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缺氧.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9744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缺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五章缺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五章缺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五章缺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五章缺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缺氧.docx

《第五章缺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缺氧.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章缺氧.docx

第五章缺氧

第五章缺氧

复习提要

一、概念

(一)缺氧

由于组织氧的供应减少或对氧的利用障碍,而引起代谢、功能和结构变化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二)血氧指标

1.血氧分压

为溶解于血液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故又称为血氧张力。

动脉血氧分压主要取决于:

吸入气氧分压和外呼吸功能。

2.血氧容量

指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在氧分压为13.3kPa,温度为38℃时,所能结合氧的最大毫升数,即100ml血液中Hb的最大带氧量。

取决于:

血液中的Hb的质和量。

3.血氧含量

指100ml血液中实际含有的氧量,包括物理溶解的和化学结合的氧量。

取决于:

氧分压和氧容量。

4.血氧饱和度

指Hb的氧饱和度,即Hb结合氧的百分数,约等于血氧含量和血氧容量的比值。

取决于:

氧分压。

5.氧离曲线

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呈S型,称为氧离曲线。

二、原因、分类和血氧变化特点

(一)分类

乏氧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

(二)乏氧性缺氧

1.主要表现

为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氧含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又称低张性缺氧或缺氧性缺氧。

2.原因

吸入气氧分压低

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

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3.血氧变化

动脉血氧分压、氧含量及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均降低。

4.紫绀

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浓度达到或超过50g/L时,可使皮肤和粘膜呈青紫色,称为紫绀。

(三)血液性缺氧

1.由于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血红蛋白性质改变,使血液携氧能力降低,血氧含量减少或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放,而导致组织缺氧。

又称为等张性缺氧。

2.原因

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血红蛋白性质改变

一氧化碳中毒

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异常增高

3.血氧变化

血氧容量和血氧含量降低(Hb与O2亲和力增强引起血液性缺氧例外),血氧饱和度正常。

4.肠源性紫绀

食用大量含硝酸盐的腌菜后,硝酸盐经肠道细菌作用还原为亚硝酸盐,大量吸收入血后,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当血液中HbFe3+OH达到15g/L时,皮肤、粘膜可出现青紫色,称为肠源性紫绀。

(四)循环性缺氧

1.因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减少,单位时间内供给组织的氧量减少而引起的缺氧,又称为低血流性缺氧或低动力性缺氧。

2.原因

全身性循环障碍

局部性循环障碍

3.血氧改变

动-静脉氧含量差增大

4.缺血性缺氧

在循环性缺氧中,因动脉血灌流不足引起的缺氧称为缺血性缺氧。

5.淤血性缺氧

因静脉血回流障碍引起的缺氧称为淤血性缺氧。

(五)组织性缺氧

1.因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减弱而引起的缺氧。

2.原因

线粒体功能受抑制

呼吸酶合成减少

线粒体损伤

3.血氧变化动-静脉氧含量差降低

三、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

(一)呼吸系统的变化

1.急性缺氧初期呼吸加深加快。

此时的通气反应是由外周的化学感受器引起的。

2.血液性缺氧及组织性缺氧,由于动脉血氧分压正常,所以没有呼吸加强反应。

(二)循环系统的变化

1.心脏功能的变化

心率急性轻度或中度缺氧时,心率增快。

严重缺氧使心率减慢。

心肌收缩力缺氧初期,心肌收缩力增强。

随着缺氧所致辞的酸中毒和心肌抑制因子的形成,心肌收缩力减弱。

心输出量缺氧初期,心输出量增加。

极严重的缺氧可因心

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出现心输出量降低。

2.器官血流量的变化

脑血流量的变化缺氧引起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

脑血流对低氧的反应与低氧持续的时间有关。

人初至高原时,脑血流量开始显著增加,以后逐渐降低。

冠脉血流的变化急性缺氧时,只能通过冠状动脉扩张,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来提高心肌的供氧量;慢性缺氧时,心肌组织中毛细血管增生,有助于改善心肌供氧。

