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李清照词两首》教案设计2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27326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李清照词两首》教案设计2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李清照词两首》教案设计2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李清照词两首》教案设计2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李清照词两首》教案设计2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李清照词两首》教案设计2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李清照词两首》教案设计2套.docx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李清照词两首》教案设计2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李清照词两首》教案设计2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李清照词两首》教案设计2套.docx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李清照词两首》教案设计2套

《李清照词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 :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把握其诗风的变化

2、了解词的意象,体味词的意境,把握诗歌情感

3、鉴赏诗歌关键词语,体会诗歌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习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并且能运用到实际的鉴赏过程当中。

在正式上课前播放《醉花阴》词曲,营造情感氛围

导语: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这样一类专门表现女子情感的传统题材,或“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的少女怀春,或“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思妇怀人,或“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的宫妇怨情。

它们被统称为“闺怨诗”。

可惜的是在那样的封建年代中,这些情怀多由男诗人代笔。

这一现象终于在宋代被一个女人打破了,她以自己惊世的才华,大胆的笔触,借助词作直写自己的闺怨情愁,使词坛绽放出了一道最夺目的光芒。

她就是李清照。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卓然不群的女词人的内心世界,来品读她的两首愁情词。

(板书)

古人云:

读其书,诵其诗,更得知其为人。

大家在下面查阅了不少李清照的资料,也熟知她的一些诗文。

那就请你们来谈一谈你所了解的李清照。

(学生畅所欲言)

二、作者介绍(学生总结,教师带过)

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很有学问,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

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李清照的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词作有《漱玉词》。

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

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中期婚后生活到南渡以前,与丈夫经常是分居两地,她的很多词中表现的是一种相思之愁,对丈夫的思念,如《醉花阴》(薄雾浓云);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

《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国破家亡之愁。

那今天我们先来看一首她中期的词作——《醉花阴》。

学生明确《醉花阴》的写作背景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三、朗读词作,整体感知,

诗歌是为了传情达意,我们在刚接触一首诗歌时,一定会对诗中蕴含的情感有一个最初的感受。

这首诗歌我们已经预习了。

那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自己对词作的情感把握,通过朗读来表现出来。

好,我们在下面自由朗读一下。

全班朗读。

再找个别同学朗读。

朗读的不错,那老师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也来给大家朗读一下。

根据我们的朗读,我们再来感知一下,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用一个词概括。

(愁)

根据这样的基调,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来朗读一下这首词。

指导:

语速要缓慢,表情感的词重音要读出,断句要注意,如有暗香放在一起读,不能断开。

感情要带出浓浓的愁绪。

四、作品分析,重点品读

诗歌总是以很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极丰厚的意蕴。

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时,除了要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诗歌外,还得从诗句本身入手去细品诗歌情感。

品读思想情感

刚才我们谈到诗歌总体基调是“愁”,那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一下,作者“愁”的具体内容。

请同学们思考,诗人在哪一句明确表示了她愁的具体内容。

为什么?

生: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一句可看出。

(可能的答案)重阳佳节,传统的家人团聚之日,而作者却孤身一人,相思之情油然而生。

愁的具体内容是思念丈夫,表现的是一种孤寂难耐之情

师:

那么就这种情感来说,诗人主要是借助了什么意象表露出来的呢?

再意境特点是怎样的?

(一)把握意象,体会意境,把握情感

学生可能说出的答案:

如:

诗人将薄雾、浓云、瑞脑、金兽、玉枕、纱厨、西风、黄花这些意象聚合在一起构成一幅清冷萧瑟的画面。

薄雾笼罩,浓云密布,室内香气氤氲已尽,天气转凉,而夏天的器物仍在。

欲举酒浇愁,怎奈触景又生愁,飒飒西风中,佳人瘦菊孤影相映,只能叹息愁怅。

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景为情设,情因景生,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

我们来看黄花、西风是经常出现在诗词中的意象,我们同学能不能再说出几句利用这两个意象渲染氛围的诗句?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因此,我们要知道西风、黄花这两个意象一般都与凄凉萧索的意境相关。

教师补充总结:

因此,分析诗词时,只有把握住重要的有着特定情感倾向的意象,通过想像连缀形成完整的意境,才能准确把握诗歌情感。

(二)品读关键词句,体会情感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我们鉴赏一首诗词,除准确把握意象意境外,对语言的品味也是至关重要的。

