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地理复习整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4276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8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地理复习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口地理复习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口地理复习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口地理复习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口地理复习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口地理复习整理.docx

《人口地理复习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地理复习整理.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口地理复习整理.docx

人口地理复习整理

第一章人口地理学的学科发展概况

人口——对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中的具有一定数量与质量,并在自然界与社会中同各种自然、社会因子结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

人口地理学——从空间角度研究人口问题的学科。

人口地理学产生于19C后期,作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

20C20年代从人文地理学中分离出来。

20C50年代开始兴盛。

近代地理学的创始人是李特尔。

●研究对象

强调人口特征的地域差异——从地域角度和人地关系角度研究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流动、变动等人口特征及人文效应的学科。

●研究内容

1人口特征本身的空间相关关系——人口分布与构成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人口流动

2人口与地域系统相关关系——区域人口发展策略与区域人口政策

●研究方法

1)描述法:

传统的方法。

通过描述揭示人口与自然、社会因素的关系。

今天仍然是研究人口地理的一种重要方法。

2)区域综合分析法:

全面综合分析各种要素的特征与相互关系,找出主要问题与矛盾,揭示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3)静态与动态分析法:

通过静态现象,归纳事物特征;通过动态分析,寻找发展变化规律。

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鉴于人口地理学的特征,结合经验判断和定量数据,从定性到定量再到定性。

●地理环境决定论

拉采尔[德]是第一个把人口地理作为一个体系进行研究的。

在理论观点上,他认为人是一个生物体,是地球环境的产物,环境“以盲目的残酷性统治着人类的命运”。

辛普尔四个方面:

生理影响,精神影响,经济社会,对人口迁移分布及文化传播的影响。

||或然论

第二章人口数量与人口增长

一、人口数量与人口再生产的一般概念

●人口数量——泛指人口的规模、增长速度、构成和各种数量特征。

通常讲的人口规模即是人口数量。

<自然变动迁移变动>

●人口增长率——是指人口增长程度或增长速度,即一定时期内人口增长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通常以一年为期计算,用百分数表示。

核心是几何增长!

!

!

●人口年平均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通常以年为期计算,用千分数表示。

计算公式:

●出生率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出生率是就全体人口计算的,所以称总出生率或粗出生率。

⏹根据研究任务的不同,就人口中某一类别来计算的出生率,称特殊出生率。

如某一年龄段的出生率、城市或乡村人口的出生率、不同民族的出生率、不同行业的出生率等等。

●死亡率(衡量人口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一定时期内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或期中人口数)之比。

说明该时期人口的死亡强度,通常用千分比来表示。

又称总死亡率或粗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年人口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净迁出率

●人口再生产

新一代出生、成长和老一代衰老、死亡不断重复的过程,它通过世代更替,实现人口的延续和更新。

具有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属性。

本质上来说是社会过程。

●社会再生产包括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的再生产。

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条件。

区别——工厂与家庭、周期短长、年龄结构带来的惯性。

●三种人口再生产的类型

1)原始人口再生产类型——极高出生率,极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

2)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

3)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二、人口增长的有关理论

●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

主要结论(人口决定论)

a人口必然地为生活资料所限制;

b只要生活资料增长,人口必定增长,除非受到有力抑制力的阻止;

c这些抑制可以归纳为道德、罪恶和贫困

合理成分

a.人口增长率和生活资料增长率的相关关系的研究

所提出的“人口繁殖自然规律”、“土地肥力递减规律”基本上是正确的。

b.数学方法的应用

所提出的两个级数,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臆断

c.提出了防止人口过度增长的关键在于“预防、抑制”

提出了“避孕节欲”的主张

d.《人口原理》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的现实。

马氏所处的时期正是人口迅速增长的时代。

●马寅初的《新人口论》主要观点

(1)我国人口增长太快,影响我国资金的积累。

(2)主张控制人口,并提出三点建议:

a. 要在1958-1963年间再进行一次人口普查

b. 控制人口,要依靠普遍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都知道节育的重要性,并能实际应用节育的方法

c.  控制人口最有效的办法是普遍宣传避孕

(3)认为我国人口数量与质量不相称,要把人口的质和量适当地统一起来,否则,很难完成原子能时代的任务。

●人口容量

某个区域的资源可以养活的人口数。

生物生理性人口容量——人均消费水平压缩到最低限度,只满足生理必须

现实条件下人口容量——根据现有消费水平,参照可预见变动情况

适度人口容量——经济适度(最大受益),福利适度(最大幸福),资源适度(人口资源平衡)。

●人口容量(环境容量)的特征

1)超越自然生态系统下人口容量——高生产率的农田生态系统

2)需要有高投入以维持高人口容量

3)制约因素增多<水源……能源……>

●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资源系统支持能力(供给)人口对资源需求量(需求)不确定

