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职工薪酬和往来的核算.docx
《第八章职工薪酬和往来的核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职工薪酬和往来的核算.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八章职工薪酬和往来的核算
第八章 职工薪酬和往来的核算
一、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
(一)概述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
职工薪酬包含的内容有: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职工福利费;
(3)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4)住房公积金;
(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6)非货币性福利;
(7)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8)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二)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的核算
酒店餐饮服务企业主要采用计时工资。
企业在按月计算职工应发工资时应根据劳动部门、人事部门等或工资部门等转来的考勤记录及其他有关资料,按职工出、缺勤情况,计算职工应发工资。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是通过编制工资结算单来结算工资的。
财务部门根据工资结算单进行账务处理。
(1)按照工资结算单实发金额49505元,签发现金支票提取现金,根据现金支票存根,作分录如下:
借:
库存现金 49505.00
贷:
银行存款 49505.00
(2)15日,发放工资后,根据工资结算单,做分录如下:
借:
应付职工薪酬——经营人员工资 54300.00
——管理人员工资 6200.00
贷:
库存现金 49505.00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4235.00
——养老保险费 4840.00
——医疗保险费 1210.00
——失业保险费 605.00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105.00
(3)31日,将本月份发放的职工薪酬及进行分配,作分录如下:
借:
销售费用——职工薪酬 54300.00
管理费用——职工薪酬 6200.00
贷:
应付职工薪酬——经营人员工资 54300.00
——管理人员工资 6200.00
(三)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核算
职工福利费是指用于职工医疗卫生、生活困难补助、集体福利设施等支出。
现在不用计提,发生的时候直接进费用即可。
但所得税汇算时,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
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企业工会经费在所得税前扣除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扣除的比例不得超过合理工
资、薪金总额的2%,二是要按实际缴纳的工会经费计算。
企业必须凭借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收入专用收据》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的工会经费往往由税务机关代收代缴。
那么,企业缴纳的工会经费由税务机关代收代缴的,可凭税务机关开具的合法、有效的代收代缴的凭证在所得税前据实扣除。
对于地方总工会组织返还给企业的工会经费是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
因为总工
会按照一定比例将工会经返还给企业,其返还对象是企业的工会,并不是给企业的,且是作为企业工会的活动经费,属于专款专用,并按要求转至企业工会的账户。
企业工会是非盈利组织,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符合条件的非盈利组织取得的收入为免税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另外,在返还工会经费的账本务处理上,如企业专设了工会组织,并且单独核算,则返还的工会经费资金应直接转为企业工会的收入,工会单独进行核算。
如果企业规模较小,工会组织不健全,工会组织未单独进行核算单位的,那么返还的工会经费在账务处理上
借:
银行存款
贷:
其他应付款
整个的核算流程如下:
计提工会经费
借:
管理费用-工会经费
贷:
其他应付款-应付工会经费
将提取的工会经费上交
借:
其他应付款-应付工会经费
贷:
银行存款
收到退回的工会经费借:
银行存款
贷:
其他应付款-返还工会经费
企业若发生了工会活动经费,可直接从“其他应付款”中支付。
借:
其他应付款-返还工会经费
贷:
银行存款
3)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例题】某企业2013年计入成本、费用中的实发工资270万元,发生的工会经费7.5万元、职工福利费41万元、职工教育经费9万元;
要求:
计算“三项经费”的纳税调整额。
『正确答案』
(1)工会经费限额=270×2%=5.4万元,发生的工会经费7.5万元,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7.5-5.4=2.1万元
(2)职工福利费限额=270×14%=37.8万元,发生的职工福利费41万元,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41-37.8=3.2万元
(3)职工教育经费限额=270×2.5%=6.75万元,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9万元,
应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9-6.75=2.25万元
“三项经费”的纳税调整额=2.1+3.2+2.25=7.55万元
假设单位的工资全进管理费用,按照新的会计制度会计分录就应该是以下这样
1、工资分配时:
借:
管理费用
贷:
应付职工薪酬
2、发放工资时:
借:
应付职工薪酬
贷:
其他应付款---社保(养老,医疗.失业自己负担部分)
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
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
银行存款/现金(实际发放给员工的)
3、交纳社保费、住房公积金时:
借:
管理费用--社保费(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单位负担部分)
--住房公积金(单位负担部分)
--医疗保险(单位负担部分)
其他应付款--社保(养老.医疗.失业自己负担部分)
--住房公积金(自己负担部分)
贷:
银行存款
(五)个人所得税
