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矿市场分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6184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铜矿市场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铜矿市场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铜矿市场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铜矿市场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铜矿市场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铜矿市场分析.docx

《铜矿市场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矿市场分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铜矿市场分析.docx

铜矿市场分析

第二章市场分析

铜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古老金属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铜。

铜是一种红色金属,同时也是一种绿色金属,主要是因为它耐用,容易再溶化、再冶炼,而且可回收再利用。

铜具有很高的热导率,化学稳定性强,抗张强度大,易熔接,且具有良好的抗蚀性、可塑性和延展性。

在电力、电子、军事工业、机械加工等领域中广泛用。

2.1世界铜的储量与资源

世界铜资源蕴藏量非常丰富,1950年世界铜储量仅为9100万t,而据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的调查统计,到2004年底,世界已查明的铜储量4.7亿t,基础储量为9.4亿t。

世界铜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美、拉丁美洲和中非三地,美洲占了世界储量的60%。

其中智利的铜基础储量居首位,占世界的38.3%,以下依次为美国、中国、秘鲁、波兰、澳大利亚和墨西哥,这七个国家占世界总储量的68.51%。

1996年到2004年世界主要铜储量和储量基础见表2-1。

表2-1世界近几年铜储量和基础储量单位:

万t(铜含量)

国家

储量

储量基础

1996

2000

2004

1996

2000

2004

美国

4500

4500

3500

9000

9000

7000

澳大利亚

700

700

2300

2300

2300

4300

加拿大

1000

1000

2300

2300

2300

2000

智利

8800

8800

14000

16300

16300

36000

中国

300

300

2600

800

800

6300

印尼

1100

1100

3500

1500

1500

3800

哈萨克斯坦

1400

1400

1400

2000

2000

2000

墨西哥

1500

1500

2700

2700

2700

4000

秘鲁

700

700

3000

2400

2400

6000

波兰

2000

2000

3000

3600

3600

4800

俄罗斯

2000

2000

2000

3000

3000

3000

扎伊尔

1000

1000

3000

3000

赞比亚

1200

1200

1900

3400

3400

3500

其他国家

4000

4000

6000

7500

7500

11000

世界总计

31000

31000

47000

61000

61000

94000

年增长率(%)

52

54

在世界范围内,铜储量和基础储量都有大幅度的增加,增长率分别为52%和54%,按2003年世界铜矿山的产量推算,世界铜储量和基础储量的静态保障年限分别在65年、130年以上。

全球近20年又发现新的铜矿床近20个,勘探找矿潜力不小,全球生产消耗能不断得到补充。

2.2我国铜的储量与资源

自2000年以来,由于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的实施,我国新发现了一批铜矿产地,铜资源量增加较多,铜储量和基础储量增长幅度最大,分别为767%和688%。

中国铜的基础储量占世界第三位,仅次于智利和美国,但铜储量仅占世界第七位,与世界铜资源国家相比有明显的差距。

按2010年中国铜矿山的产量推算,中国铜储量和储量基础的静态保障年限分别在40年和100年以上。

据国土资源部储量司《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截至2001年底,全国共有铜矿区974个,保有铜储量(金属量)1941.86万t,基础储量3083.71万t,分别占同年世界铜储量(34000万t)的5.70%和基础储量(65000万t)的4.75%。

主要分布在江西、云南、湖北、西藏、甘肃、安徽、山西、黑龙江等省,这8省的基础储量约占全国总基础储量的76.40%。

中国铜矿主要产地及储量和全国铜矿保有储量见表2-2。

          

表2-2中国铜矿主要产地及储量一览表

地区

矿区数

储量(万t)

基础储量(万t)

占全国基础储量%

江西

49

530.09

803.6

26.06

云南

152

199.27

374.36

12.14

湖北

85

189.53

255.49

8.28

西藏

6

47.27

221.21

7.17

甘肃

45

147.65

205.37

6.66

安徽

47

126.5

194.2

6.3

山西

26

131.11

178.51

5.79

黑龙江

19

89.87

123.22

4

全国

974

1941.86

3083.78

2.2.1我国铜资源的特点

中国铜矿资源从矿床规模、铜品位、矿床物质组成和开采条件看,具有以下特点:

