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 案例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蔡金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3264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6 案例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蔡金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006 案例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蔡金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006 案例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蔡金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006 案例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蔡金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006 案例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蔡金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06 案例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蔡金锋.docx

《006 案例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蔡金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6 案例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蔡金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06 案例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蔡金锋.docx

006案例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蔡金锋

案例: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永泰三中蔡金锋

一、教学内容分析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二册》(人民版)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课。

《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变化的因素。

专题四共分三节: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本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在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鸦片战争以来动荡中的近代社会生活;新中国新生活新风尚。

把历史的视角投入到普通的民众中去,这体现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崭新趋向。

这课在本单元中地位最重要,后两课只是把社会生活中的行和传媒的变化单独拿出来讲而已。

本课内容概览:

鸦片战争后,列强们蜂涌进入中国,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西方的商品和资本,同时也把西方的思想、文化带到了中国。

在中国社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习俗等方面引起了大变革,出现了许多色彩斑斓、新奇特异、意味深远、令人目不暇接的新鲜事物,使得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开始走向近代的广阔画面。

这种变化的总的趋势是:

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逐渐走向近代化、现代化。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1.这一课内容新颖,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很容易直观感受,具有较浓厚的兴趣。

大量的使用图片,或以采访年长者的方式及了解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

2.学生在初中课本里已初步领略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他们的知识是零碎的,对近现代我国人民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没有形成系统的规律性的认识。

尤其是普通高中进入新课改后,历史学科的教材变化比较大,以往的历史教材是按通史体系编排,而新教材则按专题体系,把历史归纳成若干专题,以专题为线索展现历史发展脉络;每个专题包括古今中外的历史内容,打破了时空的界限。

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深入浅出地把历史知识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学生讲述清楚,并引导他们通过学习活动有所收获,这无疑是一个重大挑战。

三、设计思想

1.多媒体教学法:

用大量生动直观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开展多媒体教学。

2.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探究相结合,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分四个教学环节进行:

(1)课前探究准备: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为服饰组、饮食组、礼仪组和建筑组,通过采访年长者、阅读书报、上网浏览有关信息等方式,收集能够反映社会生活变迁的相关实物、图片、文字等资料,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史实,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搜集、处理资料的能力。

(2)课堂情境体验:

利用学生搜集的资料,展示学生收集的实物资料,如组织一场简单的老式服装秀表演、学生表演新旧社交礼仪中的招呼方式、以及现场采访资料搜集者,挖掘资料背后的故事。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积极性。

(3)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提升与拓展。

(4)课后探究:

根据本课所学习的服饰、饮食、建筑内容,结合地方所处的自身特点,进行课后的探究。

四、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服饰组、饮食组、礼仪组和建筑组的准备,展示大量生动直观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让学生感受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走近历史,感悟生活;培养学生对美的感悟.

2.引导学生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去思考。

使学生认识到:

它的发生是必然的,同时,它的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而且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3.引导学生学习用唯物史观看问题,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

通过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怎么变?

”的史实,探究“为什么变?

”的原因以及这种变化的特点和趋势。

4.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的能力。

5.通过学习本课内容,认识物质及精神生活的变迁,树立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观念,培养学生要用辨证的全面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6.启发学生对移风易俗,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出积极性的建议,结合地方所处的自身特点,进行课后的探究;培养的学生主人翁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特征。

(二)难点:

中国社会变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课前要求学生分为服饰组、饮食组、礼仪组和建筑组,通过采访年长者、阅读书报、上网浏览有关信息等方式,收集能够反映社会生活变迁的相关实物、图片、文字等资料,为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做准备。

(二)导入新课部分

学生主持人发言:

翻开一张张发黄陈旧的照片,过去的人物,逝去的风尚又跳到眼前。

我们的爷爷奶奶,他们的孩提生活、青春年华,他们的衣食住行,他们的爱好,他们那个年代的流行和我们有什么不同,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请看我们服饰小组精心准备的“老式服装秀”(时间4至5分钟,由主持人解说这场服装秀)教师得出结论;自古以来服饰就具有御寒、遮羞、护体、美观等功能,

几百上千年来都没有多大变化,为什么近代以来却发生这么快这么大的变化?

刚才我们在服装秀中看到的旗袍、马褂、中山装、西装、中式便装、连衣裙等又是怎样出现的?

