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上石桥高中届高三地理月考试题013101119.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6262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06.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届高三地理月考试题01310111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届高三地理月考试题01310111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届高三地理月考试题01310111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届高三地理月考试题01310111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届高三地理月考试题01310111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届高三地理月考试题013101119.docx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届高三地理月考试题01310111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上石桥高中届高三地理月考试题013101119.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届高三地理月考试题013101119.docx

河南省上石桥高中届高三地理月考试题013101119

上石桥高中2019届高三12月份月考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计48分)

1.钱塘江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河段受侵蚀或堆积作用而发生明显变化。

研究人员曾连续多年对闸口至澉浦段河床高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

枯水期仓前以西升高,以东降低。

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

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利部门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缩窄江道是其中重要措施(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1~3题。

江道缩窄前,关于夏季东西两侧河段河床高度的变化,推测合理的是(  )

A.河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

B.河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

C.潮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

D.潮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

2.钱塘江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河段受侵蚀或堆积作用而发生明显变化。

研究人员曾连续多年对闸口至澉浦段河床高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

枯水期仓前以西升高,以东降低。

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

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利部门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缩窄江道是其中重要措施(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1~3题。

缩窄江道的主要目的是(  )

A.减轻海水入侵强度B.增加陆地面积

C.缩短南北航运距离D.稳定入海江道

3.钱塘江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河段受侵蚀或堆积作用而发生明显变化。

研究人员曾连续多年对闸口至澉浦段河床高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

枯水期仓前以西升高,以东降低。

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

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利部门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缩窄江道是其中重要措施(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1~3题。

江道缩窄后,钱塘江最佳观潮点(  )

①东移②西移③潮差增大④潮差减小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4.山东半岛某入海河流的流域内在1952﹣2009年期间修建了大量水库,实施大面积坡耕地改梯田和拦河闸坝修建,大规模林地、园地建设等,但该河流输入海洋的泥沙受其影响不大。

如图示意1952﹣2009年间该河入海年径流量(108m3),输沙量(104t)累积折线(图中数据为河口水文站监测资料)。

据此完成4﹣5题。

下列人类活动可能对该河年输沙量造成影响较大的是(  )

A.园地、林地建设B.种植苹果树

C.坡地改梯田D.上游修水库

5.山东半岛某入海河流的流域内在1952﹣2009年期间修建了大量水库,实施大面积坡耕地改梯田和拦河闸坝修建,大规模林地、园地建设等,但该河流输入海洋的泥沙受其影响不大。

如图示意1952﹣2009年间该河入海年径流量(108m3),输沙量(104t)累积折线(图中数据为河口水文站监测资料)。

据此完成4﹣5题。

该河在1952一2009年间,年入海泥沙量(  )

A.先增大后减小B.持续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D.持续减小

6.如表为2018年两个不同日期我国甲、乙两城市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数据,据此完成下列6﹣7问题。

日期

项目

城市

10月22日

M

昼长

正午太阳高度

昼长

正午太阳高度

11时13分

47°14′

13时55分

78°28′

11时30分

56°16′

13时20分

87°30′

甲城与乙城的纬度差约为(  )

A.7°B.8°C.9°D.10°

7.如表为2018年两个不同日期我国甲、乙两城市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数据,据此完成下列6﹣7问题。

日期

项目

城市

10月22日

M

昼长

正午太阳高度

昼长

正午太阳高度

11时13分

47°14′

13时55分

78°28′

11时30分

56°16′

13时20分

87°30′

M日期最可能为(  )

A.l月22日B.2月22日C.4月22日D.5月22日

8.读图中①②③④线段均为该大洋中的洋流,完成8﹣9题。

若②③洋流流向刚好相反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印度半岛为旱季

B.马六甲海峡海水由东南向西北流

C.①洋流所在海区垂直方向上的上升流较强盛

D.②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为东北风

9.读图中①②③④线段均为该大洋中的洋流,完成8﹣9题。

7月份①洋流所在海区经常出现浓雾,有关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7月气温较高,蒸发旺盛,海域上空水汽充足;

②7月份该海域中有寒流经过,降温促使空气中水汽达到过饱和状态;

