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一语文教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7182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一语文教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一语文教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一语文教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一语文教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一语文教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一语文教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docx

《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一语文教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一语文教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一语文教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docx

人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一语文教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短新闻两篇

 

【背景材料】

一、既报道事实。

又抒发情感(黎信)

  在这里,我们选译了四篇著名的印象性报道作品。

其中第一、第二、第四三篇的作者。

即爱伦堡、海明威和马克·吐温,都是中国读者熟悉的名作家,这里不再介绍。

第三篇《布热金卡:

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作者A.M·罗森塔尔是《纽约时报》名记者,现任《纽约时报》执行主编,即全权负责该报新闻报道工作的最高负责人。

  在本书前九章中,我们着重介绍的是以客观的形式报道事实为主要特征的新闻作品,包括消息、通讯、专稿等等。

一般说来,记者在这些作品中只是冷静、客观地介绍事实,用事实本身的力量去打动读者,感染读者。

引导读者接受记者企图宣传的观点。

但是,“印象性报道”就不同了。

“印象性报道”,顾名思义,是记者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人物访问所获得印象写成的报道。

把对事实和新闻人物的客观报道与描述同记者的主观印象结合起来写,是“印象性报道”的主要特色。

在写这类报道时,记者必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对所报道的事实与人物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更不能借所谓“合理想象”来添油加醋。

但是,“印象性报道”允许记者通过对事实的报道充分抒发自己的感情,写印象,写观感。

  第三篇《布热金卡:

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即《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获普利策新闻奖的作品。

文中提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德国开办的规模最大的杀人工厂,据报道,有四百万至六百万人牺牲在这个集中营的毒气室里和绞刑架上。

选译在这里的《布热金卡:

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也是一篇融报道与抒情于一炉的佳作,不过同前两篇相比,记者更侧重于写自己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又是通过描写别人的动作和表情间接地表现出来的。

比如,记者写道,参观者在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时就“浑身发抖”,在看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这些都是记者当时的亲身感受。

记者避免了铺张的写景,而是用自己实实在在的感受来感染读者,使他们也发抖,也感到窒息,这种写法,不可谓不高妙。

在这个过去的人间地狱,现在居然阳光明媚,鸟语花香--这样写,对照鲜明,使读者回味无穷。

  新闻与文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不能混淆,在任何时候,都不允许把新闻作品写成文学作品。

但是,在新闻作品的写作中,完全可以使用文学的某些手法,如果使用得当,可以大大增强报道效果--这是这四篇作品给我们的另一个启发。

二、新闻标题意境谈(赵健)

  在标题中创造意境的方法,主要通过意象的选择和组合,从而创造出虚实结合的空间,这里的“实”,是指具体物象及由物象构成的实境,“虚”则是指与已描绘出来的实境有某种必然联系的想象,从而寓虚于实,以实显虚。

这种虚实隐显的变化和灵活运用,是将标题创造出意境的主要表现方式。

  我们来看这样一则标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

  这是获得第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一则消息的标题。

1997年7月1日凌晨,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

香港回归,没有哪个记者认识不到这一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而这篇消息却独胜一筹,仅从标题上就可见一斑。

标题中,我们看到了“不列颠尼亚”号在中国人的目光中,渐渐消失在茫茫的海面。

而在另一面,读者看到了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中国历史上屈辱的一段终被洗雪,传递出中华民族在这种特定历史时刻的自豪感,同时,此刻所传递的情绪又是复杂和深沉的。

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了无痕迹。

三、奥斯维辛的阴影(张丽春)

  那天我并不知道我们要去奥斯维辛--纳粹在波兰设立的那个最臭名昭著的集中营,这并不在我们的行程表上,只觉得渐渐地路边的景色有点不一样了。

我们正经过几排灰扑扑的红砖房,房子周围被铁丝围着,院内寸草皆无,裸露的土地上有几个衣着艳丽、游客模样的人走过,与这敝旧的院落十分不相称。

我有些纳闷,波兰的自然条件很好,又正值春暖花开,一路行来,处处是茵茵绿草,间杂着红艳艳的烟花,红瓦白墙的小农舍点缀其间,一切都显得清洁美丽。

这片地方是怎么回事?

  车子进了一个停车场,周围已经停满了旅游大巴。

这才有人告诉我们,我们要参观的是奥斯维辛。

他提醒我们尽量肃静,以示对历史的尊重。

我的心情一下子沉重起来,《辛德勒的名单》我是看过的,片中那沉重压抑的气氛,和对人性无比真实的刻画都让我不忍卒睹。

影片正是在这拍摄的,我会看到些什么呢?