1、个人所得税不同于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对象是企业经营盈利,个人所得税是针对自然人(具体个人)而征收的税种,其出发点是为了调节社会中收入过分悬殊。
①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收入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月收入额一3500)×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②个人所得税税率。
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税率采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即收入越高征税越多。
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中的工资、薪金所得,是指具体自然人在受雇的企业取得工资、薪金、奖金、分红、津贴等合计后的总额,采用的税率是七级累进税率,即挣得越多,收税越多。
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新表)
级数范围税率速算扣除数
10-15003%0
21500-450010%105
34500-900020%555
49000-3500025%1005
535000-5500030%2755
655000-8000035%5505
780000以上45%13505
③账务处理
借:
应付职工薪酬
贷: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实际交纳时
借: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
银行存款
例:
某餐馆经理月薪加津贴共9000元,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如下:
应纳所得税额=(9000元—3500)×20%-555=545
根据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对于全年一次性奖金的计税方式没有做出调整,计税方法分两种情况:
①、月工资超过3500元,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照得出的数额找出所对应的税率,然后用奖金全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就是最终需要缴纳的税款额。
个税应纳额=全年一次性奖金×税率-速算扣除数
假设李女士获得的年终奖金为19283.33元,李女士的应纳个税计算方法是19283.33/12=1606.94元,对应的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
10%、105,应纳税额=19283.33×10%-105=1823.33,税后所得17460。
②、个人月工资不足3500元,允许做一定的扣除,扣除的数是当月工资与3500元的差。
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税金额=全年一次性奖金-(3500-月工资)
个税应纳额=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税金额×税率-速算扣除率
李某12月工资2500元,发年终奖20000元,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20000-(3500-2500)/12=1583.33税率10%速算扣除数105
应纳的税额=19000*10%-105=1795
③、对于发放第十三个月工资同时发放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个税处理,将所发的第十三个月工资与全年一次性奖金合并除以12个月,找出对应税率,然后用这一数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应纳额=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税金额×税率-速算扣除率
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税金额=全年一次性奖金+第十三个月工资
注意事项:
在一个纳税年度,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④年终奖金发放筹划:
建议:
避免“多发少得”年终奖应避开6个“缩水区”
由于不同的税率对应不同的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所以刚刚超过两个税率的临界点就会发生“多给少拿”的情况。
比如市民李女士获得的年终奖为18000元,周女士年终奖为18001元(假设两者的月工资都高于3500元)。
李女士的应纳个税计算方法是:
18000/12=1500元,对应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
3%、0,应纳税额=18000×3%-0=540元,税后所得17460元。
再看周女士,因为18001/12已经大于1500元,所对应税率及速算扣除数为:
10%、105,应纳税额=18001×10%-105=1695.1元,税后所得16305.9元,反而比李女士少收入1154.1元。
2、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2011年9月1日,新个人所得税法正式实施。
很多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工薪族如何缴纳个税上,其实,个体工商户的个税缴纳标准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起征点、税率的改变
在新个税法中最直接的改变,应当数起征点和税率的改变了。
在新税法中,个体工商户的起征点由24000元/年(2000元/月),调整到42000元/年(3500元/月),税率调整如下表: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
速算
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0元的
5
0
2
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10
750
3
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20
3750
4
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30
9750
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35
14750
计算个税方法
个体工商户个税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试行)>的通知》规定,个体工商户的收入包括:
个体户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所取得的各项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营运收入、劳务服务收入、工程价款收入、财产出租或转让收入、利息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
税前扣除的成本、费用及损失包括:
