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指标的弹性优化管理体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9564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刚性指标的弹性优化管理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刚性指标的弹性优化管理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刚性指标的弹性优化管理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刚性指标的弹性优化管理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刚性指标的弹性优化管理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刚性指标的弹性优化管理体系.docx

《刚性指标的弹性优化管理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刚性指标的弹性优化管理体系.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刚性指标的弹性优化管理体系.docx

刚性指标的弹性优化管理体系

2012年生产管理系统

企业管理创新成果

 

刚性指标的弹性优化管理体系

 

项目负责人:

主要参加者:

完成单位:

完成时间:

2012年3月

 

一、刚性指标弹性优化管理体系的产生背景

二、刚性指标弹性优化管理体系的主要内涵

三、刚性指标弹性优化管理体系的实施内容

(一)在任务轴,做好刚性框架构建

1、在横向上,梳理指标关联关系

2、在纵向上,向下指标分解下切

3、在纵向上,向上节点控制保障

(二)在时间轴,做好弹性优化运行

1、管理区级的指标弹性优化运行

(1)对产量实施滚动双线运行管理

(2)对成本实施月度预算变更管理

2、基层站级的指标弹性优化运行

(1)对老井产量实施两库一法管理

(2)对电费建立单井用电信息平台

(3)对措施运行实施早优全管理

(三)在考核轴,做好弹性梯度考核

1、在管理区级,做好指标立体化评估

2、在基层站级,做好班组考核四步走

四、实施效果

 

刚性指标的弹性优化管理体系

孤岛采油厂垦西油藏经营管理区成立于2007年7月,管理着垦71、垦55、垦24、垦622-623及垦761等五个含油断块,担负着10.7万吨的原油生产任务。

生产经营管理面临着自然递减大,稳产基础薄弱,措施挖潜难度大的形势。

自成立以来,对指标管理体系不断优化,探索将弹性管理理论融入指标管理中,逐步构建起以刚性指标为中心的弹性优化管理体系。

一、刚性指标弹性优化管理体系的产生背景

2011年,垦西管理区生产经营形势异常严峻,一是老井自然递减控制难度大,年初预测12%,采油厂下切7.4%;二是新井产量风险大。

年初完钻的2口井,投产效果不甚理想,继续布井的可能性小。

以上影响产量近1万吨,占下切总产量的10%。

因此,为确保完成年度任务,管理区要合理部署,科学运行,首先要解决指标管理体系的以下两个问题。

1、指标分解体系更加科学的问题。

一是指标分解体系不应只是单纯的目标分解,还应考虑到其影响因素及关联关系;二是所有的指标以及指标的所有控制措施及责任必须层层落实到岗位和个人;三是指标的分解要结合责任人的控制能力,同时要坚持刚性原则,责权对等,奖罚分明。

2、指标运行体系更加精细的问题。

一是各项指标的运行节奏要结合实际,合理部署,要加强过程监控,强化运行控制。

二是指标的运行结构要遵循效益优先的原则;三是评价办法必须能够反映主观努力效果、奖罚科学。

针对以上问题,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完善,管理区构建了以刚性指标框架为基础的弹性优化管理体系。

二、刚性指标弹性优化管理体系的主要内涵

1、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弹性管理是一种优化管理,是管理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即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管理对象在一定条件的约束下,具有一定的自我调整,自我选择,自我管理的余地和适应环境变化的余地,以实现动态管理的目的。

当弹性系数为常数时,即b=1,称为恒弹性系数,即为刚性,适合进行稳定型管理;当b>1时,为弹性充足,适合进行扩张型管理;当b<1时,称为弹性不足,则进行紧缩型管理。

图1弹性系数分类图

2、内涵及模型图

刚性指标弹性优化管理体系的内涵是:

本着“人人要知道指标、人人要控制指标、人人要优化指标”的原则,充分利用弹性管理理论,在任务轴上进行刚性框架构建,即坚持刚性原则,对各项控制指标,横向上梳理关联关系,向下层层刚性分解为区控、基层及班组指标,向上以节点工作标准层层保障指标的实现。

在时间轴上进行弹性优化运行,分为两个层级,在管理区级:

对产量实施滚动双线运行管理;对成本实施月度预算变更管理;在基层站级:

对老井产量实施两库一法管理;对电费建立单井用电信息平台;对措施运行实施早优全管理,从而实现对刚性指标的弹性优化管理,在考核轴上实施弹性梯度考核,在管理区级,做好指标的立体化评估;在基层站级,做好班组考核四步走。

以上级指标指导下级指标的运行,以下级指标保障上级指标的实现,形成一个具有整体性、灵活性、可控性的指标运行体系。

图2刚性指标弹性优化管理模式图

其中,该管理模式在目标设置方面,由单一的、笼统的宏观目标,转变为宏观目标与具体控制措施的单项目标相结合的复合型目标;在目标测算方面,由传统的凭经验和历史数据推算年度目标转变为既以单耗、实耗先进水平和生产规模测算年度目标,又有更加准确的月度目标,并制定了与生产规模变化相配套的指标动态调整办法;在目标评价方面,评价结果实用性更强,应用更广泛,过去仅仅作为单位奖金兑现的依据尚且无法规范运作,现在已成为单位、岗位、个人效益分配和界定管理水平高低、绩效优劣的依据,并能规范运作。

三、刚性指标弹性优化管理体系的实施内容

(一)在任务轴,做好刚性框架构建

在指标的分解框架构建中,我们将弹性系数定为1,坚持刚性原则,通过在横向上对各项指标见的关联关系进行梳理,纵向上对主要指标进行刚性下切,再以节点控制向上保障指标的完成。

1、在横向上,梳理指标关联关系。

管理区管理指标包括年度承包指标和月度控制指标,以原油产量、生产成本为主要管理指标,质量管理指标为复合指标,明细表见表一。

垦西区管理指标汇总表表一

通过各项指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梳理出各指标关联关系:

(见图3)

图3关联指标关系图

确定一级关联指标2个,二级关联指标6个,三级关联指标11个。

其中一、二级关联指标为主要指标,三级关联指标为符合指标。

通过梳理关联关系,找出管理工作的主要矛盾及方向。

2、在纵向上,向下指标分解下切

结合各级关联指标,将各项指标向下进行刚性分解,分为管理区—基层站、基层站—班组两个层级。

管理区--基层站指标刚性下切包括三部分:

原油产量、生产成本、技术质量管理指标。

其中:

原油产量分老井产量和措施新井产量下切,老井产量下切到注采站,措施及新井产量下切到技术站;成本下切可操作性强的作业费、电费、材料费及内部劳务费等。

下切同时,实施连带责任考核,规定:

老井产量下切到注采站,技术站承担连带责任,每超欠1吨,注采站奖扣10元,技术站奖扣1元;措施产量、新井产量下切到技术站,注采站、生产组承担连带责任。

每超欠1吨,技术站、注采站、生产组分别奖扣5元、3元、2元。

这样,产量压力就由注采站、技术站及生产组等直接责任单位共同承担。

明细表见表二。

基层站--班组指标刚性分解也以原油产量、生产成本和质量管理指标三部分为主要内容,分别确定不同的考核标准。

以注采管理501站为例,目标分解表见表三。

注采管理501站2011年班组承包指标汇总表表三

通过对各项管理指标的层层分解,刚性考核,使责任压力层层下沉,全区上下目标一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确保管理区各项责任指标的完成。

3、在纵向上,向上节点控制保障。

针对层层下切指标,向上从岗位--班组--基层站--管理区四个层级,确定业务节点,制定工作标准,找出工作规范,明确各节点责任人及考核办法。

通过对各个管理节点的控制,促使各项指标的完成,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化。

图4垦西区业务节点模型图

如表四为注采岗位业务节点明细表

垦西区注采岗位业务节点明细表表四

层级

业务节点

工作标准

工作规范

责任人

考核办法

岗位

1.抽油机巡检

2.长停井巡检

3.报废井巡检

4.掺水调节

5.掺水闸门维修

6.掺水表清洗

7.掺水表更换

8.井站标准化

9.生产数据录取;

10.事故隐患上报;