●对于世界人口容量,悲观派认为是10亿,中间派是100亿,乐观派是500亿。

三、全球人口增长态势

●战后世界人口的高速增长

总量增长迅速60年代最快区域增长速度差异显著(人口爆炸基本都在第三世界)区域分布明显变化

●世界人口生育率的发展状况

50后总和生育率下降不同国家地区总和生育率差异大

发展中国家总和生育率经历明显下降过程

●世界人口的死亡率和期望寿命

1)—70世界平均粗死亡率明显下降而后缓慢

2)贫穷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粗死亡率较高,但下降趋势明显,而发达国家在低粗死亡率的水平上变动不大,且有缓慢的上升趋势。

3)世界人口的平均期望寿命不断上升,女性高于男性。

4)欧美国家的人口期望寿命高于其他地区,贫穷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较低,并且这一趋势得以保持。

●“人口爆炸”扩大了南北差距

1)原因:

死亡率的下降和平均寿命的延长!

相比之下,所谓生育高峰的影响是次要的。

2)类型:

被动型(中国,泰国20C后半期比前半期生育率下降)(也就是说它额外的人口增量全是由死亡率下降引起的)

半主动型(后比前,生育率有所增加,但死亡率下降仍是引起人口增长的主导因素)

主动型(后比前,生育率增加,人口增量的主要原因是生育率增长,而非死亡率下降)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死亡率下降>时间(19C初VS一战后)、外部环境都有差异(发达国家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且可以向外扩张)。

4)发展中国家人口高速增长不利影响:

扩大了消费减少了积累教育供不应求就业市场

5)发达国家人口低速增长的好处:

因为人口增长慢,社会所需成本低,可以花精力提高人口素质和社会福利水平

●战后世界人口发展的新特点

世界人口再生产的特点:

从“人口爆炸”到增速放缓

原因:

控制生育的观念深入人心东欧剧变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断层式巨降发达国家第二次人口转变开始,生育率降到世代更替水平以下各种传染病

第一次人口转变:

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大体完成了人口转变,其标志为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逐步降至2.1-2.2的世代更替水平,平均预期寿命则达到70岁。

第二次人口转变: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总和生育率继续下降,至90年代末已跌到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的1.55左右,平均预期寿命增至75岁。

(VandeKaa,D.,1987)

世代更替水平:

所谓世代更替水平并不是一个不变的常数。

一般所沿用的总和生育率2.1-2.2的更替水平,是根据20世纪70年代初发达国家平均预期寿命计算出来的。

若预期寿命为20岁,生育率的更替水平将高达6.48,80岁则为2.06

●世界人口的发展趋势

增速逐步放缓区域差异诸多焦点问题(老龄化问题,增长过快或过慢)

四、中国人口发展与人口再生产

●中国人口增长的历史演变特征——增长缓慢周期性波动大

●新中国人口增长的几个阶段及特点【★】

起止年份

增长特点

原因

1949——1958

高速增长

战后补偿性增长

1959——1961

人口净减少

三年自然灾害

1962——1973

增速空前

前4年补偿性+后8年文革

1974至今

增长率下降但增长数量仍然可观

1979年计划生育政策

●新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几个阶段

起止年份

增长特点

原因

1953——64

比汉族慢

社会经济环境尚未彻底改变

人口增长惯性

边疆政治不稳定

1965——78

比汉族快

条件改善,死亡率下降

无计划生育

1979以来

比汉族快

计划生育政策差异

民族成分变更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再生产【★】

a. 1950年代,死亡率迅速下降,出生率持续偏高。

b. 1960年代,死亡率降至很低水平,出生率仍居高不下。

c. 1970年代,死亡率稳定在低水平上,出生率迅速下降。

(传统型——>现代型)

d. 1980年代以来,死亡率继续稳定,出生率上下波动。

e.1990年代以来,死亡率继续稳定,出生率稳步下降。

●新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特征

a.转变速度快

b.人口转变超前于生产力的发展

c.促成人口转变的主要是上层建筑的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只起次要作用

●我国的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人口再生产模式中,低出生是由于政策原因;低死亡是因为医疗条件原因。

