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山东省日照市中考真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6655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山东省日照市中考真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化学山东省日照市中考真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化学山东省日照市中考真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化学山东省日照市中考真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化学山东省日照市中考真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山东省日照市中考真题解析版.docx

《化学山东省日照市中考真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山东省日照市中考真题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山东省日照市中考真题解析版.docx

化学山东省日照市中考真题解析版

2016年山东省日照市中考真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腐烂B.汽油挥发C.钢铁生锈D.雕塑腐蚀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

A、食物腐败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汽油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钢铁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雕塑腐蚀是酸雨与雕塑发生化学反应,故D错.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

2.化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废旧塑料随意丢弃,导致白色污染

B.人体缺乏维生素C,引发夜盲症

C.铝合金比铁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不如铁活泼

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导致了酸雨

【考点】白色污染与防治;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金属的化学性质;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金属与金属材料;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塑料制品难以降解,随意丢弃会导致白色污染进行解答;

B、根据人体缺乏维生素C,引发坏血病进行解答;

C、根据铝合金比铁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进行解答;

D、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导致温室效应进行解答.

【解答】解:

A、塑料制品难以降解,随意丢弃会导致白色污染,故A正确;

B、人体缺乏维生素C,引发坏血病,而人体缺乏维生素A,引发夜盲症,故B错误;

C、铝合金比铁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故C错误;

D、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导致温室效应,而二氧化硫的排放导致酸雨,故D错误.

故选:

A.

【点评】此题是一道多点知识考查题,与生活学习相关,强调了平时学习中的归纳总结,对比和联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化学实验过程必须高度重视实验安全.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

A.使用酒精灯时不慎打翻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

B.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迅速抹上碳酸氢钠稀溶液,然后用大量水冲洗

C.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时,拿布包住用水湿润的玻璃管稍稍用力旋转插入

D.易燃物和易燥物不能跟其他物质混存,盛装的容器要牢固、密封

【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仪器的装配或连接;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隔绝空气和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

B、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如果较少的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迅速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

C、了解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的方法;

D、易燃易爆物不可跟其他物质混存;

【解答】解:

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立即用湿抹布盖灭,可以有效的隔绝空气、降低温度,故A正确;

B、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迅速用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故B错误;

C、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段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故C正确;

D、任何条件下易燃易爆物都不可跟其他物质混存,盛装的容器要牢固、密封,防止出现安全事故;故D正确;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熟悉物质的性质和实验的基本操作、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4.三氧化铬(CrO3)是酒驾测试仪中的主要试剂,能与酒精(C2H5OH)发生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rO3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6

B.CrO3属于纯净物

C.C2H5OH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

5:

1

D.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分析;

B.根据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分析;

C.根据分子结构分析;

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分析.

【解答】解:

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元素显﹣2,设铬元素的化合价为,可知CrO3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2)×3=0,则=+6,故正确;

B.由化学式可知,该物质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正确;

C.由化学式可知,C2H5OH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

6:

1,故错误;

D.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16=46,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学式进行分析问题、进行计算的能力.

5.下列操作或反应所对应的曲线正确的是(  )

A.①图表示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溶液分解,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B.②图表示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沉淀质量与加入量的关系

C.③图表示将饱和石灰水升温,溶液质量与温度的关系

D.④图表示将足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沉淀质量与通入量的关系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

【分析】A、根据催化剂的特点考虑;

B、硫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氢氧化钠优先与硫酸反应.

C、根据石灰水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考虑;

D、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碳酸钙,而当二氧化碳过量时碳酸钙沉淀会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可以据此分析.

【解答】解:

A、由于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度,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故错误;

B、由于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由于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会生成能够溶解于硫酸的氢氧化铜,也就是在酸性环境中氢氧化钠不能和硫酸铜反应,因此只有等酸被完全消耗后才能生成氢氧化铜,所以不能开始就有沉淀.故错误;

C、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升温后溶解度减小,会析出晶体,所以溶液质量减小,故错误;

D、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Ca(OH)2+CO2=CaCO3↓+H2O①,而当二氧化碳过量时碳酸钙沉淀会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CaCO3+CO2+H2O═2Ca(HCO3)2②,所以当通入二氧化碳之初就会产生沉淀,而当二氧化碳过量时沉淀的质量则会减少,直至全部溶解,①中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反应②消耗二氧化碳质量的相等,故体积也相等,故正确;

故选:

D.

【点评】此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结合图象分析问题,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帮助.

6.由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某气体

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气体一定是HCl

B

向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中加入稀硫酸

仍然有固体存在

硫酸与水垢不反应

C

向石灰水中加入醋酸

没有明显变化

二者不发生反应

D

把盐酸滴加到大理石板上

放出气体

盐酸酸性比碳酸强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实验设计题.

