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得胜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2944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得胜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得胜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得胜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得胜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得胜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得胜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得胜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得胜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得胜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得胜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得胜高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或答题卡非题号对应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得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人无诚不行

①信,是一种行为验证,然而“诚信”这个词,“诚”在“信”前,“诚”比“信”更为重要,诚,是内心自觉。

诚信,必须心意真诚,才好信守约定。

②所以孔子论诚信,为我们所熟知的那句“言必信,行必果”之后加了一句令人惊愕的话: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出言就必须要信守,做事就必须要坚决,这并非君子所为,而是没有判断能力、不问是非黑白、浅薄固执己见的小人行径!

这句话真是石破天惊!

言行一致并不一定代表诚信品格?

——在孔子这句话里,就涉及了“诚”的重要性:

假如被迫做出的承诺不是本心所愿,假如一时糊涂的约定不是正义所为,那么还要去义无反顾地践行它吗?

假如对坏人做出了违心承诺,假如做坏事顺从了错误约定,这些权宜之计、这番歪理邪说反倒要如约信守吗?

当然不是!

③对孔子这句惊人论断,孟子就深以为然,孔子说了小人的言行,孟子便明确说君子的言行。

《孟子》中说: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惟义所在”,唯有正义存在,才能心正意诚。

④所以宋人晁说之就说:

“不信不立,不诚不行。

”人无信不可立,心不诚更不能行。

不讲首要的诚心实意,仅凭“信”的结果来衡量人品未免会有失偏颇。

没有心之诚在前,信之行就成了刻板的教条、拘泥的桎梏、僵化的思维、固执的行径、不情不愿的强迫、形式主义的空洞。

⑤《大学》里论到,“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孟子所言的正义、正心,都是从“意诚”开始的。

能秉真诚之性、能怀赤诚之心、能发坦诚之言,才能拥有正直的心,才能遵循正义的理,才能奉行正义的事。

⑥而《中庸》又说: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心诚才能明了真理,明了真理才算真正心诚。

所以,在不明理时做出的错误承诺,本就是心不正、意不诚的,怎能再信其行、顺其非,让错误更加荒谬地履行?

⑦“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贯穿了万事万物的始终,不诚就没有万物,因而君子以诚为贵。

这也正是“中庸”这一智慧思想的重要出发点,中庸之道的做法就是:

本于诚,用于中,致于和。

⑧“诚”是君子最看重的本心,先做到“诚”,而后才能达到《孔子家语》里描述的理想状态:

“言必先信,行必中正。

”诚信这个词因而涵盖着内外两方面的意义:

诚于中,信于外。

中庸之道要“本于诚”,诚信之道要“诚于中”,由此可见,诚之为贵,就在于它关乎着内心的本源,是为人为事的出发源点,若本末倒置,只要求表面行为的达标而忽略了对内心意愿的安顿,便是缘木求鱼,背离了“诚信”的本质意义。

⑨《中庸》说: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只有天下最为真诚的圣人,才能掌握治理天下的根本法则,树立天下的根本德性,了解天地万物化育的道理。

⑩国之诚信,在固邦,在安民;人之诚信,在立世,在明道。

         

(摘自2017年2月22日光明网,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诚,是内心自觉;信,是一种行为验证。

如果心意真诚,就能很好地信守约定。

B.孔子关于诚信的论述之所以石破天惊,是因为他认为人在交往中不必拘泥诚信。

C.孟子关于诚信“惟义所在”的论述,强调“义”,是对孔子仁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D.中庸要本于诚,诚信要诚于中。

因此,诚信是关乎着内心的本源,是为人为事的出发源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先提出“诚”和“信”的关系,然后用孔子、孟子以及晁说之的论述加以论证。

B.文章在论述如何践行“诚信”时引经据典,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C.文中引用《大学》“意诚而后心正”等论据,论证了“意诚”都是从正义、正心开始的观点。

D.文章结尾强调诚信在固邦、安民、立世、明道方面的重要性,既强调了论点,又升华了主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家语》把诚信描述为“言必先信,行必中正”,因为诚信应“诚于中,信于外”。