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了100/00以下。

●中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状况

——变化概况:

变化轨迹波动明显70s整体下降但80s出现波动

——出生率和生育率的变化:

(1)总体来看,生育率下降,但有些地区生育率下降的同时出生率上升。

(2)1980年代后,出现了出生率和生育率存在波动现象

原因:

a.就多数地区而言,婚龄育龄提前是影响最大的因素

b.年龄结构有了变化

c.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

(流动人口等)

关键问题:

人口的转变超前于生产力发展。

(3)出生率和生育率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

(西藏最高,上海最低)

——影响出生率和生育率的主要因素

物质生产方式及其发展水平

人口政策

婚姻状况(初婚年龄等)

人口结构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

其他社会因素,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宗教、教育等

——死亡率和预期寿命

a.年龄;b.性别;c.自然环境;d.疾病;e.战争f.其他

常识:

200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6.96%,2005年达到7.3%。

达到7%就标志进入老龄化社会。

第三章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人口构成)是指人口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人口结构一般用人口数的构成指标来表示,即用百分比来表示。

一、自然结构

所谓人口的自然结构,是指按照人口的自然特征将人口划分为各个组成部分而形成的人口构成。

(种族、性别、年龄)

●人种

●性别

——表示方法

1.性别结构相对数

=某时点某地男性(或女性)人口数/该时点该地人口总数×100%

2.性别比(或称性别比例)【★】

=某时点某地男性人口数/该时点该地女性人口数×100%

正常情况下,各国人口性别结构相对数稳定在50%左右,性别比一般在92-106%之间。

一般从出生到死亡各年龄段人口性别比呈下降的规律。

——中国人口的性别构成

1,性别构成的变动及其意义

时期

性别比变化趋势

原因

建国到70年代初

下降

妇女地位改善——>女增加

男婴多——>男增加

三年自然灾害——>男死的多

70年代开始到2000年

缓慢爬升

近年

有所下降

这种性别比偏高,但仍属正常问题。

但考虑到老龄化,这就严重了。

一个概念:

婚姻性别比:

男大于女2岁的性别比。

2,影响人口性别构成的主要因素

婴儿出生性别比(105)两性保存几率人口迁移(劳动力,投亲)其他

3,性别构成的地区差异

1)2000年,各省区中最高的广西为112.68,最低的为西藏102.62;

二级行政区中最高的为防城港124.39,最低的为东莞89.02;

2)自西向东,可以划分出低-高-正常三大块区域。

3)城乡差异

解放前:

城市高于乡村

新中国成立后较长时期:

城市高于乡村

1980年代后:

开始向乡村高于城镇转变

●年龄结构

——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总人口中不同年龄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

影响年龄结构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1,年龄分组

1)最基本年龄分组:

1岁一组5岁10岁为间距一组

2)儿童组、成年组、老年组(0—1415—6465及以上)

在所有年龄分组中,一岁年龄组是最基本的。

2,年龄构成

年龄构成或年龄结构,是指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年老型人口:

是指总人口中年龄较大的人口高于一定比例时的人口年龄构成类型。

•年轻型人口:

是指年龄较小的人口在总人口中高于一定比例时的人口年龄构成类型。

•成年型人口(中间型人口):

是指介于年老型人口和年轻型人口之间的年龄构成类型。

增长型,稳定型,减少型<欧德巴三分法>

3,年龄金字塔【★】

又称人口金字塔。

是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条形图。

其画法是将各年龄男子与妇女人数或百分比分别在纵轴的左右画成并列的横的条形,按年龄顺序自下而上排列。

绝大多数情况下,图形呈下宽上尖的塔形。

4,各种系数

老年人口系数:

某一时点某地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我国一般按照:

0—15岁为少年儿童组,16-59岁为适龄劳动人口组,60岁以上为老年人口组。

这一划分方法与许多国家的标准相同。

但做国际比较时要注意标准是否一致。

国际上最通常的划分方法是把人口按年龄分成三大类:

0—14岁为少年儿童组;

15—64岁为青年和中年人口组;

65岁以上为老年人口组】

抚养比:

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对劳动年龄人数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少年儿童人口系数:

某一时点某地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5,平均年龄和年龄中位数

平均年龄=(各年龄组的组中值*各年龄组人口)之和/人口总数

年龄中位数:

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序,位于中间的那个人的年龄,即年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

6,人口老龄化

衡量标准——少年儿童比重低于30%老年人口比重超过7%中位年龄超过30岁

类型——出生率低引起的老龄化死亡率下降引起的老龄化人口迁出引起的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通过影响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而实现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是间接的影响作用。

经济<家庭经济职能和儿童经济价值>政策<人口政策影响生育率,是最直接最显著的影响因素>医疗技术战争<战时生育率低>自然环境<好,人寿命长>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

50s—90s演化迅速经历年轻化再老龄化的过程

年轻化,再老龄化的原因:

医疗条件的改善使得死亡率下降,死亡率下降主要发生在低年龄组——>年轻化。

然后计划生育——>老龄化。

年龄金字塔上有三个明显的凹陷:

抗战、困难时期、计划生育政策

年龄结构对人口再生产、经济(抚养比)、社会都有影响。

——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

很多人引用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作为进入老年型人口的标准;也有些研究中常以60岁为起点,并把比重换算成10%。

中国人口老龄化三阶段:

90—00年成年型——>老年型

00—20年典型老年型人口

20—50年人口老龄化程度急剧提高

对中国人口老龄化水平与趋势的估计:

1)现状较低,仍处于人口老龄化的初始阶段

2)将在本世纪中叶达到发达国家2025年的水平

3)老年人增长最快的时候会是在2010—2035年

4)老龄化速度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快的

5)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增加很快

二、社会结构

人口的社会结构是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志将人口划分为各个组成部分而形成的人口构成。

是人口社会属性的反映。

阶级结构民族结构文化结构(成年人口文盲率:

15岁以上人口%)婚姻结构家庭结构

人口的文化结构划分的指标有:

成年人口文盲率人口初级教育普及水平人口中级教育水平总人口中大学毕业生比例总人口中科技人员比例

三、经济结构

人口经济结构:

指按照经济特征把人口划分成不同的组成部分而形成的人口构成关系。

●是否为社会创造财富——经济活动人口(生产人口)非经济活动人口(非生产人口)

●经济活动人口变动趋势的4个影响因素:

1)总人口规模与经济活动人口比率(重要!

2)劳动适龄人口的规模(影响因素:

劳动适龄人口的上、下限;总人口的年龄和性别结构)我国大陆男60,女55。

香港65

3)劳动年龄人口中的非经济活动人口规模(并不是越低越好)

4)未到和超过劳动年龄的人口从事经济活动人口的规模

●几个概念的辨析:

劳动适龄人口:

介于法定劳动年龄上下限之间的人口。

上下限各国之间不同。

<自然属性>

经济活动人口:

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人口。

劳动力资源:

两种划分方法。

一是指劳动适龄人口中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并能从事某种社会劳动的人口;二是指前者与劳动年龄外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之和。

<社会经济属性>

劳动人口:

指参加就业的人口,即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全部劳动力。

<经济概念>

●经济活动人口的结构:

1)所有制结构

2)产业结构

3)行业结构

4)职业结构(智力;体力)

●我国劳动人口产业结构总体特征:

一产占优,绝对数量上升,相对比重下降;

二产速生,但内部结构不理想

三产近20年明显上升

第四章人口分布

一、人口分布的概念与度量方法

人口分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广义人口分布包括人口再生产、人口结构、城市化、人口迁移、人口和民族分布等。

狭义人口分布仅讨论人口数量差异的现状,而不涉及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

●人口分布的度量方法涉及的一些概念

●人口密度:

用来表示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的指标。

用单位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来表示。

D=P/S,单位:

人/ha或人/km2

●广狭度:

人口密度的倒数。

指某区域内人均占有土地面积的大小。

F=1/D=S/P,单位:

ha/人或m2/人

●接近度:

假设某区域内人口均呈等距离分布,则以面积计量的广狭度可以转换成以距离计量的接近度。

在人口呈等边正方形分布的假定条件下,接近度

在人口呈等边六边形分布的假定条件下,接近度

不均衡指数、基尼指数和集中指数

式中,U为不均衡指数,G为基尼指数,C为集中指数。

n为地域数目(行政区或统计区),

x为各地域占总人口比重,

y为各地域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U、G、C的数值越小,

表明人口分布约均衡,

反之则表明人口分布越不均衡。

人口再分布指数:

人口分布重心:

假设一个地区内每个居民的重量都相等,则在全部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一点就是人口分布重心。

二、世界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南北(88.5%)半球沿海内地高山平川地球上尚有35-40%的陆地上基本无人居住(南北极、高寒、高旱)

●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

亚洲东部:

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越南北方

南亚:

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巴基斯坦东部、尼泊尔南部

欧洲

北美洲东部

1)四大区合计占地球总面积的1/7,人口却集中了将近2/3.

2)四大密集地区基本上都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一般都具有温暖湿润、地势低平、多大河、近海的特点,发展生产力条件优越。

3)这些地区不仅人口稠密,经济总量也占据极大比重。

●小面积的人口稠密区

东南亚、西亚、地中海沿岸、西非北非沿海、非洲西部和东南部、加勒比海地区、南美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

●人口稀疏区

寒带

热带

温带和亚热带的沙漠、干旱草原、青藏高原

●人口密度的国际之间的差距

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是摩纳哥,人口密度最小的是蒙古。

三、中国人口分布

●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变动趋势

——中国人口最多的省是河南,最小的是西藏。

——中国人口分布态势:

1)东南西北差异大(瑷珲—腾冲线)

2)人口分布的三个趋向性

a.趋向于沿海

b.趋向于低平地势

c.趋向于暖湿气候

3)人口分布地区差异的发展变化:

中原地区——>沿海

——中国人口垂直分布

1)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在较为低平的地区,与世界的趋势一致

2)与世界平均数和亚洲平均数相比:

⏹我国500米以下高程带的人口比重基本相同

⏹1000米以上和2000米以上高程带所占比重明显超过

⏹500-1000米高程带这一级明显偏低一些

——几个稠密区

长江和钱塘江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游平原

——人口稀疏区

荒漠、高原

——中国人口密度的特点

1)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增长趋势明显

2)东密西疏,地区差异明显

3)地区变化呈现阶段性特点

比较密度的概念:

指单位面积农用土地上的平均人口数。

——中国人口重心分布特点

1)明显偏向东南

2)我国古代文明发祥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直到汉代,人口重心一直位于河南省西部。

此后,明显地向东南方转移。

3)解放后重心有经度变化,纬度基本不变,位于中国南北分界线。

4)人口重心与农业资源重心接近

5)除西藏外,其他各省的人口重心都离省会较远

●影响中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1)自然条件(地形、水文、气候等)

2)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布局特点(农业生产、交通、工业)

3)历史、社会、政治因素

第五章人口迁移与人口移动

人口迁移:

是指人们跨越一定空间界限并改变定居地的流动行为;

人口移动:

是指不改变定居地的流动行为,如外出做工、旅游、探亲访友。

一、人口迁移的一般理论

●人口迁移理论

1.推力-吸力理论

观点:

人们会自觉地对城乡劳动者的收入差距作出反应,

劳动力会自动通过市场调节从农村流向城市。

农村的推力包括:

农村日益减少的自然资源、农业生产中不断增加的成本、

农村劳动力过剩与就业不足现象等。

城市的吸力包括:

较高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更多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的可能。

应用: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将推力-拉力理论引向了发展中国家。

2.投资-利润理论

观点:

认为人们的迁移过程是一种投资或是一种成本,迁移后人们获得的好处则是一种利润。

潜在迁移者要考虑迁移的成本、投资、代价及迁移后的好处——利润。

⏹投资、代价包括:

迁移过程中的体力消耗;迁移过程的花费;由迁移

而导致的在原地可能机会的丧失;新生活环境所引起的孤独、

离异等心理上的代价等等。

⏹迁移后的利润包括:

可能增加的收入;更高的生活水平;

更多的就业机会、升学机会等

应用:

投资-利润”理论有效地解释了迁移活动随年龄增加而减少的现象。

3.期望收入理论(特达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