子中含有37个碳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论个数,说法错误;

C、利托那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7+1×48+14×6+16×5+32×2=720,说法正确;

D、利托那韦中,碳、氢、氮、氧、硫五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37):

(1×48):

(14×6):

(16×5):

(32×2)=444:

48:

64:

80:

64,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说法错误。

故选C。

14.C

【详解】

A、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Na2CO3易溶于水,CaCO3粉末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K2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C。

【点睛】

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5.B

【详解】

A、其Cu2+的水溶液呈蓝色,故选项错误;

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C、H+、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Ca2+、CO32-能结合成碳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Mg2+、OH-能结合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

16.D

【解析】

【详解】

A、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说法正确。

B、1911年,卢瑟福等人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说法正确。

C、1775年,拉瓦锡通过实验发现了空气是由氮气与氧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故说法正确。

D、波义耳与质量守恒定律失之交臂,在罗蒙诺索夫提出质量守恒这一观点后,拉瓦锡通过天平进行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故说法错误。

故选:

D。

17.B

【解析】

【详解】

A、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如中子,故A不正确;

B、溶液是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B正确;

C、单质是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而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故C不正确;

D、含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种类很多,不一定是碱,例如H2O,故D不正确。

故选B。

18.A

【详解】

常通过两种方式:

①加入溶质,②蒸发溶剂,

①加入蔗糖:

设需要加入蔗糖的质量为a,则:

×100%=50%,解得:

a=40g;

②蒸发溶剂:

设要蒸发水的质量为b,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

80g×25%=(80g-x)×50%,解得:

b=40g。

故选A。

19.D

【详解】

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A、根据图示可知,b点的pH>7,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NaCl和过量的NaOH,该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图示可知,C点的pH=7,c点时恰好完全反应,c→d 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C、e→f 变化趋势是温度升高,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D、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NaCl和过量的NaOH,f点所示是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该选项说法不确。

故选D。

【点睛】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过程中放热。

20.B

【分析】

由化学方程式2CuSO4+2H2O

2Cu↓+O2↑+2H2SO4,可知反应过程中溶液变化为每消耗1分子的硫酸铜,减少1个铜原子和1氧原子,所以要使所得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均与原硫酸铜溶液相同,需要每生成1分子的硫酸铜,增加1个铜原子和1氧原子。

【详解】

A、铜与硫酸不反应,故错误;

B、氧化铜与硫酸反应时,每生成1分子的硫酸铜,增加1个铜原子和1氧原子,故正确;

C、碳酸铜与硫酸反应时,每生成1分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