  导游是个有着亲切笑容的波兰姑娘,我们跟着她走进了博物馆。

这里是奥斯维辛一号,集中营的中心在伯支瑙(奥斯维辛二号)。

我们跟着导游小姐穿过一间间水泥房子,墙上挂着的小牌上,是当时纳粹德国所辖的清除犹太人、吉普赛人等“劣等民族”的告示。

  沿墙的一个个玻璃柜里,陈列着奥斯维辛的犯人们所留下的遗物。

这个柜子里满是一双双鞋子,经过几十年无情的岁月,已是破旧不堪。

一个柜子里堆满了手提箱,箱子上大大地写着地址:

荷兰、比利时、瑞典……导游解释说,德国对欧洲大陆的犹太人进行了清洗,说是要把他们移往一处聚居地,每个人只能携带不超过25公斤的箱子。

这些箱子便是那些送往此地的犹太人的全部家当了。

一个柜子里满是眼镜,德国占领波兰后,为了从意志上击垮波兰人民,首先便对知识分子开刀,这数不清的眼镜便是证明。

  又是一个柜子,里面堆的是一个个木腿,很难想象会一下看到这么多义肢。

导游提到,尽管德国人把犹太人、吉普赛人看成劣等民族,对他们极尽侮辱蔑视之能事,但对他们的财产可是毫不小视,连残疾人的假肢都被收集起来为其所用,这些假肢主人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不仅如此,连犹太人口中假牙也都被敲出,制成金砖。

数年前轰动世界的瑞士银行纳粹秘密金库事件中,部分金砖便源于此。

  又进了一间屋子,柜子里的东西令人触目惊心:

满满的一柜头发,黄色的、棕色的、直的或打着卷儿的女人的头发。

德国人用女人的头发来制成一种结实的料子,用来做士兵纽扣的底襟。

有一个柜子里是各种厨具,锅子、刀、叉、勺、煤油炉,还有一个破碎的奶瓶。

仓促离家的人们携来了这些基本生活用品,梦想着能够在另一个家园开始新的生活,而这些梦想都像那个奶瓶一样,被纳粹的铁蹄踏得粉碎。

角落里有个小柜子有些特别,只是几件小小的婴儿衣服,白色的棉布衬衣边上,该是母亲亲手绣上的花边吧,还有一个奶嘴儿,一个拨浪鼓。

幼小的生命也要遭受如此的苦难,这小小的陈列柜承载了太多沉重。

  再往里走,便是营区了,这里大约十几幢二层红砖楼,曾经关押过两千多人。

在这里犯人们的名字已毫无意义,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号码,像刺青一样被刺在犯人前臂下方,以防犯人逃跑。

每天早上,人们都得去附近的纳粹工厂,一排五人以便点数。

为了提高士气,德国人还特意设立了一支军乐队,形销骨立的犯人们便在军乐声中向死亡行进。

一旦发现人数不对,他们就立刻进行严密盘查,与逃跑者有牵连的人,甚至与其同组的人,立刻被处决,使逃跑行为被视作一种对同组人员不负责任的自私行为。

导游提到,在集中营期间,共有七百多起逃跑事件,成功的有三百多起,逃跑者一旦被抓回,会被吊死在屋檐下,以警告其余的人。

  在这里,犯人的生命如同草芥,处死一个犯人比捏死一只蚂蚁还容易。

在进营之前,老弱病残首先被从队伍中分离出来,他们直接被送进了号称深房的煤气室。

一个二十平米见方的水泥屋子会挤进七百多人。

德国人用的并不是煤气,那太贵了,对他们来说也太浪费了些。

他们用的是一种化学药品,常温下呈灰白色颗粒状,只要在二十八度左右便可挥发,散发出置人死地的毒气。

在拥挤的深房里,人体所散发的热量使得室温很快便达到这个温度。

从房顶几个洞口喷下的这种药剂,只需二十克的分量,二十分钟内,七百个人便无一幸存。

尸体被送入焚尸炉,化为青烟和灰飞。

集中营周围有的是水源,骨灰丢进水中,消失无踪,什么痕迹也不会留下。

  在二楼的走廊墙上,密密麻麻地贴着犯人的照片,都被剃了光头,身着条纹囚服,照片下方则是其号码和进营及死亡时间。

德国人办起事来真是一丝不苟。

所有被登记的犯人,一进营便不论男女,剃头、换衣、编号、拍照,甚至就在当日被处决的人都被记入档案。

导游指着一个男子的照片,上面写着,入营时间:

1942年5月7日,死亡时间:

1942年5月7日。

下面是他两个儿子的照片,父子三人在入营的同日被杀死,其原因也许是因为他们面部明显的犹太特征。

导游又提醒我们注意男子和女子照片下的日期的不同,男子的生存时间往往是一年、一年半、两年,长的不过三年。

而女子,由于生理和心理上都更脆弱和敏感,往往只存活三个月、五个月、半年便被折磨而死。

  我无法再听下去,我实在无法理解,人怎么可以对自己的同类做出这样残酷的事。

这绝不仅是战争狂人和心理变态者希特勒一个人丧心病狂的举动,而是对一个民族进行的一场有组织、有条理的毁灭性屠杀。

这些刽子手在战前也不过是普通人罢了,他们的良知是被什么毁灭了?

希特勒固然是畏罪自杀了,集中营的首领也被绞死在营门前,但所有的罪人都得到应有的惩罚了吗?

  回到车上,看到来自新泽西的女孩Shira两眼红肿,仍在不停地啜泣,后来才知道,她的祖父正是波兰犹太人,奥斯维辛的幸存者之一。

  集中营如阳光下一个巨大的阴影,在我们的视线中渐行渐远。

而在我眼前徘徊不去的是那一张张活生生的面孔和博物馆入口处的一行大字。

四、奥斯维辛,历史不会忘记

  新华网华沙1月27日专电(记者马云亮)今天是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56周年。

曾在那里被关押过的老囚犯、一些受害者或他们的家属、苏联红军老战士等上千人在那里集会,控诉法西斯的暴行,向受难者纪念碑敬献花圈。

此间各大媒体也发表文章,重温这一罕见的人间惨剧,以便世人牢记历史教训。

  1945年1月中旬,在苏联红军强大攻势面前,希特勒开始考虑把囚犯从奥斯维辛集中营撤出,将集中营炸毁。

被选中首批撤出的是那些较强壮健康的、能经受住长途跋涉之苦的人。

他们1月17日上路开始撤退,5天之内从奥斯维辛及其附属的集中营撤出了58000人。

头几批撤出的囚犯主要送到了西里西亚的沃季斯瓦夫和格里维采,从那里又用敞蓬火车厢转运到德国内地。

途中企图逃跑者以及不能吃饭的人全部被处决。

在整个撤退行动中,死了至少有9000人。

  集中营里还剩有9000人,其中有大约500名孩子。

党卫军认为他们不能撤退,都要处死。

但他们只来得及处死其中的700人。

有200人是在费斯滕鲁伯分集中营的焚尸炉中被活活烧死的。

  与此同时,德国人开始捣毁集中营的建筑设施。

1月20日他们炸毁了2号和3号焚尸炉,26号炸毁了第5号焚尸炉。

1月26日大部分党卫军从集中营撤走。

囚犯们不顾看守们的射击,奔向仓库寻找食物,许多人死于枪弹之下,也有一些人因突然吃了过多的食物而死去。

  1月27日上午,由费多尔·米哈依洛维奇·克拉萨文统率的乌克兰第一前敌部队第60军里沃夫第100步兵师进入集中营莫诺维茨地面。

中午解放了奥斯维辛市中心。

经与撤退的德军短暂交火之后,于下午15点左右同时进入奥斯维辛和离那里2公里远的比克瑙集中营。

7000名囚犯获得解放。

在解放奥斯维辛、比克瑙和莫诺维茨集中营以及奥斯维辛市的战斗中,有231名苏联军人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红军在集中营里组织起医院,对解放出的囚犯进行治疗,恢复他们的正常生活。

在解放后的几个星期里,护士们还经常从他们的被子里发现病人们藏起来留给第二天食用的面包,他们不相信很快又能吃上下顿饭。

一些人担心送死而拒绝去洗澡和打针。

  奥斯维辛是种族灭绝主义的象征。

在第三帝国制度下,奥斯维辛行使了两种职能。

建立初期它曾是集中营,那里关押了犹太人、波兰人、吉卜赛人、俄罗斯人、和其他种族的囚犯。

从1942年开始它又增加了一个职能--杀人中心。

数十万来自波兰和欧洲其他国家的犹太人在这里惨遭杀害。

  奥斯维辛集中营建于1940年。

是弗罗茨瓦夫的党卫军和警察局高级指挥官机关的教官阿尔帕德·维甘德设计并指定设在奥斯维辛的。

奥斯维辛集中营由三个部分组成。

1940年建的为1号营,也被称作母营。

2号营,也就是比克瑙集中营,1941年开始兴建,1942年初这里就开始大规模杀害犹太人。

奥斯维辛3号集中营由大约40个下属集中营组成,其中最大的一个在莫诺维采,被称作莫诺维茨集中营。

  与奥斯维辛和比克瑙国家博物馆的工作密不可分的波兰历史学家弗朗奇舍克·皮佩尔估计,在1940-1945年间运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总计至少有130万人。