11.岗位练兵。

12.新工艺正确使用

每天巡井4次,抽油机设备、井口、长停井及报废井的井口设施闸门是否齐全,巡井到位率100%;单井掺水量调节符合率95%,掺水表定期清洗,闸门及时维修;站内流程无渗无漏、卫生十净整洁,井号、走向标识清晰、井、站场规格化达标率100%;量油、测气、取样、套压、回压、温度、电流、电量资料录取率及时率100%,全准率97%;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上报,事故隐患汇报及时率100%;积极参加岗位练兵,岗位练兵记录填写真实齐全率100%;掌握新工艺新技术的操作标准,出现问题能够处理

1.《油藏经营管理区管网流程管理规定》;

2.《油藏经营管理区注采管理站设备承包责任制度》;

3.《油藏经营管理区注采管理站巡回检查制度》;

4.《油藏经营管理区油水井资料录取规定》;

5.《孤岛采油厂计量管理规定》;

6.《抽油机井现场管理》;

7.《螺杆泵井现场管理》;

8.《电泵井现场管理》;

9.《水力喷射泵井现场管理》;

10.《皮带机、摩擦机井现场管理》;

11.《三标管理规定》;

12.《采油系统操作规程》;

13.《孤岛采油厂埋地管道、电缆保护的管理规定》;

14.《交接班管理制度》;

等管理制度、现场管理标准、操作规程的执行。

岗位职工

《采油系统业务节点责任管理考核办法》

(二)在时间轴,做好弹性优化运行

指标的刚性框架需要合理的弹性优化运行,才能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

我们对各层级产量及成本进行现状分析,制定弹性优化管理方案:

产量方面,管理区配产10.7万吨,其中老井产量9.46万吨,措施产量0.64万吨,新井产量0.6万吨。

其中新井产量因井位未确定,预计缺口5800吨,老井自然递减自测与计划差值,缺口4000吨。

为确保产量任务完成,须优化产量结构。

因老井产量递减大,稳产基础薄弱,挖潜难度大,其弹性系数≥1,因此,对老井产量实施稳定型管理,从精细管理中挖掘潜力;而措施产量可以通过管理区的合理部署取得效益最大化,其弹性系数>1,因此,对措施产量实施扩张型管理,通过早投入早见效,优化措施方案,加大措施投入力度上深挖措施潜力,以弥补新井产量缺口。

成本方面,主要操作成本中电费下切445.15万元,与预算基本持平,作业费下切1053.63万元,因措施产量预计投入较大,作业费缺口300万元。

电费可通过科技投入,精细管理逐步降低耗电量,总电量在可控范围内进行挖潜,因此弹性系数<1,实施紧缩型管理,深挖用电潜力;而作业费因加大措施投入力度,填补新井产量缺口,预计超支,因此弹性系数≥1,实施扩张型管理。

1、管理区级的指标弹性优化运行

管理区级的指标管理主要是针对管理区总产量及总成本的弹性运行,在产量上实施滚动双线运行,在成本上实施月度预算变更管理。

(1)对产量实施滚动双线运行管理

对全区产量运行,弹性系数≥1。

采取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产量规划曲线与月度配产曲线双线运行的弹性管理。

产量规划曲线:

结合递减速度、措施进度、季节特征等安排产量年度运行曲线,每月再根据上月实际完成差额进行滚动,如超产,则后几个月产量计划减少,如欠产,则后几个月产量计划增加,以此实现产量压力的弹性运行(见图5产量规划滚动曲线图)

图5垦西区产量规划线滚动曲线图

月度配产曲线:

每月再按照产量的实际运行情况及措施工作量的安排,即时制定月度产量计划,适度增加产量压力。

(图6为管理区月度计划产量运行曲线)

图6垦西区2011年月度计划产量运行曲线图

(2)对成本实施月度预算变更管理

对主要生产成本根据费用要素的特点,对不同的费用要素制定了不同的测算办法,同时建立预算变更管理制度。

由笼统地强调钢性控制成本,逐渐过渡到分析现状,制定目标,提出具体措施的成本弹性管理。

月度预算变更管理制度,是确保计划按期执行的重要保障。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计划出现变化要及时进行修正,实在不行才考虑改变计划,其次,建立计划变更管理流程。