B.只有正义才值得信守,只有诚恳才甘愿信诺——内心的意愿,才是守约的根本。

C.“诚”在不同的时代被浓墨重笔加以论述,可见其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D.因为“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所以“中庸”把“君子以诚为贵”作为出发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扶贫往事

侯德云

下乡,一行四人,坐在吉普车里。

吉普车是老朱的。

老朱当过多年乡镇领导,年前才调入瓦城。

路过一个叫八里的村子,这个村子以种桃出名。

春天的时候,村子还张罗过一场“桃花节”,可以想见,桃树的种植规模有多大。

现在是夏天,正是收桃季节。

人、桃、车挤在公路两边,道路一下子窄了很多。

四个人的话题里自然而然就有了桃。

说桃的价格、桃的味道,说桃的其他种种。

吉普车拧拧巴巴终于离开了八里村,这时话题已经转到樱桃上。

不管是说桃还是说樱桃,老朱都是主讲。

后来才知道,老朱是内行,农大毕业生。

老朱不光说桃说樱桃,还说了些扶贫往事。

老朱说,他在三台乡当农业助理那会儿,搞扶贫,动员农民栽樱桃。

乡干部一拨拨挨村动员,大会小会,可村民一个个都木着脸,袖着手,似听非听。

白给的樱桃树苗没人要。

乡长气得拍桌子,说:

“他们不栽,我们栽!

把树苗栽到老百姓的地里去,非逼着他们富起来不可!

车内一阵哄笑。

我说:

“真去栽啊?

老朱说:

“可不是!

那个春天,我们天天栽树,灰头土脸的。

我在心里感慨,没想到乡镇干部还得上劳动课。

老朱继续说:

“你说可气不可气,有的村民,就站在地头上,叼着烟,看你给他栽树,好像这事跟他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后来呢?

“后来,”老朱说,“四五年后,樱桃结果,市价居高不下,老百姓尝到了甜头,不少人跑到乡政府要樱桃树苗。

乡政府又不是苗圃,哪有苗啊?

我们三个听众都感慨:

“扶贫这事儿,真是不容易。

老朱又说起他当副乡长期间发生的事儿。

“我们在一个村里搞试点,原计划只扶持十户,结果二十多户报名,那个吵啊。

没办法,乡长咬咬牙,决定扶持二十户,每户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技术,还挖了沼气窖,干净,也节省能源。

忙了一秋天。

快到过年的时候,一天,我们正在开会,突然听到一阵农用车的轰隆声进了政府大院。

走到窗前一瞅,我吓了一跳,心说这是谁要闹事啊?

一溜三辆农用车,装满青黄的蔬菜,挤在政府小楼门口。

每辆车的车斗边沿,还都坐着两三位壮汉。

我赶紧下楼,仔细一瞅,乐了,这不是种植大棚蔬菜的那些人吗?

大伙儿见了我,也乐,说:

‘第一批蔬菜下来了,我们不能忘本,给政府送些来,让领导尝尝。

’”

我故意问老朱一句:

“三车蔬菜,怎么处理的?

老朱说:

“我指挥他们送食堂里了。

三个听众都笑。

老朱说:

“笑什么笑?

没白吃!

我们哪能占老百姓的便宜?

不光没白吃,我随后还给他们联系了几个蔬菜批发商,定期到村里收购。

现在那个村,已经是蔬菜大棚专业村了。

“噢,干得不赖。

”三个听众都感慨。

四个人都笑。

老朱沉默了一瞬,又说:

“还是我当副乡长的时候,遇到过一个怪人。

那年乡政府决定,为水稻种植区内的贫困户补助一些稻种和化肥。

挺好的事儿,大伙儿都高兴。

第二年春,一天我正在办公,突然‘砰’的一声,门被踢开,一个老农冲进来,敲着我的桌子说:

‘你是不是庄稼人啊?

什么时候了,还不送稻种和化肥?

’”

三个听众忍不住,还是笑。

老朱说:

“我抬头一看,认识,就是前一年我的贫困户,老李头。

老李头气得浑身发抖,他腋下还夹了两只蛇皮口袋。

老朱说:

“你说那老李头,那么蛮横,为什么呢?