个体户从事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损失是指个体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
具体如下:
1、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是指个体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等直接材料和发生的商品进价成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折旧费、修理费、水电费、差旅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低值易耗品等以及支付给生产经营从业人员的工资。
2、销售费用是指个体户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
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委托代销手续费、广告费、展览费、销售服务费用以及其他销售费用。
3、管理费用是指个体户为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
劳动保险费、咨询费、诉讼费、审计费、土地使用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无形资产摊销、开办费摊销、无法收回的账款(坏账损失)、业务招待费、缴纳的税金以及其他管理费用。
4、财务费用是指个体户为筹集生产经营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
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资中的其他财务费用等。
5、个体户的营业外支出包括:
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出售的净损失,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公益救济性捐赠,赔偿金、违约金等。
注:
上述各项直接支出、间接费用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以及营业外支出准予扣除的项目和标准,依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定。
3、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及合伙企业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核算
个体户、个人独资及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应按年计算、分月预缴、年度终了后汇算清缴。
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核算。
个体户、个人独资及合伙企业应在“应交税费”账户下设置“应交个人所得税”明细账户,核算个体户、独资及合伙企业预缴和应缴的个人所得税,以及年终汇算清缴后个人所得税的补交和退回情况。
个体户、个人独资及合伙企业按月预交个人所得税时,
借记“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账户,
贷记“现金”等账户;
年度终了,计算出全年实际应交的个人所得税,
借记“留存利润”账户,
贷记“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账户。
“应交个人所得税”明细账户的借方金额大于贷方金额的差额,为预缴数大于应交数的金额;贷方金额大于借方金额的差额,为预缴数小于应交数的差额。
补缴个人所得税时,记入“应交个人所得税”明细账户的借方;收到退回的多缴个人所得税时,记入“应交个人所得税”明细账户的贷方。
如果多交的所得税不退回,而是用来抵顶以后期间的个人所得税,多缴的个人所得税金额就作为下一年度的预缴个人所得税金额。
例:
某个体户经营主管税务机关核定,按照上年度实际应交个人所得税金额,确定本年各月的预缴个人所得税金额。
上年的应交个人所得税金额为60000元。
本年各月的个人所得税预缴金额=60000÷12=5000(元)
各月预缴个人所得税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
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 5000
贷:
现金5000
年度终了,确定本年度生产经营活动应交的个人所得税为80000元。
汇算清缴全年的个人所得税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
留存利润80000
贷:
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80000
全年1~12月已经预缴个人所得税60000元(5000×12),记入“应交个人所得税”明细账户的借方,借记与贷方的差额20000元(80000–60000)为应补缴的个人所得税。
补缴个人所得税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
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20000
贷:
现金20000
如果年度终了确定全年应交个人所得税为50000元,汇算清缴全年的个人所得税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
留存利润50000
贷:
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50000
已预缴个人所得税金额为60000元,应交数为50000元,应交数小于预缴数10000元,由主管税务机关按规定退回。
收到退税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
现金10000
贷:
应交税金——应交个人所得税10000
如果主管税务机关确定将个体用户多交的10000元,抵顶下年的个人所得税,只需将该余额转入下一年度即可。
二、酒店餐饮服务企业应收、应付业务
(一)特点
经营餐饮服务类企业,同其他商业企业一样,最希望“钱货两清”,即钱出去,货进来;货出去,钱进来。
但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存在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可以促使资金加快周转速度。
因此,生意交往中,我欠人、人欠我是经常发生的,特别是有些业务需要长期使用一些用品、原料,进货又很频繁,每次进货现金结算,势必加大工作负担,因而产生商业信用也难以避免。
在会计上把这种现象称作债权、债务。
以开餐馆为例,最容易产生应收、应付款业务。
比如前来就餐的客人中,有附近管理机关、公司、团体的,这些消费者吃饭喝酒需要发票报销,要开支票结算,每次就餐都带支票来,势必很麻烦,因而采用半月或一个月结账一次;再比如,老同学、老朋友前来就餐,为了在客人面前表示关系非同一般,也不愿意现金结账,而采用签单,过几天再来结账,这些就形成应收款。
在酒店餐饮企业原料采购过程中,有些供应商为了抓住客户,可以使用延期付款,甚至有的供货商专门给各餐馆送货,米面酱醋、鸡鱼鸭肉、蛋禽果蔬都每天送货上门,定期结账。