李清照是运用语言的大师,清代的陈廷焯曾评论此词“无一字不秀雅,深情苦闷,元人往往宗之”

那接下来我们就来鉴赏这首词的语言。

先来看上片,上片开篇即用一“愁”字点明心情。

除此外,还有哪一字暗含了作者的心情,试结合上片分析。

品“凉”

“凉”一语双关。

A表面上:

重阳秋夜,天气转冷。

玉枕纱厨,难御风寒。

B深层面:

独居家中,爱人不在旁侧,内心感觉孤独凄凉。

这个字暗含了词人内心难以言说的情绪。

由此我们更加明确了愁的内容,就不仅是空泛的“愁绪”,而具体成相思而成的“寂寞之愁”

接着我们来看下片。

在分析下片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据说,李清照把这《醉花阴》寄给了在外地做官的赵明诚,寄托自己子的一分相思之情。

赵明诚先是很感慨,赞叹,看了半天之后又生出几分惭愧来,再看一阵子,就惭愧之上生出一些嫉妒之心,怎么能老婆比我写得好呢?

那不成,我现在好歹也是国家干部,在外做官,是不是?

我也得写几首词,让老婆看看,在才情方面也绝不让巾帼,看看,人家是巾帼不让须眉,他只能须眉不让巾帼了。

  痛下决心,请假不上班了,把自己关在小屋里边,三天三夜废寝忘食,在那儿编啊,编了五十首词。

编完了,赵明诚动了个坏脑筋,他就把那个李清照的《醉花阴》搀到他这五十首词里头,然后找他好朋友陆德夫,老陆,你来看看啊,最近我产生了一批作品,你给看看我这些作品怎么样,陆德夫也是个实在人,左看右看,说,老赵啊,说实话,就三句写得好。

那赵明诚问哪三句啊?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正是《醉花阴》末句。

那我们同学也来品品这神来之笔的佳妙之处。

我们先看,这三句中哪句是重点?

这句中哪个字是重点?

好,那我们就结合全篇来品品这个“瘦”字的妙处。

①结构上,“瘦”字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

因为有刻骨的离愁,所以衣带渐宽,腰肢瘦损;②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极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因思念日渐消瘦的形象。

③内容上,末了一个“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上面种种景物描写,都是表达这刻骨的离愁的。

词人因相思而成的寂寞忧郁跃然纸上。

这一“瘦”字恰是全词的“词眼”

愁——凉——瘦三字前后呼应,情感一气贯穿,内容衔接紧密。

诗人由愁生凉,满怀寂寞之意;因凉而形瘦,一片忧郁之情,由此,我们知道了,词人的愁是一种闺怨之愁,是因相思而致的寂寞忧郁。

通过对这两个字的品读,我们要能明确,在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往往都有那种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词或句。

这些词句往往运用一些表现手法,活用字词,多用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景物,使得情感表达得更淋漓尽致。

它们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

我们在鉴赏一首诗歌时,要特别注意从这些词、句入手深入肌里,去理解诗歌情感。

好,明白了诗人具体的情感,那接下来,我们就再次通过朗读进入到诗人敏感多情的内心世界。

此时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就要读出一种女子的慵懒,娇柔。

读出她的闺怨这愁。

因相思而致的寂寞之意,忧郁之情。

全班再次朗读,找个别学生朗读。

《声声慢》

李清照在词的艺术方面造诣极高,被称为婉约词宗。

她的艺术表现最为集中的,当属我们接下来要品味的这首词——《声声慢》。

万树的《词律》对她这首词评价道:

"其用字奇横而不妨音律,故卓绝千古"。

我们还是先通过朗读来初步感知这首词卓绝千古的美。

(全班诵读)

那接下来,我还是想看看同学们的感受力是如何的,请一位同学带着你的感知,将你理解的感情融入到朗读中,给我们大家诵读下这首词。

好,朗读完,请问本词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生答:

2、师问:

都是愁,那《声声慢》中的愁和《醉花阴》的愁是否一致?

为什么。

《醉花阴》闺怨之愁——寂寞之意,忧郁之情

《声声慢》家国之愁——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

大家说得非常好,那你是如何感知到作者愁绪的不同呢?