1、矿床规模小。

据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1987年颁布的“矿床规模划分标准”,大型铜矿为铜金属储量>50万t,中型矿床10-50万t,小型矿床<10万t。

按此标准,我国大型铜矿床仅占2.7%,中型矿床占8.9%,小型矿床达88.4%。

储量>500万t的矿床只有江西德兴铜厂矿床(524万t)和西藏玉龙铜矿(650万t)。

由于矿床储量规模先天不足,导致了开采规模偏小。

目前已开采的329个铜矿区所生产的铜精矿含铜金属量为56万t,不及国外一个矿山的产量。

2、共伴生矿多,品位低。

我国共伴生铜矿所占比例72.9%,单一矿仅占27%。

铜矿储量的平均品位为0.87%,在大型矿床中,品位>1%的铜储量仅占13.2%。

我国斑岩铜矿床的平均品位为0.55%,低于智利、秘鲁的1.0~1.6%;我国砂页岩型铜矿床的平均品位0.5-1%,低于刚果、赞比亚、波兰的2~5%。

3、适合采用浸出-萃取-电积工艺的斑岩型铜矿少,降低生产成本的空间受到限制。

4、剩余储量中规模大、品位高的矿床多处于边远地区,外部建设条件差,在目前的金融、财税政策下,难以开发利用。

总体上,我国铜矿资源在数量和品位等方面均比较差,其国际竞争力低,铜资源特别是富铜资源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我国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世界3大铜成矿带均通过我国,只要今后加强地质勘探,实现我国铜矿储量跨越式增长是可能的。

自1999年以来,随着地勘体制改革,实行公益性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国家地质投入主要开展战略性矿产的预查和普查找矿工作(60%以上投入在西部地区),详查和勘探工作很少,因而新增的储量极少,铜矿保有储量呈下降趋势。

2.2.2近年来我国铜矿勘查进展

由于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的实施,近年来我国铜矿的资源量增加较多,新发现了一批矿产地。

据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资料,截至2002年底,国土资源大调查累计探获铜资源量(333+3341)1200万t,新发现的矿产地和探获的资源量主要分布在西部,并初步形成了东天山、三江(澜沧江-怒江-金沙江流域)和雅鲁藏布江等3条大型铜矿带。

  新疆东天山铜矿带的土屋-延东铜矿床,获铜资源量426万t,整个天山矿带铜资源量有望达700万t。

2002年由上海鑫风能公司投资1840万元,委托新疆地勘局对哈密市土屋铜矿Ⅱ号矿体进行了详勘,控制矿体长1000m,最大斜深800m;浅部氧化矿体平均厚20.3m,铜品位0.73%;深部原生矿平均厚97.4m,铜平均品位0.65%,获基础储量65万t。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在土屋北约60km处,发现了卡拉塔格Cu-Au矿化区,其成矿背景条件与蒙古国新发现的奥尤陶勒盖(OyuTolgoi)超大型铜(金)矿床类似,2002年圈定了南北宽100余米、东西长800米的铜金矿化带,Au0.2~7.3g/t,Cu0.2~3.68%,深部钻孔验证,见Au矿体3层;第一层厚4.4m,Au1.5g/t;第二层厚5.8m,Au2.63g/t;第三层厚29.95m,Au2.14g/t,Cu矿体1层,厚18.32m,Cu平均品位0.81%(0.11~2.69%),矿化具有上金下铜的规律性;东天山矿带西段的小热泉子中型富铜(锌)矿,位于鄯善县底坎尔乡西南约50km,系1993年新疆地矿局十一队开展1:

5万区调过程中发现的,1994~1996年该矿被列为铜矿重点普查区,求得铜金属量13万t,锌8万t,该矿民采铜品位>2%,2002年由于国家科技攻关305项目的工作,该矿的规模和前景有进一步扩大。

