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8217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64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docx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章声现象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共10题;共30分)

1.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

 

A. 防止车辆产生噪声      

B.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B.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3.下列四个句子:

①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她是唱高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  )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4.当我们听到飞机在头顶正上方轰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机还没有达到头顶的正上方                             

B. 飞机正好在头顶的正上方

C. 飞机已经飞过头顶的正上方                                

D. 上述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5.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同样的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

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A. 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B. 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C. 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 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6.甲声音波形如图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下列图中的哪一幅(  )

A. 

                  

B. 

                  

C. 

                  

D. 

7.“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 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B. 禁止广场舞活动

C. 跳舞的大妈把音量调小一些                                

D. 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8.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凡是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都是噪声

B. 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C. 优美的歌声一定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心情愉快

D. 凡是干扰他人休息、学习、生活、工作的声音,都可以看做噪声

9.把一个电铃放入扣住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通电以后找们可以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然沿用抽气机从钟罩内往外抽气,我们会听到电铃的声音(  )

A. 逐渐减小                           

B. 逐渐增大                           

C. 保持不变                           

D. 都有可能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波,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

B. 静谧的夜晚我们身边的狗狗有时突然耳朵一竖并转动几下,这可能是狗狗听到了人类听不见的声音

C. 家人之间悄悄说话,身边的狗狗无动于衷,因为“悄悄话”的频率狗狗是无法感知的

D. 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

二.填空题(共8题;共36分)

11.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________产生的。

塑料尺振幅越大,声音的________越大。

若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________发生改变。

12.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

 ________图是噪声的波形.

13.小华在演奏二胡是,用琴弓拉动琴弦,使琴弦________ 而发声,小华手指不断在琴弦上移动,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 ,二胡的声音通过________ 传播到我们耳朵中的。

14.我们在打电话时能听出是妈妈的声音,这是根据乐音三要素中的________来判断的;如果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真空罩里,我们就听不到闹钟的声音了,这是因为________.

15.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水深度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________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3.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________ s才能接收到信号.

16.小明随父母到山区爬山,他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1.6s听到回声,他们距山崖大约________ m,(声速按340m/s计算).声音在空气中以________形式传播.我们看到各种颜色的花朵,是光的________现象(选填“反射”或“折射”).

17.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一个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音乐声越大,小人舞动的越剧烈,说明物体的________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18.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________ 产生的,我们能分别出不同老师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各人发出声音的________ 不同。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18分)

19.晓伟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的情况后猜测:

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他在实验时选用琴弦的相关数据.

(1)在探究一个物理量是否与多个因素有关过程中,常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如果晓伟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材料有关,你认为他应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

(2)如果选用编号为A、B的两根琴弦,可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________有关.

20.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传播声音,请写出实验的器材、步骤、实验分析及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具有可行性,要符合安全原则.

(1)实验器材:

________;

(2)实验步骤:

________;

(3)实验分析及结论:

________.

21.如图为小红、小辉用自制的土吉它研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粗细、材料图中已标出,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________.

(2)若他们选择a和b是为了研究________.

(3)他们能否选择c和d进行研究,答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4)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________进行哪项研究:

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题;共16分)

22.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12m/s的速度匀速行驶。

汽车鸣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则此时汽车距高山有多远?

(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3.某渔船向为了测一处海底的深度,用声呐系统垂直向下发射超声波,经过6s收到回声,问此处海底的深度是多少千米?

(声音在海水的速度是1500m/s)

答案与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D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控制噪声的途径有: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和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选D

【分析】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种:

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

2.【答案】D

【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色

【解析】【解答】解:

A、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特别响亮,快把耳朵震聋了,我们用响度来表示声音的大小,A不符合题意;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不符合题意;

C、只有达到一定响度,且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的声音人才能听得到,C不符合题意;

D、“闻其声知其人”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响度用来描述声音的强弱;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听到声音,要具备三个条件:

物体振动发声、传播声音的介质和正常的听力;音色用来反映声音的特色,注意平时的积累.

3.【答案】C

【考点】音调

【解析】【解答】解:

①歌曲调子太高,是指发出声音的频率高;

②引吭高歌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

③“高音”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④高声喧哗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所以“高”字指音调的是①③;

故选C.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4.【答案】D

【考点】声速

【解析】【解答】解:

A、若飞机的速度小于声音的速度,则飞机到达人上方所用的时间大于声音到达人的时间,则飞机还没有达到头顶的正上方,故A有可能;

B、若飞机的速度与声音的速度相同,则飞机正好在头顶的正上方,故B有可能;

C、若飞机的速度大于声音的速度,则飞机已经飞过头顶的正上方,故C有可能;

D、因为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所以D正确.

故选D.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介质中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根据声速与飞机飞行速度的大小进行分析.

5.【答案】A

【考点】音调,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改变伸出桌边的钢尺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这样会改变钢尺的振动频率,改变音调高低.所以实验探究音调跟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故选A.

