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32319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docx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docx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

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

时间:

100分钟分值:

120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气魄pò彷徨páng澎湃bài鲜为人知xiǎn

B、哺育bǔ山巅diān选聘pìn潜心贯注qiǎn 

C、屏障píng迭起dié抹杀mǒ妇孺皆知rú

D、校对jiào殷红yān深宵xiāo九曲连环qǔ

2、默写古诗文(10分)

(1),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2)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

(3)故园东望路漫漫,。

(《逢入京使》)

(4),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6),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

3、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5分)

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助于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A),是在这旅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

读书可以经世致用,也可以修身怡心。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人,是一个不思进取的人;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

读书的好坏对于一个人的文化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阅读经典,是人生修养所应追求的一种(B)。

④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高低,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长短。

四季都是读书时,让我们在书中相遇,让阅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

⑴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

A遨游漫游B境界格调

⑵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1分)

⑶根据上文,为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

(2分)

4.文体知识与名著阅读(7分)

(1)(文学常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诗歌。

它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B萧红的代表作有《生死场》,闻一多代表作有《死水》《红烛》,臧克家的诗集是《烙印》。

C《邓稼先》是一篇人物传记,作者不惜花大量笔墨对老朋友的生平事迹进行介绍,表达了对这位享誉中外的科学家由衷地敬佩和深深地怀念之情。

D1939年春,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光未然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

经冼星海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极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抗日热情。

(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4分)

对了,祥子是遇到“点儿”上,活该。

谁都有办法,哪里都有缝子,只有祥子跑不了,因为他是个拉车的。

一个拉车的吞的是粗粮,冒出来的是血;他要卖最大的力气,得最低的报酬;要立在人间的最低处,等着一切人一切法一切困苦的击打。

把一支烟烧完,祥子还是想不出道理来,他象被厨子提在手中的鸡,只知道缓口气就好,没有别的主意。

他很愿意和老程谈一谈,可是没话可说,他的话不够表现他的心思的,他领略了一切苦处,他的口张不开,象个哑吧。

买车,车丢了;省钱,钱丢了;自己一切的努力只为别人来欺侮!

谁也不敢招惹,连条野狗都得躲着,临完还是被人欺侮得出不来气!

✍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分)

✍此时的祥子为谁拉包月?

祥子这次又遇到“点儿上”指什么?

(2分)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

“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

“盲臣②安敢戏君乎?

臣闻之: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

”平公曰:

“善哉!

【注释】①炳烛:

点烛。

②盲臣:

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③昧行:

在黑暗中行走。

5.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4分)

⑴见往事耳()⑵蒙辞以军中多务()

⑶恐已暮矣()⑷盲臣安敢戏君乎()

6.选择停顿不正确的一项()(2分)

A卿/今当涂掌事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非/复吴下阿蒙D盲臣/安敢/戏君乎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

(2分)

9.同是“劝学”,比较一下孙权和师旷劝说方式有何异同?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说和做》选段,回答问题。

(13分)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0.请你分别说说下面两个句子中“说”字的含义。

(2分).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开头两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理解划线线句子“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的含义。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他做学问的事例对你有哪些启发?

结合全文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课外文章《缺陷的种子》,回答问题。

(15分)

⑴15岁那年深秋,父亲让我乘车到县城去购麦种。

下了车后,按照父亲指点的位置,我很快就找到了种子交易市场。

⑵在市场街口,我进了几家种子门市店,门市店里的地上和货柜上摆满了塑料盆盛着的麦种样品,我边和店主说话,边蹲下身子一一观察。

那些麦种看起来真的很好,一粒粒饱满、肥大,捧到手里沉甸甸亮闪闪的,就像一粒一粒的珍珠,几次在店主巧舌如簧的游说下,我差不多就要掏钱购种了,但想起父亲的叮嘱,我还是最终把捧在手里的麦种依依不舍地又放进了样品盆中。

⑶父亲说种子公司的国营门市店里有上好的麦种,有省城来的农业教授亲自在那里出售麦种,他再三叮嘱我一定要到种子公司的门市店去,一定要买那个农业教授培育出来的小麦一代杂交新品种。

我一路打听着终于找到种子公司的门市店,见到了那个戴着深度近视镜的教授和他培育出来的一代杂交新麦种,不过我失望极了。

我的失望不是对教授,而是对教授培育出来的新麦种。

那些麦种,个头大小不一,显得十分参差,并且那些麦种也不饱满,一粒一粒瘪瘪的瘦瘦的,还一个个灰头土脸的,几乎没什么光泽,远不如前面那些个体种子店出售的麦种,甚至同我家里收回来的麦粒也不能同日而语。

我抓了一把捧在手掌里细细看了足足有三分钟,才怀疑地问站在一旁的教授:

“这真的是您培育出来的一代杂交新品种?

”教授笑着点点头说:

“是的是的。

⑷我怀疑地问他:

“怎么成色这么差呢?

⑸教授解释说:

“一代杂交的新品种都这样,种几茬成色就会越来越好了。

”我一点也不相信他的解释,母种都这样,还能结出什么样的好麦子来?

我断定教授一定是骗人的,只不过是打着教授的幌子想靠出售麦种捞上一笔钱而已,这样的麦粒只配喂鸡,哪里配得上做麦种呢?