总体上,东天山铜矿带矿床型多,找矿潜力大,富矿床(体)占一定比例,开发条件也相对较好。

  西南三江地区的思茅大平掌、德钦羊拉、脱顶铜矿和中甸县的普朗铜矿等,勘查程度进一步提高,控制铜资源量约300万t。

羊拉矿区远景铜资源总量118.74万t,平均铜品位0.3%~1.1%,其中推断的和预测的铜金属资源量(333-334级)46万t,平均Cu品位1.07%,云南铜业公司计划投入资金5000万元进行勘探。

三江中南段的中甸县东北部红山-普朗斑岩铜矿区,目前已发现并初步圈定含铜班岩体14个,其中普朗含铜斑岩体面积3.5km2,其南段的KT1矿体PLD001钻孔,控制矿体厚284.1m,平均铜品位0.68%(16~119m段为0.99%),伴生金0.25g/t;在云南鲁甸地区发现了与二叠纪玄武岩有关的自然铜矿床,分布面积广,品位较高,但单个矿体规模一般不大,现正在做勘查工作。

  最近发现的西藏雅鲁藏布江成矿带(也称冈底斯铜矿带),东西延伸>200km,已发现冲江、厅宫、驱龙、白容等10余处铜矿床,控制铜资源量200万t,远景600万t以上。

其中甲马、驱龙、拉抗俄、尼木、可鲁-冲木达等铜矿均属斑岩-夕卡岩型。

驱龙斑岩铜矿位于墨竹工卡县甲马乡,距拉萨84km。

初步圈定5个矿体,施工2个验证钻孔,ZK001孔从167-501m,铜平均品位0.49%,最高1.79%,Zk002孔品位0.92%,估算铜资源量100万t;冲江斑岩铜矿位于尼木县帕古乡,距拉萨约190km,有简易公路相通,含矿二长花岗斑岩出露面积1.5~1.8km2,铜品位一般0.2~1.0%,最高4.74%,铜资源量(333+334)达112万t;尼木县帕古乡东部的厅宫铜钼矿床,含矿岩体东西长2000m,宽约500m,矿体出露地表高差一般150m,铜平均品位1.10%,目前已控制铜资源量(333+3341)50.76万t,预计铜资源量在100万t以上。

雅鲁藏布江铜矿带交通条件相对较好,主要矿区距西藏电网不超过30km,水资源丰富,开发条件较为有利。

  西部地区目前保有铜储量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48.96%,加上近年新发现的矿床和重要成矿带,西部正在成为我国21世纪最重要的铜资源持续基地。

  我国东部铜矿山深部和外围仍有较好的找矿潜力,但由于多数矿山经营困难,无力拿出资金投入矿山找矿工作,因而新增铜储量很少,只有红透山和铜陵等少数铜矿山找矿取得一定进展。

总体上新增的储量弥补不了采出的矿量,矿山保有储量呈负增长。

2.2.3我国铜资源勘查开发展望

  国家实施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999~2002年共新增铜资源量1200万t,平均每年增加300万t左右,若其中1/3的资源量经进一步勘探能升级为基础储量,则每年可获基础储量100万t左右,可基本弥补矿山消耗的储量(按年产60万t铜精矿含铜量计),加之矿山探矿可能增加的储量,实现铜资源的储-采平衡是完全可能的。

根据在建项目和拟建项目估算,到2015年前我国可新增15~20万t铜精矿金属含量的产能,而预计同期我国铜矿山将消失铜精矿金属含量的产能约15万t。

消失与增加的产能基本平衡,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维持我国年产60万t左右的铜精矿金属含量是可以做到的。

若取得超大型铜矿的找矿突破,实现我国铜矿储量跨越式增长也是可能的。

近年来在我国邻境地区有一系列的找矿发现,特别是蒙古国奥尤陶勒盖(OyuTolgoi)超大型斑岩铜(金)矿床的发现,震惊勘查界。

奥尤陶勒盖矿床位于蒙古南戈壁地区,加拿大艾芬豪(Ivanhoe)矿业公司宣布,以0.3%的边界品位圈定,现已控制铜矿石16亿t,平均含铜0.63%,含金0.17g/t,相当于含铜金属量1008万t,含金272t,其中远北区矿体控制的推定资源量;铜矿石4.89亿t,平均含铜1.08%,铜金属量528万t,其高品位地段有铜矿石2930万t,平均含铜2.69%。