③7月份该海域中有暖流经过,故水温较高,蒸发旺盛,海域上空水汽充足;

④7月份该地有向岸风,垂直方向上升流较强盛,故水平方向有寒流经过;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①④

10.对于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来源,科学家曾经提出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通过风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来的。

完成10﹣11题。

在陕西洛川发现的黄土剖面中存在鹅卵石,说明在形成黄土之前,此处最可能是(  )

A.荒漠B.草原C.森林D.河流

11.对于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来源,科学家曾经提出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通过风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来的。

完成10﹣11题。

下列与黄土高原形成原因类似的地貌是(  )

A.洪积扇B.沙丘C.三角洲D.溶洞

12.读图,图中L表示洋流,M为晨昏线,a为最冷月等温线。

完成下列12﹣13题。

有关图中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甲地地方时可能是17时45分

B.洋流L为向南流动的寒流

C.此时甲地盛行东北风

D.甲地植被类型为常绿硬叶林

13.读图,图中L表示洋流,M为晨昏线,a为最冷月等温线。

完成下列12﹣13题。

图示月份中,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此时索契正在举办冬奥会

B.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

C.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海口

D.北京日出时刻早于6点

14.沙丁鱼是冷水鱼,喜欢14~20的水温。

当一股较深、更冷、营养丰富的水流冲击浅海沿岸时,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便在南非沿海开始一年一度向产卵地大迁徙,沿海渔民开始大规模出海捕鱼。

如图为非洲南端沙丁鱼迁徙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14﹣16题。

沙丁鱼迁徙的月份最有可能是(  )

A.2~4月B.5~7月C.8~10月D.11~次年1月

15.沙丁鱼是冷水鱼,喜欢14~20的水温。

当一股较深、更冷、营养丰富的水流冲击浅海沿岸时,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便在南非沿海开始一年一度向产卵地大迁徙,沿海渔民开始大规模出海捕鱼。

如图为非洲南端沙丁鱼迁徙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14﹣16题。

沙丁鱼迁徙的路线是(  )

A.①B.②C.③D.④

16.沙丁鱼是冷水鱼,喜欢14~20的水温。

当一股较深、更冷、营养丰富的水流冲击浅海沿岸时,数以十亿计的沙丁鱼便在南非沿海开始一年一度向产卵地大迁徙,沿海渔民开始大规模出海捕鱼。

如图为非洲南端沙丁鱼迁徙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14﹣16题。

此时,渔民大规模出海捕鱼最有可能遭遇的风险是(  )

A.盛行西风B.台风C.地震D.暴风雪

17.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盛产300多种鱼类,湖水经洞里萨河在金边汇入湄公河,洞里萨河有罕见的“河水倒流”奇观。

读图回答17﹣18题。

洞里萨河出现“河水倒流”奇观的季节时(  )

A.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流动

B.黄河下游出现凌汛

C.新疆牧民在天山山腰放牧

D.洛杉矶温和多雨

18.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盛产300多种鱼类,湖水经洞里萨河在金边汇入湄公河,洞里萨河有罕见的“河水倒流”奇观。

读图回答17﹣18题。

洞里萨河“河水倒流”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A.提高洞里萨河的含沙量

B.减轻洞里萨河的洪水威胁

C.缓解湄公河下游的旱情

D.调节湄公河流量季节变化

19.湖水中盐分含量的变化可以反映湖泊水位以及气候的变化,如图所示为青海湖近l2万年以来盐分含量的变化。

读图回答19﹣20问题。

青海湖近1.2万年来,最低水位出现的时间距今约(  )

A.3900年B.6500年C.8100年D.1万年

20.湖水中盐分含量的变化可以反映湖泊水位以及气候的变化,如图所示为青海湖近l2万年以来盐分含量的变化。

读图回答19﹣20问题。

距今2000年以来,青海湖的气候变化趋势是(  )

A.变暖变干为主B.变冷变干为主

C.变暖变湿为主D.变冷变湿为主

21.2016年2月墨西哥某条河流的其中一段河水竞在一夜间突然消失,导致当地1万多居民失去水源。

当地居民指出晚上曾听到巨响,没想到隔天早上村庄旁的整段河流都消失了,事后发现是因为河床出现的大裂缝造成。

读图,回答21~22题。

材料中的情形最可能出现的地形区是(  )