【分析】A、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某气体,若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B、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物,附着在大理石的表面阻碍反应的发生;

C、向石灰水中加入醋酸,两者反应没有明显现象;

D、把盐酸滴加到大理石板上,放出气体,说明盐酸与大理石中的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了气体,而碳酸钙是碳酸盐,因此可说明盐酸酸性比碳酸强.

【解答】解:

A、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某气体,若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酸性,不一定是HCl气体,该选项说法错误;

B、向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中加入稀硫酸,仍然有固体存在,是因为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物,附着在大理石的表面阻碍反应的发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C、向石灰水中加入醋酸,没有明显变化,不是因为两者不反应,而是因为两者反应没有明显现象,该选项说法错误;

D、把盐酸滴加到大理石板上,放出气体,说明盐酸与大理石中的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了气体,而碳酸钙是碳酸盐,因此可说明盐酸酸性比碳酸强,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填:

D.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7.下列关于反应类型和物质类别的判断不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所选物质类别

A

2ClO3

2Cl+3O2↑

分解反应

ClO3是氧化物

B

3C+2Fe2O3

4Fe+3CO2↑

置换反应

Fe是金属单质

C

4NO2+O2+2H2O═4HNO3

化合反应

HNO3是酸

D

FeCl3+3NH3•H2O=Fe(OH)3↓+3NH4Cl

复分解反应

NH3•H2O是碱

【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物质的分类.

【分析】化合反应: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分解反应:

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解答】解:

A、2ClO3

2Cl+3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ClO3是由钾、氯、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误.

B、3C+2Fe2O3

4Fe+3CO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Fe属于金属单质;故选项错误.

C、4NO2+O2+2H2O═4HNO3,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HNO3是由H+和硝酸根离子构成,属于酸;故选项错误.

D、FeCl3+3NH3•H2O=Fe(OH)3↓+3NH4Cl,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NH3•H2O是由铵根离子和OH﹣构成的,属于碱;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酸碱盐与单质、氧化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下列仪器的使用或操作准确无误的是(  )

A.

加热MnO4制取O2

B.

制取蒸馏水

C.

量取浓硫酸

D.

加热试管中液体

【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测量容器-量筒;蒸发与蒸馏操作;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加热MnO4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解答;

B、根据蒸馏时的注意事项解答;

C、根据倾倒液体时,试管倾斜,瓶塞倒放,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在一起,标签朝向手心解答;

D、根据加热液体时的注意事项解答.

【解答】解:

A、加热MnO4制取氧气,试管口应向下倾斜,试管内的导气管不易过长,不利于气体导出,故错误;

B、蒸馏时瓶内液体太多,易暴沸,故错误;

C、瓶塞没有倒放,这样会污染药品,故错误;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取用的液体的用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要外焰加热,试管夹夹在中上部,故正确.

答案:

D

【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9.如图为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I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过程I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C.过程II发生了化学变化

D.排列再紧密的分子之间也有间隙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根据图示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过程Ⅰ是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过程Ⅱ是二氧化碳的状态发生变化,据此解答.

【解答】解:

由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过程Ⅰ是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O2

2CO2.

A、过程Ⅰ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正确;

B、由上述方程式可知看出,每3个分子参加反应,生成了2个分子,所以过程I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正确;

C、过程Ⅱ是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生成物紧密排列分子之间有间隙,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依据质量守恒、化学反应的实质并结合图示依据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

 

10.足量的镁、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镁比铁多

B.t2时,镁、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C.t2时,镁、铁与盐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D.t3时,参加反应铁的质量是5.6g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题意“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放入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通过图象可知金属镁和铁与酸反应的速率和生成氢气的质量,由此可推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并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推出金属和酸的用量问题.

【解答】解:

A、通过图象中的数据可以看出,t1时,产生氢气的质量镁比铁多,故A正确;

B、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氢气的氢元素全部自稀盐酸,所以t2时,镁、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故B正确;

C、每24份质量的镁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每56份质量的铁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所以镁有剩余,故C错误;

D、t3时,金属的质量是过量的,所以参加反应铁的质量是56g,故D错误.

故选:

CD.

【点评】本题考查金属与酸反应的有关知识,综合性较强,不仅需要根据图象和题意分析出直接信息,还需要根据计算得出用量问题.

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共4个小题,共16分)

11.如图所示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8 .

(2)、氢元素属于 非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分别是 H2O 和 H2O2 .(写化学式)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氢元素和氧元素可以组成水和过氧化氢.

【解答】解:

(1)、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8.

故填:

8.

(2)、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故填:

非金属.

(3)、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分别是H2O、H2O2.

故填:

H2O;H2O2.

【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12.如图中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为黑色非金属单质,D、G为金属单质且G为紫红色,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C是一种有毒气体,反应①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3CO+Fe2O3

2Fe+3CO2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CuO+H2SO4=CuSO4+H2O .