这些都是产生应付款的业务。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这类业务应分别设置“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账户,用以反映业务的发生和结算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产生应收、应付款这种商业信用是现代社会的必然现象,它是经济的润滑剂,开店经营,利用好这种商业信用,可以达到花小钱做大生意的目的,利用不好则会陷入债务链中不能自拔,使企业产生危机。
(二)应收账款业务及其核算
1.酒店餐饮服务企业的应收账款的控制
开店经营,最不希望发生应收款业务,产生应收款,一方面现金被占用了,使原来本小利微的企业流动资金更加紧张,资金周转不灵容易导致危机;另一方面应收款的催收费时费力,收回难度很大。
所以,应收款发生了,一般会有一部分转为坏账收不回来。
在经营过程中,对应收款的现象,要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尽量避免签单结账,尽量采用现金结算,对采用现金结账的,宁可给予一定的优惠和折扣,以吸引消费者采用现金结算;二是实在不能避免签单结账时,一定要有保障手段,如了解签单方是否有结算能力,结算欠款是否守信誉,手续是否健全(如事先订立签单合同,每次消费由指定人签单)。
对无交易记录的客户,一般拒绝签单,以保障企业的财产安全。
以某酒楼为例,该酒楼虽然是一家小餐馆,但因风味独特,卫生干净,环境相对好而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就餐,其中有许多公司、机关提出采用签单结算方式,该酒楼对所有提出采用签单结账的机关、团体、公司都做了一番调查,决定对税务所、工商所、防疫站及一家电子公司采用月底结账的方式,因为这些客户结账信誉高。
除了这几家可签单外,其他提出要求的客户,采用使用贵宾卡的方式,凡持贵宾卡客户,可予9折优惠。
这样,即使酒楼的流动资金不被长期占用,也避免了催收欠款的麻烦。
2.账务处理
(1)发生应收账款时
对签单结账的业务,按欠账金额和客户名记入“应收账款”中,这样,“应收账款”账户既应核算总和数字,也应有各个欠款方的详细资料,可避免账目不清、无法催收的情形出现。
例如:
2013年4月15日,致远大酒店财务部门根据餐厅总台报送的签单显示:
电子公司消费860元,工商所消费1200元,防疫站消费920元。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
应收账款——电子公司 860
——工商所 1200
——防疫站 92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2980
(2)收回应收账款时
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账款
(3)坏账损失的估计及相应的处理
月底欠账数汇总后,应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向欠款方催收。
对超过结账期仍未来结账付款并要求继续赊账者,应更加谨慎,避免造成坏账损失。
未收回的欠款,就有收不回的可能存在。
如果真发生欠款方倒闭、携款潜逃等,应收账款就成了死账(行话叫坏账)。
为了使发生坏账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在会计上允许采取防范措施,即提取坏账准备。
提取坏账准备,现在通常简便的做法是在年底按应收账款的一定比例提出一部分,以费用开支形式进入成本;发生坏账时用提取的准备金应付随时发生的坏账损失。
根据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对应收账款年末余额提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由企业根据情况自行确定,但税务部门允许在所得税前列支的金额为应收账款金额的3‰~5‰。
会计分录为
借:
资产减值损失
贷:
坏账准备
当某项应收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确认为坏账
(1)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遗产偿债后,确实不能收回;
(2)因债务单位撤销、资不抵债或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确实不能收回;
(3)因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债务单位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确实无法收回;
(4)因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3年,经核查确实无法收回。
其会计处理为:
借:
坏账准备
贷:
应收账款
例:
致远大酒店2013年末应收账款合计数为1200000元,按照5‰的比例提取坏账准备金。
年末计提前“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为贷方900元。
2013年末提取的坏账准备为:
1200000元×5‰-900=5100元,
会计分录为:
借:
资产减值损失 5100
贷:
坏账准备 5100
发生的坏账又收回
借:
应收账款
贷:
坏账准备
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账款
例:
甲企业为酒店餐饮企业,2010年12月1日,甲企业“应收账款”科目借方余额为500万元,“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为25万元,企业通过对应收款项的信用风险特征进行分析,确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为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
12月份,甲企业发生如下相关业务:
(1)12月5日,某单位大型活动,包席收入1053万元,暂未付,下月结清。
(2)12月9日,一客户破产,根据清算程序,有应收账款40万元不能收回,确认为坏账。
(3)12月11日,收到乙企业的销货款500万元,存入银行。
(4)12月21日,收到2008年已转销为坏账的应收账款10万元,存入银行。
(5)12月30日,某单位包席收入117万元,未收到款。
要求:
(1)编制甲企业上述业务的会计分录。
(2)计算甲企业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
①借:
应收账款 1053
贷:
主营业务收入 1053
②借:
坏账准备 40
贷:
应收账款 40
③借:
银行存款 500
贷:
应收账款 500
④借:
应收账款 10
贷:
坏账准备 10
借:
银行存款 10
贷:
应收账款 10
⑤借:
应收账款 117
贷:
主营业务收入 117
(2)按应收账款余额应计提数(500+1053-40-500+117)×5%=56.5
坏账准备余额是借方5方,所以应该是补提=56.5+5=61.5(万元)
借:
资产减值损失 61.5
贷:
坏账准备 61.5
(三)应付款业务及其核算
1.餐饮服务企业应付账款的控制
应付款业务如同应收款一样,也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因为有些业务的特点,注定了采用现金结算不如用应付款结算形式更方便。
比如餐馆中大量消耗的啤酒,一般由啤酒厂送货上门,酒店餐馆由专人验货签收,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