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国历史八下第三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56595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下第三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下第三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下第三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下第三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下第三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下第三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下第三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国历史八下第三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下第三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下第三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下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复习课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识记: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国企改革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邓小平像。

理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运用: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复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国企改革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取得的成就;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及邓小平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通过对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的分析,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归纳、整理能力;再通过对图片的演示和地图的填写,提高学生鉴别、分析、赏识和与地理知识整合的能力以及评价历史人物的唯物主义观。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深圳城市的变化,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正确性,联想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进而教师再提问其会议召开的思想基础,使学生想到真理大讨论的深刻的思想大解放,真正认识到十年文化大革命和两个“凡是”方针的“左”倾错误;再通过现代化不同时期的图片及资料的识别、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形成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和发展。

坚持现实实例与历史知识统一的原则;演示与分析相结合的原则;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个体与集体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演绎推理法、讲述法、讨论法等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十年动乱的左倾思想到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新气象的转变,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我党是一个伟大的党,能及时地发现、纠正、改正错误,自然产生爱党、爱国的情感;同时树立拥护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的理念,树立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理想,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献身的远大抱负;认识到“时践出真知”论断。

复习重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各课重点,确定本单元的重点为伟大历史转折的承上启下作用和邓小平理论形成及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本单元的难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历史转折及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复习过程:

一、复习导言: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带动了祖国各地改革开放鲜花遍地芬芳。

那么这一切成就的取得应属于谁的伟大贡献和锐意创举?

(邓小平)。

你怎样高度评价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他结合中国的实际,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创造出指导我国发展的一整套什么理论?

(邓小平理论)。

这一理论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那么这一理论是怎样形成的呢?

又是怎样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呢?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复习本单元的重点。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8、9、10三课内容,各组讨论后,做一个完整的复习提纲。

二、复习内容

1.提交各组的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的提纲(整理如下)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决策)

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

1.中共“十二大”:

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中共“十三大”: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③宏伟目标“分三步走”的战略设想

3.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年)

①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②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③回答了我国姓“资”姓“社”问题

④允许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大家实现共同富裕

4.中共“十四大”:

以公有制为主体,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中共“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教师给各组提纲表扬式的评价后)请问:

邓小平理论最早应从何时开始提出?

其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参考答案: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3.十一届三中全会又是怎样统一思想下召开的呢?

归纳:

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他尽快出来参加中央领导工作;邓小平给党中央和华国锋的信中指出了“必须准确、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

”最早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全国性的检验真理的标准的大讨论,最终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统一了思想。

4.十一届三中全会何时在哪里召开的?

主要有哪些内容?

为什么说此会具有承上启下作用?

归纳:

1978年12月、北京。

内容①思想上,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做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③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领导。

作用:

①这次会议在我国因“左”倾思想指引,给我国造成严重破坏的关键时刻召开的,挽救了党、国家、民主与法制、和全国人民,为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指明了方向;②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③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所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5.以此会为契机,我国开始走上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正确道路,向繁荣昌盛的新时期迈进!

①我国首先在哪个领域实行了什么改革?

有怎样的作用?

②在其推动下又在哪个领域进行了改革?

中心是什么?

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

有何作用?

③请结合你的家乡改革前后变化,试举几例,谈谈你的感想?

(答案略,授课时已经讲过。

教师给予各组答案进行简单的评价即可。

7.在对内改革的浪潮推动下,对外开放也开始加快了步伐。

回答我国是怎样拉开对外开放序幕的呢?

随着开放步伐的加快,又形成了怎样的格局呢?

(答案略)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8.请在地图上找出五大经济特区、十四大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的名称及省份(略)

9.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和社会调查的结果,谈谈改革开放后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又怎样的变化?

(答案略)

10.各组讨论一下,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相待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归纳: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十三大、南巡讲话、十四大,邓小平提出的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观点进行考虑。

三、复习知识归纳小结: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1、背景:

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文革结束后,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2、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北京

(1)内容:

①思想上:

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政治上:

停止使用“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

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2)意义: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民主与法制建设:

①平反冤假错案:

1980年刘少奇案平反(刘少奇案是党史上最大的冤案)②依法治国:

1982年宪法(第四部)颁布,基本上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法律。

影响:

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第9课改革开放

1、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2、农村改革: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开始富裕。

(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新路

3、城市改革的重点:

国有企业改革

(1)1985年起,从三个方面进行:

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2)1992年,国企改革加快步伐加快改革步伐

(1)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3)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4、对外开放:

①开始:

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它们以国家给予的优惠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②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上海浦东开发区(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金融中心)。

③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改革开放前,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后,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邓小平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十二大(1982年)强调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

十三大(1987年)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作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的战略部署。

5。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的问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二、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形成

1.南方谈话(1992年)主要内容

(1)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特区姓“社”不姓“资”。

(2)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3)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发展才是硬道理。

意义:

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2.邓小平理论形成,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3.十四大(1992年)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次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4.十五大(1997年)

(1)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

(2)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意义: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四、巩固提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转折。

这里的“转折”指的是(A)

A.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B.经济改革的内容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国家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对外开放

2.“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首歌谣赞颂的是(C)

A.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按劳分配B.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3.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下讲话应该是在(C)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B.1978年的中央会议上

C.1992年的南巡讲话上D.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上

4.填空: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先农村开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首先是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其作用是(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从1985年起,改革也在城市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3).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4)对外开放措施(步骤或成就):

①在广东福建沿海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②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

③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

④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5)四项基本原则是: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5.邓小平理论是怎么形成的?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②实行改革开放后,提出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③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观点;④十三大上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⑤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⑥邓小平南方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每一条可以精简)

6.阅读下列材料后,请回答:

材料一: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春天的故事》

材料二: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扶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走进新时代》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老人”是谁?

怎样评价他?

⑵材料一中“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寓意是什么?

“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又指的是什么?

这个“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什么政策?

这个决策是我党在哪一年召开的哪次会议中做出的决议?

⑶材料一中“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又指的是什么事件?

有何重要意义?

⑷材料二是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丰功伟绩的真实写照。

歌曲中“当家做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描绘的分别是哪三位领导人?

⑸歌曲中提到的“旗帜”是指什么?

答:

⑴邓小平、改革开放总设计师⑵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经济特区;对外开放;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⑶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深入开展。

⑷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⑸邓小平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