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三章教案整理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6751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三章教案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三章教案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三章教案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三章教案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三章教案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三章教案整理版.docx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三章教案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三章教案整理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三章教案整理版.docx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三章教案整理版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区位特征

3.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把获得的有用信息、结论加以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探究法

2.读图分析、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强学生对城市发展的参与意识

二、教学重点

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自制图表等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世界近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新的城市在不断涌现,这就是城市化。

在第二章中我们一起来探讨城市以及城市化。

板书:

第一节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形态

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8页图2.1,注意观察比较三幅图中城市的形态,想想城市外部形态之所以不同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看图)

总结:

成都是团块状是因为在平原上;兰州沿着黄河谷地延伸呈条带状;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又是丘陵地区,地形崎岖不平,呈分散状。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城市形态收地形、水系和交通线路的影响。

过渡:

城市的形态差异不仅表现在外部形态的不同,在城市的内部,不同的土地有不同的利用方式,形成城市的不同功能分区,从而形成不同城市内部不同的空间结构。

板书:

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8-21页的内容,采取自学—指导的教学方法,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中的土地有那些主要的利用方式?

(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阅读教材图2.2,观察城市中有哪些主要的功能区?

分别是怎样形成?

不同功能区有明确界线吗?

(主要有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

无明确的界线)

3.什么是集聚效应?

4.城市分布最广泛的功能区是那种?

(住宅区)

5.随着城市的发展,住宅区出现怎样的分化?

不同等级的住宅区有什么差异?

6.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的什么位置?

为什么?

(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

7.中心商务区有什么特点?

它和一般的商业区有什么不同?

8.读图2.5,说说常州市的工业分布特点。

为什么有这样的特点?

(沿着铁路和公路分布,这样分布可以方便运输,降低运输费用)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城市形态的差异。

城市不仅有一定的形态,其内部还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城市地域结构

1、概念: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称为城市地域结构

2、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了解)

(若时间允许,本部分可以采取学生课上阅读的形式进行)

模式

形成

形状

同心圆模式

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

同心圆

扇形模式

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

扇形或楔形

多核心模式

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原有市中心区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远离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点,发展形成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1、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即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空间组合不同。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

对城市来讲——城市土地有限,不同地段租金不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能得到相应的地段。

而不同的经济活动类型其付租能力(或愿意付出的租金)又不同。

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交通便捷程度。

一般来说,交通便捷程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如下面表格及相应的坐标图示)

(本部分采取学生分析教材图2.8,完成相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归纳的方式进行)

商业用地

住宅用地

工业用地

用地要求

占地少,要求最大程度的接近消费群体

占地多,要求方便上下班,又要方便购物

工业生产占地较大,地租占成本的比例很高

受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

最大。

因而位于距市中心最近的A区,在A区商业支付的租金最高

较小。

因而位于距市中心较近的B区,介于商业区和住宅区之间

较小。

在距市中心最远C区只有工业出的租金最高

过渡:

在实际生活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并非完全按照这一经济规律呈现,而是更具复杂性。

这说明除了经济因素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在起作用,请大家结合你的认识、图2.9和案例1:

纽约市的少数民族区谈谈你的看法。

(2)其他因素

.收入——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有能力支付昂贵租金和选择最佳居住环境的人,其居住地往往形成高级住宅区。

.知名度——城市内某些地区在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具有很高的声誉,这往往会吸引更多新的住宅或商场建在该处,以提高其知名度。

.种族聚居区的形成——在有些城市的某一区域内,如果某个种族或宗教团体占优势,就可能形成种族聚居区。

如纽约市的唐人街、哈林区、小意大利区等。

历史因素——城市的建筑物和街道设计可以维持久远,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城市发展的初期

城市发展的中后期

城市的地域范围

狭小

扩大

各类功能用地的关系

混杂布置,无明确功能分异

分异明显

工业发展方向

在市中心形成工业的自然团聚

市区的工厂企业纷纷外迁

原因分析

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引起

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三、城市的合理规划

关键:

处理好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居住区和其他工作地点之间应有:

1、便捷的交通联系(为了方便职工的上下班)

2、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

3、卫生防护带

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不同等级的城市的划分依据,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2.理解不同城市等级服务功能的嵌套理论。

过程与方法:

分析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对我们的启示,进一步理解中心地理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运用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不同的理论指导我国城市建设。

二、教学重点

理解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三、教学难点

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并利用理论解释一些城市中出现的现象。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景引入:

课前在优美舒缓的音乐背景下播放一组城市景观照片,最后定格在东亭、无锡、上海三个城市(乡镇)的图片上,告诉学生,科学探索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观察和发现。

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三幅图片,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引出城市是有等级大小之分的,不同的城市服务也有差异。

板书:

一.城市等级划分

1.划分依据:

人口规模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

世界上不少国家把2000人或5000人以上的居民点称为城市,联合国规定的标准为2万人。

我国规定:

人口大于100万:

特大城市;50~100万:

大城市;20~50万:

中等城市;20万以下:

小城市;5000~2万人:

一般叫镇或小城镇。

国际上一般把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城市称为"超级大城市",如纽约、东京、墨西哥、北京、上海等。

板书:

2.城市等级与服务种类,服务范围的关系

自主探究:

让学生分小组,预先调查自己或家里人下列几组不同服务的地点选择状况:

1.购买纸、笔、米、面等日常消费品,看头痛、感冒等常见病,上小学等。

2.购买彩电、冰箱等生活用品,看一些大病或者上重点高中等。

3.购买时装等高档商品,看疑难杂症,上大学或者听音乐会,参观博物馆等。

4.把结果填在下面的表格中,并说出理由。

名称东亭镇无锡市上海市

距离0km5km128km

人口规模12.3447.191673.77

前往该地的频率

寻求的服务

从而得出结论:

城市等级越高,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质量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城市数目越少;彼此距离越远

让学生讲讲上海市的发展历史,并提问:

上海市只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为什么上海市能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呢?

板书:

3.城市等级提高的条件

(学生通过阅读"上海市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思考分析)

总结:

城市能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或达到一定等级,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同时再提供一些位于资源丰富地区或交通枢纽上的城市图片,进一步加深理解,并且说明,资源、交通等条件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条件,而不是决定因素,并不是每一个城市都能提升其等级。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通过问题"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各种等级的城市在空间上是如何组合的"引出案例──德国南部及其周围的城市体系分布。

板书:

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学生探究案例:

找出不同等级城市的数目与城镇级别的关系、城镇的分布与城镇级别的关系并试着解释原因。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一步步阅读书上的阅读材料,首先说明这是德国著名的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对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研究得出的中心地理论,他是在假设土壤肥力相等、资源分布均匀、没有边界的平原上,交通条件一致、消费者收入及需求一致、人们就近购买货物和服务的情况下得出的理想模式。

然后指导学生阅读图2.14下文字说明,理解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形成过程。

指导学生读图2.15,找出图中城市的等级、每一等级六边形服务范围并叙述不同等级城市之间服务范围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得出不同等级城市的空间分布规律,六边形服务范围,层层嵌套的理论模式。

给出荷兰圩田空白图,让学生应用上面的理论规划设计居民点并说出理由,再和教材上的规划进行对照。

然后给出长三角地区城市分布图和各城市人口数,让学生对这些城市进行分级,概括每一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统计每一等级城市的数目以及彼此间的平均距离,总结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空间分布的关系?

课堂小结:

本节主要通过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分析了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嵌套规律,同时也通过案例说明了该理论的应用。

教学后记

 

2.3城市化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哪些主要因素推动城市化发展。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3.解释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读图分析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学生能用全面、辩证、发展的观点来看城市化过程中积极的一面及出现的问题

2.让学生认识发展中国家有待于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从中找一条适合中国的道路

二、教学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及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2.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三、教学难点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四、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电视录像机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城市化的含义

1、城市化定义:

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城市化含义:

(通过P31图2.17分析城市化的内涵,本部分可以采取学生讨论→学生讲解→教师评价→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业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的过程。

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就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

城市化对一个地区而言,就是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过程。

问:

你是从哪些方面来看城市化的呢?

