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论中国千年人水关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6735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纵论中国千年人水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纵论中国千年人水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纵论中国千年人水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纵论中国千年人水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纵论中国千年人水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纵论中国千年人水关系.docx

《纵论中国千年人水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纵论中国千年人水关系.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纵论中国千年人水关系.docx

纵论中国千年人水关系

纵论中国千年人水关系

  编者按:

  入夏以来,淮河引发了洪水,华南发生了干旱,有专家甚至预计,在今后更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将会面临水旱失调的局面。

回顾以往,中国人治水的历史非常悠久,从大禹治水、李冰修建都江堰、王景治理黄河,到新中国以后轰轰烈烈地修建水库的运动……

  但是今天却依然是水常治而灾不止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今的局面,先人所留下来的一些宝贵经验,是否有可能被我们所忽略?

对此,我国著名的水利史专家周魁一于今年7月在凤凰电视台《世纪大讲堂》作了专门的论述。

本刊对周魁一先生的讲话进行整理后刊出,以飨读者。

  

  

  我是学水利史专业的。

水利史这个专业涉猎面很宽,需要很多知识的积累。

在年轻的时候,很难出较多的成果尤其在现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做这个事情,就有点得不偿失。

因为要吃很多的苦、要积累很久,才有可能提出一些比较明显的成果。

例如灾难双重属性、就是我们所说的成果之一。

  

  反观中国古代治水理念我们可否从中获得启迪

  

  灾害双重属性是什么概念呢?

大家都知道、关于洪水灾害,以往都叫做自然灾害,也就是说这个灾害的发生,是由自然态的洪水所导致的。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水的灾害不仅没有减少,而且在持续地增长。

这样,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

这到底是为什么?

这就启发我们,灾害有两个属性:

一个是自然属性,它是由来自自然体的洪水导致的;另一个就是人类社会属性。

两个属性都是灾害的本质属性,缺一不称其为灾害。

我们要减少灾害,除了以往我们要对付的洪水之外,必须要针对人类社会的一些不合理的开发,做一些改进。

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减少灾害的损失。

所以我自己觉得从学习历史当中提炼出古人的一些智慧、做一种归纳,还是比较得益的吧。

  我今天是从治水的历史来反观当前的治水政策,我们应该有怎样的一个借鉴。

我这里所谈的,不是纯粹的灾害问题,也不是纯粹的水利问题,而是以历史观和哲学观的角度,来探讨中国治水应该走怎样的一条路。

  近百年来,水灾和旱灾都是在增长之中的,1994年在日本横滨召开的世界减灾大会提供的资料显示:

近五百年以来,世界水灾、旱灾的发展趋势是直线上升的。

那么、中国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国家防办提供资料显示:

从1950年到1990年、甲国的灾害发生的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呈上升态势,到了1991年到2002年之间上升态势更猛,它们之间的差别是1:

1.8。

可以说在单位面积上,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是增长的,我们现在给出的这个成灾面积和受灾面积的比值,说明灾害的范围增长更大。

  那么在这个期间、是不是降水有比较大的变化呢?

  气象学界做的最近五百年降水变化曲线,表明降水大概在一个均值上下来回浮动,没有很大的变化。

因此近些年来,灾害急剧增长,是不能怪到降水急剧增长上的从这个角度来看:

为什么近几十年我们的工程防洪能力在急剧地增长,提高很快,但灾害仍然增长,这是一个矛盾的现象。

这个矛盾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中国治水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能不能反观回去发现些问题?

这种发现能不能对今天的治水思想有一些启迪呢?

  

  古代中国是如何来认识防洪和减灾的

  

  第一个问题是古代中国是如何来认识防洪和减灾的。

在中国防洪事业上,主要的派别有两派:

一派主张用工程措施来制止灾害的发生,就是用工程来控制洪水,这是主流的一派:

另一派、则主张除了在用工程治水之外,还需要合理地规范国土开发的强度,使其与洪水发生相互协调,也就是适当地对洪水有一个避让,用这种办法来减少灾害的损失,这是另一派。

  从明朝的黄河工程布局图上,我们可以看到:

中间是黄河,黄河两边细一点的线,叫缕堤,它在靠近主河床的地方。

跟河道平行的两个粗一点的堤,叫遥堤,遥堤距离缕堤大约两到三里。

在遥堤跟缕堤之间的那个上下分布的一个个粗杠杠、叫隔堤。

隔堤的作用是,如果哪个堤防出险了,它不会让洪水任意地直蹈遥堤。

  从1937年黄河堵口的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堵口的技术用的是“埽枕”。

几十或上百人在后面滚动的这个东西叫埽,是用柳树枝捆在一起做成的河工构件。

人逐步地把埽从坝上往龙口底下推,一级级堆上来,堆上来以后,再往前走,再一级一级地把“龙口”缩窄、这就是用工程的办法来挡住决口的洪水,防止灾害的发生、减少灾害的损失。

  但是到了工程治水筹莫展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另一派:

就是说,当我们完全制止水灾发生非常困难时,我们是否应该另外想办法去减少水灾损失?