我给老朱的三个故事加以概括,得出的结论是:

“扶贫这事儿,难心,开心,偶尔也闹心。

”老朱听罢,连连点头:

“对对对,就这意思。

”(选自《百花园》,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首段交代老朱当过多年乡镇领导,为下文老朱讲述扶贫往事做了铺垫;接着以整段笔墨写了八里村的桃子,暗示政府扶贫工作卓有成效。

B.村民不要樱桃树苗,扶贫工作无法开展,乡长发动乡镇干部种树,非要逼老百姓富起来,可见乡长是一个有魄力、有远见的领导。

C.小说善于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如老李头“踢”“冲”“你是不是庄稼人啊”活画出一个急躁的老农形象。

D.小说构思巧妙,三个扶贫故事从多侧面反映了扶贫工作中的苦与乐,故事结尾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5.“老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分析。

(5分)

6.小说中多次写到“笑”,且每次“笑”的内涵都不同。

请结合作品探究其含意及作用。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近日下发的《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指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中小学校通过有关课程和活动开展书法教育。

   书法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乃至世俗生活中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但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书法教育的状况堪忧。

首先,中小学学生书写不规范、不工整、不美观,字迹潦草;其次,“双姿”不规范的比例很大,坐姿和握笔姿势不正确;再次,学生普遍缺乏写好字的心态和习惯,多数不在意字写得不好;最后,“提笔忘字”现象日益严重。

   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郭振有提出,1988年成立的中国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在过去的20多年里,积累了丰富的书法教育的经验,各地应借着“书法进课堂”的东风,扩大书法特色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

(《中国教育报》2011年10月25日12版,有删改)

 

材料二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设。

要逐步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

”目前,广东省中小学书法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如何呢?

现有的教师是否能够胜任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需要?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次面向广东省中小学语文教师和美术教师的问卷调查。

   接受问卷调查教师所在的学校中,配备有专职书法教师的占18.77%,由语文老师兼任书法教师的占27.18%,由美术老师兼任书法教师的占25.6%,没有配备书法教师的占28.45%.缺乏能胜任书法课教学的教师这一现实也在另一项统计结果中反映出来,高达48.35%的教师认为目前学校开展书法教育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可胜任的书法教师”。

   要解决书法教育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建议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还要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学校聘请有书法专长的校外人员(尤其是当地少年宫和文化站的书法教师),经过适当的教学培训后担任学校书法教师。

(冯善亮,周凤甫《广东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节选)》,2015年1月)

材料三

   当前教育部稳步推进书法教育进课堂工作成绩显著。

近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对“识文断字”基本功提出新的要求,总体目标是打造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示范标杆,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两种意识”。

   但在继续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的落实中依然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问题。

据江西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对全省35所中小学抽样调查显示,86%的学校因没有书法师资、教材等问题,开设的书法课走过场,形同虚设。

   如何把书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理事卢中南接受了我们的专访。

他建议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开设书法课的情况全面调查,建立相应的督导机制,提高书法的地位,将书法作为推进中小学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建立书法评价机制,并明确列入教育督导和评价中;重视并定期检查书法教学实施情况。

成立专业的书法教育监管小组,每学期、学年到校巡管,检查开课的真实情况,重在监督落实。

对书法获得成果的奖励制度要等同于其他考试科目。

要设立书法教师资格证,有明确的书法专职教师的“入职名额编制”,使书法教师专职化。

除提高书法教师地位、保证书法教师专职教书法外,必须对全体教师进行汉字书写培训,尤其是语文教师。

尽快制订师范生的书写技能训练目标,尤其是师范院校文科学生必须有相对严格的书法课程。

   卢中南说,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学校再到家庭,合力形成严密的书法教育管理机制,才能把书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中国艺术报》2017年03月06日7版,有删改)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和概括,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三则材料都发表在教育部发布重要文件之后,三者都密切关注我国教育方针和政策,并及时献言献策。

B.材料二和材料三显示,专职教师在书法教师中所占比例偏低,是目前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最突出的问题。