他们中有110万是从欧洲各地抓来的犹太人,有大约15万波兰人,2.3万吉卜赛人,1.5万苏军俘虏,还有2.5万人来自其他民族。

皮佩尔估计,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处死和折磨致死的起码有110万人,其中96万为犹太人,7.5万波兰人,2.1万吉卜赛人,1.5万苏军俘虏,1.5万其他民族的人。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了解香港近百年的发展史。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2.培养在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3.学习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力强的特点。

三、德育渗透目标

  1.通过学习第一篇文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的暴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一、播放有关香港回归的纪录片和反映纳粹暴行的影片,设定好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二、通过介绍香港近百年的发展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讨论纳粹暴行(扩展至南京大屠杀)对于我们人类的戕害,以及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课外查找一些香港历史和纳粹暴行的背景材料,以辅助阅读。

三、分别找一些香港回归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比较一下写法的不同。

【教学重点】

重点:

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教学难点】

  难点:

新闻报道如何既报道事实,又抒发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活在信息社会里,每天都会从报纸、广播、电视中接触大量的新闻报道,那么,如何从新闻报道中及时而准确地筛选信息,成为当今社会人的一项重要能力。

而要提高这种能力,就必须了解新闻报道的特点,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两篇典型的短新闻。

(板书课题)

二、明确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结构方式;

  2.筛选两篇新闻报道的基本信息。

三、整体感知

  

(一)《别了,“不列颠尼亚”》

  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

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

本文就是以这样一种结构组织材料的。

  第1段是导语部分。

它告诉我们,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标志着长达150年的英国统治的终结。

  下面的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

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

文章共有10段,有8段写的是现实的场景,分别是:

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彭定秉离开港督府,英国告别仪式,降旗仪式,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这些仪式的叙述都很简洁,作者突出仪式本身的涵义,这表现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使得每一个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有着历史的意义。

作者并不直接出面发表议论,但是情感和评论都暗含其中。

比如:

  港督降旗仪式,作者说“但这一次不同:

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

  对于在驻港英军总部附近举行的告别仪式,作者也只是提了一句,但作者随后捕捉到了一个典型的镜头:

“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发现这一仪式的深厚内涵。

  7时45分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也只是一笔带过,但作者把这一事件放在历史今昔的对比上,有一种历史沧桑变化的感觉,使得曾经的坎坷,在人们脑海中“积淀成了神圣而执著的理性”,也使得“今夜的喜悦变得更加凝重”。

  另外还有两段,一个是第4段,交待的是有关港督府的一些背景材料:

一个是最后一段,作者又一次把历史的今昔放在一起相互对照,深化了主题。

  

(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据统计报道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

这篇消息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这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

  文章一上来的议论就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接下来,作者引入了一些背景材料,介绍了里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

作者说,那些“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

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旧闻了,奥斯维辛也不再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了。

但是到这里访问,作者却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是记者的良心在催促他,“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这里指出了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

  后面的部分,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

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

以此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

  有一些细节很耐人寻味。

比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

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还有,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

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绐读者提出的问题。

  除此之外,作者还有一些很精辟的议论值得琢磨。

比如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

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最后一段,与标题和首段遥相呼应,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也显得文章首尾相贯,浑然一体。

三、总结两篇短新闻的结构特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学习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力强的特点;

  2.学习两篇短新闻既报道事实、又抒发感情的特点;

  3.通过学习第一篇文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的暴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

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明确:

标题有两层意思。

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

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2.提问:

《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人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

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

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3.提问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明确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

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

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4.提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应该怎么理解?

  明确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

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体会。

比如:

  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

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

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

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

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5.提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明确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

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

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

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

【课堂小结】

  《别了,“不列颠尼亚”》选取了英国撤离香巷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使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有了历史的纵深感;《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叙述自己的感受。

它们和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

要求学生阅读“背景材料”中的新闻报道《奥斯维辛,历史不会忘记》,比较一下和两篇课文的写法的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