这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就有如下的五方面的看法。

从这五个方面的看法中,我们可以看看,从中是否可找出一些苗头来?

这些苗头对我们现在的治水是否会有所借鉴呢?

  第一个是两千年以前,西汉贾让提出的治水三策。

这是公元前六年的事,贾让是西汉个官员。

贾让三策一共两千多字。

中国历史上,在正史当中用这样大的篇幅记载一篇治水思想的文章,是绝无仅有的。

贾让开篇的第一句话就说:

“古者立国居民,疆理土地,必遗川泽之分。

”意思是说古代在做国土规划、区域规划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留给河流和湖泊足够的份额,而立国居民、疆立土地,在什么地方为好呢?

应度水势所不及,这就是说,当你估计水淹不到的那个区域、才是你立国居民、疆立土地的最好处所,这么做的结果、“使秋水多得有所休息,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

”就是说洪水不会再破你的堤防、造成很大的一个灾害。

  对这个主张,后代人有很不一样的评价。

有人说,古今治河,无出贾让三策、就是说没有人超出贾让三策的。

还有人说,贾让三策,有言之甚可听,而行之必不能者。

就是说贾让三策是空议论,实际没法照他说的去做。

因此,贾让三策在历史上争议是非常大的。

  贾让提出的道理,就是说人类生活、生产的规划,应该跟川泽之间达成一个妥协:

国土开发、行政区划和生产安排,要与洪水的情况相适应。

  我们再看下面一个立论,这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提出来的。

苏轼不仅是文学家,他在北宋曾经担任过今天徐州、杭州和惠州的太守,在这几任上、苏轼的水利成果卓然。

今天杭州的苏堤、白堤,就是苏轼和白居易的贡献。

苏轼在做苏堤时、不仅是做一个水利工程、而且是做一个对环境进行改造的工程。

现代水利工程往往只是针对水来做工程,对环境问题考虑得则不是很多。

例如,我们曾经参加过福建一个市的开发区的防洪规划。

这个开发区有一条河,纵贯整个开发区、原来的防洪规划就是做堤。

这个一两米高的堤防从海边一直延伸到开发区的政府所在地。

开发区主任说:

这样子做、让我们怎么开发呢?

后来他又另外请了一些专家参与这个事情。

后来的整个防洪规划,就跟环境更好地密切结合,照顾到这个开发区的性质和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苏轼讲的治河之要,最关键的是什么呢?

是“宜推其理而酌之以人情”。

“理”就是水的运动规律,“人情”就要考虑到社会的需求。

就是说要对水有一个了解,针对水的规律去进行减灾、防灾工作。

同时、要酌以人情,要考虑到社会对治水的看法。

苏轼对治水的认识,即使到了今天、对我们仍有启发意义。

比照我们刚才所说福建的那个规划,如果完全不考虑开发区环境的需要和进一步发展生产的需要,而完全按照工程的布置来考虑做这个规划,我觉得苏轼的治河之要给了我们一个提醒,这是很有价值的。

  第三、我们可以举元代的水官提出来的一个说法“黄河涸露旧水泊淤地、多为势家所据、忽遇泛滥,水无所归、遂致为害。

”就是说黄河滩地,多为势家所据、即被那些有权有势的人瓜分了。

“忽遇泛滥,水无所归,随之为害。

”如果涨水了、水没地方走了于是就把村庄冲毁了“由此观之,非河犯人,人自犯之。

”这就是说,不是洪水把你给淹了,而是你自己跑到原来河水应该待的那个地方自找苦吃去了。

这样一个意见,我觉得也是比较有警醒作用的:

  到了现代,黄河滩地有多少耕地呢?