教师总结:

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务必要注重知人论世。

接下来,我们仍要品读语言。

师问:

《声声慢》与前一首《醉花阴》在语言运用上有何显著不同?

试分析。

明确:

叠字运用。

尤其是首句十四个叠词。

后人评价,“首句连下十四个叠词,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那我们也来品一下这首句十四字的妙处。

  ①就三句本身含义看,一写举动,“寻寻觅觅”,作者飘泊异地,前途渺茫,孤立无援。

一写环境,“冷冷清清”,丈夫离世,生活无助,度日如年。

一写心情,人已黄昏,身体衰弱,内心凄苦。

由外而内,由浅入深,三者互为因果,层层推进,为全词奠定了凄凉、悲惨的情感基调。

由此可见,开头三句是全词的总纲。

 ②从叠字本身的作用看,同字重叠,回环往复,感情由弱到强不断加剧。

冷、清、凄、惨、戚都是形容悲凉心理的,反复叠加,大大强化了词人心情痛苦的程度。

总之,叠字能有层次、有深度地增加了感情的表现力。

  ③从音律角度看,十四个字平起仄落,节奏由徐而促,由疏而密,大大加强了词的韵律感。

教师总结:

叠字运用的表达效果,一是加强诗词内容的回环往复,增强情感表现力。

二是加强诗词音韵效果。

加强节奏感。

再次点到品味诗歌关键词语的重要性。

七、总结诗歌鉴赏方法

学生根据这两首词的鉴赏过程,总结诗歌鉴赏的步骤方法。

1、知人论世,感受诗歌情感

2、抓住意象,连缀意境,把握诗歌情感

3、品味语言,把握诗眼(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品味诗歌情感

4、结合情感,分析所运用的表现手法的妙处。

八、课堂练习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问:

这首词处处跳动这词人生活的脉搏。

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具体表现词人情感的词语,说明词人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

答案:

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

“常插梅花醉”,用一醉字形象生动地写了词人早年陶醉于赏梅的悠闲与快乐;“赢得满衣清泪”,用一“泪”字写出了词人中年在赏梅时伤心流泪,表现了词人内心哀婉幽怨;“故应难看梅花”用一“难看“则写了词人晚年没有心思赏梅。

更深刻地表达出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造成的难言的凄苦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九、课外拓展

我们在课前面曾经介绍过,李清照这两首词属于闺怨词诗。

郑振铎曾说:

“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看得出他对李清照极为推崇。

但他的话也有些绝对。

一些男性词人所作闺怨词也有不少佳作。

今天给大家先列出一些,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共同研究探讨,看看它们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中国古典诗歌中部分闺怨诗介绍

《闺怨》王昌龄

《子夜吴歌》李白

《玉阶怨》  李白

《和乐天春词》刘禹锡

《望江南》温庭筠

《蝶恋花》(庭院深深)欧阳修

《蝶恋花》(槛菊愁烟)晏殊

十、布置作业

1、背诵两首词。

2、从刚才课上所分析的几个鉴赏诗词的角度来自行赏析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写一篇20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

十一、结束语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李清照的两首词作。

它们如同清泉,涤荡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如许澄澈清明,为此,

我赋得小诗一首表达我对这位卓然千古的才女的敬意。

自是花中第一流,

怎奈愁情恨悠悠。

漱玉飘香天地间,

独领风骚万古流。

同学们,愿你们,精神在墨香流动中积聚,人生在书香馥郁中升华。

好,今天我们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同学们,再见!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诗词丰富深刻的意蕴,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欣赏古代诗词的能力

(2)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词的思想内容,感受诗词的意境,赏析诗词的艺术特色

(3)了解李清照前后期的不同风格

(4)了解婉约派的特点

教学重点:

(1)结合创作背景理解诗词丰富深刻的意蕴,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欣赏古代诗词的能力

(2)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词的思想内容,感受诗词的意境,赏析诗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渲染气氛,激趣导入:

(播放二泉映月)

同学们,老师现在给大家提供一组评语,请大家个个根据评语判断我们评价的对象是中国古代哪位文化名人

资料链接

-----她有忧时伤世的赤子精魂

她是登峰造极的沧海愁人

她是旷古绝今的词坛奇女

知道她是谁吗?

没错!