由此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部分

中国近现代社会处于剧变的历史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巨大变革引起了社会物质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物质生活通常指的是衣、食、住、行、用等方面.

社会习俗是指人们日常的行为习惯和风俗,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风尚,这些行为体现在婚姻、社交、丧葬、生产、祭祀等方面.(幻灯片显示)我们先来探讨本课的第一子目: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板书)

1.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板书):

距今18000年前的山顶洞人使用骨针缝制衣服,服饰文化从那时开始.每一个朝代的服饰都有它的特点.(幻灯片展示:

中国古代历朝服饰图)但变化不是很明显,而从中国近代开始服饰发生较大的变化。

2.近代服饰变化.(1840年-1949年)(板书)

师生互动探究

(一)

老师:

通过刚才服装秀的表演,以及阅读课文思考:

中国近代男女服饰有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

主要出现了:

男子(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女子(宽松旗袍—紧身旗袍)这些服饰。

老师:

那么这些服装分别是什么人穿的,它们大都流行于什么时候呢?

我们请我们几位服饰小组的同学给我们介绍。

学生甲: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研究清代社会文化的专家,我主要为大家介绍清朝的服饰。

清朝在乾隆年间就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冠服制度,男子的服饰主要是长袍马褂,早先是富贵人家才穿的服饰,到后来普遍了,变成全国的一般服饰;平日所戴的便帽就是瓜皮小帽,颜色是外面黑,里面红。

(展示图片)汉族妇女的服饰还是沿袭了明代妇女的服饰,主要是短衫长裙,腰上系着绸带,裙子宽大,样式很多,像百褶裙、凤尾裙、月华裙等。

(展示图片)。

而满族妇女身着旗袍是身份的象征,袍子宽大,腰平直,束身、裹腿,裙长至足,宽松式,多重镶滚。

(展示图片)

老师:

从刚才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清朝服饰讲究民族传统和社会地位的体现,男子主要是长袍马褂,妇女分为汉族身着上衣下裙,而满族妇女身着的是旗袍。

可是当时的旗袍和我们现在的旗袍又不大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西装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当时哪些人会穿西服?

学生乙:

这些都是中国近代欧风美雨潜移默化的产物。

鸦片战争后,西方的列强进入中国,他们身穿的就是西装,开始将西装引入中国,后来商人也穿上西装,清政府派留学生外出,他们回来之后也身着西装,因此使得当时在全国范围内西装开始为更多的人所接受,然后一直沿留至今。

现在西装依然作为人们对服饰美的追求,出入于许多重要的场合、社交中。

(展示图片)。

老师:

那么,西服传入对我国服饰变化有何影响?

学生丙:

促使中国服饰的改革,出现了中西合璧的男女服装:

中山装和旗袍。

首先,我介绍中山装的来历和特殊涵义,中山装是以孙中山命名的中国男用套装。

是孙中山先生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所设计的(展示图片)。

它的寓意为;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

门禁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由于它外形美观大方,既可以作为礼服,又可以作为日常便服,很受群众欢迎。

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初,中山装作为我国的民族服装,中国领导人曾经将它作为国服,在举行重大会议和迎接外宾的时候都身着中山装(展示周恩来、邓小平身着中山装出席外交的照片)。

其次,在社会变化的影响下旗袍也发生了变化,由晚清的宽松肥大开始向称身适体、短袍窄袖的方向发展,经历了清代的旗袍、民国时期的新旗袍和当代时装旗袍三个时期的发展。

最早就是旗人妇女所穿着的长袍,一般都是很宽袍大袖的(展示图片)。

然后到了民国时期,这种长袍式的旗袍开始有了改变,它开始注重女性的曲线美,袍身的长度变短,袖子也变短了,并且大量借鉴了当时西方服饰的制作工艺,并且在这一时期旗袍已经不再是身份的代表,成为一种平民的服饰。

(展示图片)而如今的时装旗袍则是适应时代要求,方便女性的穿着而进行设计的,加入了大量的流行元素,紧跟时代潮流,并且在面料的选择方面,更加的多样化。

(展示图片)

老师:

可见,中西合璧是近代服饰的变化的显著特点,同时这种服饰变化带有一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烙印。

到了现代,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我国的服饰又有了很大的变化。

请同学们看课本,新中国以来服饰分三个时期.

