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1487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39.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试题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河畔(pàn)纤细(xiān)矜持(jīn)信手拈来(diān)

B.亘古(gèn)希冀(yì)吮吸(shǚn)为虎作伥(chāng)

C.濒临(bīn)对峙(zhì)跻身(jī)提纲挈领(qiè)

D.威摄(shè)庇护(pì)创伤(chuàng)肆无忌惮(dàn)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拈(diān)-(niān)来。

B.冀(yì)-(jì)、吮(shǚn)-(shǔn)。

D.庇(pì)-(bì)、创(chuàng)-(chuā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抉择凑和丰功伟绩风弛电掣

B.锤炼履历闲情逸志义愤填膺

C.搭档和煦世外桃源矫揉造作

D.蝉娟祭祀海市蜃楼巧妙绝伦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凑和-凑合,风弛电掣-风驰电掣。

B.闲情逸志-闲情逸致;D.蝉娟-婵娟。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梅花开在苦寒中,开在秃枝上,没有绿叶相映,特立独行,自荣自美。

B.我市开展“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以来,市容市貌的变化我是有目共睹的。

C.今年入夏以来酷暑难熬,这使得原来滞销的空调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当前,由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方兴未艾。

【答案】A

【解析】

【详解】

B.“有目共睹”意思为所有人的眼睛都能看到,与“我“矛盾;C.“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多用于贬义;D.“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兴起发展,尚未达到止境或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方,含有“正在”的意思,语意重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五四青年节前夕,身残志坚的蒋萌,被共青团中央授予2020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B.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多年来我校坚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广泛得到社会的关注和家长的支持。

C.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水平,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爱科学、学科学。

D.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是否深厚,不仅在于它曾经拥有多少优秀文化,更在于它今天还能拥有多少优秀文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缺少宾语,应在句子后面补充上“荣誉”。

B.语序不合理,应该是“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家长的支持”。

C.动宾搭配不当,“水平”和“培养”不能搭配,可以删去“和知识水平”或改为“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激发出令人难以预想的向上动力和发展活力

②在40年的时间里奋起追赶、拥抱现代化

③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道路

④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

⑤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激动人心的篇章之一

⑥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A.④②③①⑥⑤B.④②①③⑥⑤C.②①③④⑥⑤D.②④①⑥⑤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句子的排序能力。

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

从本题看,本段陈述的对象是“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④句放首位;然后①②③⑥句是陈述中国在这40年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根据语言连贯的原则,看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调整为②①③⑥;第⑤句是阐述作者的观点,总结本段。

故选B。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一称为“元日”,清明前一天称为“寒食”,九月初九称为“重阳”。

B.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要求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C.杨绛在《老王》中回忆了老王与我们一家交往的几件事,表达了对他的感恩和深深的愧怍。

D.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泰戈尔,一生创作丰富,他的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

【答案】B

【解析】

【详解】

B.律诗的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句子默写

7.根据提示填空。

(1)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

(《孟子》)

(2)重岩叠峰,隐天蔽日,________________,不见曦月。

(郦道元《三峡》)

(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_________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做》)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鸟儿在早春的阳光中嬉戏忙碌的画面。

(6)当我们要表达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情感时,常常会引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贫贱不能移

(2)自非亭午夜分(3)独怆然而涕下(4)九万里风鹏正举(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解析】

【详解】

“怆“涕”“鹏”“莺”“燕”“啄”“絮”“萍”是本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不要写同音字。

评卷人

得分

三、综合性学习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20年世界杯足球赛期间,某些媒体报道法国队和克罗地亚队“争夺冠亚军”。

实际上,参加决赛的两支队伍争夺的是“冠军”,而非“亚军”,亚军是不必争夺的。

美国挑起贸易争端,开始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关税后,中国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制,某些媒体报道时,说中国的反制措施是对美国“反戈一击”,“反戈一击”指调转枪口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发起攻击,中国的反制措施是对美国的反击,而非“反戈一击”。

材料二:

图中差错知多少

材料三:

《咬文嚼字》发布2020年“十大流行语”“十大语文差错”以后,《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日报》《文汇报》等主流媒体竞相报道,上海电视台、辽宁卫视等多家电视台也播报了相关新闻;几天时间里,网络点击量接近500万,网络阅读量超过百万,“2020年十大流行语”一度在微博热搜榜排名第四。

8.请用简洁的语言综合概括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9.如果有机会电话连线材料一中报道足球赛的媒体人员,请你委婉地向他指出错误。

【答案】

8.生活中常岀现语言使用不规范现象,社会各界对语言使用现象高度关注。

9.示例:

叔叔(阿姨)您好!

