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南苑学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语文试题.docx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南苑学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南苑学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语文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南苑学校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语文试题
七年级语文独立作业2020.10.10
一、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认真填写汉字。
(4分)
又是一年金秋到,同学们满怀对未来的chōngjǐng(▲),跨进了南苑学校的大门。
在新的征途上,让我们放飞梦想的翅膀,勤奋学习,静心思考,坚守信念,学会担当,做一个值得骄傲的励才人,为我们的明天添上xuànlì(▲)的色彩。
2.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华裔物理学教授林良多发表了一首英文诗《你们究竟要我们怎样生存》,这首诗是多年来受到双重标准困扰的海外华人向西方偏见“射出的一记利箭”。
B.古语云:
“舟必漏而后入水,土必湿而后生苔”。
几处渗漏,可使巨轮倾覆,一处管涌,能让长堤崩溃。
C.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D.他家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一玩,对此他的父母非常担忧。
3.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这一句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B.“公理”几块钱一斤?
(这一句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
C.秋天、姜堰、里头、善良、老师(这些词语都是名词)
D.通过市教育局的现场作文比赛,南苑学校有5名学生不负众望进入了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的决赛。
(这个句子有语病)
4.课文默写。
(8分)
(1)、“”,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2)春天像健壮的青年,,他领着我们向前去。
(3)、秋风萧瑟,。
(4)、,断肠人在天涯。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借明月直接抒情的句子是
,。
(6)《次北固山下》-诗中,蕴含着新生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理趣的诗句是
,。
5.名著阅读。
(8分)
(1)《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一本(体裁)集,共10篇。
最初在《莽原》杂记发表时,总题目中为,1927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
(2分)
(2)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我对长妈妈不大佩服的原因有哪些?
后来为什么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呢?
(3分)
(3)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3分,多选不得分,选对一项得1分,选对两项得3分。
)
A.《二十四孝图》中最使鲁迅先生不解甚至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
B.《父亲的病》绍兴城的两位名医都替鲁迅的父亲看过病,他们用药平常但药引奇特.特别是陈莲河
先生,每次所开的药引既买不到也找不到,比如“经霜三年的甘蔗”。
C.《琐记》中,鲁迅为了寻找“别一类人们去”,他起初选择的是江南水师学堂,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欢读《天演论》;后又进入南京矿路学堂,感受到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D.《藤野先生》主要记叙了作者在日本仙台学医的生活,其中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幻灯片)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弃医从文的想法。
E.《范爱农》中写辛亥革命使范爱农变得兴奋和勤快,说明他是个具有强烈反清思想的爱国知识分子。
最后这位倔强的知识分子被逼上绝路,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6.综合性学习活动(8分)
学校开展“书香校园”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据调查】南苑学校清荷文学社对全校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
阅读内容
认同率
玄幻武侠
35.1%
时尚娱乐
32.5%
文学经典
15.0%
时事先锋
17.4%
(1)根据表格可知,当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是(2分):
。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请你向学校提一条建议:
(2分)
【我倡议】下面是“经典阅读”活动倡议书的一段内容,请你阅读,完成题目。
①人生的高度取决于阅读积淀的厚度。
②与书籍相伴的人生,一定有生机,有价值;书香飘溢的校园,一定有活力,有内涵。
③今年,我校的“书香校园”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被评为全市“书香校园”示范学校。
④为了进一步引导全校师生吸收经典著作的营养,提升人生境界,学校决定开展“经典阅读”活动。
(2)文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并提出修改意见(不必抄录原句)。
(2分)
第句,修改意见:
【我推荐】为配合“经典阅读”活动的开展,《清荷文苑》将开辟专栏介绍名著,请你任选一部名著,紧扣作品的内容或主题写一句推荐词。
(不超过20个字)(2分)
备选名著:
《童年》《朝花夕拾》《西游记》
(3)推荐词: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送人之松江》和《别董大》,回答问题。
(6分)
送人之松江
宋·俞桂
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①处,暮烟微雨过松江。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①袂(mèi):
袖子。
诗中“分袂”是分别的意思。
7.《送人之松江》所写送别的季节是,《别董大》所写送别的季节是。
(2分)
8.请赏析这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第8—11题。
(14分)
宋人有悯①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②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③矣!
