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6706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doc

《小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doc

库存商品

小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包括库存产成品、外购商品、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以及寄存在外的商品等。

小企业应设置“库存商品”科目核算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或售价,并按库存商品的种类、品种和规格及存放地点等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接受来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在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视同小企业的产成品,也通过“库存商品”科目核算。

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也在“库存商品”科目核算,但应与合格产品分开记账。

已经完成销售手续,但购买单位在月末未提取的库存产成品,应作为代管产品处理,单独设置代管产品备查簿,不再在“库存商品”科目核算。

小企业(农、林、牧、渔业)可将本科目改为“1405农产品”科目。

小企业(批发业、零售业)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在“销售费用”科目核算,不在“库存商品”科目核算。

一、工业小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

工业小企业的库存产成品一般应按实际成本进行核算。

在这种情况下,产成品的入库和出库,平时只记数量不记金额,月末计算入库产成品的实际成本。

对销售产成品,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

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

1.工业小企业生产完成验收入库的产成品,按照其实际成本,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生产成本”等科目。

2.对外销售产成品,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

【例1】甲公司2×13年3月完工甲产品900台,实际生产成本900000元,根据“产成品入库单”,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

库存商品——甲产品900000

贷:

生产成本——甲产品900000

二、商品流通小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

从事商品流通的小企业,其库存商品主要指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

从事商品流通的小企业在购买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不计入购入商品的实际成本,应在“销售费用”科目核算。

商品流通小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方法分为四种:

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进价金额核算法和售价金额核算法。

本书主要介绍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和售价金额核算法。

1.库存商品采用数量进价金额核算

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是指库存商品同时以实物数量和进价金额来控制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核算方法。

商品流通小企业库存商品采用数量进价核算的,购入商品在到达验收入库后,按商品的实际成本,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在途物资”等科目。

购入商品已经到达并已验收入库,但尚未办理结算手续的,可按照暂估价值入账,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科目;下月初用红字做同样的会计分录予以冲回,以便下月收到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时,按照正常程序进行账务处理。

对外销售商品结转销售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

【例2】某批发小企业2×13年2月发生的甲商品的部分购销业务如下:

(1)10日,向外单位购进甲商品300件,单价600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商品价款为18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0600元,对方代垫运费1000元(进项税抵扣率为7%),以上款项均已开出转账支票支付。

(2)16日,对外销售甲商品200件,单位售价750元,计150000元,销项税额为25500元,销货款已存人银行。

(3)月末结转上述已销甲商品的进价成本。

做如下会计处理:

(1)10日,购进商品时:

借:

库存商品——甲商品1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0670

销售费用930

贷:

银行存款211600

(2)16日,销售商品时:

借:

银行存款1755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1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5500

(3)期末结转已销商品的进价成本:

借:

主营业务成本——甲商品120000

贷:

库存商品——甲商品120000

2.库存商品采用售价金额核算

售价金额核算法,是指对库存商品按售价和实物数量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平时的商品购进、储存、销售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

小企业购入的商品到达验收入库后,按照商品的售价(含税),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在途物资”等科目,按照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购入的商品已经到达并已验收入库,但尚未办理结算手续的,可按照暂估价值入账,借记“库存商品”科目,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科目;下月初用红字做同样的会计分录予以冲回,以便下月收到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时,按照正常程序进行账务处理。

对外销售商品结转售价,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

月末,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借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小企业的商品进销差价率各月之间比较均衡的,也可以采用上月商品进销差价率计算分摊本月的商品进销差价。

年度终了,应对商品进销差价进行复核调整。

【例3】某商业零售企业购进A商品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商品价款为7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190元,该批商品的含税售价为8400元,商品由第一柜组验收入库,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

该企业对库存商品采用

售价核算。

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

库存商品——第一柜组8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90

贷:

银行存款8190

商品进销差价——第一柜组1400

【例4】某商业零售企业下设三个柜组,2×13年4月销售额(含税)共计6318元,已以现金收讫。

其中第一柜组为1755元,第二柜组为2106元,第三柜组为2457元。

则该企业应做如下会计处理:

借:

库存现金6318

贷:

主营业务收入——第一柜组1755

——第二柜组2106

——第三柜组2457

同时,按售价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借:

主营业务成本——第一柜组1755

——第二柜组2106

——第三柜组2457

贷:

库存商品——第一柜组1755

——第二柜组2106

——第三柜组2457

月末进行价税分解,从销售收入中分解出销项税额。

第一柜组不含税销售额=1755÷(1+17%)=1500(元)

第二柜组不含税销售额=2106÷(1+17%)=1800(元)

第三柜组不含税销售额=2457÷(1+17%)=2100(元)

第一柜组销项税额=1500×17%=255(元)

第二柜组销项税额=1800×17%=306(元)

第三柜组销项税额=2100×17%=357(元)

借:

主营业务收入——第一柜组255

——第二柜组306

——第三柜组357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918

【例5】某商业零售企业2×13年4月末“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余额为248788元,“库存商品”科目余额为566500元,“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为588000元,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综合差价率=248788÷(566500+588000)×100%=21.55%

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588000×21.55%=126714(元)

借:

商品进销差价126714

贷:

主营业务成本126714

【涉税提示】

通过库存商品核算会计资料可以获取的涉税信息及获取的主要方式

一、可以获取的涉税信息:

1.商品流通企业购进商品是否取得合法的凭据,申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是否符合规定;

2.企业确认的库存商品的入账价值与税收法规规定的成本是否存在差异;

3.工业企业发出产品、商品流通企业发出商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及金额;

4.已销商品是否按规定反映收入并申报纳税;

5.库存商品发生非正常损失做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况,以及向税务机关申报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情况;

6.是否存在本期销售毛利率较以前各期或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降的情况。

二、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

1.审阅“库存商品明细账”,并在“库存商品明细账”中复核发出商品的单位成本及总成本;

2.根据“库存商品明细账”中的摘要说明和记载的凭证编号,抽取记账凭证及其所附的原始凭证;

3.将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进行比对;

4.将企业确认的入账价值与公允价值进行比对;

5.将会计账簿中登记的库存商品收发数量与保管账簿中登记的收发数量进行比对;

6.审阅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