您在世界杯足球赛的报道中说法国队和克罗地亚队“争夺冠亚军”,我觉得不妥。

决赛中两支队伍争夺的是“冠军”,亚军是不必争夺的,您认为呢?

【解析】

8.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能力。

解答此题考生要了解材料,并对每则材料进行提炼总结。

第一则材料:

“争夺冠亚军”有误,应该是“争夺冠军”,“反戈一击”有误,应该是“反击”,这两个事例说明某些媒体报道语言不规范;第二则材料:

“远离禁毒危害”有误,应该是“远离毒品危害”,“敏儿好学”有误,应该是“敏而好学”,这两张图片说明有些宣传资料及书籍刊物语言不规范;第三则材料:

“‘2020年十大流行语’一度在微博热搜榜排名第四”说明社会各界对语言的使用现象关注度很高。

综合起来,即可得出答案。

9.本题考查学生提出建议的能力。

作答时,要认真读题,明确所提建议针对的问题是什么,所提出的建议要有可行性,语言表达要得体。

示例:

叔叔(阿姨)您好!

能读到您的关于2020年世界杯足球赛的报道,我很荣幸!

不过在您报道法国队和克罗地亚队那场比赛时,您写了一句“争夺冠亚军”,我觉得这句话表达不规范,因为亚军是不必争夺的,您觉得呢?

评卷人

得分

四、名著阅读

10.名著阅读

保尔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

有时候那些鲜明生动的景象清晰地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但他无法用笔墨表达。

写出来的字句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已经写好的部分,他必须逐字逐句地记住,否则,线索一断,写作就要受到阻碍。

选段出自《____________》,作品中保尔身体瘫痪、双目失明后,在母亲和________(人名)的帮助下仍然顽强地进行文学创作。

这也是作者________(人名)人生经历的写照。

【答案】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B.达雅C.奥斯特洛夫斯基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如文学常识、写作背景、主要的故事情节、精彩片断、人物的性格特点、书中的名言警句等,在平时就要对名著常识知识做好积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

作品主人公保尔在十六岁就参加了红军,由于在战争中多次负伤以及劳累过度,最终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

达雅·柯察金娜是小说中保尔·柯察金真正的爱人,妻子,第三个恋人。

她在保尔的帮助下入了党,逐渐在政治上变得成熟,成了保尔的伴侣及党内的同志。

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

在保尔卧床期间达雅照顾保尔并鼓励他创作。

在母亲和达雅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终于在1934年出版了!

【点睛】

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

①作者:

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

②作品内容:

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

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

评卷人

得分

五、字词书写

11.将下面词语用楷书正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藏书为富爱字不贫

 

【答案】楷书;正确,规范。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书写汉字的能力。

要求:

(1)不写错字、别字、形似字;

(2)用正楷字书写,要工整美观;(3)汉字的笔画顺序要清楚,书写要规范;(4)不写繁体字。

本题中,“藏”字要书写正确、清楚、规范。

评卷人

得分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来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12.请对“四面歌残终破楚”一句作简要赏析。

13.“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2.运用“四面楚歌”的典故(或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国家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13.抒发了作者决心比超男子,渴望投身革命、匡国济世的思想感情。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

这首词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的开阔胸怀。

12.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能力。

在阅读古诗词中要通过联系写作背景、作家风格,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揣摩、推敲语句的意思。

“四面歌残终破楚”意思是列强逼近,中国前途危殆。

此处引用了《史记·项羽本纪》“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的故事。

写作诗歌时诗人秋瑾三十岁,有感于民族危机,于是抛家别子,女扮男装,东渡日本,去追求另样的人生,去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