【分析】拨动伸出桌边的钢尺,伸出桌边的钢尺振动发声,伸出桌边的钢尺越长,钢尺越难振动,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以及三个特性的影响因素.并且能用实验探究音调、响度的影响因素.

6.【答案】C

【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AB振动的频率相同,都比甲小,D振动频率小于甲声音波形,只有C振动频率大于甲声音波形,所以音调比甲高.

故选C.

【分析】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7.【答案】C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解析】【解答】A、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让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可以减弱噪声,但不适用于实际情况,故A错误;

B、广场舞是一种健身活动,禁止跳广场舞,也是不适用于实际的,故B错误;

C、把音量调小一些,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既能锻炼身体,又不影响别人,故C正确;

D、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检测噪声,不能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先C.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8.【答案】D

【考点】噪声及来源

【解析】【解答】解:

A、凡是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不都是噪声.例如唱家发出的声音也是乐音,机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故A错误;B、乐音悠扬、悦耳,听到感觉非常舒服,噪声听起来不舒服,同时会损害人的健康,乐音不一定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不一定是机器发出的声音.要看从那角度判断.故B错误;

C、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优美的歌声不一定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心情愉快.故C错误.

D、从环保的角度来看,凡是干扰他人休息、学习、生活、工作的声音,都可以看做噪声,故D正确.

故选:

D.

【分析】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悠扬、悦耳,听到感觉非常舒服的声音叫乐音.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噪音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声波图像是杂乱无章的.乐音是发声体有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声波图像规则整齐的.

9.【答案】A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解答】解:

因为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进行传播,所以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时,因为罩内空气稀薄,所以声音会越来越小,当抽成真空时,声音就会听不到.

故选:

A.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0.【答案】B

【考点】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

【解析】【解答】解:

A、大象的声音频率属于次声波,不在人耳听觉范围之内,故A说法不正确;

B、狗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广,因此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狗能感觉到,故B说法正确;

C、狗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广,人说话的声音狗是能够听到的,故C说法不正确;

D、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但大象和狗的“听声频率”有重叠区,所以大象是能够听到狗的叫声的,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B.

【分析】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从“狗和大象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得到相关的信息即可解题.

二.填空题

11.【答案】振动;响度;音调

【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用的力越大时,塑料尺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就越大;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时,会使塑料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则声音的音调将不同。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三个特征:

音调、响度、音色.音调和频率有关,振动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影响频率,改变音调要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质量和体积也就是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响度跟振幅有关,用力大小能改变钢尺的振动幅度。

12.【答案】乙

【考点】噪声及来源

【解析】【解答】解:

∵噪声是由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

∴由图可知:

乙图声音振动没有规则;

故乙图是噪声的波形.

故答案为:

乙.

【分析】根据物理学角度对噪声的定义即可判定哪个图是噪声的波形 

13.【答案】振动;音调;空气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

【解析】【解答】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在演奏二胡是,用琴弓拉动琴弦,使琴弦振动而发声;小华手指不断在琴弦上移动来改变琴弦的长度,从而改变琴弦振动的快慢,改变琴弦的音调;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二胡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的。

【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声音产生的原因,传播的条件和声音的三要素。

14.【答案】音色;真空不能传声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解:

不同人声带的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所以我们在打电话时能听出是妈妈的声音,这是根据乐音三要素中的音色来判断的;

如果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真空罩里,我们就听不到闹钟的声音了,这是因为真空罩内几乎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故答案为:

音色;真空不能传声.

【分析】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其中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5.【答案】液体;5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

(1)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超声测位仪”是利用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来工作的.

(2)超声波传播的距离s=2×3.75×103m=7.5×104m,由v=

可得接受到超声波所用的时间:

t=

=

=5s.

故答案为:

液体;5.

【分析】

(1)超声波属于声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2)知道海的深度,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然后可知需经过几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16.【答案】272;声波的;反射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

(1)声音从人传到山崖的时间:

t=12×1.6s=0.8s,

由v=st得此人与山崖之间的距离:

s=vt=340m/s×0.8s=272m;

(2)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3)我们看到各种颜色的花朵,是花朵反射的光进入了人的眼睛,是光的反射现象.

故答案为:

272;声波的;反射.

【分析】

(1)人发出的声音经山崖反射后再传到人耳就是回声,知道整个过程用的时间,可以求出声音从人传到山崖的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此人与山崖之间的距离.

(2)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3)我们能够看到周围各种颜色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人的眼睛.