如:

对作业费的运行,我们每月结合工作量安排计划,但在实际的运行中,往往受到结算进度、井场路况,施工队伍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与计划相差较大的情况,根据变更情况合理安排下月计划,确保费用总水平在可控范围内。

垦西区2011年主要生产成本弹性运行明细表表五

2、基层站级的指标弹性优化运行

(1)对老井产量实施“两库一法”分类管理

对由注采站负责的老井产量,确定弹性系数≥1,实施“两库一法”分类管理。

即:

对全区所有油井建立单井电子信息库,对油井中的两个管理重点,一是占产量64%的高产井,建立高产井信息库;一是占产量63.2%的高含蜡井实施“四字”管理法。

通过对老井的精细管理,努力降低自然递减,减少躺井,实现老井产量的最大化,弥补产量缺口。

一是建立单井电子信息库。

垦西油田由八个含油断块组成,即垦71断块、垦24断块和垦西斜坡带区6个小断块,分为16个砂层组,共115个含油小层。

由于油井生产时间长,层位多,开发简史复杂,同时前线注采站偏远,文档资料无法形成共享。

因此如何更好的管理油井的生产动态,及时、准确、全面的掌握油井信息,成为摆在开发技术人员面前的难题。

为此技术站建立起了“单井电子信息档案”,单井信息档案做到历次射孔数据、生产简历、停产原因、作业管柱、原油物性、井下技术及地面设备状况一目了然,使每一位技术人员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油井的生产情况。

油井单井信息档案库的建立就像一个婴儿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因此我们将单井信息档案形象的分成四部分:

出生证、成长记录、病历卡、保健卡。

出生证:

主要是记录油井的基础信息,如投产时间,套管外径,人工井底,及目前的层位厚度,下面是历次的射孔数据,包括油层井段,射孔井段,厚度,射孔孔密、孔数,射孔日期及枪型。

KXK71X202“出生证”信息表表六

 

成长记录:

图7就是油井的生产简历,这是一条月度生产曲线,我们可以看到从投产以来生产情况,以及自投产以来层位的变化情况,同时还标注出阶段累产油、累产水,这也是我们建立单井档案工作量最大的地方,也是对我们动态分析和措施摸排起到关键作用的曲线。

 

图7KXK71N20井成长记录曲线图

病历卡:

是对最近三次作业以及作业中发现问题的描述。

 

图8K71-100井“病历卡”曲线图图9完井结构示意图

保健卡:

就是目前的管柱情况,同时为了使档案内容更丰富,我们还将饱和度测井曲线等相关内容添加进去,使我们对油井的生产情况了解的更加全面。

为油水井动态分析及措施的摸排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也节约了翻阅资料,统计数据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让每项措施都更合理化、科学化,2011年我区的方案符合率达到了96.4%。

 

图10K71-104井“保健卡”示意图

二是建立高产井管理信息库

垦西区产量大于6吨的井有16口,占全区开井数的22%,而产量则占到全区的64%,高产井是否正常生产,直接影响到全区产量的完成。

为此管理区首先建立了高产井管理体系,从单井信息、地质资料的录取、工程资料录取、计量工作、掺水管理、日常维护六个部分的工作规范进行了详细要求,每天重点监控高产井的生产情况,同时出台了高产井管理办法。

图11垦西区高产井信息平台示意图

例如在电流管理方面,油井资料录取规定要求电流每月测试一次,但由于高产井中易结蜡井较多,坚持每三天测试一次,并绘制电流曲线,观察电流的变化情况,同时对这部份井全部安装了温度孔,每天观察井口温度,一旦发现油井开始结蜡立刻安排洗井,保证油井的正常生产。

由于高产井中掺水、结蜡井多,为资料录取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每个注采管理站各安排一名副站长主管资料录取,加大功图、液面、套压、电流、液、油、含水等资料的录取力度。

