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0234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6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四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四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四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四年级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教案.docx

《四年级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教案.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教案.docx

四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万以上数的认识

多位数的认识多位数的读写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第1~4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练习一第1-7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2、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读亿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

多位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

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法,和多级数的读法。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位数卡片。

教学过程:

1、问题呈现;

出示“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图片。

你知道这是哪儿吗?

在哪个省市?

谁知道“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建筑面积、藏书量是多少吗?

怎样才能了解到这些知识呢?

2、小组探究:

  

(1).孩子们还记得在二年级时,我们已认识了万以内的数。

谁来说说10个一是多少?

10个一十?

10个一百?

10个一千是多少?

如果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多少?

10个十万是多少?

怎样数?

学生:

十万、二十万、三十万……教师:

10个一千万是多少呢?

像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这些都是计数单位。

那么用数字表示数时,把计数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举例说明什么叫数位。

  

(2).观察下面的数位顺序表,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学生:

①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计数单位百所占的位置是“百位”。

     ②数位是从右往左按从低到高的排列,计数单位也是从右到左从小到大的排列。

     ③从个位起每4个数位分一级,已经分出了个级、万级、亿级。

     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教师: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我们把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换算要用到十进制?

  教师:

同学们很能干,从数位顺序表中发现了这么多新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读数、写数又有很大帮助。

现在我们就运用这些知识来读大数。

  (4).教学例1。

  大屏幕出示“中国国家图书馆”主题图。

  教师:

刚才同学们看到了国家图书馆的建筑群非常宏大,现在我们来看看馆内的阅览室(出示书第14页图)。

馆内的藏书量特别大“截至2005年底馆内藏书中文图书约5920000册,外文图书约3280000册”,想一想:

这些数该怎么读?

同桌互相交流。

汇报交流。

  学生:

①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②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不同的是要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教师:

你能举一反三,真棒。

  学生:

③个级上全是0,这些0都不读。

  (5).同学们总结得很好。

  教师:

按照这些方法读出下面各数。

(出示例2)305000610002008307000490800020000。

自己先读一读,同桌的再互相议一议,这些数的0哪些要读,哪些不读?

全班交流。

学生:

①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②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全班展示:

3、全班展示:

4、教师提升:

①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②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不同的是要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5、拓展应用:

四人小组的同学合为一个大组,每人在卡片上写出一个数字,把它们任意组成一个八位数,再读一读

教学反思:

在上课过程中,我时不时给学生积极发言、积极参与的同学鼓励。

有部分学生对0的读数没弄清,老师讲得多,学生放得不够。

多位数的写法及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

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4~6页的例3~4,课堂活动及练习一的第4、8题。

教学目标:

 1.在熟练掌握多位数的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写出多位数,通过讨论与交流,总结出多位数的写法。

  2.让学生在经历比较两个多位数大小的过程中,利用万以内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类推出比较亿以内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点:

 多位数的写法。

教学难点:

各级中间有0的多位数的写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问题呈现:

(1)、(课件出示播报新闻情景)新闻:

据统计,2000年有六千八百五十万少先队员参加了“手拉手”活动,三千零八十万人参加了“保护母亲河”行动。

(2)、数的写法。

(教学例3)

(3)、大小比较。

(出示:

小红和小明争论的场面)

2、小组探究:

问题一:

 学生1:

数太大,记不清了。

 学生2:

如果能把这些数写下来就好了。

问题二:

①尝试写数。

出示:

四十三万二千五百五十一、二千零九十万三千、七亿。

学生1:

我在写四十三万二千五百五十一的时候,是从高位到低位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先在十万位上写“4”……

  学生2:

我是先看这个数万级上是多少,就在万级上写下来,四十三万二千五百五十一的万级上是四十三,就写“43”……

  学生3:

我同意,用这种办法写数,速度快,不容易错,我写二千零九十万三千的时候就直接在万级上写“2090”,个级上写3000。

进一步探索写法。

(出示:

一万零二百、八十万三千零九、五千万零四)

学生1:

我写数的时候先写出数位顺序表和分级线,然后再写数,写出的数是10200,803009,50000004。

  学生2:

用不着,只需要先想想数位顺序表就行了。

  学生3:

我和你们不一样?