因此在这里引用这个典故,一方面写出了国家四面楚歌的困境,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诗人担忧国家命运的爱国之情。

13.本题考查学生揣摩诗歌情感的能力。

此类题目一般由两部分构成答案:

内容+情感。

做答时既要理解诗句大意,又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揣摩诗歌情感。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这四句是秋瑾的自我写照,她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正是上接“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这两句进一步的思想发展。

“身不得,男儿列”表明自己是女儿身,“心却比,男儿烈”则直接抒发了诗人渴望投身革命、匡国济世的一腔爱国热忱。

【点睛】

参考译文: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

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

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

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

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

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

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

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

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

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评卷人

得分

七、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注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

拏,又作“挐”。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大雪三日雪: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16.请简要分析下面句子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7.选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

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14.

(1)下雪

(2)勉强;尽力

15.

(1)我划着一艘小船,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炉火,独自前往湖心亭赏雪。

(2)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16.使用白描手法。

作者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等简练单纯的文字,寥寥几笔,不加烘托渲染地勾勒出一幅素洁淡雅、万籁无声的西湖雪景图,也写出人景相融的美妙意境。

17.作者在天寒地冻、西湖人迹罕至的情况下仍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出他痴迷山水、不随流俗的生活情趣。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综合阅读的能力。

1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中的“雪”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解释为“下雪”。

(2)句中“强”要理解为“尽力”,这样理解才能表达出作者遇到知己的惊喜之情,即使喝酒能力不够,但还要尽力地喝。

1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

文言文翻译时遵循“信、达、雅”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可具体运用“留、补、删、换、调”五种方法;同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

(1)句中“拏”(ná)意思是“划”;第

(2)句是反问句,“焉能”意思为“哪能”,“更”意思是“还”。

16.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对比、烘托、反衬、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等。

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而“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几个词语一组合,寥寥几笔,就将天长永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

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白描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者情感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了解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作者“是日更定,独往湖心亭看雪”表明他与众不同、不随流俗;“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等景物描写,表现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点睛】

参考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

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

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

“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

”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

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评卷人

得分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古代灯文化

高蒙河

①2020年元宵节,故宫举办了“紫禁城上元之夜”元宵灯会治动。

灯会上既有现代高科技射灯,也有传统红灯笼灯彩,一时间引发国内外亿万人的关注。

②灯彩不是日常的实用性灯具,而是元宵节上专门使用的一种以装饰性为主的观赏灯具,它始于汉代,至隋唐宋元时期渐成社会风俗,广为流行于民间和宫廷之中。

到了明清乃至近现代,各地仍保留着这一古老传统风俗,成为人们节庆期间的重要治动内容,形成了灯节文化现象。

③灯彩是在节庆时才短时间使用的观赏灯,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则是实用性更强的照明灯具。

所以,中国的灯文化自古以来就形成了日常实用灯和节庆观赏灯两个系统,并行演化,相映生辉,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灯具种类和体系,为我国乃至世界灯具史写下了独具特色的辉煌篇章。

④说起来,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灯具的国家之一,比如宁夏海原新石器时代洞遗址里,就发现了用来照明的松枝遗存,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

据考古发现报道,在窑壁距居住面5-130厘米的范图内,分布着50多个残留的圆形插孔,插孔上方有青灰色的火苗状烧灼痕迹,插孔里面留有松枝残迹,经鉴定,这些松枝应为松含量很高的红松。

⑤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复原发现,在插孔中斜插上松枝,点燃后即可取亮,一根长20厘米的松枝可燃烧近1小时,若将50多处插孔内的松枝全部点燃,差不多就能达到100瓦电灯的亮度。

⑥灯具是人类不断改善生活,生产条件的产物,它的发明和创新,无不凝聚着人类的技术和智慧。

中国传统灯具素有设计合理、功能完善、结构科学、造型生动、装饰瑰丽等特点。

⑦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汉代皇室贵族使用的长信宫灯,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这件取宫女执灯之意而造型的铜质鎏金灯具,不但把人与灯融为一体,还设计出能调亮挡风的灯罩,并安装了能消烟除尘的排烟导管,在灯具发展史上最早解决了灯烟所带来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