⑹于是,我果断地离开了种子公司的门市店,到街上的个体种子店里买了几十斤颗粒饱满、个个通体金亮的麦种。

⑺麦种带回家后,我向父亲讲了我的推测,父亲也没说什么,很快就把种子播进地里去了。

直到第二年收麦时我和父亲才惊讶地发现,我们家那些颗粒饱满的麦种长出的麦子并不好,麦粒又细又烂不说,产量也很低,而村里几家买教授麦种的人,他们的麦子穗长、粒实,颗粒饱满、金亮,产量高出我家好几倍。

⑻后来我请教一位搞农业育种的专家,专家一听就笑了,他说,那些一代杂交的种子确实看上去不起眼儿,瘪小,亮色也差,可它们毕竟是一代杂交的呀,它们种一年就变得饱满些,再种一年,就更加饱满了,它们在一年年克服着缺陷,在拼命趋向饱满和完美。

而那些看上去饱满、金亮、完美无缺的种子,它已经完美到尽头了,没路再向上走了,所以只有一年年退化,只有一年年向缺陷发展,最后被彻底淘汰掉,永远退出土地和田园。

⑼原来,在有些时候,完美也是一种缺陷啊,一幅画得太满的没有留白的画,不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一片蓝得没有一丝白云的天空,不能给人以云舒云卷的心灵悠然;一张洁白得没有一点墨迹的纸,不能给人以诗情画意的美蕴;一尊完美无缺的菩萨,不能给人以生活五味的率真……

⑽完美是一种无法弥补的缺陷,过于完美的人生,恰恰是有缺陷的人生。

14.阅读全文内容,补全以下情节。

(2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我没有听父亲的叮嘱而是买来外表好看的麦种。

⑶我在第二年收获时得到令人失望的结果。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为什么会怀疑地问教授“这真的是您培育出来的一代杂交新品种”?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语境,说说(3)段中加点词语“灰头灰脸”的表达效果。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试对文章第⑼自然段的划线句进行赏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的“我”在十五岁的年龄犯下了一个错误,你觉得错误的原因与价值何在?

这引发了你对生活怎样的思考?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

(50分,其中卷面分5分)

在你心中,父亲就是严厉,母亲就是啰嗦,老师就是“很坏”,同学就是“很抠”……殊不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我们千帆阅尽,才发现原来他根本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个样子。

所以有首诗这样写:

挨过他的巴掌,记得那种痛;打我的棍棒,现在已经难觅影踪……这一切,今天回想起来,都幸福得不像话……时间啊,停下你的脚步吧,让他一直健康强壮,让他再严厉教导我一次,让我还能像个孩子一样,低下头擦擦不听话的眼泪……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朋友乃至陌生人……都可以当做倾诉的对象。

题目:

“原来你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填一个体现自己情感态度的词。

写一篇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班级姓名,不少于500字。

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答案

1、C

2、独坐幽篁里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

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杨花榆荚无才思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雄兔脚扑朔安能辨我是雄雌

3、

(1)A漫游B境界

(2)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

(3)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沉闷枯燥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社会,是一个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写出一个,意思对即可。

4、

(1)C(花大量笔墨介绍其生平事迹是错的)

(2)✍《骆驼祥子》老舍(舒庆春)

✍曹先生孙侦探敲诈祥子买车的钱。

也完全出于偶然,他本来跟踪的是曹先生,与祥子毫无关系,敲诈祥子本来无此计划,祥子本人也没有往这上面想,然而祥子却付出了最大的牺牲,辛苦攒下的买车的钱全被他敲诈了,曹先生却平安地躲过去了。

5、了解推托晚怎么

6、C

7、

(1)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吴地的阿蒙了。

(2)士别三日,就要用心的眼光看待。

(3)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

8、军中多务恐已暮矣

9、相同点:

都根据劝说对象的不同而采取更适合的劝说方法,并且起到好的效果。

不同点:

孙权现身说法,用自己读书的切身体会来劝吕蒙学习的。

师旷用形象的比喻(打比方)的方法让晋平公明白:

好学,总不会晚。

10、✍向别人宣告自己要做什么;✍吹嘘,自诩。

11、从内容上看是将闻一多先生和他人形成鲜明对比,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也是对下文闻一多事迹及其做学问精神的概括;从结构来看这两段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引起悬念,起统摄全篇、开启下文的作用。

12、“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这句话是说闻一多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生动形象。

13、做学问要潜心贯注,心会神凝;学问是做出来的,应多做少说,静得下心,耐得往寂寞;做学问还要有兴趣,有兴趣才有动力。

闻一多是一个卓越的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一位言行一致的伟大的爱国斗士。

14、⑴15岁时我到县城去买麦种。

⑷我明白完美也是一种缺陷的道理。

15、那些麦种,个头大小不一,显得十分参差,并且那些麦种也不饱满,一粒一粒瘪瘪的瘦瘦的,还一个个灰头土脸的,几乎没什么光泽,远不如前面那些个体种子店出售的麦种,甚至同我家里收回来的麦粒也不能同日而语。

16、“灰头土脸”指面容污秽。

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杂交新麦种暗无光泽的外表,也表达出我的失望之情。

17、使用排比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感情强烈的表明了过于完美也是有缺陷的道理。

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18、内容上:

说明过于完美,就再没有上升的空间,反而导致停滞不前,人生也不过如此。

文中的“我”因盲目任性得到糟糕的结果,不过也因此明白了一个道理,获取了教训,从而成就出在失败中成长的有缺陷的精彩人生。

结构上:

总结全文,深化中心,点明主旨。

19、错误的原因:

年少轻率,过于自信。

错误的价值:

表现出年轻人的冲劲,并在经历失败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和进步。

我认为年轻人既应该具备大胆置疑,勇于创新的信心和精神,也应该在关键问题上善于思考,虚心听取,少走弯路。

(开放式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