比如:

五千万零四。

问题三:

小红:

当然我写的数45544大一些。

 小明:

不,我写的数366128大得多。

2、全班展示:

同上。

3、教师提升:

怎样写多位数?

从高位写起,先写亿级的数,再写万级的数,最后写个级的数。

 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注意,写完后还可以画出分级线检查检查。

拓展应用:

教科书第17页的课堂活动。

课后反思:

在多位数的写法上部分学生遇到中间连续多个0的数,比较容易出问题,0的个数要写掉或多写个数,培养学生仔细性格。

 求近似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9页例1、2,课堂活动的第1、2题及练习二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方法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2.让学生明确学习和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重要性,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选择“四舍法”或“五入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问题呈现:

(1)、这学期,我们班转来了几位新同学,为了增进大家的了解,谁愿意用数据向他们介绍一下自己或者我们学校的情况?

(2)、探索“四舍五入”法。

(出示:

534607)

2、小组探究:

探究问题一:

你打算怎样用数据介绍我们的学校,或者你自己的情况。

探究问题二:

534607这是一个准确数,如果改成一个近似数,大约等于多少?

3、全班展示:

全班展示问题一:

 学生1:

我今年10岁,身高大约140厘米。

  学生2:

我的体重在36千克左右,我家有3个人,爸爸妈妈每月的收入大约1万元。

  学生3:

我们学校有学生856人。

教师:

在刚才介绍的这些数据中,哪些是准确数?

哪些是近似数?

  学生:

10、3、2125是准确数,大约140、36千克左右、大约1万是近似数。

  教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不需要也不可能得到准确数,这时就要用到近似数,比如:

2004年重庆市总人口约3100万,中国大陆总人口约13亿等都是近似数。

那么,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

全班展示问题二:

 学生1:

约等于五十三万四千六百。

  学生2:

也可以约等于五十三万四千。

  学生3:

还可以约等于五十三万、五十万。

教师:

了不起,还写成了用“万”作单位的数,你们认为“五十三万”和“五十万”谁比较合适?

 学生1:

我认为五十万比较合适,因为这样的近似数比较简单。

  学生2:

我不同意,我认为五十三万比较合适,因为五十万与准确数相比,比准确数少了三万多,相差太多,而五十三万与准确数很接近,只相差四千多。

  教师:

五十四万怎么样?

  学生1:

不行,与准确数相差五千多了。

  学生2:

我发现,只要千位上的数没有达到五千,就可以直接去掉万位后面的数,约等于五十三万。

  学生3:

对,当千位上的数达到或者超过五千,就可以在万位上增加1,再把万位后面的尾数舍去,约等于五十四万。

  (出示:

38290)

  教师:

按照大家刚才讨论出的办法,38290约等于多少万?

  学生:

千位上是8,满了5,所以,万位上增加1,约等于4万。

4、教师提升:

根据题目的要求,0-4的数舍去,5-9的数向前进一,然后把它和后面的数字便为0.

5、拓展应用:

教科书练习二的1-5题。

课后反思:

求近似数的方法教材里只提到用四舍五入法可以得到一个近似数,什么是“四舍五入”法大多数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到,很多孩子并不理解,于是我让他们从字面去理解,“四舍”什么意思?

有哪几个数可以舍去?

“五入”什么意思?

有哪几个数可以进一?

之后我在黑板上写了几个两位数,让学生观察思考要把这些数改写成整十数应是“四舍”还是“五入”,由于学生已经理解了“四舍五入”的含义,他们很快说出,情绪很高。

在我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判断掌握了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两位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来了,在这个基础上再来研究如何求多位数的近似数。

搞清楚把哪一位上的数四舍五入是教学的关键。

我通过提问强调:

⑴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把哪一位上的数四舍五入?

