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复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69343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传播学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传播学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传播学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传播学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播学复习.docx

《传播学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复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播学复习.docx

传播学复习

1.媒介依存症:

媒介依存症是一种由新媒介带来的社会病理现象。

工业革命以后,现代社会以来,由于电子媒介普及,人类过分依赖于电子媒介,例如手机、电视。

媒介依存症有几个特点:

①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②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③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④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

“电视人”和“容器人”概念就是是建立在"媒介依存症"的批评的基础上,是现代人的一种社会病理现象。

2.上限效果:

1977年由艾蒂玛、克莱因提出,他们认为,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下来。

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得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只是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

3.第三人称效果:

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戴维森教授在《公关舆论季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的论文,正式提出了第三人称效果理论。

第三人效果理论认为一些事件在社会层面上的影响与在个人层面上的影响大相径庭,前者的影响要比后者的影响大。

换句话说,就是受众倾向于认为媒介对其他人的影响大,对自己的影响小。

4.媒介帝国主义:

也称“文化帝国主义”。

美国学者席勒是文化帝国主义的代表学者,在1976年出版的《传播与文化支配》一书中,他为这个概念做出了一个经典的定义:

文化帝国主义,就是“在某个社会步入现代世界系统过程中,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被迫接受该世界系统中的核心势力的价值,并使社会制度与这个世界系统相适应的过程。

”他有三个特点:

①它是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而进行的扩张过程。

②它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而实现的全球性文化支配。

③由于信息产品的文化含量最高,那么明显,这种文化扩张主要是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而得到的。

5.符号:

符号是信息意义的外在形式或物化载体,是食物表述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其功能是,便是携带和传达意义。

符号包括,能指和所指。

能指也叫做意符,通常表现为声音或图像,能够引发人们对特定对象事物的概念联想;所指也称为意指,即意符所指代或表述的对象事物的概念。

6.沉默的螺旋:

7.信息与讯息之间的关系:

①信息(又称作讯息),又称资讯,是一种消息,通常以文字或声音、图象的形式来表现,是数据按有意义的关联排列的结果②讯息包含信息:

讯息包含信息,信息是能为接收者理解、认识的确定性的符号系列。

③讯息包含于信息:

讯息是信息中所包含的新鲜部分。

8.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A.基本内容:

这是一个高度循环的模式,在这个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既是制成符号者、解释者,也是还原符号者;受传者也如此。

传受双方互为传播过程的主客体,行使着相同的功能,即编码、译码和释码。

B..影响评价。

①正价值:

奥古德-施拉姆循环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并把传播双方都看做是传播行为的主体。

②负价值:

a.它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这与社会传播的现实情况不符b.这个模式能够体现人际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9、施拉姆的大众过程模式

A.基本内容:

①1954年施拉姆提出适用于大众传播的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明确提出“反馈”②此模式的中心是媒介组织,它集编码者、译码者和释码者于一身。

它们可以从受众处获得推测性反馈。

受众往往是由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分属于各个基本群体和次级群体。

“大众受众”——许多接受者,各自进行译码、释码和编码——各个接受者从属于某一个群体,在此群体内对讯息进行再解释,并经常据此行动。

10、人内传播的形式:

感觉和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绪和感情

11、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人际传播在本质上来说是个人之间相互交换精神内容的活动,精神内容交换的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媒体。在这里,媒体也可以理解为任何能够传递信息的手段和渠道。人际传播是一种高质量的传播活动时,传播手段多、渠道广、方法灵活。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之所以说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是由于以下方面的原因:

①人际传播的核心是语言。语言又分为声音语言和书写语言。声音语言是人际传播也是自我表达的最基础的媒体。语言的功能并不仅仅在于传递讯息内容的本义,它还通过声调、速度、音量、节奏等等传递着与说话者相关的背景信息。

②书写语言是在文字发明的基础上产生的,在不能或不便使用声音语言的场合,书写语言便成为人际传播的最常用的沟通工具。书写语言的功能也不仅仅是做文章,它同时也是自我表达的重要手段。在手写的文字中,字的大小、笔画的粗细、工整与潦草等,都在传递着与传播者的个性、素养等相关的重要信息。