点拨:

城布人口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哪些城市等级升级了,哪些是新增加的城市。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变化的结果)

3、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学生讨论结合图2.18城乡人口迁移的驱动力示意分析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有哪些?

然后采取学生讲解→教师评价→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

(1)拉力:

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

如:

工作机会多;赚钱机会高;医疗服务与社会福利水平高;受教育与升迁机会高;现代建筑居家舒适;社会地位提高等

(2)推力:

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

如:

维持生计困难(劳动力过剩等);就业机会不足;就医不便、公共设施不足;升学与升迁不易;生活品质低;贫困与社会地位低等。

总之,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

这是国内人口迁移的方式之一。

(3)主要原因:

经济发展不平衡

4、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过渡:

城市化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也是从工业革命以后开始的。

(本部分整体思路:

先进行图2.20内容的教学,同时结合P34案例4完成P35活动题。

然后依据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划分,对图2.19和图2.21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化水平存在的差异。

(一)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图2.20)

讨论:

请同学们读取图2.20每个阶段的城市化水平的起止数值,观察曲线的倾斜程度,明确城市化进程中各阶段的特点。

点拨:

初级阶段的城市化水平低于25%一30%;加速阶段的城市化水平是从25%~30%增长到60%~70%,增长迅速,此阶段容易出现环境恶化等城市问题;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于70%,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

通过案例4应使学生明确如下问题:

①案例4是图2.20的具体实例。

②图2.22和2.23用伦敦的发展说明城市化的过程: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数增加。

③案例中的文字和图2.24说明英国、英格兰地区城市化过程:

城市数目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活动:

(第35页)结合图2.20和上述案例资料,从以下四个方面概括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并填写下表:

城市化阶段

水平

发展速度

地域扩展趋势

常见的问题

初期阶段

25%~30%以下,低

缓慢

缓慢

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分异不明确

中期阶段

30%一70%,较高

迅速

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

后期阶段

70%以上,高

缓慢,甚至停滞

继续增大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过渡:

我们已经了解了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划分,请同学们对图2.19和图2.21进行分析,思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化水平存在的差异。

(读图2.19,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1.城市化水平有什么差异?

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间有什么不同?

提示:

读200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数据回答该题。

点拨: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

发达国家城市化快速发展的

时间约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间约为20世纪中叶之后。

2.1950年前后,城市化发展速度有什么差异?

提示:

比较1950年前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增长曲线斜率变化,回答该题。

点拨: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更快一些。

3.试简单分析这些差异出现的原因。

提示:

结合P33的阅读内容,完成该题。

点拨:

大约从18世纪中叶开始,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欧美各国并进一步向全球扩散,使人类聚落形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整个19世纪,欧洲是世界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涌现出一批规模巨大、职能广泛的多样化城市。

20世纪初,北美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

20世纪中叶以来,发展中国家获得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胜利,经济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探究了城市化的特点和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其中后者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希望同学们对此结合教材P33图2.20加以思考。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产生的问题:

1.环境质量下降

来源

危害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做饭和取暖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出的烟气,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所排放出的尾气

人们的健康

水污染

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

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

固体垃圾污染

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人体健康和环境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人体健康

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思考:

城市交通拥挤的原因和后果是什么?

讨论: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你赞成哪种看法?

还有别的有效方法吗?

城市住宅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原因分别是什么?

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最近几年来,我市的就业状况如何?

为什么?

就业状况差还会带来哪些问题?

城市化还会带来什么问题?

