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林小学08年上学期一年级数学备课 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59707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林小学08年上学期一年级数学备课 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黑林小学08年上学期一年级数学备课 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黑林小学08年上学期一年级数学备课 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黑林小学08年上学期一年级数学备课 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黑林小学08年上学期一年级数学备课 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林小学08年上学期一年级数学备课 4.docx

《黑林小学08年上学期一年级数学备课 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林小学08年上学期一年级数学备课 4.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黑林小学08年上学期一年级数学备课 4.docx

黑林小学08年上学期一年级数学备课4

黑林小学集体备课用纸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主备教师:

韩华善课时编号:

037

备课时间:

2007年11月1日

教学内容:

连加、连减。

教材第66——6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意义进一步熟悉加、减法的口算,学习解决稍复杂一些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初步学习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

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计算顺序。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小棒、卡片、小黑板、数字卡片等。

教学进程:

一、听故事,导入课题。

大家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

那只小猫在钓鱼时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捉蜻蜓,三心二意,到最后连一条鱼也没钓到。

今天,又有一只小猫在钓鱼了,他可是一心一意、很认真的钓着呢,请看!

二、教学连加

1、课件出示:

小猫钓了几条鱼?

(4条)鼓励学生完整的说出这句话。

看,又钓到了几条?

(又钓上了3条)接着看课

件,后来又钓了1条。

把你看到的完整说出来:

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来考考小朋友吗?

(一共钓了几条?

2、列式解答

你能解决吗?

怎么列式:

4+3+1

师范读算式,生齐读

师:

在这个算式里,有两个以上的加数相加,你能给这样的算式起个名字吗?

(板书:

连加)

算式中,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同桌间说说计算过程

3、小结

小猫认真专心钓鱼钓到了那么多的鱼,看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专心的做才能很好的完成。

二、教学连减

小猫钓回了9条鱼,爸爸妈妈看了非常的开心,小猫分给爸爸2条鱼,给妈妈2条鱼,这时,你能再提出一个问题考考其他的小朋友吗?

(小猫还剩下几条鱼?

怎么解决?

8-2-2

学生说计算过程,师板书:

知道这个算式的名称吗?

(板书:

连减)

三、巩固练习

1.看算式摆学具

出示:

2+4+3=□   9-3-5=□

用学具摆这两道题,边摆边叙述题意

2.小猫去野餐,妈妈给他10元钱准备食品,他可以买哪些食品呢?

汉堡5元甜筒2元豆浆1元可乐3元 红肠4元光明袋装酸奶2元

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学生在小组中交流,然后汇报。

并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

3.做“做做想想”第1题。

指名表述图意。

独立把算式填写完整。

2.做“做做想想”第2题。

3.做“做做想想”第3题。

4.做“做做想想”第5、6题。

四、总结评价

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回家后出题给爸爸、妈妈做,好吗?

布置作业:

把“做做想想”第4题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板书设计:

连加、连减

4+3+1=88-2-2

2+4+3=□   9-3-5=□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主备教师:

韩华善课时编号:

038

备课时间:

2007年11月1日

教学内容:

加、减混合。

教材第68—6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情境,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发展学生初步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情境图并交流感受,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顺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图中的动作过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

小朋友,你们在星期天喜欢到哪里去玩?

多媒体演示动画:

小明和小丽乘着公共汽车去少学年宫画画呢!

他们出发啦!

小朋友数一数,车上原来有几个乘客?

少年宫到了。

有几个人下车了?

这时,前门又有几个小朋友上车呢?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看画面说图意。

师:

小朋友,从刚才的动画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在小组里说一说。

小组合作动动手,用小棒摆一摆刚才动画中乘车的情景。

指名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动画片的意思:

7-2+3 指名试读算式,再指导读。

2.揭示课题。

师:

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这个算式和前面学的连加、连减算式有什么不同呢?

你以给这样的算式起个名字吗?

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的算式里既有加号,又有减号,这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

加减混合)

3、探究算法。

加减混合的算式怎样计算呢?

请小朋友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在书上68页。

(小组活动,指名说)你们小组是怎样计算的?

反馈板书:

7-2+3=8

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

先算前面的

7-2=5,再算5+3=8,所以7-2+3=8。

三、 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小朋友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谁愿意把这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请小朋友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完成书上的填空。

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请几名学生说计算过程)小朋友真爱动脑筋,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谁愿意把这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写出算式进行计算。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小朋友刚才看图列式个个都很能干。

没有图你能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吗?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老师把这六道算式写在了纸上,小朋友把它拿出来。

听清比赛要求,我们来开展“抢红旗”比赛。

两个小朋友一组,每人各做三道题。

谁能又对又快地算好,谁就能争到红旗。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我们的小朋友真能干啊,而且个个乐于助人!

