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资本结构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1672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商银行资本结构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工商银行资本结构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工商银行资本结构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工商银行资本结构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工商银行资本结构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商银行资本结构研究.docx

《工商银行资本结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银行资本结构研究.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商银行资本结构研究.docx

工商银行资本结构研究

第1章绪论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研究目的

银行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地位的信用中介的作用。

国家通过控制银行来控制信用,进行社会资源配置,把握整体经济发展。

银行一旦出现体系性危机,将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银行的资本结构不仅决定银行的价值和筹资成本,而且决定银行抵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大小。

研究银行资本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挑战,这就要求我国商业银行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使自己在发展成熟的外资银行的冲击下立于不败之地。

优化资本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提高我国银行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对银行自我发展提出的内在要求。

商业银行与一般企业一样,资本结构是否合理同样是维系其生存、成长与竞争的重要基础。

然而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企业,是一类特殊的企业,其资金主要来源于负债。

从一般资本结构理论出发,并不能准确地描述银行资本结构选择。

由于中国制度环境的特殊性,中国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具有特殊性。

对影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选择的因素进行研究,进而为银行经营提供有价值参考,具有现实意义。

研究的目的是在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银行资本结构的特殊性,分析总结影响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结构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并对我国上市银行选择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为资本结构优化提供实证依据,针对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结构及银行经营提出合理的建议。

1.1.2研究的意义

有效的资本结构能够实现银行的发展目标。

随着银行业的逐步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研究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从而改善其治理结构对提高银行的市场竞争力、维持国内经济和金融稳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为我国银行资本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证据。

西方大量的银行资本结构研究是以资本制度和发达金融市场的为前提的,而我国经济体制比较特殊,2004年后银行陆续股改上市,国内对银行资本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调整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提高经营绩效的目标上,从选择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原因角度出发的研究较少。

针对我国银行面临的特殊环境,为我国银行资本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经验证据。

(2)有利于加强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维持银行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目前,中国银行不断开放和市场化,我国银行必须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本管理机制,优化资本结构,对资本充足率实行即时动态管理,完善资本补充制度,推动商业银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和控制机制,实现资本要求与风险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密切配合,提高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

(3)有利于改善银行的内部治理机制,提升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研究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有利于银行优化资本结构,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银行价值的最大化,提升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章为绪论。

提出要研究的问题,介绍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介绍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为银行资本结构的相关理论。

结合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分析银行资本结构的特殊性,提出影响银行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

第三章为实证研究设计。

提出研究假设,构建决定银行资本结构的理论模型。

第四章为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将中国工商银行作为研究对象,以资本充足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以2005年以后银行上市后的数据作为样本,运用Eviews对影响银行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进行回归分析。

第五章为优化银行资本结构的建议。

分析我国银行资本结构的特点和不足,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优化银行资本结构的建议。

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

总结研究的分析要点,提出研究的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2.2研究方法

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分析提炼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

在资本结构影响因素指标化的基础上,对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过程中,根据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相关关系提出研究假设,进行了各相关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运用eviews软件对我国2005年后中国工商银行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

对实证结果进行解释说明并提出了优化我国工商银行资本结构的建议。

第2章银行资本结构的相关理论

2.1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1)MM理论

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财务学家Modigliani、Miller在论文《资本的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中,阐述了MM定理,开拓性地把从描述性、应用性的传统财务学领域对资本结构的研究纳入到一般均衡分析的理论框架当中,以期透过表面现象,探寻内在规律,从而挖掘出企业价值与其资本结构之间的关联联系。

MM理论标志着现代公司资本结构理论的开始,也是当前最有影响的资本结构理论。

后来的一些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在不断放宽MM理论的一些前提假设的基础上来进行研究的。

如:

权衡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优序融资理论。

最初的MM理论认为,假设资本市场完全有效、不存在破产成本和税收,企业市场价值取决于按预期收益率进行资本化所得到的预期收益水平,而与该公司的资本结构无关,因为负债带来的利益会被随之增加的权益资本成本抵消。

MM理论的无税模型虽然在逻辑上受到了肯定,但其假设和结论显然与现实不符。

此后,Modigliani、Miller在MM理论基础上进行了修正,考虑了所得税的影响,认为利息费用能够抵免公司所得税,增加负债率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加企业价值。

