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教案.docx
《人文地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教案.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文地理教案
前言
人文地理教学计划
1、第一章:
绪论(2周、6课时);
2、第二章:
文化与人文地理(4周、9课时);
3、第三章:
人口分布与迁移(1周、3课时);
4、第四章:
人口与发展(1周、3课时)
5、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1周、3课时)
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与发展;
6、宗教与宗教地理;(2周、6课时);
7、聚落地理;(2周、6课时);
8、政治地理;(2周、6课时)
9、人文地理所面临的问题(2周、6课时)
考核体系1、考核体系综合考核指导思想,设计考核办法框架如下:
1、学期考试:
试卷成绩占总评70%;2、平时成绩占总评30%,其中:
出勤占5分、课堂表现占10分、小论文占15分。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2、平时成绩(30分):
21、出勤成绩5分:
随机点名5次,缺1次扣1分。
212、课堂表现成绩(10分):
上课期间的回答问题、课堂讨论等表现的评价。
213、小论文(15分)总体要求:
开始时间:
6周左右;方向:
个人兴趣偏好、现实资料、发展方向;制定写作大纲,收集相关资料,,撰写一篇内容翔实、3500—4500字的小论文。
经多次修改定稿后,交由老师课阅读、批改后给出最终分数以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初步工作与流程。
具体选题要求:
一、大题与小题。
受资料与知识、经验与能力、时间与精力的限制,宁可小题大做、勿大题小作;二、求全与求新。
不求面面俱到,惟求创新突破;三、专深与博广;四、长期与短期。
张曙光、《繁荣的必由之路》、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经济理论研究的几个方法问题》22、试卷成绩(100分*70%):
学期结束,课程修学完毕,从试卷库10套试卷中随机抽出2套试卷,进行闭卷考试。
题型:
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章绪论
1.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
1.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因映学科分支
1.1.1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尤指现代地理环境,具体而言,是指由大气圈、水圈、岩石、生物圈、智慧圈组成的、作为人类之家的地球表面或表层,是一个包括自然、经济、人文三大环境的复合系统。
研究对象与因映学科分支
地理学的学科分类体系
二分法: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大人文)
三分法:
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小人文)
1.2.狭义人文地理与广义人文地理:
是否包括经济地理学
1.3人文地理与其他分支学科
人文地理的地位:
二分法:
半边天;三分法:
三分天下有其一。
人文地理与其他分支学科的辨证关系:
相对独立,综合统一。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3.1研究对象:
人文现象(人文事象、文化景观)一个疏松的社会文化综合体。
各种人文事象,如语言上的南腔北调、政治上的分合变迁、宗教的扩散传播、人口的增长迁移等,均在人文地理的研究领域,这些现象以一定尺度的区域为载体和依托,由于经历长久的相互作用、助推、耦合,进而发生、发展、变迁,已构成区域性的不同侧面,形成一个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社会文化综合体,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时,各种人文现象都有着自己的内在规律,都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故这种联系受方式、力度等影响,又是脆弱的、松散的,从而构成一个疏松的综合体。
4.2研究对象的特定内核
注重区域和空间这一研究主线
①空间是人文现象发生发展的载体、依托与场所。
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内涵更为丰富,意义更大。
②地理学的学科本质是一门空间科学,作为其分支之一,继承这一特性,是必然的,更是必须的。
③人文地理既注意空间,也注意时间,往往采用先空间后时间的顺序。
(前言第4页)
注重人地关系传统
①人地关系
第一:
人地关系具有客观必然性。
内涵:
人、地之间的相互联系性、作用性、依赖性;
表现:
内在内容----人、地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与流动;
外在形式---多样的表现形式,有的比较直接,有的比较曲折,甚至晦涩,主要是因为时间的流逝,环境的变迁,其他因素的参与,技术的发展拉大了人与自然的距离,烙印淡化等。
第二:
“人”与“地”的内涵
“人”:
内涵:
指社会属性的人。
具体来说,指在一定地域空间和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的具有群体行为的人。
注意:
a:
在具体的研究中,强调群体、平均、普遍性的东西;b:
并且,把具体的产业活动作为着眼点和落脚点(由虚到实)。
“地”:
内涵:
指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具体而言,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联系的,空间上存在地域差异的自然、经济、人文复合系统。
第三:
人地关系的发生:
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通过劳动实现,与社会人文环境的关系通过分工实现。
第四:
人地的相对性与矛盾统一性。
第五:
人地关系是具有多种联系和内涵丰富的总体。
②人地关系论(37页)
特点:
主观性。
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理解、总结、抽象、提炼,得出理论。
具有主观性。
主要理论:
如环境决定论、人地相关论、或然论、二元论、唯意志论、协调论。
(2)随着理论的深化,认识的提高,趋于正确,趋于完善。
这些理论,从宏观角度而言,带有一定的世界观作用;从微观角度来说,对人地关系的研究细化,又有一定的方法论作用。
(详细见第二章文化与人文地理学)
③地理学及人文地理学的人地关系传统:
a理论基石:
b研究视角:
c人地关系传统与人文地理的综合分析:
人地关系分析方法与人地关系传统:
抽象理论----分析习惯---专业思维----研究传统
5.人文地理的学科特性(参考陈慧琳)
6.1社会性---学科研究对象所决定。
人文现象主要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性的人文因素,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与社会经济制度。
人文现象具有历史性。
区域性---地理学科的灵魂区域性是人文地理的凭借。
区域性的体现:
区域内的一致性与区域间的差异性。
7.3综合性---学科属性所决定,也是学科的基本特征(复杂性)综合性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复杂性。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横断科学、边缘科学。
综合性对人文地理而言,是一把双刃剑。
(知识金字塔)。
综合性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在综合分析中,注重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定性与定量的结人文地理教合(影响因素的力度与顺序)综合性、(空间)区域性与人地系统分析的统一性、联系性。
第三节、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1、经验主义方法论特征:
重观察。
强调归纳与综合。
1.2不足之处。
受研究者主观影响很大(行为、能力)。
带有局限性与片面性。
2、实证主义方法论核心:
建立科学的理论描述世界万物间的逻辑,并通过观察进行证实。
(从其思维逻辑看,属演绎法)表现:
20世纪50—60年代的计量革命与理论革命。
经验到实证、定性到定量、感性到理性。
影响:
积极作用。
丰富了理论,增强了方法,减少了模糊,增加了确定。
首先,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
其次,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地采用了演绎逻辑,即从某些一般性规律出发,将其应用于特殊事件。
第三,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
负面影响。
走向极端,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一,经济决定论的倾向;第二,实证主义模型含有强烈的普遍性原理,在一个地方观察到的行为被设想为所有行为的规范。
第三,地理系统是开放的多变量系统,难以模拟实验,无法受控重演,因而演绎模型的建立具有相对性。
3.人本主义方法论核心---以人为本。
强调人的主体性,强调“非经济人”。
领域;(受文化、行为、价值影响大)历史地理、文化地理、社会地理。
方法:
331、现象学方法和解释学方法:
332、主位研究(方法)。
333评价:
总体上看注重人文研究取向,但无具体方法。
(丰富了研究方法,使方法论更加完善。
是故,与其说使一种方法论,不如说是一种世界观)
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的互补与融合
4、结构主义方法论。
结构的内涵:
结构概念与系统、功能、元素等概念相联系在一起,是某一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联系的方式。
(强调用联系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基本原理:
把观察、研究对象,用一个潜在结构或秩序联系起来。
(预设性的假说,用假说指导研究,用研究证明假说,双向式的评价、印证,增加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根据研究对象,找到组成的元素,如几个方面内容、几组博弈力量等;
抽象结构联系,如公式、框图、定性表述。
结构主义地理学方法论可归纳总结为如下几点:
431强调整体性的研究,反对孤立局部的研究。
432强调认识地理事物内部结构,反对单纯认识外部现象。
433强调内部地理要素研究,忽视或否定外部因素的研究。
434强调静态(共时态)的研究,忽视或反对历史(历史态)的研究。
435强调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作用,忽视或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
影响:
整体性的观点、系统性的思维;深层结构的探询与运用;人地关系深层次结构的探询与运用。
45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方法论
45结构主义地理学的地位