3.现代服饰的变化(板书)

.50-60年代:

列宁装和连衣裙为主(板书)

.60-70年代;中式便装(干部服)、绿军装为主(板书)

.改革开放以后,服装出现了多样化,由封闭走向开放,与国际接轨.(板书)

(多媒体显示文字及相关照片,教师对几种服装作适当解释)。

老师讲述:

50-60年代以列宁装和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受到青睐.是由于新中国的成立初期中国提出向苏联学习,苏联模式对当时的中国影响很深,当时人们以服装的同一性表示对党的拥戴,对革命的热爱。

因此,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服饰变化具有明显的政治生活的烙印。

“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20世纪50年代初年轻人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

60-70年代以中式便装(干部服)、绿军装为日常穿着。

由于这一时期是讲究艰苦朴素的年代(处于大跃进、全民大生产和文革时期),在那个阶级斗争,政治挂帅的时代,敢穿婚纱和西服的人不多,否则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结婚是人性的需要也被排在其次,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的需要,工作的需要。

 因此中山装又称干部服成为当时的流行.特点是简单,单调(款式及颜色);而一身绿军装则是20世纪60年代最具特色的着装方式:

“身穿绿色军便装,头戴军帽,脚蹬解放鞋,腰系皮带,背着《为人民服务》的挎包,胸前别着毛主席像章”“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些顺口溜就是真实的写照。

老师问:

何时打破了这种局限,人们的服饰开始变得绚丽多彩,并与世界接轨?

学生答:

改革开放以后。

老师:

多媒体展示现代生活照片并解说:

现在我们走到街上很难看到两个服饰打扮完全相同的人(除工作服、校服),无论男装还是女装都充分展示个性特点。

这说明改革开放以后,宽松的社会环境;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开放,与世界服饰的交流等促进服装走向多样化。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并探究:

从近代以来到现在,我国服饰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以来,每一阶段的变化都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老师问: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变化呢?

学生甲:

鸦片战争后,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文化开始逐步与西方文化结合,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征。

学生乙:

我认为是由于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审美水平开始发生了转变,开始不满足于最早的只穿暖的要求,向美观、大方、得体、舒适转变,俗话说“三分人样七分装”,爱美为人之天性,人们追求更加美观的服饰来满足自我精神的需要和增强自信心。

学生丙:

我认为促成服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变化。

而经济发展也为服饰的变化起了推动作用,如布料的创新、色彩的丰富(印染技术的提高)、各种装饰材料的推出和加工手段的进步。

老师:

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服饰的变化是随着时代而进行的,每一个时代都有着自己时代特殊的服饰。

师生共同探究之后,教师整理出近现代中国服饰变迁的知识体系(幻灯片显示)

近现代服饰变化的过程、特征及原因

1.过程:

传统→西化→中国化→开放

2.特征和表现:

(1)第一个阶段:

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建立。

主要特征:

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具体表现:

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旗袍同时流行。

(2)第二个阶段:

新中国建立后到改革开放。

主要特征:

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封闭化、独立化。

具体表现:

列宁装、中式便装(干部装)、绿军装等成为时尚。

(3)第三个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

主要特征:

由于观念的转变,与世界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了国际的潮流,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

具体表现:

服饰美观大方,款式层出不穷。

总特征:

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3.原因:

内因:

国内的历史剧变

(1)政治上(环境、形势):

革命思潮的推动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

(2)经济上(生产力的提高):

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科技革命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的影响。

(3)思想文化上:

思想启蒙的作用下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外因:

(1)西方外来文化的涌入,受欧风美雨潜移默化的影响:

西方国家资本的注入,把以工业文明、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国。

(2)受苏联因素的影响。

过渡:

学习完服饰的变化,接下来我们看看近现代在饮食方面的变化

二、并行于世的中西餐(板书)

1.中餐:

四大菜系(板书)

2.西餐:

传入及影响(板书)

3.特点:

中西并行于世(板书)

老师:

中国有句谚语“民以食为天”,中国是一个饮食文化发达的国家.你能说出中国有哪几大菜系吗?

