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3301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设计.docx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设计.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设计.docx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中心学校主备人:

徐洪芳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人体的能量转换为切入点,探究机械能(动能、势能)、热能、电能、电磁能等能量之间的转化,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

整个单元呈现出由微观到宏观、由部分到综合的版块结构,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本单元包括七课,以“无处不在的能量”为主线串联为一体,《让身体热起来》初步感知能量的存在;《摆的秘密》初步感受能量的相互转化;《钻木取火》进一步对机械能与热能以及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有所认识;《通电的线圈》

(一)、

(二)对于电磁这种电能转化为磁能的特殊形式有进一步的了解;《无处不在的能量》通过大量的事实使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能量,生活中处处有能量,能量是不断转化的。

《开发新能源》让我们了解科学技术发展之后,人们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教学目标:

1、知道电可以产生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2、在通过观察、实验、制作后的表达与交流,使学生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对研究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探究活动中,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快乐。

3、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勤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身体能量、摆的秘密、摩擦生热、电磁铁及生活中的能量、新能源等内容的探究活动,认识到能量存在及转化的普遍性,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及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储备知识、方法打好基础。

教学难点:

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课时分配:

5.《让身体热起来》1课时

6.《摆的秘密》1课时

7.《钻木取火》1课时

8.《通电的线圈》

(一)1课时

9.《通电的线圈》

(二)1课时

10.《无处不在的能量》1课时

11.《开发新能源》1课时

 

《5让身体热起来》

中心学校主备人:

徐洪芳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及途径;.知道人体吸收的能量转化后的去向。

2、过程与方法:

  能尝试从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对现象作出解释,解决问题;.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勤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衣服能产生热吗,人体能量的吸收和消耗

 

教法与学法:

 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实验操作

 

教具等准备:

 相关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有盖的杯子,温度计,一定温度的热水,厚毛巾、围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出示图片)观察课本上的图片,这个小姑娘怎么了?

(冷)那我们帮她想想办法,怎样让她的身体热起来?

2、在我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种现象吗?

学生交流汇报

板书课题:

5让身体热起来

二、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1、小组内交流填表格

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

跑、跳运动、吃火锅、喝热水、多穿衣服、烤火炉、开空调、晒太阳

2、这些方法能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让我们把这些方法归类可以吗?

可以怎样分?

引导学生可分类:

运动、食物、衣物、外界物质给予热量。

冬天,我们通常采用什么办法来御寒呢?

引导多穿衣服。

为什么穿的衣服多就不冷了呢?

同学们猜想下,衣服能产生热吗?

三、实验探究衣服能产生热吗?

1、老师给同学们准备的材料,可以利用它们设计实验证明衣服是否能产生热。

为了方便,老师用围巾代替衣服来进行实验。

(有盖的杯子,温度计,一定温度的热水,厚毛巾、围巾等)

2、你准备怎样设计实验方案?

小组内讨论方案

分组做实验

3、填写记录单

温水杯

用厚毛巾包起来的温水杯

没有包起来的温水杯

用毛巾包起来的温度计0

0分钟

摄氏度

摄氏度

摄氏度

5分钟

摄氏度

摄氏度

摄氏度

结论

 

4、小结:

衣服不能产生热,它能保温,阻挡冷空气进入,人体的能量转变成热量,热量不被传出,所以感觉到暖和了。

四、探究能量哪里去了

1、为什么我们吃火锅、喝热水会感觉到热呢?

(讨论)因为食物给我们提供了能量,一部分能量变成了热量,维持我们的体温。

2、我们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食物产生了能量。

人体吸收的能量到哪里去了呢?

出示图片交流汇报

人类工作需要消耗能量;人类运动需要消耗能量;人类娱乐需要消耗能量;人类学习需要消耗能量…

3、如果没有食物提供给我们能量,会怎样呢?

如果能量过剩又会怎样呢?

学生讨论

五、课后践行

生活中有很多肥胖的人,调查、了解造成肥胖的原因,并提出减肥建议。

板书设计:

 

5让身体热起来

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

运动,食物,衣物,外界物质给予热量

衣服不能产生热,它能保温,阻挡冷空气进入

能量的去向

 

 

教学反思:

 

 

 

 

 

 

 

 

 

个性化设计

 

 

《6摆的秘密》

中心学校主备人:

徐洪芳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了解摆的运动规律。

2、过程与方法:

 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实验,能设计简单表格记录实验数据;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善思考,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影响摆的摆动快慢的因素

教法与学法:

 操作、实验、猜想验证

 

教具等准备:

 教师:

挂图或投影片:

摆钟、荡秋千等

学生:

支架,细线,螺丝帽(两种),带摆的钟,钟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产生问题

1、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类似摆的现象?