⑵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把哪一位上的数四舍五入?

并适时提问:

通过上面的两题你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发现省略哪一位数后面的末数就是把哪一位后面的数四舍五入)

数字编码

(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第15页例1及练习三的1、2题。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邮政编码的作用,探索发现邮政编码的规律。

2、培养学生调查搜集、分析研究、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实践意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身份证号码的编排,体现的数学信息,了解认识邮政编码的作用,探索发现邮政编码的规律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进行编排。

教具:

 多媒体课件;课前收集与编码有关的信息,走访当地邮政局的叔叔、阿姨,了解当地邮政编码及方法。

教学过程:

1、问题呈现:

(1)、你知道邮政编码中数字的意义吗?

(2)、你了解身份证号码体现了哪些信息吗?

2、小组探讨.

3、全班展示:

展示问题一:

(多媒体出示例1的信封)

  教师:

这封信是寄往哪里的?

  学生:

重庆市巴南区鱼洞镇的。

  

  教师:

你们谁知道左上角的这组数字在信封中叫什么?

右下角的这组数字在信封中叫什么?

 学生:

左上角的这组数字是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右下角的这组数字是寄信人的邮政编码。

  

  教师:

那你们了解邮政编码每个位置上的数字表示的什么意思吗?

  学生1:

邮政局的阿姨说,邮政编码是全国统一的,都是6位数,不同数字表示不同的地方。

  学生2:

……

   教师:

这是我们重庆市巴南区部分乡镇、街道的邮政编码,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邮政编码有什么规律?

先小组讨论,再汇报。

乡、镇街道?

  巴南区石岗车站401348   巴南区一品新街401349    巴南区鱼洞镇黄溪路401320

  巴南区南彭镇南湖路401347 巴南区圣灯正街401349    巴南区百节百正街401322 

  巴南区界石镇界新街401346

  学生1:

我发现这些邮政编码的前面4位的数字是一样的,都是4013。

  学生2:

我发现他们的后两位数字不同,这两位数字应该代表巴南区不同的乡镇、街道。

  教师: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重庆市部分区县的邮政编码。

比较一下,你又有什么发现?

  区县名   邮政编码 

  渝中区   400000

  江北区   400000

  南岸区   400000

  大渡口区  400000

  沙坪坝区  400000

九龙坡区  400000

  北碚区   400700

  万盛区   400800 

  双桥区   400900

  渝北区   401120

  长寿区   401220

  巴南区   401320

  綦江县   401420

  合川市   401520

  永川市   402160

  江津市   402260

  大足县   402360

  荣昌县   402460

  学生1:

我发现前两位的数字是相同,都是40开头。

所以我想40应该代表重庆市吧。

  学生2:

我发现第3、4位应该代表各区、县,00代表的是市区,而07,08,09,11,…,24这些代表县。

  学生3:

通过观察,我猜想其他省市中,邮编的前两位的数字是不相同的。

  教师:

是不是这样的呢?

我们来看看其他省市的邮政编码。

省市名邮政编码省市名邮政编码省?

  太原030000  沈阳110000   上海市200000  大同037000   大连116000

  天津市300000 阳泉045000   鞍山114000   重庆市400000  长治047100

  抚顺113000  石家庄050000  长春130000   哈尔滨150000  保定071000

  吉林132000  齐齐哈尔161000 

  教师:

通过以上观察,你们又有什么发现?

  学生1:

现在我发现邮政编码的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

  学生2:

我发现直辖市的邮编第二位都是0,例如:

北京是100000,上海是200000,天津是300000,重庆,400000。

   

  教师:

现在你们知道邮政编码的六位数字分别表示什么吗?