A.火山地形B.岩溶地形C.冰川地形D.风成地形

22.2016年2月墨西哥某条河流的其中一段河水竞在一夜间突然消失,导致当地1万多居民失去水源。

当地居民指出晚上曾听到巨响,没想到隔天早上村庄旁的整段河流都消失了,事后发现是因为河床出现的大裂缝造成。

读图,回答21~22题。

上述地区的岩石,其所属类型对应于“地壳物质循环简图”(a~d代表岩浆和、三大类岩石)中的(  )

A.aB.bC.cD.d

23.到长白山天池边上的游人会发现这样一种石头:

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这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浮石。

如图为游客拍摄的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

据此完成23~24题。

长白山天池形成源于(  )

A.溶洞塌陷B.板块挤压C.火山活动D.冰川侵蚀

24.到长白山天池边上的游人会发现这样一种石头:

遍身气孔,看上去满目疮痍,入水不沉,这就是著名的长白山浮石。

如图为游客拍摄的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

据此完成23~24题。

下列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浮石”中能够找到动植物化石

B.“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

C.“浮石”空隙来自外力侵蚀

D.“浮石”源于岩浆喷发

二、综合题(共计52分)

25.(11分)如图是我国某条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该地全年降水量比较均匀。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该河流甲、丙两个汛期形成原因的异同。

(2)分析乙时段河流流量较小的原因。

(3)归纳该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4)近几十年来该河水量明显减少,甚至夏季出现断流现象,请分析其原因。

26.(15分)阅读图文材料,同答问题。

乌尔米耶湖位于伊朗西北部,海拔1275m。

是世界第三大咸水湖,水域面积季节变化大,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生物圈保留区。

湖中有一种红色水藻,当盐度达到一定高度时快速繁殖,把湖水染成血红色。

造成其他野生生物大量死亡。

环境恶化,读丰水期湖泊水域面积图(如图)和湖区气候统计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最高气温(℃)

3

5

10

17

22

28

31

31

27

20

12

6

最低气温(℃)

﹣6

﹣5

0

5

9

13

17

16

12

7

1

﹣3

降水(mm)

30

33

52

62

46

14

6

2

4

22

40

30

(1)简述乌尔米耶湖丰水期主要补给水源。

(2)指出湖水颜色最红的季节,并分析自然原因。

(3)针对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请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27.(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对虾,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朝鲜西部沿海。

我国的辽宁、河北、山东省及天津市沿海是对虾的重要产地。

中国对虾以浮游生物为食,生活在松软沉积物海底、水温10.C以上的水域,是长距离洄游、经济价值高的一年生大型虾类,在“渤海沿海一黄海南部深水区”之间洄游。

洄游对虾在渤海沿海产卵繁殖,黄河三角洲沿海幼虾成活率高。

20世纪80年代渤海对虾资源几乎衰竭,90年代随着人工繁育虾苗放流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虾产量有明显的增加。

下图示意渤海西南部及黄河三角洲地区。

(1)分析黄河三角洲沿海水域适宜幼虾生长的条件。

(2)说出黄河三角洲沿海中国对虾向黄海南部深海区迁移的季节并简述其原因。

(3)简述渤海中国对虾资源减少的原因,并说出促进渤海中国对虾发展的措施。

28.(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细作用能使液体在毛细管内沿管壁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

当气候干早、地表缺水时,地下水可沿着土壤中的毛细管上升到地面附近。

自然界中的铜元素存在于多种化合物,有的化物如硫酸铜等可溶于水。

原生铜矿的形成多与岩浆活动有关。

纳米比亚是世界重要的产铜国,矿业、渔业、畜牧业为传统支柱产业。

M地为深水良港,度成为重要的铜矿出口港。

如图示意纳米比亚主要矿产分布及P地地下含铜量变化。

(1)描述的纳米比亚的地理位置。

(2)指出P地地表附近含铜量的特点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3)简析M港成为重要铜矿出口港的原因。

(4)你是否赞同纳米比亚修建炼铜厂?

