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科计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0035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学科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学科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学科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学科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数学学科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学科计划.docx

《小学数学学科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学科计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学科计划.docx

小学数学学科计划

小学数学学科计划

  篇一: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新《课标》基本理念,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课的班级还是二年级一班和二班,共有学生105人,二年级的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示出了较大的兴趣。

不过还有一小局部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

学生乐于计算,但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

  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目标:

  1.继续加强学习惯例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

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协助学生积累参与数学活动的经验。

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

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发明性地使用教材。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

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五、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

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七、课时安排(附教学进度表)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进度表

  篇二: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

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质量的调研与监控,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

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二、工作目标:

  1、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研活动,提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技能。

  2、深入课堂教学研究,确保课堂教学学生知识巩固率。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学习领会新标准,积极开展新教材研究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加强与兄弟学校教学的交流与协作,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

  4、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5、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完成教研课题结题工作。

  三、工作重点:

  1、开展以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为课程的教学研究。

围绕教研课题,开展“先学后导”教研活动。

  2、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提高常规课的教学质量。

  3、切实作好“培优补差”工作,促进优秀生与后进生的发展。

  4、通过基地学校研训、城乡手拉手和学校教研等活动,促进数学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工作措施:

  

(一)落实新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发展。

  1、认真学习新标准,严格执行新标准的指导思想。

本学期主要任务:

以会“理解新教材、处理新教材、教好新教材”为研究目标,落实新标准在教学中的运用,加强新老教师的合作,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2、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开展“先学后导”教研活动。

转换教师角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健康、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扩大学生信息交流面,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信息交流面要广,培养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强化常规管理,优化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

本学期继续推行备出优质课,实用课。

教师共同探讨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的教学模式。

严格杜绝“只带一本书进教室”,重视个人的二次备课,完善教案的各环节。

组织定期检查教案。

  2、上课:

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教学中要注重现代化手段的运用,课中要明确目标,讲透知识点,训练要扎实有效,同时要注意师生活动时间的分配,要及时检测教学效果。

  3、作业的布置、批改。

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质

  的精当。

批改要正确、及时,字迹要端正,符号要规范,并有批改时间。

  4、辅导:

继续做好提优补差工作。

各班教师要有组织地搞好学习有困难的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注重“情商”的教育,做到措施得力,成果显著。

  5、考核:

改进评估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位评价。

以新标准规定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为依据,评估的方法和手段要多样化。

除笔试外,还要通过课堂提问、观摩、谈话、学生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要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6、听课:

本学期数学教师每学期参加听课数学总节数不少于7节,要边听边思,及时评注。

  (三)加强质量监测,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1、单元检测。

抓好单元知识检测,严格考核,及时做好检测分析、查漏补缺工作。

  2、数学竞赛。

以年级为单位开展数学知识单项竞赛,创设良好的竞争氛围。

  3、期末检测。

组织期末考试,期中考试,严格把好教学质量关。

  (四)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本学期,结合各级教研活动,3月,人人一节优质公开课。

  2、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并作好反馈工作。

  3、加强校际间的教学交流,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五、具体安排

  三月份:

  1、制订数学教学计划。

  2、各村小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数学新课程标准。

  3、开展“先学后导”教研活动(以五年级为试点)。

  4、成立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小组。

  5、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竞赛。

  四月份:

  1、课件竞赛活动。

  2、教研课题结题工作。

  五月份:

  1、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2、教学效果检测(期中测试)。

  六月份:

  1、5、6年级数学竞赛。

  2、视频课堂教学学习。

  七月份:

  1、期末教学工作检查。

  2、期末考试、阅卷工作。

  篇三:

一年级数学学科计划

  一年级数学学科计划

  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3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12人,大部分活泼、健

  康、乐学上进,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会一些简单的计算,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自制能力不够强,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

(1)大部分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上课时注意力容易分散;

(2)读书、写字的姿势有待于进一步纠正;(3)部分学生胆子太小、上课时不敢发言,等等。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准备课,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以内的进位加法,最容易的加、减法应用题,数学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第几

  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

  —20各数。

  2、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的各部分的名称。

  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

  以内的减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

  剩余的减法的应用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培养认真做数学练习和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具体措施

  本册教材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因此,在教学中,注意促进学习的迁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1、加强对数的概念的理解。

  2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儿童在入学前都已会数,但对于数的概念未必都

  很清楚,而20以内数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数的组成非常重要,它们是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

因此,教学中要特别注意通过教师的演示,引导学生动手摆实物,使学生对20以内每个数的组成;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作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的支柱,为顺利地学习加减法计算打下较好的基础。

  2、突出加,减法的内在联系和计算规律。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把减法和加法适当联系起来进行教学,有利于

  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学中,往往让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和实际操作逐步体会加法减法之间的关系掌握规律。

实现学习的迁移,发展学生的思维,节省教学时间,激发学习兴趣。

  3、加强应用题与加减法含义的联系。

  应用题是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学时,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通过分析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联系加减法的含义,对不同的应用题进行对比,把从认数和计算中掌握的几次知识及初步接触到的基本的数量关系运用于实际,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增加学生操作活动的内容,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

  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具有抽象性,而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

  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同时也还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

因此,教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加强直观教学,增加学生的活动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实际观察,操作,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这样即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的理解所学的知识。

除外,还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从一年级起就逐步养成肯于动脑筋,善于想问题的良好习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出现概念时,注意通过操作,观察,逐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2)教学计算方法和规律知识时,注意逐步培养比较,分析,综合