二、解决办法:

(以上海市为例,讲解解决的办法。

1.改善城市环境:

治理河流、控制大气污染物、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为改善城市环境,上海市全面展开对大气、河流、噪声等多方面的治理工作。

如苏州河的治理、降低城市污染物浓度、加强绿化建设,截止1990年,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0.3%。

2.改善城市交通、改善居住条件

扩宽主干道,修建环城公路,修筑了南浦大桥和扬浦大桥,新修城市高架公路和地铁,改造住宅。

3.控制城市规模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有效地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思考:

什么时候许多国家采取措施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上海市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

上海的卫星城有哪些?

上海新建了哪个新区?

目前浦东新区在上海的地位如何?

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上海市为改善交通条件,做了哪些工作?

上海如何解决住房问题?

为了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上海市做了哪些工作?

我市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哪些问题?

为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我市采取了哪些措施?

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应采取的措施。

教学后记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区位的含义;2.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3.农业地域的概念、类型。

过程与方法:

1.根据景观图分析区域差异,得出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

2.尝试从本地农业生产实际出发,发现问题、分析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理解农业生产布局、变化与区位因素的影响,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通过对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分析,培养读图能力。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视频播放:

播放东北平原农业生产和澳大利亚放牧视频)

图片欣赏:

水稻生产与小麦种植景观图

问: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

1、区位的含义:

由学生根据开始看到的视频及景观,结合教材文字叙述来思考

2、农业的区位因素

(先让学生看图3.3,初步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都有哪些。

然后播放图片:

学生看图片思考分别是什么因素起了主要作用

(1)A、内蒙古大草原放牧景观图;B、我国南方水稻种植景观图;C、新疆哈密瓜丰收图

 

(2)A、陡山上的森林景观图;B、丘陵地区的梯田景观图

 (3)茶园景观图

(并给学生说明茶树的生活习性,尤其是对土壤的需求)

 问题探究:

案例分析:

下列农业生产是否合理:

(a)陡坡上种庄稼(b)开垦草场种庄稼(c)围湖造田

完成课堂活动P43的1和2题

 以上所考虑的都是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4)A、花卉、乳牛景观图;B、高速公路图;C、农民种植水稻图

 D、机械化农田景观图;E、中国商品生产基地图

(强调市场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课堂活动:

P43活动3题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结合以上各农业区位因素,让学生思考:

哪些因素容易产生变化,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可以让学生举例说明。

总结:

自然因素相对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

案例探究:

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变迁

让学生思考:

此地哪些因素发生了变化,农业生产方式进行了如何调整?

效果如何?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的概念:

由于以上各因素的共同影响,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相应的生产地区,称为农业地域。

农业地域的类型主要有:

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

(在这里分别给学生展示一些农业生产类型的图片,并简单说明什么是种植业、什么是畜牧业、及什么是混合农业)

 案例探究:

阅读澳大利亚地混合农业生产

思考:

(1)、澳大利亚农业生产的特点是什么?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分布在哪里?

受哪些区位因素的影响?

(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生产有哪些优点?

课堂小结:

教学后记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亚洲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特点;以及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产生的自然、社会、经济原因。

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2.利用案例完成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世界和我国粮食问题的重要性;

       2、初步形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点

1.利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学习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2.对比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理解在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过程中,各个农业区位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1.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2.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学指导法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安排

学生活动安排

第一课时

【课前复习】投影显示“农业区位因素”

(随着学生的复习一一出现)

【导入新课】学生介绍“水稻的生长习性”

【讲授新课】

一、季风水田农业

1.指导学生阅读“亚洲水稻农业分布示意图”

2.指导学生阅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亚洲地形分布图”

3.指导学生阅读“亚洲人口分布图”

4.提示学生思考:

世界主要粮食作物有哪些?

水稻种植对气候和土地的要求是什么?

东南亚的气候和地形还适宜其他农作物生长吗,为什么不选择?

水稻种植对劳动力数量有什么要求?

5.引导学生总结本区农业生产的特点。

6.引导学生总结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

7.提醒学生思考:

“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因素还是社会因素?

通过对比商品谷物农业来总结。

”(过渡)。

第二课时

二、商品谷物农业

1.指导学生阅读“美国地形”和“美国气候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