C.“如何加强书法教育”,材料一和材料二重视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作用,材料三更强调教育主管部门管理监督。

D.三则材料都试图积极引导读者思考当下书法教育面临的问题,并且暗示读者,中国人的书法能力会越来越强。

8.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合理的两项是 

A.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当下中国书法教育进课堂的问题,而且都认为开展书法教育迫在眉睫,亟需获得社会高度重视。

B.三则材料各有侧重,材料二和材料三运用了抽样调查数据,材料一虽能分析书法教育现状,但客观性略为欠缺。

C.材料一对书法教育现状进行考察,内容具体;材料二是调查报告,数据分析详尽客观;材料三专访专家,突出受访者个人观点。

D.三则材料的背后,是国家对于书法教育的要求,也是中小学对书法教育的强烈诉求,材料具有时效性和广泛的现实意义。

E.材料的语言风格因读者群体而有所不同。

材料二主要面向教育界,简洁严谨;材料一和材料三主要面向普通读者,通俗易懂。

9.根据上述材料,谈谈解决书法教育师资不足问题的主要举措。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以勤字逸甫,南充人。

嘉靖二十二年进士。

选庶吉士,授检讨。

久之,充裕王讲官,迁修撰,进洗马。

时东宫位号未定,群小多构衅。

世宗于父子素薄,王岁时不得燕见。

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积三岁,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

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裕邸乃安。

为讲官九年,有羽翼功,而深自晦匿,王尝书“忠贞”二字赐之。

父丧除,还为侍读学士,掌翰林院。

穆宗即位,以勤自以潜邸旧臣,条上谨始十事。

其言揽权、听言尤切。

诏嘉其忠恳。

穆宗朝讲希御,政无所裁决,近幸多缘内降得厚恩。

以勤请励精修政,帝心动,欲有所举措,卒为内侍所阻,疏亦留中。

四年,条上时务因循之弊,请慎擢用。

帝嘉之,下所司议。

高拱掌吏部,恶所言侵己职,寝其奏,惟都察院议行赃吏一事而已。

初,以勤之入阁也,徐阶为首辅,而拱方向用,朝士各有所附,交相攻。

以勤中立无所比,亦无私人,竟阶与拱去,无訾及之者。

及拱再入,与赵贞吉相轧,张居正复中构之。

以勤与拱旧僚,贞吉其乡人,而居正则所举士也,度不能为解,恐终不为诸人所容,力引疾求罢。

遂进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赐敕驰传归,诏其子编修于陛侍行。

后二年,拱被逐,仓皇出国门,叹曰:

“南充,哲人也。

以勤归十年,年七十。

复颁上方银币,命于陛驰归赐之,且敕有司存问。

又六年卒。

赠太保,谥文端。

(选自《明史·陈以勤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裕邸/乃安

B.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裕邸乃安

C.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裕邸/乃安

D.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裕邸乃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燕见,指古代帝王退朝闲居时召见或接见臣子,后来泛指朝中官员公事之余的会见。

B.擢,提拔的意思,是指由原来的官职升到更高一级的官职,与“迁”“徙”同义。

C.敕,此处指敕令,是我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等。

D.驰传,古代驿站中的马车;驿站是古代官方为传递文书或接待官员往来设置的交通机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以勤恪尽职守,忠诚坚贞。

陈以勤在裕王府担任了九年讲官,有辅助、保护裕王的功劳,但他从来没有炫耀过,因此裕王曾经写“忠贞”两字赐给他。

B.陈以勤上书言事,皇帝嘉许。

皇帝朝讲很少驾临,政事无法裁决,陈以勤请求皇上振奋精神、修明政教,后来又上书请求慎重提升任用官员,都得到皇帝嘉许。

C.陈以勤为人正直,不结党营私。

在他入值内阁时,朝廷士大夫各有所依附,相互攻击。

陈以勤中立无所朋比,也不偏私某人,没有诋毁他的人。

D.陈以勤受到皇上厚赐。

归乡十年,皇上还赏赐他宫中银币,并且敕令主管官员慰问他,去世后又被追赠太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穆宗即位,以勤自以潜邸旧臣,条上谨始十事。

(5分)