肺循环的变化缺氧引起肺动脉和肺静脉收缩,但主要使肺小动脉收缩,肺动脉压升高。

毛细血管增生慢性缺氧可引起组织中毛细血管增生,尤其是心脏、脑和骨骼肌的毛细血管增生更为显著。

毛细血管的密度增加有利于氧向细胞的弥散,具有代偿意义。

(三)血流系统的变化

1.红细胞增多

急性缺氧时,主要是通过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脾脏等储血器官收缩,将储存的血液释放入体循环,循环血中的红细胞数增多。

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主要是由骨髓造血增强所致,这一过程是由肾脏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介导的。

红细胞和Hb增多可增加血液的氧容量的氧含量,增加组织的供氧量,使缺氧在一定程度内得到改善,但如果红细胞过度增多,则可使血液粘滞度和血流阻力明显增加,以致血流减慢,并加重心脏负担,而对机体不利。

2.红细胞内2,3-DPG含量增多,Hb氧离曲线右移

红细胞内2,3-DPG含量增多,降低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使氧离曲线右移,促使氧合血红蛋白解离。

缺氧时,红细胞中的2,3-DPG含量增多,氧离曲线右移,一方面有利于红细胞释放出更多的氧,供组织细胞利用,另一方面又可减少肺毛细胞血管中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脑的重量仅为体重的2~3%,而脑血流量却占心输出量的15%,脑的氧耗量占总氧耗量的23%。

急性缺氧时可引起头痛、乏力、动作不协调、思维能力减退、多语好动、烦躁或欣快、判断能力和自主能力减弱、情绪激动和精神错乱等。

严重缺氧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嗜睡、甚至意识丧失。

慢性缺氧时,精神症状较为缓和,可表现出精神不集中,容易疲劳,轻度精神抑郁等。

缺氧引起的脑组织形态学改变主要表现为脑细胞肿胀、变性、坏死及间质脑水肿。

(五)组织细胞的变化

1.ATP生成减少,无氧酵解增强。

2.神经递质合成减少及解毒功能降低。

3.线粒体的改变

慢性缺氧可使线粒体数量增多,表面积增大。

4.细胞膜的变化

通透性增加

细胞膜电位负值变小

严重缺氧时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增高。

5.溶酶体的变化

严重缺氧时,溶酶体膜稳定性降低,通透性升高,甚至破裂,溶酶体内蛋白水解酶逸出,引起细胞自溶,基底膜破坏。

6.肌红蛋白增加。

四、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缺氧对机体的影响与缺氧的原因、缺氧发生的速度、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关。

1.年龄

2.机体的功能和代谢状态

3.个体或群体差异

4.适应性锻炼

五、氧疗和氧中毒

(一)氧疗

概念①吸入氧分压较高的空气或纯氧对各种类型的缺氧均有一定的疗效,这种方法称为氧疗;②吸入气氧浓度提高2~4%,可使PaO2从3.33kPa增至5.32kPa,血氧饱和度从45%增至75%;③对于单纯低氧血症或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进行机械通气者,氧浓度一般不超过60%,如吸入气氧浓度超过60%,则时间不宜太长;④对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患者,机体长期处于缺氧和CO2潴留状态,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降低,此时呼吸的驱动主要依赖于缺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兴奋,对这类病人应采用控制性氧疗,即持续低流量、低浓度给氧。

(二)氧中毒

1.由于吸入气中氧分压过高、给氧时间过长,可引起细胞损害、器官功能障碍,即氧中毒。

2.氧中毒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吸入气氧分压。

3.急性氧中毒

吸入2~3个大气压以上的氧,可在短时间内引起氧中毒,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恶心、眩晕、幻视、幻听、抽搐、晕厥等神经症状,严重者可昏迷、死亡。

此型氧中毒以脑功能障碍为主,故又称脑型氧中毒。

4.慢性氧中毒

发生于吸入1个大气压左右的氧8小时以后,表现为胸骨后不适、烧灼或刺激感,胸痛,不能控制的咳嗽,呼吸困难,肺活量减小。

肺部呈炎性病变,有炎细胞浸润、充血、出血、肺不张、两肺干湿罗音。

此型氧中毒以肺的损害为主,故又称肺性氧中毒。

试题

[A型题]