她正是“千古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

她是沧海愁人,她有万古愁心,然而要解读她的一腔愁绪,却又是“怎一个愁字了得”,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李清照的两首代表词作《醉花阴》和〈〈声声慢〉〉,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用心去感受她的万古愁心。

走近作者,了解身世

资源共享:

学生就自己搜集的关于李清照的资料进行交流,注意关注李清照的生平遭遇

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引导:

李清照的一生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她以词代声,向世人诉说她的悲剧愁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聆听她的倾诉

诵读要求:

连续两遍,第一遍要读通读顺,注意读出感情,第二遍要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意思,并将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读后大家共同解决

感悟词意,把握感情,自主探究

引导:

联系作者生平遭遇

思考---两首词中“愁”的含义是否相同?

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作者的这种愁绪?

两首词中“愁”的程度有何不同呢?

提示:

学生可选两首词中的任何一首谈谈自己的感悟,既可以从整体谈,也可选自己喜欢的某一个句子谈,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引导

教师小结并板书:

《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主要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愁,但那只是生离之愁、暂时之愁、个人之愁,而从〈〈声声慢〉〉中我们看到的李清照的“愁”,不再是从前词人所常写的所谓“闲愁”,这个“愁”是由乡关之思、身世之苦,失去亲人的悲哀和理想破灭后的失望所交织而成的,是死别之愁、永恒之愁,因此,这“愁”字表现得更加凄厉沉痛。

附板书:

愁《醉花阴》-------离别相思-----苦

〈〈声声慢〉〉------国破家亡夫丧------痛

拓展理解,深入体会

引导:

其实,愁是李清照词中常见的字眼,老师从李清照词中选取了几句给大家,请同学们读一读,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咀嚼品味,进一步体会李清照词中浓郁的愁绪

资料链接:

怎一个“愁”字了得!

1、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2、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3、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4、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活动:

学生诵读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谈体会

再读诗词,赏析艺术特色

引导:

李的一生,尤其是后半生,几乎过着与愁苦相伴的日子,她是个多愁善感之人,更是个写愁高手,现在就让我们再回到这两首词中,看看作者是如何写愁的,两首词在写法上是否也有所不同?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并讨论这个问题

提示:

可以从词的语言、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

活动1、学生再读课文,讨论上面的问题

活动2、师生互动交流,欣赏两首词的艺术特色

活动3、学生结合自己读过的李清照,简单概括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特点

教师小结:

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的特点,李前期词真实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词风清丽明快,语言婉转含蓄

后期主要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词风凄凉低沉,语言深沉凝重。

附板书:

语言意境表现手法

《醉花阴》含蓄凝重清新宁静借景(意象)抒情借生活片段表达内心情感

〈〈声声慢〉〉率真自然凄惨悲凉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

倾听歌曲,拓展练习

资料链接:

学生欣赏〈〈一剪梅〉〉歌曲,完成练习

问题:

(1)〈〈一剪梅〉〉是作者前期作品还是后期作品?

请说明理由

(2)借景(意象)抒情,借生活片断表达内心的情感,是李的主要艺术手法,试结合这首词中的具体词句分析这一特色

学生总结

教师布置作业

搜集李的作品加以赏析

教学反思

《醉花阴》和〈〈声声慢〉〉分别是作者前后期作品中的代表作,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因而具有较强的可比性,所以,我设计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方法学习这两首词。

学习诗词要具有积极鉴赏的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性灵,能感受形象,品位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和情感世界,因此,我对这节课的设计思路是:

认真审读,整体感知、感受形象,体味意境、咀嚼玩味,品味语言、立足主旨,赏析技巧。

本课侧重于教给学生欣赏诗词的方法,学习诗词重在诵读,在读中赶,在读中悟,在读中品,所以整堂课的教学是按着“读-悟-品”这条主线展开的。

听读、自由诵读、个别诵读等环节的设置意在让学生充分朗读,从而为后面的感悟、品味作铺垫。

此外,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生平经历理解词的意蕴,体会作者的情感,教会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去欣赏诗词。

在整个教学预案中几乎找不到问题的答案,那么答案在哪里?

答案在每一个学生的心里,答案产生在学生的读-悟-品的过程中,我们的任务并不是为学生提供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解决,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找到答案。

所以,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感悟与见解,我只是给予评价和引导,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探究的能力!

个人觉得欠缺的是在拓展练习结束后,学生进行总结,那么老师我应该也要做个总结,不能因时间紧而草草收尾,留下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