  学生:

前两位的数字表示省、直辖市,第3位的数字代表市(地区),第4位的数字代表县(区),后两位代表乡(镇)。

   邮政编码的作用。

    

  教师:

邮政编码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1:

每天邮局的叔叔、阿姨要收到许多寄往全国各地的信件,有了邮政编码后,就可以使用自动分拣机按照邮政编码进行自动分拣,不用叔叔、阿姨进行人工分拣信件,累得满头大汗?

邮政编码能使大家尽快地收到信。

  

  教师:

同学们,现在我们学校所在地区的邮政编码是多少呢?

展示问题二:

教师:

拿出你课前搜集到的家人的身份证号码,随便给老师一个我就能猜出他的出生年月日、性别和那个地方的人,相信吗?

试试看?

  

  学生读身份证号,老师猜测,学生判断验证。

  

  学生惊叹,跃跃欲试。

  

  教师:

谁知道老师是怎么猜到的?

  学生:

我查阅了资料。

身份证的前两位上的数字表示省(直辖市),第3、4位的数字代表市,第5、6位的数字代表区县,第7~10位的数字代表出生年份,第11、12位的数字代表出生月份,第13、14的数字代表出生日子,第15~17位的数字代表编号顺序号,末位加了个检验码。

但倒数第2位的数字双数代表女性,单数是男性。

4、教师提升:

身份证的前两位上的数字表示省(直辖市),第3、4位的数字代表市,第5、6位的数字代表区县,第7~10位的数字代表出生年份,第11、12位的数字代表出生月份,第13、14的数字代表出生日子,第15~17位的数字代表编号顺序号,末位加了个检验码。

但倒数第2位的数字双数代表女性,单数是男性。

前两位的数字表示省、直辖市,第3位的数字代表市(地区),第4位的数字代表县(区),后两位代表乡(镇)。

5、拓展运用:

完成练习三第二题。

课后反思:

学习兴趣浓,效果较好。

但有的学生不会找规律。

数字编码

(二)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第15页例2及练习三的3、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学会对身边的事物进行编码。

2、培养合作意识、实践意识,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兴趣。

3、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联系实际,用数字来编码。

教学难点:

;联系实际,用数字来编码。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问题:

1、重庆市高新区歇台子片区的邮政编码400041。

你知道这个编码中各个数字表示的意思吗?

2、从0502402这个学号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二、小组讨论:

三、学生展示:

1、重庆市高新区歇台子片区的邮政编码400041。

你知道这个编码中各个数字表示的意思吗?

学生:

我知道,40代表重庆市,00代表市中心的几个区,41代表歇台子片区。

2、从0502402这个学号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教师:

生活中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地方用到了数字编码。

希望小学给每位学生编学号时,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

如2003年入学的5年级10班的24号男同学的学号就是0310241。

学生1:

03表示入学年份;10表示班级,24表示所在班内学号;末尾的1表示男生。

  学生2:

为什么5年级的5没有编入学号呢?

  学生3:

我知道,因为年级每年都会发生改变,可我们学号为了方便统一管理,从入学时就应该是不变的,要是编入年级号,那么每人每年学号都要修改,就很麻烦。

  

  教师:

从0502402这个学号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1:

这是2005年入学的2班40号同学。

 学生2:

并且还是一个女生。

  

  教师:

这个班有45人,并且最后一位是男同学,你能编出他的学号吗?

  学生:

能,前两位表示入学年份05,第3、4位表示班级02,第5、6位表示班内学号45,末尾表示男生1,连起来就是0502451。

四、教师提升:

我们这两天学的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问题。

五拓展练习:

完成练习三第3题。

课后反思:

编码是找规律的能力差,编时不一致。

第三单元:

多位数的加减法

多位数的加减法的口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34页例1,练习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口算整万数加减法。

  2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初步培养学生迁移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用迁移的方法探索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较为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用迁移的方法探索多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具:

多媒体课件或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问题呈现:

1、多媒体出示金秋的收割画面,仔细观察这幅情景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教学例1。

星光村和柑树村一共卖稻谷多少千克?

