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26503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63 大小:10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3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3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3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3页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1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从上学期的期末质量检测来看,学生对双基知识掌握得还不够,在计算方面,学生的差别比较大,多数学生对于口算,能做到脱口而出,但由于部分学生对于乘除知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了口算的速度和计算的正确性,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差距非常之大。

对于一些计算式题,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极待提高,各种计算的良好习惯有待养成。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待于提高。

这对本学期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教材分析:

新修订的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升和毫升;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简单周期;观察物体;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一)●运动与身体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可能性;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垂线与平行线●怎样滚得远;整理与复习;附录混合运算这九个单元。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附录混合运算。

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垂线与平行线,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一)。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表并学习进行简单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活动,初步体会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1.本册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简单周期”、“●运动与身体变化”和“●怎样滚得远?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目的要求:

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活动中,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初步形成1升和1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容量的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容量单位进行测量和估计,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初步估计的意识。

使学生练习实际感受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使学生联系具体的实例,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口算;理解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的算理,掌握相应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和估算;理解并掌握商不变的规律,能用简便方法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理解连除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4.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商不变的规律,以及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提高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认识物体的前面、右面和上面,积累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形状的经验,能辨认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不同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两个简单物体组合的形状,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5.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活动的过程,能根据看到的物体某个面的形状,用同样大的正方体摆出来,体会物体与它相应平面形状的转换与联系,能联系实物或看到的形状进行直观的有条理的思考,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

6.使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形状、位置关系,感受生活空间,体验“空间与图形”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克服操作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体验,不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

7.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了解它们的结构和特点;会分段整理数据,能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

8.使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出发,探索并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能应用平均数解释一些简单生活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9.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10.使学生经历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11.使学生通过模球、摸牌、抛正方体等游戏活动,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感受简单随机现象;能列举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1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实例感受随机现象发生结果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进行交流。

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可能性的学习与应用价值,初步形成随机意识和数据分析观念;感受游戏、操作等活动的乐趣,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13.使学生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进一步体会分析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过程,能列综合算式解决有关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14.使学生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激烈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增强应用意识。

15.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16.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认识射线、直线,了解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认识两点间的距离,知道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进一步认识角的特征,会用量角器量角,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了解角的分类方法,掌握锐角、直角、钝角的特征,知道平角和周角,了解各类角之间的大小关系;认识垂线和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垂线和平行线;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会确定和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17.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实例抽象出有关的平面图形,探索射线、直线、角的特征,探索平面内两条直线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感悟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借助直观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教学进度

时 间

周次

教 学 活 动 内 容

周课时

备注

9.1~9.7

升和毫升③ 机动①

4

 

9.8~9.14

第一单元测试与讲评②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①

3

中秋节放假

9.15~9.21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④

4

 

9.22~9.28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④   机动①

5

 

9.29~10.5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②

2

国庆节放假

10.6~12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④

4

 

10.13~19

简单的周期①  第二单元测试与讲评②   机动①

4

 

10.20~26

观察物体④

4

 

10.27~11.2

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

(一)④

4

 

11.3~11.9

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

(一)②运动与身体变化① 第三、四单元测试①

4

 

11.10~11.16

十一

第三、四单元讲评①  机动①  期中测试与讲评② 

4

期中考试

11.17~11.23

十二

解决问题的策略④

4

 

11.24~11.30

十三

第五单元测试与讲评②  可能性②

4

 

12.1~12.7

十四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④

4

 

12.8~12.14

十五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①  第六、七单元测试与讲评②   机动①

4

 

12.15~12.21

十六

垂线与平行线④

4

 

12.22~128

十七

垂线与平行线④

4

 

12.29~1.4

十八

垂线与平行线②怎样滚的远①   机动①

4

元旦放假

1.5~1.11

十九

第八单元测试与讲评②  整理复习②

4

 

1.12~1.18

二十

整理复习③ 期末复习①

4

 

1.19~1.25

二十一

期末复习④

4

 

1.26~2.1

二十二

期末复习④

4

 

2.2~2.6

二十二

期末考试

4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课题

或内容

升和毫升

(三维目标)

1、结合实例在具体比较中体验容量的含义,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

2、结合实例在具体情景中感受,了解“升”、“毫升”的实际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4、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形成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

5、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

重点

1、理解容量的概念,初步感知容量单位“升”的大小。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形成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

教学

难点

1、了解容量单位统一的必要性,联系具体实际体验容量和认识容量单位。

2、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关注

要点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注重观察和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感受理解新知识。

3.密切数学与生活联系,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4.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课题

或内容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三维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 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 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

4. 是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景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5.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

重点

 

1.掌握口算、笔算、估算的计算方法是本单元的重点。

  

2.掌握试商方法既是本单元的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

难点

掌握试商方法既是本单元的重点又是难点

关注

要点

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并感受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课题

或内容

观察物体

(三维目标)

1、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

2、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辨认相应的视图,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教学

重点

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

 

教学

难点

使学生能辨认相应的视图,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关注

要点

关注每一个学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

在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时,教师要深入到每一个小组中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具体指导。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课题

或内容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一)

(三维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

联系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使学生通过读图、画图等活动,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这样的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能读懂这样的统计图,会求平均数,根据图里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和说明,并进行交流。

4.本单元继续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进一步提高统计能力,发展统计意识。

教学

重点

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教学

难点

能读懂这样的统计图,会求平均数,根据图里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和说明,并进行交流。

关注

要点

学生的读图、画图等活动。

进一步提高统计能力,发展统计意识。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课题

或内容

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维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画图和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画图和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2会用画示意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会通过画示意图或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通过学习,进一步感受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更为清晰,确实掌握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