已经发展到大约370万亩,有150有多万人在其中居住。

所以这就造成了黄河防洪的一个很大的困难,好在最近60年、黄河没有发大水、现在是平安过渡了,但是这个潜在的威胁是存在的。

  我们再看清代的情况。

清代的时候,防洪问题就不只限于黄河了。

乾隆37年的时候,乾隆发了一个上谕,当中的几句话提到“淀泊”,这是海河特有的个临时治洪湖泊。

“淀泊利在宽深、其旁华北有淤地,不过小水时偶然涸出,水至则当让之于水。

”这话说得很到点子。

现在,这些地都开垦了,“所占之地日益增,则蓄水之区日益减,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

“在间门获利有限”,老百姓得到的便宜是很有限的,而于河务关系匪清,跟那个水利关系重大,其利害大小,显而易见。

然后乾隆命令:

“嗣后务须明切晓谕,毋许复行古垦,违者治罪。

”这是乾隆的一个说法。

但是说是说,由于人口急剧增长,人们赖以生存的耕地从哪里来?

因此,这些事情具体做起来就有很多的难处。

  如今,乾隆所说的“淀泊”围垦,就更加厉害了。

最近50年的时间、整个东淀被围垦。

大家知道,1963年海河发大水的时候,东淀是保卫天津最关键的一招棋,它蓄水量比较大。

如今,东淀完全被开垦成工地了甚至输油的设备和向北京供气的天然气设施,也都在东淀里边、如果将来一旦海河因防洪需要要起用东淀的话,压力是非常大的。

  我们现在再看看长江的情况。

我们可以举出清代赵仁基的治江十二策,他开篇的句话、就是治江之计有二:

“广湖潴以清其源,防横决以遏其流。

”第一实际上是工程措施。

“广湖潴以清其源”,就是防止水土流失的扩大;“防横决以遏其流”,就是说你不能够再用那些堤防去压迫这个洪水了,治灾之计之二,实际上就是减灾的措施“移民以避水之来,豁田粮以核地之实。

”1998年大水以后,国务院治水有一个32字方针,其中就有关于禁止围湖垦田和移民建镇的规定。

其中道理就是妨碍湖泊水流泄水的地方、那些关键性的阻水地方,就应该废掉变成个行水的通道。

生活在垸子里的人应该退出去,给水让路

  “豁田粮以核地之灾”、意思是说原来这个地方要纳税的退出去以后,免税就是了,并保证这个政策能够贯彻执行。

  清朝的时候防洪的问题就不仅限于黄河了,像海河、长江、淮河、珠江都层出不穷地出现问题,清代赵仁基讲到工程措施和减灾的非工程措施,两个要相结合以尽量减少灾害损失为最终目的,他的治水思想、就不仅限于把洪水治住,达到减灾的目的、还要考虑到,社会发展的一种合理规范。

不要把城市建到那些比较容易发生水灾的地方,不要把农田开辟到河滩地里去、开辟到湖里去,用这样一些办法来减少损失,这样一些意见,就是把对付自然属性的洪水的政策和对付人类社会不合理垦殖、不合理国土开发的政策相结合。

  这样一个道理,有它合理的成分但是在实行当中,确实是非常之困难。

下面我们讲到的是荆江和洞庭湖的情况,洞庭湖原来的面积是6000多平方公里,到清代道光年间,面积变成4000多平方公里了,到如今洞庭湖已经缩减为2000多平万公里了。

开发了这些区域以后就要做堤保护起来。

因此、洞庭湖的面积从50年代到80年代,已经减少了38%,它的蓄水容积减少了35%。

鄱阳湖也是如此。

历史上的一些经验教训、并没有给我们足够的警示、因此造成我们现在被动的局面。

  到了20世纪,人类的能力大幅度提高,此时,滋生了一种新的认识:

让高山低头,河水让路即人定胜天。

这之后问题变得越发地尖锐,历史经验表明,只把人类生活的地理环境作为外在的、稳定的一个客观存在、看作是没有生命的,以为它不会反抗我们,这样来对待自然,结果必将导致自然的反馈、就是灾害的持续增长。

  

  结论:

  灾害具有双重属性,它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这两种属性缺一不称其为灾害。

它们都是灾害的本质属性。

  

  如果我们把刚才所举出的那五位先人对灾害的认识吸收过来,提取他们的精华,就可以得出这样个结论灾害具有双重属性,它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

这两种属性缺一不称其为灾害,它们都是灾害的本质属性。

如果这样的意见能够成立的话,那么我们进一步的防洪减灾、就要既注意到自然属性,即控制洪水,同时又要注意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要跟自然相协调,要合理规范国土开发的深度。

如果双管齐下去做,我们的减灾是不是会取得更明显的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