该矿距我国边境直线距离仅80km,随着勘探的进行,矿床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该矿床的发现,也昭示着我国邻近地区铜矿找矿的巨大潜力。

2.3国外铜的生产与消费

2.3.1国外铜的生产

2000年~2011年,世界铜产量稳步增长,铜矿山增幅2.83%,铜精炼厂增幅1.92%,消费增长率略低于精炼增长率。

说明世界范围内铜的发展基本上处于一种良好的发展状态。

世界铜矿山产量增幅前三位的国家:

印度尼西亚(12.32%)、秘鲁(9.49%)、智利(6.55%),精铜产量增幅前三位的国家:

智利(9.21%),中国(7.21%)、俄罗斯(4.41%),铜消费量增幅前二位的国家:

中国(16.08%)、南韩(7.62%),尽管日本与美国的消费量位居世界第二、三位,但却出现负增长。

纵观近40年来,世界铜矿山和冶炼厂产量持续增长,年均递增率分别为2.68%和2.54%,而且冶炼能力大于矿山能力约15%。

铜的消费同样保持增长态势,年递增率为2.73%。

由于铜在国民经济中的广泛应用,铜的消费变化呈现出与世界经济增长几乎是同起同落的特点。

进入90年代,国际铜工业复苏,铜价不断上扬。

伦敦金属交易所1990年铜价为2670美元/t,1995年攀升到2936美元/t。

这种情况激励了铜资源国家大力开发铜矿资源,不断进行老矿扩建,还新建大型特大型铜矿,湿法炼铜也进展迅速,使世界铜产量显著增长,消费也适度增加。

国际铜市呈现出产消两旺的特点。

目前世界上生产铜精矿的国家有50多个,其中产量最大的国家为智利,其次为美国,2003年这两个国家的产量分别为490.4万t和113万t,分别占世界产量的35.8%和8.3%,年产量超过80万t的国家有5个,它们是智利、美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秘鲁,这五国的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4%。

2003年中国铜精矿的产量为58.25万t,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3%,位居世界第七,智利仍是铜出口大国,约占世界总出口量的37.3%。

2011年世界精铜产量达到2124.2万t,与2005年相比,累计增长13.44%,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92%。

智利精矿产量一直居世界之首,占世界总产量的19%,其次是中国、日本、美国和俄罗斯,这五国的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4.1%。

2.3.2世界铜市场消费

据CRU的统计,中国2005年以来精铜消费增长迅速,但欧洲、美国等精铜消费却在下滑,相抵之后,2005年以来全球精铜消费仍有1.1%的增幅。

这一点同样得到了ICSG的数据支持。

ICSG全球精铜消费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包括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的铜消费量都在萎缩,而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印度等国家铜的消费量均有所上升,其中中国贡献了新兴经济体精铜消费增量部分的80%左右,是引领全球铜消费保持稳定的头号功臣。

2.4国内铜的生产和消费

2.4.1国内铜的生产

2005年~2011年中国的铜产量增幅为14.16%,高于世界增长率,精铜产量和消费量增幅分别比世界增长率高12.24%、11.31%。

2005~2011年中国矿产铜.精炼铜、精铜消费增长率的比值为:

1:

8.85:

8.23,而2005~2011年世界矿产铜、精炼铜,精铜消费量的比值为:

l:

0.67:

0.66。

中国无论是产量的比值还是增长率的比值,均呈现严重的倒金字塔现象,且矿产量增长速度明显低于精铜产量和消费量的增长速度,矿山的发展明显滞后冶炼的发展,处于一种极其不稳定的发展状态。

我国铜生产地集中在华东地区,该地区铜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1.84%,其中安徽、江西两省产量约占30%。