为了感谢小朋友,小兔邀请我们到动物幼儿园去看小动物们的课间活动呢!

(多媒体演示)看了这幅图,你能列出哪些算式呢?

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

先在书上填空,填好后,在小组里先说一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又是怎样想的?

交流:

熊猫 2+2+3 4-2+37-2-2

小兔3+1+4 8-3-14+4-4

小猴4+3+2 9-4-3 9-3-24+5-2

四、 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你学得开心吗?

 

练习九

主备教师:

韩华善课时编号:

039

备课时间:

2007年11月2日

教学内容:

教材第7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练习形式,引导学生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

2.通过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计算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巩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练习八)

二、计算练习

1.做第1题

让学生分组活动,并在小组内开展竞赛。

同桌的两人各算一题,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然后再交换着练习。

2.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

教师及时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并根据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一步地练习。

3.做第3题

小组交流:

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进行比较?

学生汇报小结:

先要算出每组中算式的得数,再进行比较,然后确定在里填什么符号

4.做第4题

教师说明计算的要求和方法,针对学生情况可以先示范计算一道题,再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和填空。

5.做第5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认真地写一写、算一算。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指导。

三、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学习快乐吗?

四、布置作业:

小黑板出示。

10-4+310-1-4

2+6-28+2-6

5+5-37-2+4

 

复习

主备教师:

韩华善课时编号:

040

备课时间:

2007年11月2日

教学内容:

练习九第1—6题

教学目标:

1.复习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法计算;

2.整理10以内的加法表和减法表,并在表中寻找一些规律;

3.通过一图四式复习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整理10以内的加、减法表,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从加、减法表中发现规律。

教学用具:

小黑板、卡片、挂图。

教学进程:

一、明确复习的内容和要求(板书课题)

二、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1.做第1题。

注意交流列式的想法,对照着看这一组算式,体会相互之间的联系。

注意让学生根据一道算式,说出其余相应的3道算式。

2.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题意,根据要求的问题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再互相说一说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

3.做第3题。

(出示加法表)通过小动物搬砖搭房组织学生对学过的加法算式进行有序的整理。

提问:

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表里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

(每行1、2、3、4……都是加上相同的数?

竖着看,表里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

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4.做第4题。

用同样的方法练习。

5.做第5题。

先由教师说算式,说要求,让学生说得数,再让学生小组内互相说算式说得数。

6.做第6题。

让学生独立做,给出一定的时间。

教师了解学生正确率和速度及时补缺。

三、总结评价

你觉得今天学得怎么样?

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布置作业:

3+44+67–310–2

3+52+79–46–2

 

复习

主备教师:

韩华善课时编号:

041

备课时间:

2007年11月3日

教学内容:

复习第7—1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计算10以内加减法,提高连加、连减计算速度;

2.通过喜闻乐见的练习,使学生产生学习熟悉的亲切感和成功感。

教学重点:

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练习。

教学准备:

小黑板、卡片

教学进程:

一、明确复习内容和要求。

(板书课题)

二、应用练习

1.做第7题。

先让学生独立写得数,再让学生交流结果和自己的算法,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

2.做第8题。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再交流。

让学生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做第9题。

先说说怎么比较算式两边的数的大小,再让学生算一算,填一填。

4.做第10、11题。

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几个问题吗?

有办法解决吗?

在小组中交流。

三、总结评价: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说给大家听。

实践活动课:

丰收的果园

主备教师:

韩华善课时编号:

042

备课时间:

2007年11月3日

教学内容:

教材第74—7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在现实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综合运用自己年学的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2.让学生初步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初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获得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用具:

“丰收的果园”情境图和苹果图若干张。

教学进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

小朋友,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实都熟了,你们想去瞧一瞧吗?

2.出示果园图:

果园到了,你看到了什么?

还有补充吗?

3.师:

果园真美啊,一片丰收的景象。

(出示课题:

丰收的果园)

二、探究活动

师:

我们来到了果园,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让学生尽可能提出多一些的问题。

(……)

2.屏幕出示运水果的小动物。

看到这些运水果的小动物和它们运的水果,你又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小组讨论,再交流汇报。

(……)

3.屏幕出现树上的小鸟、飞来的小鸟、树上的猴子、树下的兔子、小兔放在筐里的梨和正在被拾起来的梨。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找一个小组的代表汇报本组的问题,其他补充提出新的问题,视问题的难度,再作个别处理。

4.提问:

再看一看这幅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

三、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在果园里找到了很多问题,并解决了这些问题。

其实数学问题就像捉迷藏一样,就藏在我们的身边,只要小朋友留心去观察我们就一定能找到他们。

四、活动引伸

在我们的周围也有很多有趣的位置问题,物体个数问题。

看看教室,我们在教室里找一找。

布置作业:

放学的路上、在家里你能找到数学问题吗?