当负债比例达到100%,企业的资本成本最小,企业价值最大。

由于银行的负债主要是存款,而不是借款和银行贷款,不符合MM理论的假定条件,所以含公司税的MM理论并不能很好的用于商业银行。

并且,含公司税的MM理论忽视了代理成本问题,也没有考虑负债导致的风险(如财务危机)和额外费用。

(2)权衡理论

1966年,Robichek和Mayers研究了债务融资具有收益和风险两重性,通过均衡负债的融资收益和产生财务危机及代理成本对资本结构的影响,验证了企业存在最优资本结构,从而提出了权衡理论。

所谓权衡理论(trade—offtheory),就是强调在平衡债务利息的抵税收益与财务困境成本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时的最佳资本结构。

此时所确定的债务比率是债务抵税收益的边际价值等于增加的财务困境成本的现值。

权衡理论通过引入均衡概念证明了最优资本结构的存在。

20世纪70年代,Miller批判了权衡理论对两个重要事实的忽略。

第一,根据当时的发展情形,破产成本是不能够抵消税收免除的优惠的,由于破产成本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仅为5%;第二,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在20年代至50年代,从上升到了52%,而在同样的时间段,非金融机构企业的财务杠杆比率却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权衡理论有助于解释银行为什么不充分利用债务抵税收益,银行的财务杠杆比率过高降低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使其发生财务危机甚至破产,银行应权衡负债的税收节约收益和财务危机成本,从而做出最佳的资本结构决策。

(3)信号传递理论

1977年,Ross提出了信号传递理论。

该理论将非对称信息引入了公司资本结构理论,放宽了完全信息的假设,保留了MM理论其他方面的假设,建立了基于内部人和外部人对有关企业真实价值或投资机会的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资本结构理论。

信号传递模型主要包括债务比率传递信号的Ross模型和内部人传递信号的L-P模型。

在Ross模型中,假设经营管理者掌握了企业经营和财务方面的内幕信息,根据信号传递作用,投资者通过经营管理者的行为间接地评价企业的投资价值和风险。

经营管理者选择不同的融资结构向投资者传递有关企业真实价值的不同信号。

投资者把较高的负债比率看成企业质量较高的表现,企业增加负债比率表明经营管理者比较看好企业未来市场价值,这种情况下发行债券可以降低资本成本,增加企业价值。

在L-P模型中,企业家所持股份体现了其对项目未来收益的预期,企业家所持股份较高向市场传递一种项目市场价值较大的信号。

L-P模型还推导出资产负债率越高的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内部人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

(4)优序融资理论

1984年,Mayers和Majhif放宽了MM理论完全信息的假设,考虑了交易成本的存在,研究了经营管理者和外部投资者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资本结构的选择问题,从而提出了优序融资理论。

其主要观点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会认为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选择行为会传递企业经营状况的信息。

当股票价格高估时,企业管理者会利用其内部信息发行新股。

投资者会意识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认为公司发行新股票是因为公司没有足够的内部资金流来应付投资支出,导致股票价格下降,企业价值降低。

因此,企业一般会遵循留存收益、发行债券,发行股票融资这样的融资顺序。

优序融资理论启示:

企业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负相关。

2.2我国银行资本结构的特殊性

(1)我国银行体系的形成

资本结构的形成是经济体制中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我国银行资本结构的特点,就必须以我国银行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为切入点。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接管了官僚资本的银行和金融机构。

我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国家银行体系,为计划经济服务。

1979年到1984年,是银行业改革的起步阶段。

改革前的很长一个时期内,我国的银行体系完全为中国人民银行所控制,即大一统的银行体制模式。

中国人民银行不但是中央银行,也是中国唯一的商业银行。

完全垄断、中央集权、服从于国家计划。

自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了银行业改革,主要成就就是把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转变为二级银行制度框架。

一是银行机构按产业分工设置了4家国有专业银行并从人民银行中分离出来:

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

银行机构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人民银行的行政垄断体系被打破,引入了竞争因素。

二是从一级银行体制变为二级银行体制。

1984年,中央人民政府把中国人民银行改革成了中央银行,成为专门实行金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政府机构,实行信贷与发行分开,建立了中央银行制度。