请说明理由。

上石桥高中2019届高三12月份月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计48分)

1.钱塘江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河段受侵蚀或堆积作用而发生明显变化。

研究人员曾连续多年对闸口至澉浦段河床高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

枯水期仓前以西升高,以东降低。

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

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利部门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缩窄江道是其中重要措施(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1~3题。

江道缩窄前,关于夏季东西两侧河段河床高度的变化,推测合理的是(  )

A.河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

B.河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

C.潮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

D.潮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

【分析】在径流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河道越宽,流速越慢,侵蚀和搬运作用越不明显,沉积作用明显;河道越窄,流速越快,侵蚀和搬运作用越明显,沉积作用弱。

【解答】解:

钱塘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河流为丰水期,径流量大,所以以河流作用明显,排除C、D选项;西侧为凹岸,东侧为凸岸,在西侧侵蚀,在东岸堆积,由于江道缩窄前河道宽阔,水流速度慢,河流以沉积作用明显,所以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排除B选项。

故选:

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该题的关键是夏季河流的径流量大,采取排除法,掌握河水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

2.钱塘江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河段受侵蚀或堆积作用而发生明显变化。

研究人员曾连续多年对闸口至澉浦段河床高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

枯水期仓前以西升高,以东降低。

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

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利部门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缩窄江道是其中重要措施(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1~3题。

缩窄江道的主要目的是(  )

A.减轻海水入侵强度B.增加陆地面积

C.缩短南北航运距离D.稳定入海江道

【分析】读材料可知:

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

根据以上信息分析缩窄河道为了减少河道的摆动,根据以上信息解决问题。

【解答】解:

A、由于江道缩窄,海水受狭窄河道的影响,波涛激荡,势力更强,所以其入侵程度会有所增强,故不符合题意;

B、虽然缩窄后河道受限,陆地面积有所增加,但并不是其主要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C、虽然该河流受地形等条件限制,航行较少,但很明显河流并不是南北航向,而应该是东西航向,对南北岸间的航运联系而言,虽然可以缩短距离,但这并不是缩窄主要目的,故不符合题意;

D、据材料可知,在20世纪60年代河道没有缩窄前,河流的“主河道摆动频繁”,所以缩窄河道是为了减少主河道的摆动、稳定入海江道,故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以材料和图为背景,考查了缩窄江道的目的,要求学生读材料、读图分析解决问题。

3.钱塘江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河段受侵蚀或堆积作用而发生明显变化。

研究人员曾连续多年对闸口至澉浦段河床高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

枯水期仓前以西升高,以东降低。

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

20世纪60年代以来,水利部门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缩窄江道是其中重要措施(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1~3题。

江道缩窄后,钱塘江最佳观潮点(  )

①东移②西移③潮差增大④潮差减小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分析】最佳观潮点,应该在潮差大的地方,一般海水入江后受地形变窄的限制,易形成更大的海潮,也就是说潮差增大。

根据以上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解答】解:

从图上可以看出当河道缩窄后,由宽到窄的喇叭口明显东移,所以当江道缩窄后钱塘江最佳观潮点东移且潮差增大。

故选:

A。

【点评】本题以材料和图为背景,考查了最佳观潮点的位置,要求学生读材料获取信息,并读图、析图解决问题。

4.山东半岛某入海河流的流域内在1952﹣2009年期间修建了大量水库,实施大面积坡耕地改梯田和拦河闸坝修建,大规模林地、园地建设等,但该河流输入海洋的泥沙受其影响不大。

如图示意1952﹣2009年间该河入海年径流量(108m3),输沙量(104t)累积折线(图中数据为河口水文站监测资料)。

据此完成4﹣5题。

下列人类活动可能对该河年输沙量造成影响较大的是(  )

A.园地、林地建设B.种植苹果树

C.坡地改梯田D.上游修水库

【分析】图中横坐标为累积径流量,纵坐标为累积输沙量;累积曲线坡度变化越大,则说明影响越大,该题要求对该河年输沙量造成影响,所以要看纵坐标的变化,曲线变化越大,说明影响越大。