  的能力。

  (3)通过计算方法的教学,初步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4)通过一些联系练习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寻求不同的解注,初步培养学生

  思维的创造性。

  5、增加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教学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给学生学习和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使学生

  更好的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教学时要注重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帮

  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

  三、良好的心里素质的培养

  一年级学生的自制力较差,往往听课不到十分钟就会分散注意力,因

  而在课堂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坚持学习的耐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儿童的上进心非常强的,如果一个学生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他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因此,对那些在课堂上表现良好的学生要不吝表扬,这样,即鼓励他本人,又祈祷了榜样的力量。

  儿童了解自己,增强自信心,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但学生的自信程度存在着差异,对于缺乏自信的学生,教师在课上要多他们关爱和信任。

学生的自信来缘远于教师的鼓励。

依次,在平时的教学中,给学生适时的进行表扬,经常对他们说:

你真棒!

你真行!

你真聪明等,同时,在练习中应针对不同的程度的学生,设计难易不同的练习,让学生在获得成功的同时,激起内心的自豪感,使他们产生一种自觉,积极进取的健康心态,同时感受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满足感,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进步,真正了解自己,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五、转后工作

  后进生都有特殊的心理特点,他们自卑,缺乏自信,对老师感到恐惧。

因此在教育中,要改变师生关系,改善教育气氛,消除后进生对老师的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因此在教育中要从情感入手,使后进生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不能操之过急的以教师的身份,采取训斥,批评,讲大道理的简单化教育方法,同时还要注意扬长避短。

在课堂上,设计一些简易的,适合他们实际学习程度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并适合给予肯定,以激发他们上课的积极性,课后,多利用一些可利用的时间对他们补缺补漏,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水平,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起到转后的目的。

  六、教改工作

  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活”起来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始终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即较得“活”,从而使学生的能力提高,潜能得到开发,在低年级教学课堂中,根据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多动,多说,多想,多看,多表现,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均衡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让学生多“动”

  心里学家认为:

人最初阶段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思维离不开形象和动作。

现行小学低年级教学教材编排了“摆一摆”,“拆一拆”,“量一量”,“剪一剪”等多种操作活动,突出了“动手操作”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动手,把抽象的知识物化为视觉的对象,内化为学习的潜能。

  1、在操作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主动获得知识。

低年级学生的好动。

  好玩,自我控制能能力较差,以无意注意和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有目的安排一些动手操作活动,就能使学生

  的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识的教学活动中,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旺盛的

  求知欲,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去主动探索,获得新知。

  2、在操作中充分感知,形成概念,学生获得概念依赖于适当的经验。

  在概念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让他们重复感

  知有关形成概念的具体材料,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促进概

  念的形成。

  3、在操作中探索规律,发展思维,动手操作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密

  切的关系。

生理研究证明,“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在操作

  活动中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观念。

  都能得到的表现和发展学具操作比较具演示的教学效果更胜一筹。

  4、在操作中巩固知识,丰富想象力。

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与实际

  操作,让学生手脑并用,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丰富学生的想象

  力。

  二、让学生多“说”

  多“说“是表现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思想,自

  己观点的机会,帮助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学生的教学语言得到发展才能逐步摆脱动作思维和表象的束缚,因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说”的训练十分重要,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说的内容和说的形式,使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训练学生说的方式有很多,如;边操作边说。

  听后学着说,个别说、集体说、同位说悄悄话,“打电话”说,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

  三、让学生多“想”

  多“想”是指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

  让他们自主探索知识,提高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占中心位置的是“学”而不是“教”,教应该服务于学,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去找规律,发现规律,研究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诉时间和空间是很有必要的。

在课堂教堂中,除了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外,还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

如果不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学生匆匆发言,多数数学会因来不及细想而弄错答案。

久而久之,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就得不到提高。

  四、让学生多“看”

  所谓让学生多“看”,并不是让学生当观众,看老师如何演戏,而是在

  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得出结论,主动地构建知识,提高观察能力。

在教学时要注意多给学生提供观察的机会,教给学生一些观察的方法,让他们通过观察找出知识之间存在着的内在联系以及规性的东西,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

通过观察和思考,学生的眼、脑都得到锻炼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观察和独立思考参与了知识的形成的过程,对该知识的掌握比老师硬灌进去的印象要深刻得多。

  五、让学生多“表现”

  所谓多“表现”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小学生活泼学活动,好

  胜心强,喜欢表现自己特点,为他们的表现创造机会,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施展。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特别在意来自于老师的奖励和同学门的认可,在课堂教学在教师适当地创设一些让让学生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可以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唤起学习的自信心,满足学生心理上的成就感。

在课堂上让学生表现的手段有很多,如让学生上讲台演示或板演;提出带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回答,答对了,向他们表示祝贺;让学生上台当小老鼠等。

还可引导学生适当开展如“争当数学小博士”“智力竞赛”等一些竞赛性的活动,通过竞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满足学生争强好胜的欲望:

指导学生做如“猫捉老鼠”“小小售后员”等一些数学游戏,通过这些有益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热情。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这种

  主导并不是代替,如果用教师的演示代替学生操作;用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维;用现存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探索活动,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久而久之,必然会抑制学生的主动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探索能力,思维能力,自信心等就都会下降,学生的数学素质得不到提高。

在数学教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多“动”,多“说”,多“想”,多“看”,多“表现”,让他们“跳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