宏观调控手段的市场化程度增强。

1985年到1997年是我国银行的商业化改革阶段。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为了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率和银行业的资金配置效率,中国银行业需要通过改革建立完善的内在发展动力机制,并通过市场结构的调整来促进竞争。

一是1993年国务院颁布《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把中国人民银行转变成真正的商业银行。

二是1994年建立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四家国有专业银行开始实行商业化改革,政策性贷款和商业性贷款分开。

国有商业银行在贷款企业选择方面经常面临着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政策的影响。

三是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以降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改善国有银行的资产质量。

四是允许成立地方银行,甚至允许成立非国有银行,如股份制商业银行。

到1997年底,中信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光大银行等十三家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陆续建立。

农村信用合作社也异军突起,成为农村地区的主要满足农村企业信贷需求的重要金融机构。

五是199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明确了商业银行的性质、地位、经营原贝IJ、业务和权益等,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为国有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这一阶段,银行的组织机构走向多元化、金融制度走向市场化、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银行业市场结构和绩效从寡头垄断走向垄断竞争,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银行业垄断低效的面貌。

1998年以后是中国银行业的结构化改革阶段。

主要是包括三方面:

一是通过注资剥离不良资产,使国有银行的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率迅速提高。

二是加强银行业的监管,规范信息披露。

管风险、管内控、管信息透明度。

2003年成立了银监会,专门负责银行监管,并出台了贷款的十级分类体系等信用措施,发展信用文化。

三是实行国有银行的股改上市。

2004年以后,银行陆续实行了股改上市。

目前,我国建立起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央银行,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支柱,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增长引擎,以地方商业银行和外资幵放式银行为补充的开放式竞争性银行体系。

(2)我国银行资本结构的特点

①资本充足率低

资本充足率指标是衡量单个银行乃至整个银行体系稳健性的最重要指标。

2004年以来,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使中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达到或超过8%的监管要求,但距12%的国际标准还有很大差距。

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贷款投资来扩大内需,以缓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

这就使得银行贷款规模急剧扩大,风险加剧上升,在很大程度上消耗了银行资本,银行资本充足率有了下滑趋势。

另夕卜,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上市银行是政府采取注资剥离不良资产等措施来充实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并不是真正达到监管要求,实际资本充足率仍然较低。

②负债资本结构单一

无论是国有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我国商业银行的各项存款占了债权资本的绝大部分比例。

因而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比较单一,不利于银行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当存款人怀疑银行的偿债能力时,往往会集中大量的收回其资金,造成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可能大大降低,也难以主动调整债务资本结构以适应变化了的资产结构和客户资金需求。

③不良资产率高

银行的高负债给银行带来高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很高的财务风险,受历史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商业银行主要依靠国家信用来支撑商业银行体系的平稳运行,破产成本很小,风险管理能力不够,资产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薄弱。

目前,我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很高,准备金覆盖率反映了银行抵御坏账风险的能力,四大国有银行的覆盖率比较彻底,然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不高,有的甚至是严重不足,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

银行即使计提了拨备,提高了银行消化不良资产和贷款的能力,其计提本身就消耗了银行的资本金。

所幸的是,我国银行的资产质量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不良贷款情况得到较好的控制,甚至是大量逐步降低。

2.3影响我国银行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

2.3.1宏观因素

(1)经济周期

市场经济的运行的呈现出经济扩张和经济紧缩周期性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特征。

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

一般而言,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再生产顺利,银行的存款稳步增长,银行不太可能发生危机,存款人大量集中取走存款的可能性很小,同时,由于经济形势好,银行的投资能够及时足额收回,基本不会发生坏账损失,此时银行的自有资本持有量可以相对减少。

反之,在经济衰退和萧条时期,银行需要保留较多的自有资本以避免企业不能偿还银行债务和存款人对银行偿债能力质疑时的集中挤提,造成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下降。

(2)市场竞争环境

传统上,市场结构通常用银行数量来测量,银行业集中度或者平均银行规模和准入规定在解释竞争状况时起着关键作用。

而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也较大上决定着银行资本结构的。

随着我国银行业体系的不断完善、银行的不断商业化和市场化改革、银行种类和规模的增加、金融监管的加强,银行业的竞争程度正越来越激烈。

激烈的竞争会促使银行优化资本结构,改进公司治理,提高经营效率,从而能够利用更多的留存收益来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