(秋千、吊灯)

2、教师出示一个做好摆,同学们请观察这个摆,你有什么发现?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

摆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摆的秘密。

板书课题:

6、摆的秘密

二、探究活动一,做一个摆

1、查看实验材料:

支架、细线,螺丝帽

2、学生做一个简单的摆。

先把支架夹子调到一定的高度,把线的一头固定到横杆上,线的另一端拴上螺丝帽。

3、我们把线(横架固线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叫做摆线,下面的螺丝帽叫做摆锤,摆动的幅度叫摆幅。

4、让你的摆动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

摆在摆时,摆出去,再回来,叫摆动一次。

5、面对着你们小组做好的摆,请同学们猜想:

摆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小组内进行讨论。

大的螺丝帽做的摆快;小的螺丝帽做的摆快;摆线长的摆快------三、探究活动二,研究摆的快慢因素

1、根据你的猜想,你准备怎样来设计方案和验证呢?

2、小组内进行讨论方案

方案一:

用相同长度的摆线,不同的螺丝帽做成两个摆,相同时间内记录摆动的次数。

方案二:

用相同的螺丝帽,不同长度的摆线做成两个摆,相同时间内记录摆动的次数。

方案三:

摆的幅度的大小

3、分组实验填定记录单,多做几次

时间

摆线相同,摆锤重

摆线相同,摆锤轻

摆锤相同,摆线长

摆锤相同,摆线短

摆幅大

摆幅小

1分钟

结论

4、分组汇报

5、得出结论

摆摆动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与摆幅大小无关,与摆锤轻重无关,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5、为什么过一段时间会慢慢停下来?

外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并且长时间不停地摆动,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然后再到另一个最高点,这样往复运动,并在一段时间后,又慢慢地停下来。

简单的说,摆从静止到运动,再由运动到静止,它在进行机械能的转化。

在摆动过程中,能量不断转化;一段时间后,摆又在外力的作用下慢慢停下来。

四、拓展延伸

我们生活中挂钟的钟摆是怎样工作的?

五、课后践行

做一个听话的摆

板书设计:

 6、摆的秘密

摆摆线摆锤

摆摆动快慢

摆线长短有关

摆锤轻无关

摆幅大小无关

教学反思:

 

 

 

 

 

 

 

 

个性化设计

 

 

《7钻木取火》

中心学校主备人:

徐洪芳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钻木取火的道理,了解人类用火的历史;初步认识到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2、过程与方法:

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钻木取火的原理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简单的器材作简单的模拟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钻木取火的道理,认识机械能与其他能的转化。

教法与学法:

 操作、实验、猜想验证

 

教具等准备:

教师:

钻木取火的资料。

学生:

木板、砂纸、铁丝、火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上一幅古人钻木取火图:

(图上有一老一小两个古人,老者正在向少者传授钻木取火的方法,木头上有烟雾冒出。

)揭示本课探究活动的主题——钻木取火。

2、你能猜想一下,古人是怎样进行“钻木取火”的吗?

怎样进行解释?

(学生进行交流)你能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学生对“钻木取火”现象进行大胆的猜想,提出自己的假设。

二、探究活动机械能的转化热能

1、活动1: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现象能产生热能?

来回搓手,摩擦产生热。

学生进行活动

2、活动2:

材料:

砂纸火柴铁丝

方案:

火柴和铁丝分别在砂纸上摩擦

火柴

铁丝

现象

结论

小结:

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3、生我们的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

让学生先进行说一说。

出示挂图或图片(教科书中展示了五幅图)

观察:

第一幅图是工厂车间内工人师傅用切割机切割金属,火星四溅;第二幅图是商场电梯扶手因摩擦而发热;

第三幅图展示的是一卡通正在玩滑梯,“屁股好热”暗示因摩擦而生热;

第四幅图展示的是飞机降落时,轮胎与地面剧烈摩擦而产生火花;

第五幅图是载人航天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与大气摩擦生热燃烧。

观察这五幅图片,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以上五幅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生活中的摩擦生热现象。

这些现象就是把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4、摩擦生热现象有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怎么办呢?

摩擦生热可帮助人们做好多事情,切割机,火柴的燃烧------;但是摩擦生热现象有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学生对摩擦生热现象的负面影响展开研讨,列举事实,阐述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

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

手钻工作时,钻头会很热

我们可以在机器上加些润滑油,因为它能在摩擦面形成一层油膜,使摩擦面不接触,运动部件只在油膜上滑过,大大减少了摩擦.