2000年我国铜产量137万t,到2002年我国铜产量增加到163万t,约占全球产量的10.8%,仅次于智利,居世界第二位。

由于中国铜冶炼项目总规模的不断扩大,2011年精铜产量达到了358万t,比2005年产能增加了86万t,六年中产量增加了32%,达到了精铜产量居世界第一。

这虽有助于增加供应,但由于全球铜精矿供应的紧张形势,铜精矿供给短缺将是中国精铜产量增长的瓶颈。

据英国商品研究机构(CRU)数据,2010年全球精铜产量为1990.8万t,2011年的产量增长为6.7%至2124.2万t水平。

2011年精铜产量增长最为显著的是中国,高达17.1%,同期中国消费增长为10%,因此中国精铜产量的增长速度高于消费量的增长速度。

由于当前铜价远远脱离了生产成本,无论是铜矿山,还是冶炼铜都是暴利,因此现存的产能具有很强的刚性,不会主动减少,而且还会进一步吸引大量新的投资去扩充产能,这一点从国家发改委的整顿通知就可以证明。

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环保总局曾经联合下发了《关于制止铜冶炼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

根据《意见》,国家将抓紧对已建、在建、拟建铜冶炼项目进行一次认真的清理整顿。

发改委产业政策司认为,在铜需求阶段性快速增长、铜价暴涨的影响下,一些地方和企业不顾市场、资源等外部条件,盲目投资铜冶炼行业。

预计2013年底将形成470万t铜冶炼能力,远远超过全国铜精矿预计保障能力和国际市场可能提供的铜精矿量。

中国自产铜精矿含铜量只有66万t。

“十五”期间我国在建的铜矿山,包括云南大红山Ⅱ期,青海赛什塘铜矿、安徽冬瓜山铜矿、福建紫金山铜矿、新疆阿舍勒铜矿等项目已经投产,共计新增铜精矿含铜产能9.96万t/年。

“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在技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对广东大宝山铜钼矿、内蒙古霍各乞多金属矿进行扩建,增加铜精矿含铜产能约1.5万t,新建西藏玉龙铜矿和青海德尔尼铜矿,预计到2012年前可新增年产10-15万t铜精矿金属含量的生产能力。

同时,根据对具体矿山及其2011年产量的分析估算,到2012年我国将消失铜精矿含铜产能约15万t。

按比较有把握的在建项目对比,消失产能与增加的产能基本平衡。

预计2012年国内铜精矿产量79-85万t(金属含量)。

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维持我国年产60万t左右的铜精矿金属含量是可以做到的。

  按生产1t铜金属含量消耗1.8t储量计算,依当前开采规模,即年产60万t铜精矿金属含量,则年消耗铜矿储量108万t,我国现有铜矿储量仅能保证开采17年,即使储量基础全部升级为储量,也仅能保证28年开采。

从国内的生产态势来看,目前铜的四大类产品铜精矿、粗铜、电解铜和铜加工材料其产量已达历史最高水平。

2009年国内铜精矿含铜产量58.25万t,粗铜130万t,电解铜177.22万t,铜加工材157.36万t;到2011年国内铜精矿含铜产量66万t,电解铜达到了258万t,成为第二大精铜生产国,由于国内自产铜精矿和粗铜均不能满足电解铜生产需要,需靠进口解决,影响了中国铜冶炼产能的发挥。

从目前国内铜加工能力利用来看,其利用率仅达60%左右,加工企业生产技术水平低,常规铜材产能比重过大。

从我国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来看,我国铜产品进出口呈如下特点:

其一,进口的扩张态势极其明显,进口规模远远大于出口规模,铜进口在补充国内市场不足方面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其二,进口的总体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目前铜精矿进口的实物量已接近350万t,废杂铜进口已超过380万t,高质量的铜材进口量120万t左右,进口的产品结构在逐渐趋于合理。

2.4.2国内铜的消费

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2000年~2011年中国精铜的消费增长率高达16.08%,净进口的增长率19.4%,可以说,亚洲(尤其中国)仍然是全球铜消费增长最大的贡献者。