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④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⑤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①悯:
耽心、忧虑的意思。
②芒:
疲乏。
③病:
劳累。
④趋:
赶去。
⑤非徒:
不仅只是。
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①芒芒然归()②谓其人曰()
②予助苗长矣()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
⑵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与“其子趋而往视之”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燕相受书而说之B.送孟浩然之广陵
C.下车引之D.而又害之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
其子趋而往视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译文:
(2)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译文:
▲
1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从选文中得到什么启示?
(2分)
▲
(四)阅读《五猖会》片段,回答13—15题。
(8分)
⑴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
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⑵“去拿你的书来。
”他慢慢地说。
⑶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
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⑷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
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⑸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⑹“给我读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赛会。
”
⑺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⑻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⑼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
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
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
“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
“生于太荒”呵!
……
⑽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
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
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⑾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13.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分)
14.选文开头先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忙碌场景,结尾部分写“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3分)
15.从选文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分)
(五)阅读《上天种的花》,回答16—18题。
(10分)
①记得小时候,在院子的墙根处,看到一朵异样的植物,正在玩耍的我们姐弟仨惊奇地叫起来。
②这绝对不是一般的植物,以前从没见过,它白白的圆而厚的叶盘,肉鼓鼓肥嘟嘟的,支撑它的也是胖乎乎的根茎,憨态可掬的样子,让人欣喜不已。
整个模样,像一把白色的伞,忍不住用手轻轻地触摸它。
我叮嘱弟弟妹妹小心点,唯恐一不小心,碰坏了它。
它的形状和我们以前见到的“狗尿苔”有点类似,但那种狗撒尿而形成的植物,长着灰不啦叽、薄薄的几乎没有一点厚度的叶片,细而瘦弱的茎杆,看着就让人生厌,没过两天就被太阳晒得蔫巴了,无精打采地耷拉下它被风干而裂成几个口子的叶片,最终萎缩、瘫倒在地面上。
③眼前这个是什么呢?
从没人种植,怎么凭空生出了这样一个让人喜欢的东西?
它肥硕的根,扎在浅浅的墙根上,阳光照不到它,雨水淋不住它,又没有肥沃的土壤,如此贫瘠的环境,却富有生命力地生长着,简直不可思议。
我们拉了母亲来看,她说这是蘑菇,和那“狗尿苔”是一类的,但“狗尿苔”有毒不能吃,这蘑菇是像肉一样可以吃的好菜呢,好好看着它,再停两天就可以采下来了。
④听着母亲的描述,我们好像已经吃到嘴里似的,心里美滋滋的,只有到春节才可以尝到肉的岁月里,突然知道了世上还有和肉一样吃的好东西,当然是乐不可支了。
为了防止鸡、鸭、小猪来糟踏,我们就日夜严加看守,弟弟找来个破碗扣着它,我们就不时地揭开碗看看它生长的进度,等稍大了些,在它旁边搭建一圈小篱笆,以防它惨遭袭击,几颗心像保护宝贝似的既紧张又喜欢。
⑤终于成熟了。
我们把长成的蘑菇,小心翼翼地摘下,母亲把它洗净后一点点地撕碎,下到面条锅里的时候,我们就双手支着小脑袋,眼巴眼望地等着饭菜飘香的时刻。
⑥往日只洒些盐巴的素面条,寡淡无味,现在有了这像灵芝一样的好蘑菇的浸润,吃起来格外有味道。
绵软、滑溜、细腻但富有韧性的蘑菇,虽没有母亲说的如肉一样的香,但却没有肉的油腻,也确实是少见的爽口,我怀疑天地间的精华,都浸透在它丰韵的身上了,只可惜太少了,每人碗里只有可怜的几片。
⑦后来眼睛就格外留意潮湿的墙根处了,居然又幸运地遇到了几个盛开如花的大蘑菇。
⑧“妈妈,这样好吃的蘑菇,为啥别人家里没有呢?