因此,竞争越激烈,越有利于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

(3)资本市场的发展

如果资本市场成熟,融资工具的种类多,融资方式也较多,银行就可通过多种融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

因此,资本市场的发展成熟程度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银行资本结构的选择,即与银行资本结构显著正相关。

(4)货币政策

国家通常通过存款准备金、再贴现率等货币政策来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并最终完成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当国家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时,市场利率降低,货币供应量增加,客户贷款需求增加,存款需求减少。

因而银行贷款增加、存款减少,银行资产负债率降低。

反之,当央行釆取紧缩的货币政策时,较高的利率抑制贷款需求,较高的存款利率吸引更多的存款,因此银行贷款减少,存款增加,银行资产负债率上升。

(5)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率的高低也会影响银行的资本结构。

通货膨胀率越大,银行资产负债率越高。

通货膨胀时期,债务的实际利率低于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越高,债务人越会大量举债来节约资本成本。

银行在预期到通货膨胀时,通常会提高资产负债率。

(6)政府监管

在政府担保体制下,银行不需要承担成本,因而银行可能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将风险转移给担保者——政府。

可见,银行存款担保机制存在缺陷:

担保机制只是维持银行业稳定的短期举措,并不能防范银行的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为了抑制银行把资金投资到高风险领域,防范银行的经营风险,政府应制定严格的监管标准,并监督银行实施。

在一定程度上,银行的监管越严格,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越高。

2.4.2微观因素

(1)银行规模

银行的规模越大,对市场的影响能力越强,稳定性、安全性越高。

一是银行规模越大,公众出于对其实力的信任,吸引的存款越多,存款人大量集中提取存款的概率也就越小,银行也就能够相应减少自有资本;二是银行规模越大,越可釆取跨地区、多元化经营的方式分散风险,银行倒闭的的概率降低,使银行能够保持较高的资产负债率。

(2)成长性

理论上认为,银行所有者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成本与银行的资产负债率呈正相关。

为了减少代理成本,银行倾向于保持较高的自有资本水平;另外,银行的所有者为了独享银行较高的未来收益,在银行有较好的成长机会时也不愿意举借债务,而是选择权益融资。

因此,银行的成长性与资本充足率呈正相关关系。

(3)盈利能力

关于企业的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的关系有两种理论。

一是根据优序融资理论,企业融资首先采取内部收益融资,其次是发行债券,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会考虑发行股票。

盈利能力强的企业的留存收益越多,自有资金越多,由于内部融资成本低而被优先选择,银行的资本负债率较低,自有资本较多。

若是上市银行,盈利性好的银行其股票价格上升,自有资金较多。

第二种理论认为,负债的目的在于使用负债增加银行的价值,当银行的盈利能力高于其负债利息率时,银行就会提高债务水平,获得较高的杠杆收益,此时负债率较高,权益资本较少。

相反,当银行的盈利能力较低时,由于财务杜奸的作用,银行倾向于选择权益融资。

(4)资产风险

银行的资产风险越大,资产质量不高,银行面临财务困境的的可能性越大,财务困境会给银行带来巨大的经济与信誉等多方面的损失,可能造成存款人对银行的挤提,导致破产,甚至会带来银行业体系性风险。

2004年,我国公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对我国银行针对自身的资产风险保持足量的自有资本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5)所得税

我国企业的所得税税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税率较高。

此外,为了引进外资,外资银行在我国享受的税收优惠较多,这些使得我国银行业税收负担相对加重,竞争能力降低。

减少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净利润,降低了商业银行自身内部的资本积累能力,自有资本减少,资本充足率降低。

第3章实证研究设计

3.1研究假设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假设条件:

假设1:

银行规模与资本充足率负相关。

规模较大的银行可以发挥规模效应,一方面,规模大的银行可以凭借信用吸收更多的存款,客户大量集中提取存款的概率减小,银行也就可以相应减少自有资本,另一方面,银行规模越大越可以通过多元化、纵向一体化或跨地区经营分散经营风险,银行可承受更高的负债比率,资本充足率较低。

假设2:

银行的成长性与资本充足率正相关。

银行的成长性越好,越需要更多的资本金。

仅靠内部融资远远解决不了资金问题,为了避免债权人分享股东收益,老股东倾向于股权融资,资本充足率较高。

另外,根据代理成本理论,银行的资产负债率越高,银行所有者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成本越高,银行的融资成本越高。