2011年中国消费铜达到390万t,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铜消费国。

从国内产消费总形势看,消费形势好于生产形势,长期以来消费规模一直大于生产规模,消费量在多数年份内均为国内产量与净进口量之和。

近年我国电力、电子,邮电、交通运输等行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植的产业,发展非常快,从而拉动了铜消费的迅速增长。

在全球铜市场链条中,中国市场是潜力最大市场,中国因素已经是最活跃的因素。

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直接拉动了铜消费。

我国铜消费从总体规模上已超过德、法、英、意等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国,但从消费结构及人均消费水平看,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

在我国,用铜量比较大的行业如空调、冰箱、汽车等由于产品单位用量很小,铜材料成本占总成本比重小,但由于这些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不但难涨,反而呈下跌趋势,因此转嫁铜价上涨的能力同样脆弱,降低产量或许是明智的选择。

电力设备行业则承受着较大的成本上升压力。

电力行业铜消费占铜总消费量的50~60%,2010年每千瓦装机容量铜成本占到产品成本的12%,2011年这个比例上升至19%。

虽然我国的电力行业大多属政府投资,加上电力短缺严重,对铜的需求存在很大的政策性,对铜价上涨存在较强的承受能力,但仅靠中国电力一个行业托住全球精铜的消费需求也是不现实的。

由于中国2010年精铜消费增长仍然迅速,中国贡献了新兴经济体精铜消费增量部分的80%左右,全世界都将2012年全球精铜需求增长的希望都寄托在中国身上,一旦中国年精铜消费增速没有市场目前预期的那么快,这就构成了出乎市场意料的重大利空。

2.5铜价格预测

90年代中期发生的国际铜价长期居高不下,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造成的,是日本住友商社有关人员在国际铜市上大肆投机炒作的结果,1996年事发后,国际铜价马上就从2963美元/t跌至1650美元/t,跌幅达70%~80%。

然而,由于过高的铜价刺激起来的资源开发积极性,却无法很快冷却下来,偏偏此时东南亚又爆发金融危机,铜消费增长较大的东亚国家工业萧条,不得不削减铜消费量,使铜价再次下滑。

1998年底,国际铜价已经降至1500美元/t,1999年上半年,LME现货市场最低甚至降到了1350美元/t左右,1999年下半年开始回升,1999年全年于均为1575美元/t,2000年全年平均价为1813.1美元/t。

2001年由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以及911事件后国际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前景的干扰,进一步加剧了铜价的下跌,在2001年11月7日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铜现货价跌至1319美元/t,为近15年的低点,此后出现较为强劲的上扬,2001年全年平均为1578美元/t。

2002年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铜现货价从2001年底的低位逐步回升,至2002年6月最高曾到达1690美元/t,其后又急剧下跌至1430美元/t,自10月初又从低位逐步回升,截止2002年12月15日伦敦金属交易所现货价为1580美元/t,全年基本在1420美元/t至1690美元/t之间波动。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由于中国市场需求的支撑,导致铜价格大幅上涨。

2007年4、5月铜价格出现暴涨,铜现货和期货价格一度创下8800美元/t和8600美元/t的历史最高价位。

期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受国际投机资金多次买盘和抛盘影响,国际铜价出现剧烈波动的“过山车”现象,出现历史最高单日涨幅,下跌也达到2005年年初以来的最大幅度。

价格总水平第三季度出现回落后,2008年底铜现货价格为每吨4030美元与2007年底比下跌了55%。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铜价继续下滑,最低到了4万元人民币/吨。

后随各国的经济刺激政策出台,铜价最高又回到7.5万元人民币左右/吨。

最近几年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减弱,铜价不断下滑,今年已经跌到5.3万元人民币左右/吨。

相信我国随着通货膨胀的下降,目前对经济会采取相对宽松的政策,铜价也会从低位逐渐走高。

本项目销售收入按铜金属价格五年平均为56000元/t核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