实证主义、结构主义和人文主义地理学形成了人文主义地理学中的三个主要的思想学派。
哈里森和利文思通用图示三个轴来概括当代地理学的这三个流派,并且每个流派均采用了一系列相关的隐喻。
实证主义
地理隐喻图
fig.geographicmetaphor
(资料来源:
哈里森和利文思通,1982)
第二章文化与人文地理学
第一节文化概念与文化结构
1.文化概念:
1.1文化探源
西方:
一、源于拉丁文(cultura),培育(cultivation)、耕耘、栽培之意,指农耕和园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如农学(agriculture)、养蜂学(apiculture)、园艺(horticulture)等皆有文化合成而来(词根);二、引申到精神生活领域,指人类自身心灵、智慧、情操、德行、风尚的培养教育,有社会塑造(socialrefinement)、社会加工之意;三、到了19世纪,文化被赋予具有影响人的行为的社会属性,泛指一切知识乃至全部社会活动内容。
四、文化与文明。
两词都来自古罗马,拉丁文cultilo’cultura,文化原意义为耕种和栽培,引申有开拓、教化、培养、修炼之意;文明源自拉丁文sivis,意义为市民、公民;sivitas意为都市、城市;civilizo为教化、开化。
由此可见,culture一词源自农业生产,注重人的内在修炼,较为侧重精神品位;civilization源自城市生活,与都市的开化有关,较为侧重外在的物质品位。
中国:
一、时间:
西汉时期。
二、源头:
《周易》: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指人文化成之意。
以文化之,强调过程。
《周易正义》:
唐代孔颖达解释文化为,一是指典籍,如《诗》、《书》、《礼》;二是指人们的礼仪风俗。
三、内涵:
指用文化教育的手段提高人与社会的文明。
1.1.3西学东渐与文化引进文化就是文治教化、礼乐典章制度,这种理解在我国一直保持到近代。
我们今天常用的“文化”一词,是19世纪末通过日文转译从西方引进的。
当时,对这个词没有下定义,人们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来使用。
据分析,当时的含义大致有三:
一是与文明同义;二是广义的包括精神与物质两方面内容;三是狭义的单指精神方面的内容。
2文化的定义:
体。
的形成机制及作用功能特点。
是疏松综合体。
三、文化模糊性模糊的文化。
(三)引力---2.文化结构(如上图)
图1旅游文化资源的层次结构
意义所在:
(1)结构的提出为文化的变迁机制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功能作用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的途径与范式。
(2)文化的内涵丰富性、外延宽广性和结构统一性,这种核心外围式文化圈层结构的提出与划分,为社会现象的整合研究和系统思考勾勒出一个基本思路。
(3)为文化内容和文化方面的复杂研究找到一种秩序、简洁之美。
四、文化结构的另类说法与统一
教材陈慧琳
1.1物质文化:
内涵:
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总和,是文化整体演进的基础。
特点:
物质性(实体性)-----文化的支撑骨架与表现载体;(经济)基础性--------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时代性--------变化快,如服饰文化、建筑文化。
2.2制度文化:
亦称社会文化。
内涵:
强调文化的社会调节功能,反映社会关系。
特点:
强制性和权威性-----刚性约束、看的见的手;缓慢变迁性---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的成本有时很大,尤其是对于既得利益集团而言;相对独立性-----制度的孕育、制定、修改、完善与创新涉及到很多因素,也有着自己的内在要求与规律。
作用:
社会协同作用,社会运行机制的保障。
3.3精神文化:
文化的核心层(细胞核)。
社会远近:
结构层面:
4.3文化结构的评价:
越是外层,产生越早,层次性,反映时序性。
(人的成长历程,是人类发展的缩影)由外及里,自然影响减弱,社会作用增强。
(自然条件的背景作用)
外层是内层产生的源泉,内层具有强烈的反作用性和相对独立性。
价值观念的核心性。
各层的相对独立性与绝对依存性。
(三位一体,水的三态变化)一、“网”上动物:
二、“意义”内涵:
三、“意义”获取:
文化意义与意义文化。
四、文化的身临其境、潜移默化与熟视无睹:
第二节、文化的形成与特点
1.人类的出现与其对环境的适应
1.1生物适应。
1.1.1内涵:
体质变化,具有遗传性。
表现:
直立行走、四肢分工、嘴巴收缩、脑容增大、脊椎弯曲。
以上是从整体而言,人类的进化发展,从地域分异角度看,有三(四)大人种及具体的适应,从而使生物适应更具体、更微观。
这种变化,周期长、被动。
1.2文化适应。
内涵:
心智变化、扬弃性。
表现:
工具制造、火的利用、社会分工、规章制度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随着文化适应的发展,文化内涵丰富化,外延扩大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文化内涵、外延模糊化,甚至神秘化。
2.3文化特点。
时代性:
服饰、语言、建筑、。
阶级性:
“西化”,、尼克松的〈1999,不战而胜〉民族性。
积累性:
传统与可传之统、文化树。
稳定性与变异性。
滞后性:
价值观念等演进滞后于物质文化的发展;文化效应的滞后。
多层次性。
由于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的复杂与模糊,所以,文化的特点的认识,也是见仁见智。
在这里粗略的介绍这几点。
第三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
1.人文地理核心理论与基本分析框架的确立
2.人文的空间现象-----文化区