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保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三、拓展延伸

1、我们来说一说,机械能还能转化成什么能

学生讨论

风力发电,水力发电,手摇发电机

能量之间在不断发生转化

2、晒太阳是光能转化成热能;日光灯是电能转化成光能

为学生最终理解无处不在的能量及能量的转化埋下伏笔,做好铺垫。

四、课后践行

查阅资料,详细了解古代人用火的方法和历史

板书设计:

7.钻木取火

1、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释古人钻木取火的道理

2、说说生活中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

3、摩擦生热现象给我们的不利影响

教学反思:

 

 

 

 

 

 

 

个性化设计

 

 

《8、通电的线圈

(一)》

中心学校主备人:

徐洪芳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能产生磁;学会制作电磁铁;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电磁铁的特性作假设性解释;能设计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电磁铁方面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电能产生磁;学会制作电磁铁;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教法与学法:

 操作、实验、猜想验证

 

教具等准备:

铁钉,带绝缘皮的细导线,电池,最池夹,大头针,胶带,闸刀开关,小磁针,玩具马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产生问题

1、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研究过我们的电话、电铃、还有我们的玩具汽车,它们是怎样工作的吗?

2、请同学们进行猜想。

(学生交流汇报)出示从玩具汽车里拆下的马达。

请同学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引出课题:

8、通电的线圈

二、制作电磁铁

1、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在玩具汽车的马达是一个用细铜丝缠绕的线圈。

它通上电就能工作了。

我们把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磁性的装置叫做电磁铁。

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的。

2、如果用能量转化来解释可以怎样说呢?

(电磁铁是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的装置。

3、你想不想做一个电磁铁呢?

(1)、观察做电磁铁所需要的材料:

导线、铁钉、电池盒、电池、胶带,闸刀开关,大头针

(2)你准备怎样做一个电磁铁呢?

先在小组内设计一个方案。

制作方案:

1、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铁钉上,注意紧凑,缠绕完后用胶带固定铁钉两端,还要留出一定长度接开关和电源。

(最后一圈线从倒数第二圈里穿过去,这样线圈不易松散。

2、另一根导线接在开关的一端和电源。

三、研究电磁铁的特性。

1、你能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报告吗?

(让学生偿试自己设计)

闭合电路,把大头针放在电磁铁边有什么现象?

断开电路呢?

有什么发现?

2、同学先猜想会有什么现象。

3、学生实验证猜想。

填写记录。

我的实验记录

实验方法

(靠近大头针)电磁铁

通电时

断电时

实验现象

 

 

结论

 

4、师小结:

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没有磁性。

四、拓展延伸

1、根据电磁铁的这一特性,你能发明些什么呢?

(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学生阅读课本中的资料卡。

五、课后践行

1、搜集资料,了解电磁铁还有哪些特性?

2、制作一个电磁铁,如果把铁蕊抽出会有什么现象呢?

 

板书设计:

8、通电的线圈

(一)

铁蕊

线圈

电磁铁

通电有磁性断电无磁性

 

教学反思:

 

 

 

 

 

 

 

 

个性化设计

 

 

《9、通电的线圈

(二)》

中心学校主备人:

徐洪芳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磁铁磁性强弱可以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和线圈匝数等方式改变。

2、过程与方法:

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电磁铁的特性作假设性的解释;能通过控制变量法的探究性实验,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探究问题的兴趣和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电磁铁也有两极,它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影响磁力的大小的因素。

教法与学法:

猜想验证、实验探究等

 

教具等准备:

磁针,做好的电磁铁,电池,铁钉、大头针或回形针,带绝缘皮的细导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

1、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如何做一个电磁铁,知道了电磁铁的一个特性是什么?

课下让同学们搜集有关电磁铁的特性资料,拿出来让我们交流一下吧。

(学生交流)磁极和磁力的大小

2、这节课就继续研究电磁铁的有关特性。

板书课题:

9通电线圈

(二)

二、实验探究探究电磁铁的磁极

1、同学们猜想:

磁铁都有南、北两极,电磁铁是不是有南北两极呢?

怎样弄清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呢?

我们如何验证呢?

讨论方案:

用磁针进行判断,如果电磁铁靠近磁针会发生相吸或相斥现象,则判断有磁极。

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方法

通电时的电磁铁

靠近磁铁的南极

靠近磁铁的北极

实验现象

结论

找出电磁铁的两极,做好记号。

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电磁铁也有两极,那么它的磁极是不是可以改变呢?

怎样来验证?