如垦761断块7口油井产量约占管理区的1/3,地面掺水管理给量油和取样化验带来一定的误差,因此,安排注采站定期利用一周时间对每口油井采用停掺水、关回压闸门、带掺水等不同方式进行量油、取样化验,通过比较分析,确定单井较为真实的产量。

 

图12垦761井近6个月功图图13垦761井生产运行曲线图

三是对高含蜡井实施“四字”管理法

垦西区含蜡井井数占总开井数的28.9%,却承担着全区总产量的63.2%。

这部分井由于含蜡量高,易造成井筒结蜡,导致油井负荷增大,井口回压升高,产量下降,严重的可导致油井蜡卡、抽油杆断脱等躺井事故。

通过实施“四字”管理法,即:

调掺水、控温度、降回压、增产量,调掺水和控温度是管理含蜡井的主要手段,降回压和增产量是最终目的。

并将“调、控、降、增”四字管理法,作为含蜡井管理工作的主线,合理调配、适时监控。

从而进一步系统地推进管理区含蜡井管理工作的精细化。

“调”掺水

一是利用掺水优化卡指导调掺水工作。

首先,遵循“回压最低”、“回油温度最低”的原则,减少掺水量使掺水油井的回油温度逐渐降低,直到掺水油井井口回压开始升高,把井口回压出现升高拐点时的回油温度作为控制掺水油井掺水量的依据。

其次,重新制作掺水优化卡。

落实有效掺水、切实稳定油量一直是开发的目标和工作。

二是完善掺水制度保障调掺水工作的顺利进行。

结合含蜡井特点,从掺水井的确定、计量、优化、资料录取等方面进行了重新修订,并形成了适合垦西区的《掺水管理制度》。

另外,实施“一表二卡一汇报”制度,确保掺水管理的动态化。

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垦西区的掺水工作更加科学化、有序化、正规化。

“控”温度

首先,实施原油温度、管网压力监控。

从掺水到单井井口、单井井口到计量站、计量站到联合站布置温度压力节点,共布置57个节点。

在确保原油能够达到良好流动性的同时降低加热能耗,并且确保管网压力正常。

 

图14油井温度压力节点监控布置图

其次,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温度。

一是维护井筒密闭循环装置,提高井筒温度;二是合理布置加热炉,确保地面加热的有效性

“降”回压

通过以上调掺水、控温度工作,含蜡油井单井回压下降了0.08兆帕,计量站回压降低了0.3兆帕。

“增”产量

通过产量对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日产液量下降了5.4方,日产油增加了2.6吨,含水下降了0.7个百分点。

具体见表十七。

部分高含蜡井实施“四字”管理法效果对比表表七

计量站号

调整前

调整后

差值对比

开井数

液量

油量

含水

开井数

液量

油量

含水

开井数

液量

油量

含水

K55

2

105.3

27.8

73.6

2

99.4

28.3

71.5

0

-5.9

0.5

-2.1

K622

5

103.9

42.1

59.5

5

106.4

42.8

60

0

2.5

0.7

0.5

K623

5

159

15.4

90.3

5

137.1

15.6

88.6

0

-21.9

0.2

-1.7

K761

7

232.1

114.4

49.3

7

252

115.6

54.1

0

19.9

1.2

4.8

合计

19

600.3

199.7

66.7

19

594.9

202.3

66

0

-5.4

2.6

-0.7

(2)对电费建立单井用电信息平台

自2010年开始,管理区依托网络平台,以单井计量数据为源头,以掌握抽油机单井日生产动态为目标,以实现计量数据的即时应用及计算计适时监控为手段,编制开发了《油井用电分析管理系统》。

通过该系统与PEoffice软件、井筒管理及设备管理的配套应用,效果比较明显,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单井用电信息平台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IIS服务器,利用局域网优势,各单位都可通过InterNet浏览器进行数据访问。

该系统主要由“首页”、“单井曲线”、“报表查询”、“综合查询”、“差值分析”、“数据维护”、“帮助”七大功能板块组成,有用电统计(分单位、分线路、分区块)和单井用电分析两大作用。

该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界面友好,使用简洁。

如下图所示:

 