当银行有较好的成长机会时,为降低融资成本,银行首先选择股权融资或降低债权融资,资本充足率下降。

假设3:

银行的盈利能力与资本充足率负相关。

银行拥有负债的目的是增加银行的价值,当资产报酬率高于资本成本时,银行选择负债融资,并且盈利性好的银行对负债的依赖较小,资产负债率较高,自有资本比率较低,资本充足率较低。

银行的盈利能力与其资本充足率应具有负相关关系。

假设4:

资产风险与资本充足率正相关。

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越高,银行发生财务困境的可能性越大,给银行带来巨大损失的可能性也越大,银行在进行融资决策时必须考虑资本充足率。

由于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银行风险的巨大社会成本,严重时可能引发体系性危机。

2004年,我国公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对我国的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提出了严格要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必须与之资产风险状况相适应。

因此,资产风险越高,需要的资本金越多,资本充足率越高。

假设5:

所得税与资本充足率负相关。

税收负担越重,银行的净利润越少,银行的内部资本积累能力也就越小,资本充足率越低。

所得税率越高,由于负债的节税效益,银行更愿意采取负债融资,资本充足率下降。

3.2研究变量的选取

3.2.1被解释变量

对资本结构的度量,主要有三种指标:

一种是负债/总资产,即资产负债比率,是研究企业资本结构最常见的指标,但是这一指标不太适合银行业;二是负债/总资产,即产权比率;三是资本充足率。

资本充足率是银行业衡量资本结构的特殊指标,不同于一般企业。

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各种资产面临的风险不同,其所有资产的权重也就不同,衡量其特殊资本结构的指标也不同。

根据巴塞尔协议,银行业衡量资本结构的指标为资本充足率,银行资产的风险级别不同,其计算资本充足率的权重也就不同。

银行资本结构的定义:

根据巴塞尔协议和我国监管部门对银行资本结构的定义,本研究采用资本充足率作为衡量银行资本结构的指标。

银行资本充足率Y=资本净额/风险加权资产X100%。

3.2.2解释变量

(1)银行规模

企业规模的度量指标主要有资产账面价值和企业市场价值。

本研究选取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衡量银行的规模。

即:

银行规模

=Ln(总资产)。

(2)成长性

银行的成长性较好时,银行规模迅速扩大、营业收入大量增加。

实证中,企业成长性一般用两种指标度量:

一是反映企业实际成长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二是反映企业增长潜力的总资产增长率。

为了反映银行的实际成长性,本研究用营业收入的增长率来度量。

成长性

=本期营业收入增加额/本期营业收入*100%。

(3)盈利能力

实证中主要用息税前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来度量银行的盈利能力。

考虑到净资产收益率直接反映了股东自有资金的盈利能力,而股东直接或间接决定着企业的资本结构,本研究以净资产收益率来表征银行的盈利能力。

银行盈利能力

=净利润/股东权益平均余额*100%。

(4)资产风险

由于不良贷款率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商业银行风险的历史状况,同时也反映了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能力,因此不良贷款率一直以来是评价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评估银行贷款质量时,把贷款按风险基础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

采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来表示银行的资产风险。

资产风险

=不良贷款/总贷款*100%。

(5)所得税

本文采用银行实际所得税率来衡量银行的所得税。

所得税

=应付所得税/税前利润*100%。

3.3样本与数据

3.3.1样本选取依据

以下原则来蹄选样本:

由于银监会在2004年后修改了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标准,并且商业银行在2004年以后普遍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因此本研究选取了2005年以后的数据以保证样本数据的可比性。

可得样本指标值见文后附表。

3.3.2数据来源

数据取自于中国工商银行年度报告、国泰安数据库、以及银监会和一些财经网站。

其中,数据的选取以银行年报中披露的为准,部分数据经年报中数据整理得到。

3.4模型的建立

拟进行多元化回归分析。

使用的软件是Eviews。

根据上一章的分析,银行的资本结构主要取决于银行规模、成长性、盈利能力、资产风险和所得税。

因此建立如下多元回归模型来检验我国银行资本结构与各项影响因素的关系:

式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