⑧无须讳言,在几千年中一直以自身特色著称的中国古代灯具,在近代以来的灯具创新发明中,有些落伍了。

当以电光源为标志的电灯从西方进入中国之初,人们一时还不能接受这一新鲜事物。

⑨据《清稞类钞》记载,清光光绪八年(1882年),英国人李德立提出在上海安装电灯。

“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诼纷传,谓为将遭雷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

后来,经过多方协调,才得以试装15盏英制弧光灯。

据当时的《申报》报道,是年7月26日下午7时,15盏电灯同时发光,“其光明竟可夺日”,“内外各物历历可见,无异白昼”,“凡装电灯之处,观者来往如蚁”,试装成功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海这才开始陆续安灯。

⑩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而今,社会早已发展到了采用光声电等高科技于段举办灯会装饰家居的阶段。

近年来,让建筑物亮起来的灯光景观工程,美化了城市的人文环境。

各地推陈出新,举行各种灯会,灯节活动,也权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节假日生活,又把古老的灯文化推向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新高度。

(选自《科学画报》2020年第4期,原文有删改)

18.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年代

汉代

隋唐宋元

明清到近现代

当代

灯节文化的发展过程

开使用灯彩

形成使用灯彩的社会风俗

__________

______

 

19.第⑦段为什么要专门介绍长信宫灯?

20.在第⑨段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之与上下文内容衔接。

21.怎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成为当今的时尚?

请根据选文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链接一:

近些年,“故宫年轻了”的印象深入人心,无论是火爆一时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还是深受年轻观众喜欢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抑或是“故宫淘宝”上那些“萌前”的“段子”……进入网络时代,故宫仿佛开始了“逆生长”,不断以新的方式,走进公众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

(摘自《人民日报》)

链接二:

在节日里,许多传统的年俗和文化元素换个形式、换个空间,成了人们热捧的对象,在国家图书馆,小读者们可以参与写“福”字、画门神、换脸谱,做画灯,剪纸等体验活动,在南京的一些老茶馆,不少人饶有兴致地欣赏着“苏州评弹”“扬剧折子戏”等传统节目,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更让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活动中放射出新的光芒。

(摘自人民网)

【答案】

18.A.形成灯节文化现象B.将灯节文化推向新高度

19.示例:

长信宫灯是中国传统灯具的典型代表;它身上集中体现了传统灯具的特点;写长信宫灯使文章的说明更加具体、真实。

(从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一角度作答亦可)

20.示例一:

人们发现电灯非但无害,反而有益。

示例二:

人们发现电灯非但没有引来雷击,反而与日光一样明亮。

21.示例:

现代高科技和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创新技术助推文化传承。

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生活和体验相契合。

③以新形式、新创意提供更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说明文综合阅读的能力。

18.本题考查对主要内容的概括与梳理。

这类题需要考生仔细阅读原文,根据题干的要求在文中相应位置去寻找答案。

对“灯节文化的发展过程”很明显是按时间顺序写的,考生找到相应的时间标志,一般在附近就能找到答案。

文中第②段“到了明清乃至近现代,各地仍保留着这一古老传统风俗,成为人们节庆期间的重要治动内容,形成了灯节文化现象”提示了第一小空的答案;第⑩段的“而今,社会早已发展到了采用光声电等高科技于段举办灯会装饰家居的阶段”“又把古老的灯文化推向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新高度”提示了第二空的答案。

19.本题考查举例说明。

第⑥段总的介绍了灯具的特点:

“中国传统灯具素有设计合理、功能完善、结构科学、造型生动、装饰瑰丽等特点”,第⑦段就通过列举典型事例来具体说明。

之所以选取长信宫灯,因为长信宫灯“铜质鎏金”“能挡风”,“有排烟导管”,“解决了灯烟所带来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最能代表中国传统灯具计合理、功能完善、结构科学、造型生动、装饰瑰丽的特点,这样举例就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0.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

补写时注意与上下文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