(3)F物质的化学式是 FeSO4 .

(4)在②中若加入的硫酸过量,则在反应③中还会产生一种非金属单质是 氢气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根据图中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为黑色非金属单质,D、G为金属单质且G为紫红色,所以G是铜,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所以B是二氧化碳,C是一种有毒气体,所以C是一氧化碳,反应①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所以N是氧化铁,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D是铁,A和二氧化碳高温会生成一氧化碳,所以A是碳,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所以H是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所以E是硫酸铜,F是硫酸亚铁,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

(1)图中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为黑色非金属单质,D、G为金属单质且G为紫红色,所以G是铜,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所以B是二氧化碳,C是一种有毒气体,所以C是一氧化碳,反应①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所以N是氧化铁,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D是铁,A和二氧化碳高温会生成一氧化碳,所以A是碳,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所以H是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所以E是硫酸铜,F是硫酸亚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反应①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

3CO+Fe2O3

2Fe+3CO2;

(2)反应②是氧化铜和硫酸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是:

CuO+H2SO4=CuSO4+H2O;

(3)通过推导可知,F物质的化学式是:

FeSO4;

(4)在②中若加入的硫酸过量,则在反应③中还会产生一种非金属单质是氢气.

故答案为:

(1)3CO+Fe2O3

2Fe+3CO2;

(2)CuO+H2SO4=CuSO4+H2O;

(3)FeSO4;

(4)氢气.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3.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B、A .

(2)t2℃时,在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最简比为 1:

2 .

(3)t3℃时,100g水中溶解60gB刚好饱和,那么50g水中溶解 30 gC也刚好达饱和.

(4)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 降温结晶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方法提纯A.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

(2)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在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最简比为50g:

100g=1:

2;

(3)t3℃时,B、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100g水中溶解60gB刚好饱和,那么50g水中溶解30gC也刚好达饱和;

(4)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所以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降温结晶方法提纯A.

故答案为:

(1)C、B、A;

(2)1:

2;

(3)30g;

(4)降温结晶.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先生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的联合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利用率.其模拟流程如下: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

CaO+CO2↑ .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 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

(3)操作a的名称是 过滤 .

(4)NH4Cl可用作农业生产的氮肥,铵态氮肥常用 熟石灰 检验.

【考点】纯碱的制取;盐的化学性质;铵态氮肥的检验;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常见的盐化学肥料.

【分析】

(1)反应①,即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2)反应②,即二氧化碳与氨气、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固体和氯化铵溶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3)操作a是将碳酸氢钠固体和氯化铵溶液进行分离,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1)反应①,即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

CaO+CO2↑.

(2)反应②,即二氧化碳与氨气、饱和食盐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固体和氯化铵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3)操作a是将碳酸氢钠固体和氯化铵溶液进行分离,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操作.

(4)铵态氮肥常用熟石灰进行检验,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是铵态氮肥.

故答案为:

(1)CaCO3

CaO+CO2↑;

(2)NaCl+CO2+NH3+H2O=NaHCO3↓+NH4Cl;(3)过滤;(4)熟石灰.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的联合制碱法的流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8分)

15.硫酸是化学实验室里的常见试剂.现利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100mL质量分数为10%、密度为1.07g/cm3的稀硫酸.(已知:

水的密度近似为1g/cm3,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混合后总体积不是两种溶液体积之和)

(1)量取浓硫酸时需要的仪器是 D .

(2)配制该稀硫酸溶液时,下列方法最合理的是 c (假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是VmL).

a、分别用量筒量取VmL浓硫酸和(100﹣V)mL水,在烧杯中混合均匀

b、先量取VmL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再称量(107﹣1.84V)g水,慢慢倒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混合均匀

c、先量取(107﹣1.84V)mL水倒入烧杯中,再将量取的VmL浓硫酸慢慢倒入盛水的烧杯中混合均匀

d、先在100mL量筒中加入VmL浓硫酸,然后向其中加水恰好至100mL刻度处混合均匀

(3)在量取浓硫酸时若俯视量筒的刻度线,则所配制的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 小于 10%(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

(4)用pH试纸测定所配制的硫酸溶液的pH,正确的操作是 撕一小段pH试纸置于表面皿中,用玻璃棒蘸取试液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 .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溶液的酸碱度测定.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1)根据量筒可以用量取液体的体积解答;

(2)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解答;

(3)据量筒的使用方法和错误操作造成的误差考虑本题;

(4)用PH试纸检验物质的酸碱度,是较为简便的方法.只需用滴有试液的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即可;

【解答】解:

(1)由m=ρV和溶液在配制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则

100mL×1.07g/cm3×10%=V×1.84g/cm3×98%,

解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