学生:

中国主要有四大菜系

老师:

请说出四大菜系相对应的区域(用幻灯片显示,让学生做下图的连线)

四大菜系代表区域

鲁菜广州、潮州等

粤菜山东

川菜扬州、南京、镇江等

淮扬菜四川

师生互动探究

(二)

老师:

你能说出四大菜系各有什么特色和招牌菜吗?

现在我们请出课前做好充分准备的饮食小组代表来发言。

学生甲:

鲁菜。

其特点是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名菜有:

糖醋黄河鲤鱼、九转大肠、汤爆双脆等。

学生乙:

粤菜。

粤菜是以广州、潮州、东江三地的菜为代表。

菜的原料较广,花色繁多,形态新颖,善于变化,讲究鲜、嫩、爽、滑,名菜有:

五蛇羹、盐火鸡、蚝油牛肉、冬瓜盅等。

学生丙:

川菜。

正宗川菜以四川成都、重庆两地的菜肴为代表。

其特点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浓,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以辣、酸、麻脍炙人口,享有“一菜一味,百菜百味”的美誉,名菜有:

大煮干丝、怪味鸡块、麻婆豆腐等。

 

学生丁:

淮扬菜。

由苏州、扬州、南京、镇江四大菜为代表,其特点是浓中带淡,鲜香酥烂,原汁原汤浓而不腻,口味平和,咸中带甜,名菜有:

鸭包鱼翅、松鼠桂鱼、西瓜鸡、盐水鸭等。

老师:

四位同学对中餐的了解学习很到位,那么近代中国除了中餐之外还有哪些饮食呢?

请同学们看多媒体中的图片,演示“买办和他们的洋老板正在吃西餐”。

问:

西餐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对中国传统饮食有何影响?

学生甲;西餐传入的时间、原因(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来中国的洋人与日俱增,从而把西餐烹饪技术带入中国)。

学生乙:

在近代,吃西餐成为上流社会的一种时尚,对中国传统饮食也产生了影响:

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餐桌,如番茄沙司、胡椒粉、咖喱粉、味素等进入百姓家;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如糕点糖果厂等。

(展示晚清上海“一品香”西菜馆、西式点心、麦当劳餐厅的图片)

老师:

很好。

那么中西饮食有何差异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再做总结:

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首先,西方人于饮食重科学,重科学即讲求营养,故西方饮食以营养搭配为最高准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色、香、味如何则是次一等的要求;而中国菜肴讲究色香味俱全,还有进补的意识,讲求以形补形,吃啥补啥;其次,西餐还讲究用餐环境、程序、礼节。

可见,中西餐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烹饪方法、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等方面。

对中西餐了解完,教师指导学生归纳特征,并过渡到第三子目的学习。

老师: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中国近现代饮食的特征是中西餐并行与世。

接下来我们学习在建筑方面的变化。

三、居室建筑的演进(板书)

1.中国传统住宅的样式:

北方的四合院。

(板书)

2.中国居室建筑的逐渐西化:

西式住房,别墅,西式家具的出现(板书)

3.特征:

中西合璧(板书)

4.中国建筑演变的趋势:

从传统的平房到整洁、宽敞的楼房(板书)

安居乐业是中国人的梦想。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传统的民居以及西式洋房和别墅的图片(山西乔家大院、江南水乡、永定土楼、蒙古包、窑洞、西藏建筑、西双版纳吊脚楼、上海洋房、新式别墅),要求课前做好调查的建筑小组学生识图回答问题。

师生互动探究(三)

老师:

看图片,分别说这些民居的类型。

学生:

依次是北方的四合院、江南民居、少数民族民居、西式洋房。

老师:

传统的四合院有何特点?

学生:

(投影:

四合院平面图)并简要说明。

老师:

西方居住理念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

中国的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经历了中西合璧到完全西化的变化过程。

19世纪下半叶,在保留基本格局的前提下,许多传统的四合院式住宅开始了部分洋化改造。

除了四合院的形式之外,布局设施已全部欧化。

20世纪30年代前后,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里弄住宅、花园式住宅、公寓式住宅,此外,西式的家具陈设开始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

(如大衣柜、八仙桌、凳子、板床—沙发、茶几、写字台、穿衣镜、座钟挂钟、席梦思等)

经过探究,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得出:

中国建筑的特征(中西合璧)趋势(从传统的平房到整洁、宽敞的楼房)

过渡:

讲完了衣、食、住三方面的变化,最后我们来了解习俗风尚的变革

四、习俗风尚的变革(板书)

1.变革的原因(板书)

2.概况:

婚俗、丧礼、剪辫、放足、社交礼节(板书)

教师讲述;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因此它的风俗也很多,各地的风俗还各不相同,有些风俗被流传下来,有些风俗由于种种原因,慢慢就废除了,或者有了很大的变化,请同学们看投影中的习俗

(投影:

旧式婚礼、新式婚礼)(投影:

不同时期的结婚照)(播放视频:

剪辫、缠足)

师生互动探究(四)

老师:

请同学们根据投影以及阅读课本,找一找:

对习俗风尚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习俗风尚的变化趋势是什么?

学生:

历史事件有: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

变化趋势:

婚姻由古代的父母包办到近代的主张婚姻自主,新中国建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婚姻礼俗也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

丧礼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趋于简化,出现带有强烈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新中国成立后,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

在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辨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交际礼仪从古代的跪拜作揖向点头鞠躬转变,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

接着,请看我们礼仪组的成员为大家表演“辛亥革命前后社交礼仪中打招呼方式的场景”

一组同学表演辛亥革命前旧中国的打招呼场景,如:

仆人见到老爷时须下跪行礼,好友相见要作揖行礼。

另一组同学则表演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众的打招呼场景,如:

好友相见时要拥抱握手。

老师:

同学们的回答和表演都十分精彩。

为方便大家对知识点的记忆,我们将习俗的变化归纳如下:

旧习改变婚姻: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婚姻包办婚姻自由↓

旧式丧礼新式丧礼婚姻自主,删繁就简

男子留辫剪辫易服↓

女子裹足迫令放足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迷信活动破除迷信

(四)课堂小结部分

近代以来中国的物质生活和习俗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可以归纳为衣、食、住和习俗的变化,总的趋势是由闭关自守走向世界,走向现代化。

其根本原因是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冲击和影响,加之政策的推动和传统的自身不适应。

随着中西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还会进一步变化,但它一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兼收并蓄、不断扬弃的过程。

因此同学们一定要全面的认识这种变化。

请看多媒体的这题材料:

观点一:

这是一种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发展,这时候旧的文化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西方文化的进入,给我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中国逐渐改掉了一些传统陋习,与世界接轨。

观点二:

这是一种文化侵略,西方文化的进入,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步步沦丧,特别当我们过着西方的圣诞节时,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已经被韩国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

问:

作为当代青少年面对东西方文明碰撞时,应该做出怎样的正确选择?

(教师从利、弊两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五)课后拓展探究

请同学们任选一题课后探究:

1.根据本课所学习的服饰内容,结合自身特点,设计一套适合自己的服装。

2.根据本课所学习的饮食内容,结合营养平衡,为自己设计一套丰盛的全天食谱。

3.根据本课所学习的房屋建筑,结合合理想象,设计一座自己的理想家园。

七、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大多为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因此在课前提前两周布置,希望同学们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独立或组成小组准备图片、材料和表演,并在课堂上演示,共分为服饰组、饮食组、礼仪组和建筑组四个小组,起到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的效果。

由于有些同学在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时选择的就是像服饰、饮食等相关的内容,因此可以直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并且通过这次活动,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结题报告进行了一次预演,一举两得。

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收集的图片不够清晰,学生表达观点时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充分利用时间发言等。

因此如何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将任重道远!

【点评】

本节课的一个特点是师生互动,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在课前就开始,并贯穿于整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

在关于服饰、饮食部分课堂演示的准备过程中,学生进行了许多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活动,而且这一活动还延伸到课后的拓展探究中。

从“老式服装秀”到礼仪表演,加上大量的图片资料演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呈现出一派五彩缤纷的景象,在教师的引导下,既有课堂情景体验,又有对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的情况、影响和原因进行的有益的探究。

在体验、互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思考,认识到这种变迁是必然的,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引导还是较为到位的。

特别是面对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如何正确对待?

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如何扬弃?

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保护等都提出了教师的见解。

当然,如果在服饰部分多几句对美的感悟;在习俗风尚部分多几句对陋习、迷信的批判,并客观地指出现仍存在不少问题,移风易俗任重道远,就会使得课程更具有了现实意义。

另外,本节课的内容很多,时间上应有较好的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