 

第九单元统计

主备教师:

陈学堂课时编号:

043

备课时间:

2007年11月5日

教材简材:

教学内容:

教材第76—78页内容。

教材与前后知识的联系:

统计是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随机现象的方法。

安排本单元教学,就是让学生参加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活动,感受数据的意义和统计的功能。

教材编写特点:

教材安排了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三个统计内容,以突出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为编写主线。

1.呈现情境、提出问题,从实际需要引发统计活动。

例题呈现了许多动物到大象家做客的场景,各种动物混杂在一起,不容易看清有几种动物,更不容易看清各种动物的只数。

为了知道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需要“理一理”;有些动物手捧鲜花,花的颜色不尽相同,为了知道每种颜色花的朵数,需要分颜色“排一排”。

为了知道学生最喜欢吃的水果的情况,需要“统计”。

2.既放手让学生开展统计活动,又及时给予指导。

为了让学生学到初步的统计知识,学会简单的统计方法,教材不失时机给予指导。

3.根据数据回答问题。

教学本单元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是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顺序不能颠倒如果先数出各种动物的个数,再进行排列,看图填数就没有意义了。

二是不要出现象

形统计图、统计表等名词,更不要讲图表的构造。

教学理念:

1.情境引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统计表。

学生有没有统计的热情,能不能主动应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进行统计,很大程度上受“需要”的影响。

有统计的需要,就会积极介入;没有统计的需要,就不会自觉参与。

因此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出统计。

2.放手让学生开展统计活动,学生有了统计愿望,就会主动地分类、计数、比较。

教学中要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主动探究统计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里的作用。

2.使学生感受数据的整理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的统计图和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3.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应用的意识,体验与同伴的合作。

4.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分类整理的统计方法。

经历统计过程,感受统计思想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等。

教学进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小朋友,你们喜欢过生日吗?

今天,我们人类的朋友—动物也举行了一个生日宴会。

看,小主人来了……(多媒体显示大象及录音:

小朋友好。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特别高兴,妈妈告诉我等会儿会有很多客人来为我庆祝生日,看,他们来啦!

多媒体显示:

小动物们带着面具边唱生日歌边依次出现)

师:

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回答)

二、知识探索

师:

是呀,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他们分别有几只呢?

我们帮助大象对来的客人作好登记。

一个客人就拿一张相应的动物头像摆在课桌上,看……

(多媒体显示:

动物客人依次揭开面具)学生摆动物头像。

师:

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呢?

(学生回答)

他们分别有几只?

你是怎么知道的?

怎么分?

师:

有的小朋友说一个一个地数,有的小朋友说先分一分再数一数,请小朋友讨论一下,什么方法能一下子清楚地知道大象家来了哪些客人,分别有几只?

学生分组讨论

师:

分一分、排一排的方法,好不好呢?

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小组合作,先讨论怎么分,怎么排,然后动手理一理。

学生小组讨论、操作,然后教师把每一组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示。

(学生作品有从左往右和从右往左横排的、从上往下和从下往上竖排的,还有斜排的等多种情况)

师:

你们觉得哪一组排得最整齐、最漂亮呢?

请小朋友把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在横线下面的括号里(学生在书上填写)

师:

看了这张图你知道了什么?

……

师:

小朋友们这么多发现,都是通过我们自己动手分一分、排一排得到的。

这是一种很好的统计方法

(揭示课题)。

这些客人还给大象带来了好多五颜六色的鲜花作为生日礼物呢!

你们也能这样帮他统计一下吗?

三、知识应用

学生在音乐声中把学具鲜花图片分类统计在课本第77页例图上,然后相互交流。

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些学生作品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

师:

老师大概统计了一下,我们班大多数同学是这样排的(多媒体显示从下往上竖排的情况)。

你知道了什么?

师:

小朋友说的真好!

大象他跑来感谢你们了!

大象:

这棵神奇果树上结满了苹果、桃子、梨、西瓜、草莓。

你们想吃吗?

师:

好!

挑一个你最喜欢吃的水果,然后组长带领大家在发给你们小组的纸板上统计你们小组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的情况。

你们能看出我们班小朋友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四、知识的延伸

师:

今天学了统计,课后你准备统计什么?