”
⑨母亲认真地想了一下说:
“孩子,这是上天种的花啊,他看咱家的孩子乖,就把他种的花,移给了咱几棵。
”
母亲用温暖的手抚摸着我们的头,慈祥地笑着。
⑩是么?
怪不得只我们家有呢,一时我们就骄傲地昂起了头。
读了两年书的母亲,大字不识几个,也就会写几个歪歪斜斜的字而已,给我们讲不来做人的大道理,更不会讲“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感化我们,但她的“上天爱乖孩子”的道理,通俗易懂,我们欣然接受了。
想啊,我们是乖孩子,上天都知道,上天怜惜我们的清苦,把他心爱的花,都赏给我们吃呢。
⑪早不记得我们那时是不是真的很乖,但从此,我们时时都在注意自己的言行,尽力做得听话、懂事,不惹母亲生气。
在家里,每当有好吃的时候,我们从不争不抢,你推我让。
在外面,我们不淘气,不惹厌,友善地和身边的每个人相处,母亲满意的笑容,就常常在脸上挂着了。
⑫其实我们不知道“人在做,天在看”的说法,但总认为有一双意味深长的眼睛,时刻在天上方严肃地注视着,自己是一览无余地暴露在那双法力无边的视力之内,所以我们坦诚做人,不偷不拿,不骗不坑,我们爱自己的手足和亲人,进而去爱他人,爱这个人间。
⑬如今我们都已长大,都是再平凡不过的人,融入到洪大的人流中,就像一滴水涌入江河毫不起眼,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
我们都得到了上天种的花。
16.赏析第⑤段中加点的词语。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选文第⑨段和第⑬段中“上天种的花”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选文第⑪段画线的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安宁的《这样的父亲》,完成19~22题。
(20分)
①秋末冬初,寒意渐浓。
办公室的门忽然无声地开了一条缝,却不见人。
正诧异间,一个脏兮兮的蛇皮袋伸了进来。
②同事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过了两三秒钟,才看见蛇皮袋后面有一个和袋子一样脏的中年男人,两眼通红,一
脸倦容,头发零乱。
头上还黏着草屑,穿着一件皱巴巴褪了色的衣服,右手的袖子卷过手肘,左肩背着一个破破烂烂的包裹。
他迟疑地从门缝中挤进来,似乎
感到了大家目光中的厌恶,于是停住脚步,小心翼翼地问:
“张老师……在吗?
”
③“哪个张老师?
”
④“就是我儿子的班主任呀。
”
⑤“你儿子是哪个班级的?
”
⑥他说了一个班级,并报出了他儿子的名字,同事中有几个人便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他们都是那个学生的任课老师,都惊讶于那样出色的孩子的父亲竟是这
个样子!
⑦有人告诉这位父亲,他儿子的班主任出去
了,让他先进屋等一会儿。
男人小心地走了进来,他把两个包放在地上,人也“扑通”一声坐下去,直接坐在了地上!