2、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猜想:

能不能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方案:

改变电池的正负极,看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

改变电线的缠绕方向,看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

填写实验记录:

验证内容

磁极是否与电流方向有关

磁极是否与线圈缠绕方向有关

相同条件

电流的方向相同

线圈缠绕的方向相同

不同条件

电流方向(正)

电流方向(反)

顺时针方向

逆时针方向

现象(靠近磁针的南极)

磁极

3、师小结:

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或绕线方向改变都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三、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做一个电磁起重机

1、我们研究了电磁铁的磁极,请同学观察现象。

教师演示:

电磁铁吸大头针。

请同学们数一数大头针的数量。

如果让它吸更多的大头针,你有什么办法,请同学们猜想下,学生进行交流。

2、验证猜想;交流方案

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绝缘导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实验名称

电磁铁的磁力

材料

电池、带绝缘皮的细导线、铁钉、大头针或回形针。

验证内容

磁力大小是否与电池多少有关

磁力大小是否与线圈匝数有关

相同条件

线圈匝数相同

电池数量相同

不同条件

电池数量不同

线圈匝数不同

1节

3节

10匝

20匝

吸大头针数量

结论

实验结论:

1、串联电池数量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

2、缠绕圈数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

四、拓展延伸

电磁起重机是怎样工作的。

(阅读21页资料卡)

四、课后践行

课下了解磁悬浮列车的原理。

 

 

板书设计:

9通电线圈

(二)

电磁铁的磁极

电磁铁的磁力

 

教学反思:

 

 

 

 

 

 

 

 

 

个性化设计

 

 

《10无处不在的能量》

中心学校主备人:

徐洪芳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导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过程与方法:

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能量转化的简单小实验;会查阅书刊或其他信息源,获取能量及转化的资料和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做能量转化小实验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愿意合作与交流;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教法与学法:

 谈话法、实验法、列举法等

教具等准备:

铁丝、瘪了的乒乓球、梳子、碎纸屑、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图片,请学生们说出这些物体靠什么“工作”或运动?

学生根据图片描述物体的运动。

2、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能量的转化过程,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10无处不在的能量

二、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能量?

1、展示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关于能量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揭示生活中能量的各种表现形式,提醒学生学会聆听别人的发言,及时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形成对生活中能量的认识。

2、师小结:

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

虽然你看不见它,但它就在我们身边。

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3、生活中,你还知道一些什么样的能量?

找一找,在我们周围你知道的哪些能量,看谁找到的多。

4、把同学们寻找出的能量按能量形式分类。

让学生进行讨论、举例。

让学生自己总结:

在我们生活生产中,有各种各样的能量,如电能、光能、热能、声能、机械能、电磁能、化学能、水能、风能等等,它们时刻在我们身边为我们服务。

5、学生举例并讲解各种各样的能量的作用。

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能量的作用。

问:

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能量,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

请你说一说,电灯发光时,是将什么能转化成了什么能?

(例如:

电灯将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电热器将电能转化成热能,电磁铁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电话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和声能,电动机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和机械能,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等等。

电能以外的其他能量间的转化,如汽车的发动机将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和热能,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等等。

问:

同学们,想想看,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师:

能量是所有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源泉,没有能量,我们就无法工作、学习。

阅读p22下面的文字。

三、探究能量之间能够互相转化

1、我们动手做几个能量转化的小实验:

(动手实验,体验能量转化的过程。

让学生亲自体验能量的转化,并尝试解释能量转化的过程。

第一个实验是用手弯折铁条。

让学生进行猜想,再进行验证。

让学生手中的铁条进行弯折,提醒学生注意:

弯折的速度越快,效果越明显。

学生讨论:

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这是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第二个实验是用热水烫瘪了的乒乓球。

学生猜想:

把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会有什么现象?

注意:

热水不要太满了。

讨论:

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这是热能转化成机械能)

第三个实验是用梳子梳头。

这是机械能转化成电能的小实验。

回忆晚上睡觉时脱衣服时有什么现象?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呢?

你能用能量转化来解释吗?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小结:

通过引导学生做以上几个小实验,体验到能量就在身边,能量无处不在,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四、拓展应用:

电视的声和像与太阳能之间有什么关系?

试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将它们联系起来。

教师提示,学生讨论交流。

电视的声能与光能能由电磁能(无线或有线信号)转化而来,电磁能由电能转化而来,电能由风能、水能、热(火)能、太阳能转化而来,而风能、水能、热能最终都来自于太阳能,因此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就可以将上面提到的电视的声与像与太阳能联系起来。

五、课后践行

留心观察生活中物体能量转化的实例,试着描述能量转化的过程及形式。

 

 

板书设计:

10无处不在的能量

电能、光能、热能、声能、机械能、

电磁能、化学能、水能、风能

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

能量转化

教学反思:

 

 

 

 

 

 

 

 

个性化设计

 

 

 

《11开发新能源》

中心学校主备人:

徐洪芳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人类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畅想未来新能源。

2、过程与方法:

  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解释;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研究没有尽头;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难点是新能源的特点

教法与学法:

谈话法、讨论交流等

 

教具等准备:

 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