【解答】解:

读纵坐标图可知,水库修建后,累积径流量和累积输沙量变化趋势差异不大,坡地改梯田和拦河闸坝修建以后,累积径流量和累积输沙量的比例关系折线斜度明显减小,且减少角度明显大于园地、林地建设后减少的斜度。

结合选项可知,坡地改梯田对该河年输沙量造成影响较大。

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关键是读懂该图曲线的变化的意义和影响。

5.山东半岛某入海河流的流域内在1952﹣2009年期间修建了大量水库,实施大面积坡耕地改梯田和拦河闸坝修建,大规模林地、园地建设等,但该河流输入海洋的泥沙受其影响不大。

如图示意1952﹣2009年间该河入海年径流量(108m3),输沙量(104t)累积折线(图中数据为河口水文站监测资料)。

据此完成4﹣5题。

该河在1952一2009年间,年入海泥沙量(  )

A.先增大后减小B.持续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D.持续减小

【分析】图中横坐标为累积径流量数值,纵坐标为累积输沙量的数值,题干中要求输沙量,所以要看纵坐标的变化;斜率变化越大,效果越明显。

【解答】解:

结合材料可知,该地采取了多项措施减少河流年输沙量,且读图可知,1952﹣2009年该河累积输沙量增长趋势逐渐变缓,说明年输沙量持续减少。

故选:

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根据斜率的变化很容易得出结论。

6.如表为2018年两个不同日期我国甲、乙两城市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数据,据此完成下列6﹣7问题。

日期

项目

城市

10月22日

M

昼长

正午太阳高度

昼长

正午太阳高度

11时13分

47°14′

13时55分

78°28′

11时30分

56°16′

13时20分

87°30′

甲城与乙城的纬度差约为(  )

A.7°B.8°C.9°D.10°

【分析】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射入角度(即太阳高度角)为90度的地点,它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根据公式正午太阳高度H=90°﹣直射地与所求地纬度差。

【解答】解:

由题,根据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等于两地纬度之差,可计算出甲城与乙城的纬度差。

10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甲为47°14′,乙地为56°16′,可知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差约9°,故甲城与乙城的纬度差约9°,C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以两个不同日期我国甲、乙两城市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数据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7.如表为2018年两个不同日期我国甲、乙两城市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数据,据此完成下列6﹣7问题。

日期

项目

城市

10月22日

M

昼长

正午太阳高度

昼长

正午太阳高度

11时13分

47°14′

13时55分

78°28′

11时30分

56°16′

13时20分

87°30′

M日期最可能为(  )

A.l月22日B.2月22日C.4月22日D.5月22日

【分析】从春分到秋分,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其中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从秋分到春分,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其中秋分到冬至,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动,冬至到春分,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

【解答】解:

由题,10月22日,甲地昼短夜长,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M日期昼长夜短,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排除A、B两项;4月22日距离春分日刚过一个月,白昼时间不会是13小时55分,5月22日更加合适,故D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以两个不同日期我国甲、乙两城市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数据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8.读图中①②③④线段均为该大洋中的洋流,完成8﹣9题。

若②③洋流流向刚好相反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印度半岛为旱季

B.马六甲海峡海水由东南向西北流

C.①洋流所在海区垂直方向上的上升流较强盛

D.②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为东北风

【分析】北印度洋由于受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形成了特殊的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夏季在西南季风的影响下形成顺时针大洋环流圈,冬季在东北季风的影响下形成逆时针大洋环流圈。

【解答】解:

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图示为北印度洋海域,③为南赤道暖流是自西向东流,若与②方向相反,②洋流为顺时针流,为北半球夏季,①洋流是补偿流,寒流上升流较强盛,C正确;印度半岛为雨季,A错;受西南季风影响,马六甲海峡海水由西北向东南流,B错;②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为西南季风,D错,选C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以区域洋流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9.读图中①②③④线段均为该大洋中的洋流,完成8﹣9题。

7月份①洋流所在海区经常出现浓雾,有关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7月气温较高,蒸发旺盛,海域上空水汽充足;

②7月份该海域中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