怎么列式?

二、小组讨论

三、全班展示:

教师:

仔细观察这幅情景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1:

我知道了星光村今年卖稻谷大约260000kg,柑树村今年卖稻谷大约320000kg。

  学生2: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解决——星光村和柑树村一共卖稻谷多少千克?

  教师:

了解了这些信息以后,你们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学生1:

星光村比柑树村少卖稻谷多少千克?

  学生2:

柑树村比星光村多卖稻谷多少千克?

  学生3:

他们俩只是问法不同而已,实际上算法是相同的。

另一个村的稻谷产量是多少千克?

 教师:

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星光村和柑树村一共卖稻谷多少千克?

怎么列式?

  学生:

260000+320000=?

  教师:

能口算出这道多位数加法的结果吗?

  学生:

能。

教师:

谁来说说看?

学生:

260000+320000=580000。

(教师板书算式)

  教师:

为什么能那么快地报出答案呢?

你们是怎么口算的?

在4人小组里先说一说。

(4人小组交流)

  学生1:

260000和320000的末尾都有4个0,我在计算的时候先暂时不看0,就算26+32=58,然后再在58的后面添4个0,就是580000了。

  教师:

省去两个数末尾相同数位的0,计算以后再添上,不错的方法啊!

  学生2:

因为 26+32=58,所以 26万+32万=58万。

  教师:

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能看出你是认真思考了的。

  学生3:

我把260000看成26个万,把320000看成32个万,26个万加32个万就是58个万,也就是580000。

四、教师提升

我们在做整万数加减法的口算时,通常把这些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然后再进行加减计算,这样比较简便。

五、拓展练习:

 1.完成练习六第1题——小猴摘桃。

  2.完成练习六第2题。

 课后反思:

多数同学能较好的掌握。

部分同学有待加强。

多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34页例2。

教学目标:

能用四舍五入法进行多位数的加减法的估算。

教学重难点:

能用四舍五入法进行多位数的加减法的估算。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呈现:

出示例2主题图。

1、你们知道是一条怎样的信息吗?

2、如果你是明明,你能根据这条信息提出问题吗?

二、小组探究:

三、全班展示:

学生1:

两年一共退耕还林大约多少公顷?

  学生2:

2002年退耕还林比2001年大约多多少公顷?

  教师:

能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列式计算吗?

  学生:

能,算式分别是2039800+401535和2039800-401535。

 教师:

刚才有个同学的提问中用到了“大约”二字,在这里你为什么要使用“大约”呢?

  学生1:

因为这道题的数目太大,计算会比较麻烦,我用“大约”的意思就是希望对结果进行大概的计算,不要求很精确。

  学生2:

我认为他用“大约”就是要我们对结果进行估算。

学生1:

我用“四舍五入”法,把2039800看作204万,把401535看作40万,再用204万一40万,结果大约就是164万。

  学生2:

老师,我的方法更简便,我把2039800看作200万,把401535仍然看作40万,200万-40万,结果大约就是160万。

四、教师提升: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对这些较大数目加减法的计算结果要求不是那么精确,可以对它进行估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多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多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方法,我们通常就是把两个数看作整万的数,然后再进行加减。

五,拓展练习:

完成第35页的课堂活动。

 完成练习六第3~6题。

课后反思:

极少数学生在四舍五入的时候容易出错,要加强训练。

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17~18页的教学内容,第20页课堂活动第1题。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常用部件的名称及功能。

2、知道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正确使用计算器加减法。

教学重点:

认识计算器各功能键的名称,及作用。

教学难点:

能用计算器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呈现:

1、出示多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试题。

6897+5329+91267830+6780-136007328-1680-2099

  教师:

你准备采用怎样的方法使计算又快又准?

2、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了人们使用计算器?

二、小组探究:

三、全班展示:

学生:

我们的计算器上都有+、-、×、÷号,还有等号。

  教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