图12垦西区单井用电信息平台示意图

图15单井用电信息平台主界面图

充分发挥单井用电信息平台的综合查询、数据分析、预警监控的功能,从加强工况分析、提高系统效率、加强井筒管理三方面入手,提高用电管理水平。

以K622-6井为例,应用单井用电信息平台,发现用电量减少,液量减少,综合分析后,采取热洗措施,实施后,日增油量0.9吨。

 

图16K622-6井日用电及生产曲线

通过2011年与2010年同期对比,处理总液量液量增加11.48万吨,耗电量增加20.21万KW.h,吨液单耗降低0.34KW.h/吨。

(3)对措施运行实施“早、优、全”管理。

在措施工作量的安排上,坚持“早”字。

即坚持“早投入、早见效”的原则,合理安排措施作业进度,今年实施措施工作量35井次,上半年发生27井次,完成79.4%,截止6月底的措施产量就已达到3738吨,完成年度计划的58.4%,为全年措施产量的超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垦西区2011年措施工作量完成情况表表八

在措施方案的运行上,坚持“优”字。

实施层层优化,实现措施方案的效益最大化。

从定方案前注采站取全取准各项资料,到定方案过程中技术站做好方案的分析与论证,再到充分发挥作业监督作用,根据作业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变更方案,提高方案符合率,最后,从地质、工程全面论证,做到地质与工艺的有机结合,并及时总结分析,对以往实施的措施不断分析总结,得出相应结论以指导下步工作,在实践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为下步打高效措施不断积累现场经验。

 

图17垦西区作业运行全程优化流程图

在作业费的考核上,坚持“全”字。

实施三方联带管理考核。

将维护费下切到注采站,技术站、生产组实施联带责任管理,措施费下切到技术站,注采站、生产组实施联带责任管理。

下切及联带责任考核表为:

垦西区2011年作业费用切块表表九

(三)在考核轴,做好弹性梯度考核

对指标的考核从管理区级和基层站级两个层级入手,科学评估变量因素,合理设置奖惩梯度。

结合指标的弹性运行,对影响指标完成的重点、主要及影响较大的变量因素,合理制定考核方案及奖惩梯度,通过对月度指标的控制,确保年度指标的完成。

1、在管理区级,做好指标立体化评估。

从对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和排队公示两方面做好指标立体化评估,完善指标的监督体系。

一是完善月(季)度考核体系。

加强过程控制,体现管理效果,优化指标设置,结合生产实际确定了9项考核指标,突出重点指标考核力度。

对前线单位、后勤辅助单位和后勤单位确定三个档位的考核基数,以指标的过程控制确保任务的完成。

垦西区月(季)度考核体系表见表十

二是建立指标评比平台。

利用网络平台,在管理区主页建立评比台专栏,每月将原油产量、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打分排队公示。

以排名情况作为各站评先创优的重要依据。

2、在基层站级,做好班组考核四步走。

在做好管理区级的指标评估同时,完善基层站对班组的考核体系的建设。

该考核体系结合班组的主要工作流程及工作量,将考核定为“四步走”。

一是确定绩效系数,对各班组结合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的不同,确定不同的绩效系数;二是进行基础管理考核,对各班组基础管理水平每月检查打分;三是工作质量考核,围绕主要业务关联指标进行工作质量的考核,确保产量成本压力传递;四是工作量考核,对生产实际中发生的主要工作量的考核。

通过对班组考核体系的完善,改变了以往只考核出勤率的状况,使指标的过程控制能够贯穿的最基层的工作中。

四、实施效果

1.经济效益

2011年度经营承包指标完成情况为:

垦西区2011年主要承包指标完成情况表表十三

其中原油产量构成情况为:

 

垦西区2011年原油产量分类完成情况表表十四

从产量构成表中看出,措施及老井产量超3099吨,按照内部油价1500元/吨,实际吨油综合成本为651元/吨计算经济效益:

产量效益S1=(1500-651)*0.3099=263.11万元

综合成本超支122万元,则S2=-122万元万元

n

成果投入费用S3=20万元

a=1

则创经济效益为E=ΣSa-F-(C+I)-H

=263.11-122-20=121.11万元

2.社会效益

通过对指标在刚性框架下的弹性优化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