17.【答案】振动;振幅

【考点】声音的产生,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乐声越大,小人舞动的越剧烈,说明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分析】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18.【答案】振动;音色

【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色

【解析】【解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振动都能发声,人讲话是靠声带振动发出声音的。

不同的声源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声波的波形不同,我们一般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

【分析】声音的产生及声音的特性。

三.实验探究题

19.【答案】

(1)控制变量法;D、E

(2)材料

【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研究音调和某一因素关系时,要控制其他因素是一定的.研究音调和材料的关系,要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等,D和E两种材料符合要求;A和B两种材料都是钢,长度都是20cm,横截面积不同,所以说控制的变量是材料和长度,研究的问题是音调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故答案为:

(1)控制变量法;D、E

(2)材料

【分析】本题是考查控制变量思想在实验中的应用。

要加强理解和记忆。

20.【答案】

(1)白纸、铅笔、长条桌

(2)同学甲在长条桌的一端用铅笔在长条桌上用力均匀的写“一”,同时同学乙在桌子的另一端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甲在白纸上写“一”时的声音,重复几次实验,都可以清楚的听到写“一”时的声音.同学乙将耳朵离开桌面(注意调整耳朵与笔的距离,保证与上几次实验相比耳朵与笔的距离相同),同学甲在相同的条件下继续写“一”,重复几次实验,都听不到甲在白纸上写“一”的声音.

(3)在相同的条件下,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声音,在空气中则听不到声音,说明听到的声音是通过桌子传播的,即固体可以传声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解析】【解答】解:

实验器材:

白纸、铅笔、长条桌.

实验步骤:

同学甲在长条桌的一端用铅笔在长条桌上用力均匀的写“一”,同时同学乙在桌子的另一端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甲在白纸上写“一”时的声音,重复几次实验,都可以清楚的听到写“一”时的声音.同学乙将耳朵离开桌面(注意调整耳朵与笔的距离,保证与上几次实验相比耳朵与笔的距离相同),同学甲在相同的条件下继续写“一”,重复几次实验,都听不到甲在白纸上写“一”的声音.

实验结论:

在相同的条件下,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声音,在空气中则听不到声音,说明听到的声音是通过桌子传播的,即固体可以传声.

故答案为:

(1)白纸、铅笔、长条桌;

(2)同学甲在长条桌的一端用铅笔在长条桌上用力均匀的写“一”,同时同学乙在桌子的另一端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甲在白纸上写“一”时的声音,重复几次实验,都可以清楚的听到写“一”时的声音.同学乙将耳朵离开桌面(注意调整耳朵与笔的距离,保证与上几次实验相比耳朵与笔的距离相同),同学甲在相同的条件下继续写“一”,重复几次实验,都听不到甲在白纸上写“一”的声音.;(3)在相同的条件下,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声音,在空气中则听不到声音,说明听到的声音是通过桌子传播的,即固体可以传声.

【分析】探究固体传播声音的实验,要注意利用固体,体会固体传播声音的现象.

21.【答案】

(1)ad

(2)音调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

(3)不能;材料与长度都不同无法控制变量进行探究

(4)ac;音调高低与琴弦材料的关系

【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解析】【解答】

(1)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材料和粗细都相同、长度不同的a和d两根据弦;

(2)研究音调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时应选择材料和长度都相同、粗细不同的a和b两根弦;

(3)由于c和d材料与长度都不同无法控制变量进行探究,所以不能进行研究;

(4)研究音调高低与琴弦材料的关系时,可以选择长度和粗细都相同、材料不同的ac两根弦.

故答案为:

(1)ad;

(2)音调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3)不能;材料与长度都不同无法控制变量进行探究;(4)ac;音调高低与琴弦材料的关系.

【分析】

(1)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材料和粗细都相同、长度不同的琴弦,理解控制变量法在本实验中的应用;

(2)要研究音调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时应选择材料和长度都相同、粗细不同的琴弦;

(3)实验结果受多个因素影响时,为了研究一个因素的影响规律,要控制其他因素一定;

(4)研究音调高低与琴弦材料的关系时,可以选择长度和粗细都相同、材料不同的琴弦,注意控制变量.

四.计算题

22.【答案】解:

2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s=vt=12m/s×2s=24m,

2s内声音传播的路程s′=v′t=340m/s×2s=680m,

那么鸣笛时到高山的距离s″=

(s+s′)=

×704m=352m,

听到回声时,车与前面高山的距离是s1=s″﹣s=352m﹣24m=328m,

答:

听到回声时,车与前面高山的距离为328m。

【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声音在2s内传播的路程加上汽车在2s内行驶的路程的和的一半即为鸣笛时到高山的距离,鸣笛时到高山的距离减去汽车行驶的路程就为听到回声时,车与前面高山的距离。

23.【答案】解:

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

t=

​×6s=3s,

该处海水的深度:

s=vt=1500m/s×3s=4500m=4.5km.

答:

此处海底的深度是4.5km.

【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解析】【分析】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音在海水的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求此处海底的深度.

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共12题;共36分)

1.寒冬时节的早晨,汽车司机上车后常发现在前面的挡风玻璃上出现白色的“哈气”(类似冬天人对着玻璃哈气时玻璃上出现的雾气).夏天,在下大雨后,挡风玻璃上也出现“哈气”.为了安全驾驶.司机往往用冷暖空调来除掉“哈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冬天出现“哈气”开暖风      ②冬天出现“哈气”开冷风

③夏天出现“哈气”开暖风       ④夏天出现“哈气”开冷风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