③语言是自我表达的基础媒体,但不是唯一的媒体。体态、表情、眼神、身体接触以及服装、发型等等,都是自我表达的重要媒体。社会学家E.戈夫曼指出,在若干人相聚的场合,人的身体并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工具,而是能够作为传播媒体发挥作用。

11、如何进行良好的人际传播

(一)三个关键环节:

a.掌握尽可能多的符号及意义,熟练进行编码、解码。

b.注意生活经验的不同c.注意传播情境的制约

(二)两种具体方法:

a.谈话:

倾听是谈话的另一半。

如果人们停止了听,说也就毫无用处了。

b.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不仅是人心的一种欲望,一份温情,也是人际关系存在的必要基础,表现为人与人显著的相互关联。

12、大众传播的特点:

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即“受众”。

4.大众传播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5.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1.大众传播是一种没有任何强制性的传播活动。

2.大众传播是一种公开进行的传播活动。

13、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p100)

(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1948年,哈罗德·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最早提出了对传播功能的经典论述。

1.环境监视功能。

2.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4.价值:

①拉斯韦尔从一个政治学家的角度出发观察大众传播,其结论也最适用于政府和政治家。

②这三项功能是包括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在内的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本功能,大众传播不仅具备这些功能,而且起着突出重要的作用。

(2)赖特的四功能说:

美国学者查尔斯·赖特在《大众传播:

功能的探讨》(1959)一书中提出。

这是他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大众传播的功能进行的探究。

1.环境监视功能:

①警戒是传播保障的内容之一,它警戒外来威胁。

②满足社会的常规性活动的信息需要。

2.解释与规定功能。

3.社会化功能。

4.提供娱乐功能。

(三)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在1948年发表的《大众传播、大众鉴赏力和有组织的社会行动》一文中,特别强调了大众传播的三种功能:

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

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

3.麻醉精神的功能。

(四)施拉姆的大众传播功能观

1982年,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总结大众传播的功能,认为主要有四种社会功能:

1.大众传播是社会雷达,具有寻求、传递和接收信息的功能,用于监视社会环境。

2.大众传播具有操纵、决定和管理功能,对受众进行诱导、劝服、解释信息,并引导作出决定。

3.大众传播具有指导功能,也就是教育功能。

4.大众传播具有娱乐功能。

5.价值:

这四种功能都是从正功能的角度来总结的。

值得肯定的是:

施拉姆明确提出了传播的经济功能,指出了大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的收集、提供和懈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

14、议程设置

(一)发展过程

1.议程设置这个概念早在便士报出现之时就已伴随我们,那时它还没有被明确贴上这个标签。

2.1958年,朗最早提出了有关议程设置理论的直接表述。

3.1963年,伯纳德·科恩提出了对议程设置有影响力的表述。

4.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于1968年首次进行有关大众媒介议题设置作用的实证性研究。

1972年,他们正式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

(二)主要观点

1、查普尔希尔调查:

1968年,麦库姆斯和肖:

查普尔希尔(教堂山、夏贝尔山)调查。

①避免假定媒介效果。

②把新闻内容的议题设定同公众议题设定联系起来。

把内容分析与公众调查结合起来,从而为研究议题设定开辟了方法论的新途径。

教堂山研究由两部分组成:

①对选民进行抽样调查②对9家传播媒介的同期政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

(5家报纸、2家杂志、2家全国性电视网)

在对两者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的过程中,麦库姆斯和肖发现,在选民对当前重要的问题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中,存在着一种高度的对应关系。

但是没有发现两者的对应关系。

在夏洛特市的调查中,确认了媒介议程和受众议程之间的因果关系。

2、夏洛特调查:

夏洛特研究为议程设置的因果关系方向提供了一些证据,表明媒介在影响公众议程方面的确有效,而不是公众议程影响媒介议程。

发现:

不同的大众媒介之间议题的相关性很高;在一系列影响受众议程的信源中,电视和报纸所提供竞选新闻是主要的,其中新闻类信息对议程设置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电视上的竞选的广告有助于增加对候选人个人的感情印象,但对个人的议程设置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人际传播同样对议程设置有影响;事实上,许多因素都对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起作用。