3.1文化区在地域文化层次中的地位
文化因子文化层文化系统文化区文化圈
22文化区的内涵与分类:
221内涵:
文化区即文化圈,或称文化地域,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
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222表现:
(1)文字表述;
(2)表格形式;(3)图形形式。
223、文化区划分方法区划目的:
人文现象,作为人类在其历史演化进程中所创造的人文景观,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既表现出一
定区域内的相似性又表现出区际差异
性的特征。
为了突出这种区内一致性和区际差异性特性,探究人文现象时
空演变的一般规律,为区域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或调整、制定适宜措施等提供决策依据,有必要开展人文区划工作。
区划类型:
人文区划包括单项人文区划和综合人文区划。
区划要旨:
单项人文区划遵循以下原则;
(1)可比原则;
(2)综合原则;。
(3)动态原则区划意义(尤其是经济意义):
a、文化区与经济区往往叠合一致。
b、文化区交汇的周边地区的文化整合,对经济发展往往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c、立足东方文化,推动东西融合,为新世纪中国经济腾飞奠定文化基础。
4.3形式文化区
5.31内涵:
某种(习俗)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民族),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前者如语言文化区,后者如民族文化区。
232构成:
中心区、外围区、边缘区(过渡区)。
233特征:
(1)具有特征典型的核心区、相对一致的外围区、边界模糊的过渡带。
(2)自然状态的形式。
6.4功能文化区。
241内涵:
机能文化区,也称功能文化区,受政治、经济或某种社会功能影响,内部彼此间相互联系并确定其分布范围的文化区。
242特征:
(1)功能性(政治、经济或某种社会功能影响,尤其是政区、社区的影响)。
(2)界限确切性。
(3)有功能无区(报纸、开放思想、文化辐射)243、评价:
称功能文化区,是根据政治、经济上的某种机能(功能)而组织起来的,不注重文化的均质性,而强调文化的职能作用。
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教区都是机能文化区。
7.5乡土文化区。
251内涵:
居住在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地缘意识、归宿感、倚赖感等构成的情结、思绪)。
252表现:
(1)感情(内在的、长久的、稳定的),
(2)符号:
普通话讲的好而不讲,讲方言。
8.53区别:
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性在于,其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的区别在于,其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性。
35页。
254联系:
三种文化区具有作用上的互补性、空间上的重叠性、时间上的动态性。
3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
文化起源地域文化分布地域
9.1扩展扩散(expansiondiffusion)
10.11内涵:
文化现象通过其居民,不断向四周传递、辐射,占据空间扩大的过程。
312特点:
(1)空间上的(相对)连续性。
(2)扩散速度的差异性,受扩散方式与手段、扩散内容(简单与抽象)、扩散环境的制约。
313类型:
接触扩散(传染扩散)、等级扩散(等级性)、刺激扩散(刺激—反应)
接触扩散(传染扩散):
文化接触,也是文化获得新质并逐渐涵化的过程。
是文化扩散类型中最基本的方式,也是其他方式实现的必须经过环节。
等级扩散:
是在不同划分标准的空间等级中逐步传播的。
根据一定的标准,划分出等级性、层次性等空间,如根据知识水平、观念思想划分(普通话的传播);根据城市的规模等划分,根据年龄划分(摇滚音乐由年轻人到中年人进而风靡美国)。
刺激扩散:
人们仅接受新鲜事物的思想,而摒弃其具体事物的传播。
有一个刺激—反应过程和能动创新过程。
如汉冰在南方的流行和驯鹿的出现。
11.2迁移扩散(relocationdiffusion)321内涵:
文化主体的迁移、流动对文化的引进与传播引致文化扩散。
322特点:
(1)文化保持原汁原味(客家文化、中国饮食文化:
色、香、味、火候);
(2)空间上不连续,呈“点”状分布;(3)速度快(回流效应)。
12.3文化传承
文化的时间现象除了文化的横向扩散,即不同文化区(相对静态)间的文化要素交流、传播、冲击、融合之外,在文化区这一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区域内部,也有文化要素的代际间纵向的传承、文化绵延乃至发扬光大的问题。
13.文化的时空耦合----文化区演替
随时代变迁,区域文化的萌生土壤与发展环境亦在变迁。
继承先辈,弘扬传统,进而推陈出新,新旧融通,区域文化在纵向发展上表现出演进性、连续性;同时,区域文化的横向交流、冲击、包容,使其获得新质。
横纵结合,内外互动,区域文化观念在冲突与整合、扩散与传承、保持与变迁的矛盾统一中,实现内容的发展与创新、演进与嬗变,空间的拓展与袭夺。
5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51、文化的自然外壳:
52、文化生态—自然对文化影响以及文化的反作用。
521、文化与环境联系的纽带---人地关系。
从文化适应来看,文化产生于人地关系,蕴涵着人地关系,表现着人地关系,影响着人地关系,受制于人地关系(解释、机制性探讨,人地关系是根源、途径)。