1.氰化物中毒所致的缺氧,血氧变化特点中哪项是错误的:

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B.氧饱和度正常

C.氧含量正常D.静脉血氧含量较高

E.动-静脉氧含量差大于正常

2.下列何种原因引起的缺氧不属于循环性缺氧:

A.休克B.心衰C.肺动-静脉瘘

D.动脉血栓形成 E.静脉淤血

3.循环性缺氧时血氧指标最具特征的变化是:

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 B.动脉血氧容量正常

C.动脉血氧含量正常D.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E.动、静脉氧差增大

4.缺氧时,心肌组织主要通过哪种方式来增加其供氧量:

A.从血液中摄氧量增加B.增加肺泡通气量

C.增加血液携氧能力D.增加冠脉血流量

E.增加组织氧化酶活性

5.引起“肠源性紫绀”的原因是:

A.一氧化碳中毒B.亚硝酸盐中毒

C.氰化物中毒D.肠系膜血管痉挛

E.肠道粘膜水肿

6.下列疾病中哪项不会出现血液性缺氧:

A.高铁血红蛋白血症B.蚕豆病C.煤气中毒

D.肺炎E.严重贫血

7.哪项不是血液性缺氧的血气变化:

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B.动-静脉氧含量差增大

C.动-静脉氧含量差减小D.血氧容量降低

E.血氧饱和度正常

8.初入高原者的血气变化中,不会出现:

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

C.动、静脉氧含量差增大D.氧容量正常

E.氧饱和度降低

9.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狭窄患者,以下哪一项不符合:

A.血氧容量正常B.动脉血氧含量降低

C.静脉血氧含量降低D.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E.动、静脉氧含量差增大

10.健康者进入高原地区或通风不良的矿井可发生缺氧的主要原因在于:

A.吸入气的氧分压低B.肺部气体交换差C.肺循环血流量少

D.血液携氧能力低E.组织血流量少

11.关于紫绀的描述何项是错误的:

A.缺氧不一定有紫绀

B.毛细血管中还原红蛋白超过5g%便出现紫绀

C.动脉血氧分压低于50mmHg,血氧饱和度低于80%时易出现紫绀

D.严重贫血引起的缺氧,紫绀一般较明显

E.紫绀是否明显,还和皮肤粘膜中的血量有关

12.大叶性肺炎患者引起乏氧性缺氧时:

A.血氧容量下降B.动脉血氧分压下降

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D.静脉血氧含量升高

E.动一静脉氧差增大

13.某患者的血氧检查结果是:

血氧容量20ml%,动脉血氧含量度15ml%,动脉血氧分压50mmHg(6.7KPa),动一静脉氧差4ml%,其缺氧类型为:

A.乏氧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能缺氧

D.组织性缺氧E.混合性缺氧

14.低张性缺氧引起肺通气量增加的主要机制是:

A.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

B.刺激颈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

C.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D.刺激肺牵张感受器

E.刺激交感神经末稍感受器

15.缺氧引起的呼吸系统变化,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低张性缺氧,呼吸可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B.等张性低氧血症一般不发生呼吸系统的增强

C.慢性低张性缺氧,肺通气量增加不明显

D.急性低张性缺氧时,PaO2降至8kPa(60mmHg)才会明显兴奋呼吸中枢

E.低张性缺氧的动脉氧分压下降越明显,呼吸中枢兴奋越强烈。

呼吸运

动加强越明显

16.下述缺氧时呼吸系统的代偿性反应中,哪项是错误的:

A.初到高原的人,肺通气量立即增加

B.久居高原的人,肺通气量逐渐回降

C.血液性缺氧,呼吸一般不增强

D.组织性缺氧可致呼吸运动增强

E.循环性缺氧如累及肺循环,呼吸可加快

17.能明显引起呼吸加深加快的缺氧类型是:

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E.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所致的缺氧

18.呼吸功能不全而发生的缺氧,动脉血最具特征性的变化是:

A.氧容量降低B.氧分压降低C.氧含量降低

D.动一静脉氧差减少E.氧离曲成右移

19.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缺氧的始动因素是:

A.吸入气的氧分压过低B.肺泡气的氧分压降低

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

E.动脉血氧容量降低

20.下列何项血氧指标改变符合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合并室间隔缺损引起的

缺氧:

A.肺静脉血液氧分压下降B.肺动脉血液氧分压上升

C.体动脉血液氧分压下降D.体静脉血液氧分压上升

E.体动一静脉血氧分压差增大

21.心肌缺氧时,主要依靠何种方式来增加心肌的供氧:

A.提高摄氧率B.降低耗氧量C.释放储备氧

D.增加冠脉血流量E.增加收缩性

22.急性缺氧导致肺动脉压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A.右心输出量升高B.肺血流量升高C.左心功能不全

D.肺小动脉痉挛E.肺小静脉淤血

23.初入高原者循环系统改变如下,其中哪项不正确:

A.肾血管收缩B.肺血管收缩C.冠状血管扩张

D.脑血管收缩E.皮肤血管收缩

24.一定程度的急性低张性缺氧可使心输出量增加,这是由于:

A.中枢化学感受器受刺激B.外周化学感受器受刺激

C.压力感受器受刺激D.肺牵张感受器受刺激

E.容量感受器受刺激

25.缺氧时在下列血管的变化中哪项是正确的:

A.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扩张

B.冠脉扩张,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

C.冠脉扩张,脑血管扩张,肺血管收缩

D.冠脉收缩,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扩张

E.冠脉扩张,脑血管收缩,肺血管收缩

26.缺氧时心肌血流量增加与下列哪个因素关系最大:

A.冠脉平滑肌R-受体占优势B.腺苷C.PGI

D.钾离子E.氢离子

27.某患者血氧检查为:

血氧容量12ml%,动脉血氧含量11.4ml%,氧分压

100mmHg(13.3KPa),动一静脉氧差3.5ml%,下列何种疾病可能性最大:

A.慢性支气管炎B.矽肺C.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D.慢性贫血E.高血压

28.下列哪种原因引起的缺氧不属于低动力性缺氧:

A.休克B.心力衰竭C.肺动一静脉瘘

D.动脉血栓形成E.静脉淤血

29.对缺氧最敏感的组织是:

A.脑灰质B.脑白质C.心肌D.肾皮质E.肝小叶

30.脑型氧中毒主要损伤:

A.中枢神经系统B.血液系统C.呼吸系统

D.消化系统

31.缺氧时,细胞内外离子的变化有:

A.细胞内钠离子增多,细胞内缺钾,钙外流增加

B.细胞内钠离子减少,钾离子增加,钙内流增加

C.细胞内钠离子增多,细胞内缺钙,钙内流增加

D.钠离子,钾离子外流,钙离子内流

E.钠、钾、钙离子均内流

32.缺氧时线粒体呼吸功能的改变是:

A.呼吸功能增强,ATP生成增加

B.呼吸功能减弱,ATP生成减少

C.轻度缺氧呼吸功能增强,严重缺氧呼吸功能减弱

D.急性缺氧使细胞色素氧化酶增加,呼吸功能增强

E.长期慢性缺氧使线粒体肿胀、嵴崩解,呼吸功能减弱

33.下面哪一种病变导致缺氧时,红细胞内2.3-DPG不增加:

A.阻塞性肺气肿B.肺水肿C.肺纤维化

D.心力衰竭E.严重维生素B2缺乏

34.对缺氧最为敏感的组织细胞是:

A.神经细胞B.心肌细胞C.肝细胞

D.肾小管上皮细胞E.肺泡上皮细胞

35.以下关于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由肾脏近球细胞合成并释放

B.可促进肠道对铁离子的吸收

C.加速Hb的合成

D.促进红细胞系单向干细胞向原红细胞分化

E.促进网织红细胞的释放

36.慢性缺氧时氧离曲线右移的主要机制:

A.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B.过度通气使PCO2下降

C.缺氧使呼吸中枢抑制,PCO2升高D.红细胞2,3-DPG生成增多

E.缺氧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使pH下降

37.矽肺患者的血氧指标改变下面哪项是正确的:

A.动一静氧差增大B.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C.血氧容量降低D.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38.吸氧疗法对改善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的缺氧效果最佳:

A.严重缺铁性贫血B.先天性心脏病右→左分流

C.肺间质纤维化D.氰化物中毒

E.亚硝酸盐中毒

39.应用吸氧疗法治疗效果最差的缺氧类型是:

A.低张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E.一氧化碳中毒所致缺氧

40.肠源性紫绀是由下述的哪种因素引起的:

A.体内NO明显增多B.食入大量的含硝酸盐的腌菜

C.皮肤接触了大量的氰化物D.吸入大量的CO

E.吸入气氧分压过低

41.正常血氧容量为:

A.40mmHgB.10mlC.20ml%D.15ml%E.95%

42.下述哪项不是引起氧离曲线右移的因素:

A.PH↓

B.PCO2↑

C.2.3-DPG↑

 D.体温↑

E.血液HCO-3

43.血氧容量取决于:

A.血氧分压B.血氧含量C.血氧饱和度

D.Hb的质与量E.2,3-DPG

44.下列关于P50的描述,那一项是错误的:

A.是指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50%时的血氧分压

B.P50是反映Hb与O2的亲和力的指标

C.P50是正常值为3.47~3.6kPa(26~27mmHg)

D.P50降低表明氧离曲线右移

E.2,3-DPG浓度增高可导致P50升高

45.低张性缺氧状态下,下述哪种动物对缺氧耐受性最强:

A.注入咖啡因的成年鼠B.注入可拉朋的成年鼠

C.正常成年鼠D.正常新生鼠

E.注入内毒素的成年鼠

[X型题]

46.急性缺氧可发生:

A.交感神经兴奋,脑血管收缩出现精神症状

B.肺小动脉收缩,肺动脉压增高

C.交感神经兴奋,小动脉收缩,心脏压力负荷增大,心输出量减少

D.心肌腺苷增多,冠脉扩张

47.血液性缺氧可出现:

A.动脉血氧分压↓B.血氧容量↓

C.血氧含量↓D.血氧饱和度↓

E.血氧容量不变

48.碳氧血红蛋白对机体的危害有:

A.使氧离曲线右移B.使氧离曲线左移

C.本身无携氧能力D.红细胞2,3-DPG生成↑

E.CO与Hb结合力强

49.由于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强而引起血液性缺氧的原因有:

A.输入大量库存血B.输入大量碱性液体

C.一氧化碳中毒D.食用大量含硝酸盐的腌菜

E.H+增多

50.低张性缺氧时血氧变化会出现:

A.动脉氧分压↓,氧含量↓B.动脉氧含量↓,氧容量↓

C.动脉氧分压↓,氧饱和度↑D.动-静脉氧差↓,氧饱和度↓

E.动脉氧分压不变,氧饱和度正常

51.关于发绀,下列哪些描述是不确切的:

A.发绀时,毛细血管中还原Hb达到或超过5mg%

B.发绀时,毛细血管中还原Hb达到或超过5g%

C.发绀时,血液中还原Hb达到或超过5g%

D.缺氧一定引起发绀

E.发绀则有缺氧发生

52.左心衰竭伴咳泡沫样痰,主要存在的缺氧类型有:

A.低张性低氧血症B.紧张性低氧血症

C.低血流动力性缺氧D.组织性缺氧

E.血液性缺氧

53.容易引起肺动脉高压的是:

A.进入高原地区B.慢性阻塞性肺疾患

C.冠心病D.高血压性心脏病 

E.右心衰

54.急性缺氧时血流分布的改变包括:

A.皮肤、内脏血管收缩B.冠脉扩张

C.脑血管收缩D.肺血管收缩

E.脑血管扩张

55.一氧化碳和亚硝酸盐中毒的相同之处有:

A.典型紫绀B.氧合血红蛋白减少C.呼吸兴奋剂疗效性

D.氧离曲线左移E.氧离曲线右移

56.缺氧2,3-DPG增多使氧离曲线右移的机制是:

A.2,3-DPG与氧合Hb结合B.2,3-DPG与还原Hb结合

C.2,3-DPG与氧气结合D.2,3-DPG使红细胞内pH下降

E.2,3-DPG使H+增多

57.与2,3-DPG生成有关的限速酶是:

A.己糖激酶B.葡萄糖激酶

C.磷酸果糖激酶D.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

E.二磷酸甘油酸磷酸酶

58.慢性缺氧时血液系统的代偿包括:

A.红细胞增多B.血红蛋白增多

C.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增大D.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降低

E.氧离曲线左移

59.关于氧解离曲线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氧离曲线左移,氧和Hb的亲和力降低

B.氧离曲线右移,氧和Hb的亲和力降低

C.pH↓使氧离曲线右移

D.2,3-DPG↓使氧离曲线右移

E.H+↓使氧离曲线右移

60.动脉血氧分压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吸入气氧分压B.外呼吸功能状态

C.内呼吸功能状态D.Hb的质和量

E.组织对氧的利用

61.大失血引起休克持续较久,发生成人呼吸窘迫症,可有何种缺氧:

A.呼吸性缺氧B.血液性缺氧C.循环性缺氧

D.组织性缺氧E.不发生缺氧

[B型题]

A.40mmHg(5,33kPa)B.95%C.20ml%

D.5ml%E.14ml%

62.正常静脉血氧分压为:

63.正常动-静脉氧含量差是:

64.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为:

65.静脉血氧含量为:

A.心脏毛细血管密度增加     C.毛细血管密度增加,肌红蛋白增多

B.心肌肌红蛋白增多       D.毛细血管密度和肌红蛋白量无改变

E.毛细血管密度降低

66.急性缺氧时心脏的代偿:

67.慢性缺氧时心脏的代偿:

A.Hb的质 B.Hb的量  C.Hb的质和量

D.与Hb的质和理无关E.组织利用氧

68.影响血氧分压的因素:

69.影响血氧容量的因素:

70.影响血氧含量的因素:

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

B.动脉血氧含量下降

C.动脉血氧分压正常,动脉血氧含量下降

D.动脉血氧分压下降,氧饱和度正常

E.不会发生缺氧

71.亚硝酸钠中毒时:

72.烧伤休克时:

73.氰化物中毒时:

74.肺纤维化时:

A.动脉血氧含量

B.静脉血氧含量

C.与动静氧含量差有关

D.与两者无关

E.与动脉血氧含量无关,与静脉血氧含量有关

75.与组织供氧量有关的是:

76.与组织耗氧量有关的是:

[名词解释]

77.组织性缺氧

78.低动力性缺氧

79.循环性缺氧

80.肠源性发绀

81.等张性低氧血症

82.血液性缺氧

83.呼吸性缺氧

84.发绀

85.高原肺水肿

86.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87.Bohr效应

88.氧中毒

89.血氧分压

90.氧离曲线

91.血氧容量

92.血氧含量(oxgencontent,CO)

93.P50

94.缺氧

[问答题]

95.试述氰化物中毒引起缺氧的发生机制。

96.试述发生血液性缺氧的原因与机制。

97.绘图说明外呼吸功能障碍时血气变化特点。

98.举例说明缺氧与发绀的关系。

99.试述高原肺水肿的可能发生机制。

100.试述缺氧时呼吸系统的机能变化、机制和意义。

101.简述急性低张性缺氧时循环系统的改变。

102.简述缺氧时心肌组织腺苷的生成。

103.试述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机制。

104.试述缺氧时组织细胞的机能代谢改变。

105.试解释慢性缺氧时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增多的机制。

106.试述缺氧时氧离曲线右移的发生机制。

107.为什么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患者进行氧疗要持续低流量,低浓度给氧?

108.试述氧离曲线的特征及意义。

[填空题]

109.组织性缺氧时血氧容量_____,动脉血氧含量_____,动脉血氧分压

_______,动脉氧饱和度__________,动-静脉氧差________。

110.氰化物中毒可引起________缺氧,是由于氰化物与__________酶结合,使之呼吸链中断,组织不能利用氧.

111.组织水肿时,由于组织间液和细胞内液的异常增多,使_____增大;引起______。

112.循环性缺氧因动脉压降低或动脉阻塞使毛细血管床血流灌流减少而致的缺氧为________性缺氧;因静脉压升高使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