课后选一项进行统计,然后我们再来交流。

 

第10单元认数

(二)

教材简材:

教学内容:

认数

(二)教材第78页到83页内容。

主要认识11—20各数。

教材与前后知识的联系:

这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的数,能正确、熟练地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同学已经接触一些比10大的数。

本单元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

这部分内容第一次出现计数单位“一”“十”,第一次提出“10个一是1个十”,并初步接触计数器上的个位、十位。

这是学生在数概念上的一次重要突破。

也是学生进一步认识100

以内的数及更大数的基础。

让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材的编写特点:

本单元教学11~20各数,内容分三段编排。

1、11~20各数的直观认识

2、11~20各数的意义

3、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1~20各数的意义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这些数都是两位数,分别是1个十和几个一或2个十合成的数,学生理解这一点是有难度的。

因此,教材先联系小棒直观表示这些数的含义,再利用计数器分析,各个数的组成形成数的概念。

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起深入理解数的意义的作用。

教学本单元要注意的问题:

1.11~20各数都是两位数,分别是1个十和几个一或2个十合成的数,学生理解这一点是有难度的。

要先联系小棒直观表示这些数的含义,再利用计数器分析各个数的组成,形成数的概念。

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起深入理解数的意义的作用。

2.要注意培养数感。

在认、读、写11~20各数的教学中要多安排活动,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数感。

教学理念:

1.关注学生已有经验。

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会接触到数数、读数或写数的问题,对11—20各数已有了一些认识。

教学时把学生已经积累的认数经验作为十分重要的课程资源,注意从学生已有的认数经验出发,组织相应的认数活动。

2.要重视在数数、估计、操作和游戏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切实地感受11—20各数,把对学生数感的培养落到实处。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直观地认识“十”,知道10个一是1个十;初步认识数位,知道“个位”和“十位”;会正确地读、写11—20各数,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能正确口算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认数的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喜欢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11—20各数要用两个数字组成一个数,而读数中的“十”又只用数字“1”在十位上表示,学生容易发生错误,因此写数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实物等

教学时数:

5教时

 

11—20各数的认识

(一)

主备教师:

陈学堂课时编号:

044

备课时间:

2007年11月5日

教学内容:

教材第78—79页内容,11—20各数的认识

(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并且知道这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3、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

4、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初步培养学生估计物品的数量,培养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点:

11至20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认识计数单位“十”,知道10个一是1

个十。

教学进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产生探究欲望

师:

小熊的文具店开业了,里面有很多漂亮的铅笔(多媒体演示)。

小动物们纷纷来店里买铅笔,小狗乐乐说“我要买5支。

”小熊数“1个一,2个一,3个一,4个一,5个一”(齐数)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探索过程

1、初步感知“十”的计数单位。

小狗刚走,狗妈妈又来了,她说“小熊,我买10支。

她买这么多,该怎么拿呢?

请同桌的小朋友,讨论一下该怎么拿铅笔?

怎样拿比较快?

(展示学生的多种拿法)(多媒体演示两种拿法)这一捆是10支吗?

让我们数一数(1个一,2个一……10个一)。

一捆是几个十?

(1个十)

生活中10个一是1个10的例子很多。

你见到过这样的例子吗?

2、认识11—20各数

小朋友,你们今天都带来了很多小棒吧。

你有办法让老师一眼就看出你带来多少根小棒吗(学生操作)

谁愿意把自己的摆法跟同学们说一说?

再说一说你摆了多少根小棒?

你有不同的摆法吗?

师:

小朋友真不错,想了这么多摆法,咱们来评一评,谁的摆法最好?

为什么?

生评。

(奖励)

哪些小朋友的摆法跟他一样?

请举起你的小手。

哇,这么多聪明的小朋友!

三、组织练习,拓展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

老师这里有很多小棒,谁来抓一把,看看你能抓到多少根?

(不到10根的再重抓)

指名说出抓的根数和自己的处理方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请拿出你们的尺子,看着尺子上的数,从0读到20.再认读11、13、15等数。

3.“想想做做”第3题。

数数给同桌听,一人从7数到17,另一个从11数到20。

4.“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先估一估,再数出来,看谁估得的准。

谈话:

估计物品的数量是一种能力,今后要多练习。

为了清楚地知道草莓和雨伞各有多少,你还可以在书上怎么做?

5.“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看书上的插图。

师:

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数?

你会把它们读一读吗?

6.“想想做做”第6题。

请在数学书上数出10张纸,用手捏一捏,再看一看有多厚;重新数出20张纸,用手捏捏,看看有多厚。

两次的感觉一样吗?

有什么不同?

这说明20和10相比怎么样?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数?

学到了什么知识?

你对哪些内容最感兴趣?

课后留心观察看看在哪里能见到这些数。

布置作业:

找一找,哪里有11—20各数。

 

11—20各数的认识

(二)

主备教师:

陈学堂课时编号:

045

备课时间:

2007年11月6日

教学内容:

11—20各数的认识

(二)教材第80—8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计数器,初步认识数位,通过用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