这种人地关系,在早期,主要内容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后,人与社会的关系比重持续上升,并混合,使人地关系表现出复杂性、多样性、模糊性。
人地关系内容在第一章讲了,在这里不在赘述。
522、相关的理论。
(1)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determinism):
(2)可能论(possibilism)---又称人地相关论和或然论。
(3)适应论(adjustmenttheory)---调整论。
(4)生态论(humanecology)(5)环境感知(environmentalperception)---外界环境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印象即环境感知是人们对环境进行解释、判断和选择的依据。
(6)文化决定论(culturaldeterminism)---人对地的影响和利用程度取决于文化发展的程度。
(7)生产关系决定论和唯意志论(volitionism征服自然论)(8)和谐论(harmony)
53、文化生态研究方法(陈慧琳)
(1)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
环境以单向因果关系的过程强有力的决定着文化,环境对文化的作用是因果直链型关系,即:
a-----b----c-----。
(2)网链型文化生态关系。
环境与文化的变因之间存在着“作用的相互依赖性”,文化与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因素网络。
即:
a---b,a----c,b---c,------。
(3)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
(4)和谐文化生态关系
6.文化整合(culturalintegration)----文化系统内各种文化因素、文化丛、甚至是文化各
特质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
.文化整合的重要性:
发挥文化正向功能,促进文化系统迅速发展,提高文化凝聚力,增强文化扩散力。
.文化系统的开放性与文化整合的必然性。
63.文化层次、特质间嬗变的非均衡性与文化系统的不整合性。
64、文化整合的两层含义:
(陈慧琳)
一、首先是地域文化系统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三成分的整合关系,即内整合;
二、地域文化综合体文化和新文化的整合关系,即外整合。
65、文化整合研究方法
一、模型构造法,如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瑞典的哈格斯特朗的统计模型方法等;
二、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7.文化景观(culturallandscape)---地域文化系统的综合体现
.景观内涵:
景观一词来源于德文landschaft,指风景画,指景物、景色。
后被引入地理学,表达地域综合体。
基于地理现象有两大类:
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景观相应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文化景观)。
景观的研究始于德国近代地理学。
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首次注意文化景观的研究。
美国人文地理学家索尔(苏尔)主张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的核心。
对其概念索尔、李旭旦等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本书做一综合(43页)。
.关于文化景观含义的拓展与解释
聚落是最重要的文化景观。
包括生产与生活设施,内容丰富,反映的人地关系全面。
是文化景观的典型、缩影、载体。
自然条件、自然景观是基础。
自然条件对文化景观的物质内容的基础作用,同时对文化景观的形成的潜移默化的背景影响。
人文因素是文化景观主体(自然是被动的,人是主动的;自然变化慢,人文变化快)文化景物(物质因素)是文化景观躯干(形),非物质因素是血肉(神)。
文化景观的外在形式、物质原料组成、装饰色彩等,是物质的,而其所反映的价值趋向、折射的追求等内在的含义与意义,是文化景观的神、气所在。
文化各因素要个别分析,又要综合考虑;既有独立性,又有依赖性,形成景观综合体。
文化景观反映人地关系。
文化景观有地域分异,又有时间变化。
74、研究方法---文化层位对比方法和文化沉积层位再构方法。
第四节、其它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索
1.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1.1.汤因比与《历史研究》
1.2.历史研究单位---“文明”的解释。
一、似乎是某种范围更大的碎片;二、就时间而言,我们的视野不只局限于规定的范围之内。
1.3.“挑战与应战”学说的主要内容----三原则:
“挑战和应战”、“逆境美德”、“中庸之道”
1.3.1.“挑战和应战”。
优良的环境不会对人类提出挑战,正是艰苦的环境才刺激人类展开创造活动。
逆境美德”:
逆境带来挑战,挑战带来应战,应战促进发展。
逆境是美德、财富。
中庸之道”。
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如挑战过度,压力过大,应战的刺激性促进作用将不存在,负效应居主导地位,不是应战,而是应付,并在应付中节节败退,被逆境所扼杀。
故挑战要适度。
适度挑战即“中庸之道”。
1.4“挑战与应战”学说的评价。
为人地关系研究提供新思路。
挑战与应战”学说的适应范围与解释层面。
挑战(压力)适度与回应的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