大家都愣住了,纷纷叫他起来,让他坐到椅子上,他却着急地连连摇手。
⑧大家不再坚持,转而询问他从哪里来,找儿子做什么。
⑨听到热心的询问,他的声音完然哽咽了。
他说,两年前,他妻子因受惊吓得了间歇性精神病,家人稍一疏忽,她就离家走失了。
两
年来,四处求医问药
,仍没有好转。
前些日子,因忙农活疏于看护,妻子再次离家。
他风餐露宿,不分日夜地已经寻
找了近一个月。
说到这里,男人长叹一声,窝在眼里的一汪泪终于滚落下来……看得出他是一个很有自尊的人。
有人给他纸巾,他摇摇头,从
衣袋里扯出一块皱巴巴的手帕,到门外去擦。
⑩同事小余默默地起身,倒了杯水递给他。
小宁把自己刚买的两张热馅饼放到男人的袋子上。
其他人都从座位上站起采,不知谁带的头,有人把一些纸币放到他的包袱上。
(11)男人有些不知所措,涨红着脸,慌忙摆着手:
“不……不是的,我不是这意思,我是来看看孩子的。
”他拿起小宁给的馅饼说:
“老师给的这个,我要。
”随即把那些纸币抓起来放到就近的桌上,说:
“这个我真不要,那成啥啦!
”
(12)张老师回来了,男人简略地把刚才的话又说了一遍,然后向老师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
老师
们纷纷夸他儿子,他听了,点着头,脸上的愁容散去不少。
⒀
张老师出去叫他的儿子,男人不安起来,东张西望,好像在找什么,只见他快步走到镜子前把自已从头到脚仔细地整理了一遍。
做这些时,他似乎完全忘了身边的其他人。
⒁走廊里传来了脚步声,男人侧耳听了听,忽然现出了紧张的神色,他飞快地把自己掉在地上的“家当”塞到桌下,再次扯了扯衣服,然后,从怀里掏出一把零碎但叠得十分整齐的钞票,看得出,那是他给儿子准备好的生活费。
⒂门开了,张老师的身后走来一个个头高高、眉清
目秀的小伙子,一进门就冲男人露出了两颗小虎牙,脆脆地喊了一声:
“爸!
”
⒃这时候,我发现,一直卑微拘谨
的男人挺直了身子……
⒄他和儿子说话的声音,和所有过着平静幸福生活的父亲没什么两样。
儿子沐浴在父亲话语的春风中,脸上泛着红晕,微笑着,不断地点着头,神色中没有一点因为有这样的父亲而生出的难堪和羞愧。
如果说这之前这位父亲给人的感觉是一棵被人踏在脚下奄奄一息的草,那么此时的他,则变成了一座可让人依靠的顶天立地的大山!
⒅我的眼睛湿润了,惊叹于这种变化且深深为之感动。
看着四周,同事们的脸上也写着同样的感动和敬重。
我们惊叹这奇迹,更敬重这奇迹的创造者——父亲!
我们也终于明白:
这样的父亲,应该有这样出色的儿子。
19..阅读文章,请填写下面的表格。
(4分)
情节
“我们”的感情变化
中年男人刚出现在老师办公室
①
中年男
人对老师报出他儿子的名字
②
③
同情
中年男人见到了儿子
④
20.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
(10分)
(1)请结合文章谈谈最后一小节加点的
“奇迹”的含义。
(至少答出两点)(4分)[来源:
Zxxk.Com]
(2)文题为“这样的父亲”,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是个怎样的父亲。
(至少答出三点)(6分)
21.请赏析第⒄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22.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
(3分)
有人说“有怎样的父亲,就应该有怎样的儿子。
”你同意吗?
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作文(60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今年的中秋佳节是我们跨进初中大门后的第一次,又与国庆节恰好在同一天。
这个节日一定给你留下难忘的印象。
和你的父母外出游历,欣赏祖国的名山大川;和你的父母走亲访友,感受亲情友情;亦或是和你的小伙伴们一道叙旧怀想,交流学习生活感受……
22.请以“今年中秋节,真难忘”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记事清楚,描写生动,内容充实,感情真挚,不少于600字。
(2)书写工整规范。
(4分)
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憧憬、绚丽
2.A
3.B
4.略
5.名著阅读。
(6分)
(1)散文《旧事重提》
(2)1、说话喜欢切切察察;2、睡觉时睡相不好,挤得我无法翻身;3、她懂得许多规矩,大多是我所不耐烦的;4她谋害了我的隐鼠。
她帮我买来了《山海经》
(3)B、C
6、
(1)中学生热衷于玄幻武侠和时尚娱乐等类怍品的阅读,而对经典作品阅读的认同率较低,这说明快餐式阅读在中学生中流行。
(意近即可,1分)围绕“提高经典作品阅读的兴趣”来提建议,建议要切实可行。
(1分)
(2)第③句将“我校的”改为“我校在”。
(2分)
(3)(2分)示例:
冷酷中透出人性光芒,悲剧中蕴含巨大力量。
——《童年》(点明作品主题,注意用语精炼。
)
既有温情的回忆,又有冷静的批判。
——《朝花夕拾》
师徒四人,百折不回;八十一难,取得真经。
——《西游记》.