(2)而居正则所举士也,度不能为解,恐终不为诸人所容,力引疾求罢。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4-15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明月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①,风吹一夜满关山。

从军行

陈羽

海②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注】①梅花落:

乐曲名。

②海:

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

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高诗前两句写景,荒漠塞外,冰雪消融,明月洒下清辉,为全诗奠定了开朗壮阔的基调。

B.高诗后两句描写诗人看到梅花开满关山的景象,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

C.陈诗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严酷环境:

寒风劲吹,冻泥开裂,梧桐枝折叶落,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从军将士对战争的厌倦和思乡不得的悲苦。

D.陈诗后两句用借代手法,只是拈出与人相关的二物——“横笛”“红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E.高诗含蓄隽永,委婉深沉;陈诗声色兼备,具有诗情画意之美:

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色彩鲜明,画面壮美。

15.这两首诗在表现手法和情感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一句,写琵琶女年长色衰、芳华消逝后的悲苦遭遇,失意困顿之人也常用这句诗来讽刺现实社会的冷漠势利。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国家常常会灭亡的原因是:

(3)苏轼《赤壁赋》中以月亮作比,描述世间万物变化规律的句子是:

第II卷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没想到,由于楼房的工程质量不过关,结果造成了严重的倒塌事故,死伤惨重,真是祸起萧墙。

②《中国好声音》第四季选手们行云流水般的歌声征服了在场的观众。

③为了使国产大飞机C919早日飞上蓝天,设计师们废寝忘食,心劳日拙。

④教材是中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教材的编写一刀一笔都要毫厘不爽。

⑤汉中北依秦岭,南枕巴山,汉水横贯全境,山川形胜,钟灵毓秀。

⑥寒冬里,万物沉睡,但是在这混沌和阴暗中,却正蓄势待发着一种不可言喻的苏醒!

A.①④⑤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③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兼顾他国合理利益的同时追求本国利益,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B.《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朗诵的行列。

C.“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发展势头迅猛,无论是在大学校园,还是在产业园区,抑或是在街道社区,各类创业创新赛事如火如荼。

D.中方坚持实现半岛无核化目标,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主张和平方式解决问题,愿同美方就半岛问题保持沟通协调。

19.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招聘启事:

凡符合上述条件的应聘者,请将足下简历、联系方式邮递至本中心。

B.锦旗:

某患者为治好他多年顽疾的医生特地制作锦旗,写着“杏林高手,医者仁心”。

C.对联:

高考前夕,某班在教室贴出一副“逆境捶打造强者,烈火焚烧试真金”的减压对联。

D.上诉状:

这份购房合同是我方当事人在中介的忽悠下签订的,依法应认定无效。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北京的“同仁堂”、天津的“狗不理”、南宁的“亨得利”……红极一时的中华老字号,曾经是一个个城市的地标。

然而,岁月流逝,① 。

截至2015年年底,商务部认定的1128家中华老字号,发展势头良好的仅占40%。

中华老字号,是物质存在,②。

如何守住沉淀在老字号里的文化基因?

在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很多人都在呼吁,要守住老字号背后的文化底蕴。

老字号品牌不属于个人,③。

我们作为经营者只有承担好这个责任,不能随意、任性。

要在我们这一代把手中的老字号传承好、保护好、发展好,争当大国工匠精神的继承者、代言人。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小说要刻画人物,离不开一定的手法,不是语言描写,就是行动描写。

俗话说:

“言为心声。

”只有语言描写,才能准确表现人物的心理。

作品中人物的行动,又是人物思想的生动表现,同样不能忽视。

所以,抓住了小说对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就准确把握了小说的人物思想。

①刻画人物的手法,除了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还有其他描写。

②                         。

③                         。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缺少人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难以建成;缺少人才,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实现。

2018年的钟声刚刚敲响,上海、北京、西安等20多个城市就掀起了“人才争夺战”,广栽“梧桐”,争引“凤凰”。

那么,人才的成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根据有关调查,人们关注的有:

成长环境、理想信念、实干精神、文化熏陶、专业素养、合作意识等。

读了上面的内容,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

请以其中两三个词语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