3.电视新闻节目实验

主要观点:

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

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

(三)议程设置的特点:

①.理论着眼点是传播认知层面的效果。

②着眼于考察大众传播的长期、综合和宏观的社会效果。

③揭示大众传播具有“环境再构成作业”的功能。

(四)对议程设置的评价:

A.它摒弃了“有限效果论”将关注重点放在态度和行动层面上的局限性,转而关注媒介对受众认知层面上的影响。

B.该理论关注的是整个信息环境对公众的影响,而不是某条信息的微观影响。

C.议程设置研究提出,大众传播对于公众的环境认知具有强大的影响,这对20世纪40年代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有限效果理论是一个重要的修正。

D.议程设置理论关注受众和媒介的互动,形象地说明了大众媒体、公众意见和政治过程之间的关系。

E.理论不足:

①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

②李普曼的理论讨论了现实、拟态环境和公众认知之间的关系,但是1968年的研究只讨论了后两者的关系。

15、培养理论

(一)主要内容:

1.培养理论的定义:

①核心观点。

传播内容具有特定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

②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着很大的偏离。

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

在这个意义上,格伯纳等人将这一研究称为“培养分析”。

③培养分析认为媒介最主要的效果并非在改变受众,而是维持某种社会结构,使观众对世界的认知符合既有的价值规范和政治经济论秩序。

(二)培养理论的主要思想:

最终着眼点、①分析电视画面上的凶杀和暴力内容与社会犯罪之间的关系。

②考察这些内容对人们认识社会现实的影响。

(三)培养理论的效果:

①主流化:

电视不仅使不同观看程度的受众之间出现培养差异,而且会导致来自不同群体的重度收看者之间立场的趋同,这就是“主流化”效果。

②共鸣:

共鸣产生于某些特定群体,由于他们的现实生活经历与电视世界中的情景相吻合,因此他们会与电视里的情景或主张产生高度的共鸣。

16.沉默的螺旋

新强效力论的代表性研究是沉默的螺旋假说。

(一)内涵:

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

一方意见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的声音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二)沉默的螺旋假说的核心是四种要素:

大众媒介;人际传播;社会关系;个人意见的表达

17、使用与满足

(一)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

“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二)固执的受众:

1964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鲍尔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题为《固执的受众》。

“讯息如何作用受众”“受众如何处理信息”鲍尔的这两句话反出两种迥然不同的研究方向:

一个是从讯息到受众,一个是从受众到讯息;一个关心讯息的效应,一个关心受众的需求;一个认为传者方面最重要,一个认为受众方面最关键。

一句话,不是讯息景影响受众,而是受众驾驭讯息。

评价:

鲍尔的论述在强调受众作用的同时,也敲响了魔弹论的丧钟。

他认为:

受众是“顽固”的,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对顽固的受众来讲,讯息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主动发现的;既然受众都是顽固不化、执着己见,那么媒介就根本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左右受众,所谓魔弹论、靶子论也就根本无法成立。

(三)自助餐厅:

使用与满足,施拉姆有个比喻对此给予形象而准确的概括。

这个比喻是说,受众参与传播犹如在自助餐厅就餐,每个人都根据个人的口味及当天的食欲来挑选某些品种、某些数量的食物,而自助餐厅供应的大量的、五花八门的饭菜就相当于媒介提供的林林总总的讯息。

(四)理论意义:

1.它认为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这种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这有助于纠正大众社会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

2.它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对否定早期“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的效果观起到了重要作用。

(五)对使用与满足的评价:

1.“使用与满足”研究使传播学者的关注点从传播者向受众的主动传播转移到受众对大众媒介的主动使用上来,开创了传播研究的新阶段。

正如施拉姆说,使用与满足研究还远远不是一种理论,但指明了形成理论可能采取的某些方向。

2.研究者们深入探讨了受众使用大众媒介的各种心理动机,对于了解受众的根本需求非常有帮助。

但是,研究者们对受众所受到的更广泛社会影响缺乏充分的考察。

3.仅仅强调受众的能动作用而忽略媒介的生产过程不能完整解释整个传播过程。

受众对大众媒体的压力是有限的,他们的选择只能是在媒体提供的范围内进行选择

18、分析“印刷意味着民主”这个观点

9.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一、批判学派:

批判学派的思想来源主要是欧洲的“法兰克福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由1923年成立于德国法兰克福研究所的成员组成,从哲学、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和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工业,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危机及现代西方文明进行批判。

代表人物:

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本雅明、弗洛姆、哈贝马斯。

1、霍克海默

霍克海默在20世纪30年代致力于建立一种社会批判理论,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批判理论,提出要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对现代资本主义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方面进行多方位的研究批判。

霍克海默于1937年发表的《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可以看做是批判理论的宣言。

他批判了以实证主义、实用主义为代表的传统理论,认为传统理论具有以下特点:

①把理论定义为可以用数学加以验证的经验命题的体系。

②在给定的前提下进行研究,并不质疑这些经济的和政治的前提。

③把学术研究看做是一种社会分工,它只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活动,并不需要考虑理论对整个人类生活的影响。

④对社会的科学研究可以做到价值中立,理论本身是客观的,忽略了理论与特定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

2、阿多诺

①其美学思想是以他独特的“否定的辩证法”为哲学基础的。

②阿多诺提出“整体是虚假的”的口号,极为强调艺术的批判性中所蕴含的救赎功能。

阿多诺认为现代工业社会的人性分裂、人格丧失、世界裂成碎片,只有通过艺术这种精神补偿才能得以拯救,艺术能把人们在现实中所丧失的理想和梦幻异化了的人性。

3、本雅明

本雅明,德国马克思主义文学评论家、哲学家。

他罕见地将才华和渊博结合起来,不是依据学科分类来安置主题,而是根据好奇心和自我根源来提炼学术兴趣。

本雅明的哲学研究主要涉及意识形态和文化批判(尤其是对法西斯主义及其哲学基础——生机论的批判)、认识论和历史哲学。

他试图把历史唯物主义和救世主义结合起来。

4、马尔库塞

美籍德裔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①提出自我在现实原则之外,还有一种行动的原则。

②单向度的人。

③理论先于实践,主张把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

④马尔库塞完全背离了法兰克福学派原初的“理论与实践的同一性”的理论前提。

5、哈贝马斯

哈贝马斯(JürgenHabermas,1929-),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批判学派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旗手。

哈贝马斯认为知识的产生根源于人类的三种旨趣(利益),相应也有三类知识,否认历史——解释知识、经验——分析知识和技术控制旨趣的统治地位,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

其主要著作: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1962)、《交往行为理论》(1968)。

公共领域:

介于国家和社会(即国家所不能触及的私人或民间活动范围)之间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地方,它具有脱离国家控制和市场操纵的独立性。

在此,公民可以自由地表达和交流意见,对公共事务进行评判。

6、法兰克福学派在美国传播学研究领域的地位及其影响

①法兰克福学派影响了传播研究,他们不仅批判了实证研究,而且把大众文化等传播现象同意识形态、社会控制联系在一起,开创了批判地研究传播现象的传统。

②虽然传播的批判学派并不一定都师承法兰克福学派,甚至有不少反对他们的观点,但是在反对科学主义、关注传播中的权力和不平等现象的核心精神上,传播批判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是一脉相承的。

二、批判学派的主要流派

(一)政治经济学派

1.主要关注点:

①传播研究与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②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③传播研究与政治经济学的转型。

2.主要代表人:

①达拉斯·思迈斯(斯麦兹)②H.席勒

达拉斯·思迈斯(斯麦兹)(DallasWSmythe,1907-1992)。

主要代表有北美的达拉斯·思迈思是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泰斗。

是将学术分析、政策研究和行为参与结合为一体的典范,开辟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建立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批判学派。

其代表性的理论观点有“受众商品论”、“依附理论”等。

A.受众商品论

是加拿大传播政治经济学家思迈斯的代表性理论。

1951年,他就提出商营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产品是受众的注意力。

1977年他发表的《传播: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盲点》一文,标志着其“受众商品论”的正式形成。