二、阅读理解(54分)
(一)阅读《送人之松江》和《别董大》,回答问题。
(6分)
送人之松江
宋·俞桂
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①处,暮烟微雨过松江。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①袂:
袖子诗中“分袂”是分别的意思。
7.
(1)《送人之松江》所写送别的季节是秋季,《别董大》所写送别的季节是冬季。
(2分)
(2)请赏析这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4分)
前诗通过写西风烟雨等环境和借酒消愁,来表现诗人离别时沉重、悲伤的情绪,后诗通过劝勉朋友天下到处有知己,来表现诗人离别时乐观旷达的胸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第8—11题。
(14分)
【译文】:
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
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
“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
”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
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
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9、①(4分)⑴回家⑵对--说,告诉⑶我⑷认为
②(2分)B(3分)
10、其子/趋而往/视之。
(2分)
11、(4分)
(1)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
(2)略
12.略
(三)
13.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比成深秋的蟋蟀,诵读时发抖的声音比成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时的痛苦感受和可怜情状。
14.前后对比,侧面烘托出父亲强迫我背书给我带来的痛苦感受,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
15.答:
父亲是一个专制、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封建家长。
16.赏析第⑤段中加点的词语。
(2分)
突出我们对蘑菇成熟的期盼和蘑菇成熟后的欣喜之情。
17.选文第⑨段和第⑬段中“上天种的花”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4分)
第⑨段:
指蘑菇;第(13)段指我们身上具有的正直、善良、坦诚、踏实的品质(坦诚做人,踏实做事)。
18.选文第⑪段画线的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4分)
内容上:
突出母亲的话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或母亲的教育方法在我们身上起了作用),使我们注意自己的言行,变得更乖巧;结构上:
承上启下(过渡)。
19.①厌恶②惊讶③中年男人叙述家庭遭遇(或“中年男人叙述家庭不幸”或“中年男人叙述妻子走失的事”)④敬重或感动(共4分,每空1分)
20.
(1)这样落魄猥琐的人却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儿子是一个奇迹;如此困难失败的人生经历却仍顽强自尊地面对生活是一个奇迹;一直卑微拘谨的男人挺直身子温柔而骄傲地和儿子交谈,这种变化是一个奇迹;这位平凡甚至卑微的父亲表现出来的伟大的人格和父爱是一个奇迹。
(答出两点即可)
(2)这是一个有责任感的父亲,从他对儿子的教育,寻找患病的妻子等情节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自尊、坚强的父亲,从他不要老师们的施舍,以最好的形象见儿子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以昂扬的精神面对儿子,对儿子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父亲。
(每点两分,不结合文章情节得分减半)
2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1分)把父亲比作“奄奄一息的草”,形象地写出了生活的负担对父亲的重压,也写出了父亲的卑微和无助;(1分)把父亲比作“顶天立地的大山”,形象地写出了父亲的坚强和伟岸,父爱的深沉和厚重(1分)(3分,若只答出“生动形象”,无具体分析,则只给1分。
)
22.我同意。
父亲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自尊、坚强感染儿子,用昂扬的精神面对儿子,确实“这样的父亲,应该有这样出色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