大众媒介生产的消息、思想、形象、娱乐、言论和信息却不是它最重要的产品。

媒介公司的使命其实是将受众集合并打包以便出售。

这就揭示了商业广播电视的真正商品是受众群体。

思迈斯认为,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所有的时间都是劳动时间。

受众不仅仅是消磨时光,他们还在工作,创造价值。

这种价值,最终是通过购买商品时付出的广告附加费来实现的。

其不公平处在于,受众在闲暇时间付出了劳动,为媒介创造了价值,但没有得到经济补偿,反而需要承担其经济后果。

B.受众商品论的价值

首先,思迈斯的观点拓展了我们对于受众的认识,根据这种说法,受众成了商品,任何大众媒介,只要拥有了受众就拥有了市场,而作为商品,受众资源的分配也应该是由市场来完成的。

其次,”受众商品论“不仅反映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独特的研究视角,体现其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深刻性;也揭示了媒介运作中“受众”商品及其整体形式被出卖的客观实在。

最后,“受众商品论”试图从媒介、受众、广告商三者之间的关系中揭示资本主义媒介及其产品的实质。

该理论从媒介运作的经济方面出发进行传播研究,在媒介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了受众,意识到受众角色的变化,替代媒介一般意义上的产品内容而成为介于媒介和生产商之间交易的商品,由传统观念中的消费者变成了消费品本身,这对于资本主义的媒介批判是极其深刻的。

其次,将能动的人降低为无生命的被动商品,是经济决定论。

一些持“积极受众”观点的学者,特别是提出“使用—满足”理论的学者,更是以大量的实证研究,竭力证实受众是主动参与媒介传播和意义创造的生产者,而不是产品。

其三,他将传媒与受众的关系固定为”卖方“与”买方“的关系,实际上他们的社会传播关系更为复杂。

理论缺陷

其四,这种观点更多地着眼于受众的购买能力和消费特点相关的人口统计学属性(如收入、性别、学历等),而不能反映受众内部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

其五,这种观点容易把”商品销售量“,即收视率或发行量作为判断传媒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放在次要的位置上。

其六,该观点的只从传媒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而没有从受众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

H.·席勒(HerbertSchiller,1919-2000)美国传播学者、美国批判学派的先驱,被誉为20世纪最具原创性和影响力的媒体分析家。

其代表作有:

《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思想的管理者》、《文化公司》以及《信息与经济危机》等。

1969年在《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中率先提出“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Imperialism),矛头直指美国。

A.文化帝国主义的定义:

文化帝国主义就是“在某个社会步入现代世界系统过程中,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被迫接受该世界系统中的核心势力的价值,并使社会制度与这个世界系统相适应的过程。

B.文化帝国主义的特点:

①它是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而进行的扩张过程。

②它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而实现的全球性文化支配。

③由于信息产品的文化含量最高(或者说信息本身就是文化产品),因此,这种文化扩张主要是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

莱斯特(大学)研究中心

(二)意识形态霸权理论

1.安东尼奥·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

①提出文化“霸权”理论。

他把上层建筑分成两大领域:

政治社会(政治领导权)和市民社会(文化霸权)。

国家=政治社会+市民社会

政治领导权文化霸权

②在对待大众文化、传播媒介和通俗文学的问题上,葛兰西的态度是积极和肯定的。

2.阿尔都塞: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A.观点:

①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结构②把文化和意识形态作用发展到极致

B.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①意识形态包括双重镜像:

a.主体对绝对主体的臣服

(个体被询唤为主体)b.主体间的互认②研究立法:

症候阅读法(揭示在场的缺席或缺席者的在场)

(三)文化研究

1.简介:

文化研究也称伯明翰学派,成立于1964年,2002年解散。

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精英文化研究,而是当代大众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学派使用文本分析与受众调查方法,着重研究大众传播在社会及文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2.主要代表及著作:

①雷蒙·威廉斯:

《文化与社会:

1780-1950》、《漫长的革命》《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②理查·霍加特:

《识字的用途:

工人阶级生活面面观》《日常语言与日常生活》③斯图亚特·霍尔:

《电视话语:

制码与解码》

3.威廉斯的文化传播理论观:

①文化传播关乎人类解放与社会变迁。

②大众并非“乌合之众”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