重点

会通过画示意图或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学

难点

会通过画示意图或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关注

要点

学生寻找方法的过程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课题

或内容

可能性

(三维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体验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教学

重点

体验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教学

难点

体验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关注

要点

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并感受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课题

或内容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三维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理解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

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和对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把握,引导学生自己列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步混合运算(包括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让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教学

重点

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

难点

让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关注

要点

利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和对问题中数量关系的把握,引导学生自己列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第八单元教学计划

课题

或内容

垂线与平行线

(三维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认识射线,直线,了解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识两点间的距离,知道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进一步认识角的特征,会用量角器量角,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了解角的分类方法。

掌握锐角,直角和钝角的特征,知道平角和周角。

3.认识垂线和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垂线和平行线。

4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通过有趣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作图方法,使原本比较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和容易理解。

 

3.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在挂装饰画、画图、观察等数学活动中,经历认识平行线的过程。

2.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知道平行线之间所有垂线的长度都相等;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

3.对周围环境中与平行线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教学

重点

操作和交流,认识射线,直线,了解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识两点间的距离,知道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教学

难点

认识垂线和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垂线和平行线。

关注

要点

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通过有趣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作图方法,使原本比较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和容易理解。

 

第课时学案总第1课时

课题

认识升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流程

学习内容

补充与调整

一、教学“容量”。

1、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

当有分歧的时候,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猜想?

(可装水倒一倒)

实验后得出结论。

想象一下,如果反过来倒水,会出现什么情况?

说明了什么?

2、完成12页1、2题。

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分别让学生把图的意思说一说,再得出某个结论。

着重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体会容量是有大有小的,计量容量要使用统一的容量单位。

小组讨论与

交流展示

3、议一议:

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

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

为什么?

二、认识“1升”你知道关于“升”的哪些知识?

1、计量液体的多少,才用做“升”做单位

2、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可以装1升水

问:

为什么量里面而不是外面?

倒满水后指出:

这么多水就是1升。

3、用学生带来的常见的容器来认识1升:

(1)请学生把从家里带来的1升大的容器放在一起比一比。

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进而获得容量单位“升”的清晰表象。

质疑拓展

(2)取出大于1升的容器。

分别请这部分学生举起该容器,其他同学可估一估其容量大约是几升。

可结合2.5升的可乐瓶,请学生想象一下,家里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

老师取一小盆,大家猜它的容量大约是多少?

(实验得出:

1升多一点)

想象:

以它为参照,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呢?

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

(18.9升)这桶水你拎得动么?

介绍:

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那你知道1升水大约是这样的几杯呢?

分别取几个大小不同的杯子倒一倒。

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够了么

教给学生估算的方法,提醒学生细心操作。

 

检测与

小结

三、练习

完成书上5页的3、4题。

分别让学生把图的意思说一说,再得出某个结论。

四、全课总结:

说说今天的学习,让你明白了哪些知识?

五、作业设计:

实践作业:

1、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一个一升的容器。

2、以有刻度的容器,分别用倒水或看刻度等方法,去了解家中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作出判断,并说明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让学生联系实际和生活中的常识并通过操作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通过进一步的操作、观察,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几种常见的容器加深对1升的认识。

这样教学,既使学生产生兴趣,也会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靠。

第课时学案总第2课时

课题

认识毫升

学习目标

1.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

2.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知道1升=1000毫升

重点难点

认识容量单位毫升,掌握升和毫升之间进率。

流程

学习内容

补充与调整

一.认识1毫升

1.取出滴管,用这个滴管可以量出1毫升的水。

现在我们要用这个滴管来找1毫升有多少滴,你有什么好办法?

(先用滴管吸取1毫升,然后慢慢滴出,数一数1毫升的滴数。

实验:

大约是18-20滴。

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容器什么单位。

小组讨论与

交流展示

每个组派人上来,用老师准备的滴管在瓶盖内滴20滴水(1毫升),组内传一传,看一看1毫升的水大约是多少?

说一说:

1毫升水是多少水呢?

二、教学“1升=1000毫升”

现在我们认识了“毫升”是比较小的容量单位,那么1毫升和1升比较下我们可以发现1毫升的水要比1升水少得多。

现在你想不想知道多少毫升水是1升水呢?

有什么办法吗?

实验操作,教师取出量杯(500ml)和正方体容器(1L),让学生观察量杯刻度,然后量出2杯500ml的水倒入1升的容器,让学生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结论:

1000毫升=1升1升=1000毫升

尽量让学生多进行操作,使他们对毫升的认识更深刻。

 

质疑拓展

 

三、完成练习:

1.下面的容器里各有多少毫升药水?

指出:

饮料我们可以多喝点少喝点,但在医学上却不能有一点点的马虎,所以在用药的时候都要严格按照规定。

下面这些是常见的一些规格,分别说说是多少毫升?

2.老师用量筒量出一个50毫升,然后倒入一个常见的一次性透明的杯子里,让学生感受一下其高度,然后再让学生想象如果倒入题中的这几个容器中,水面高度各可能是什么情况?

 

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对毫升的认识。

检测与

小结

填空:

4升=()毫升2000毫升=()升

9升=()毫升5000毫升=()升

五、全课小结:

说说你对毫升的认识。

教学反思

认识毫升这节课是建立在学生认识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实关于毫升,在前两节课的教学中,已经有了初步的渗透,学生对于毫升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我还很注重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比如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用毫升做单位的容器,出示生活中的容器让学生来猜多少毫升等等,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

不过整节课所有的操作几乎都是老师完成的,孩子没能亲自动手参与其中,孩子有了一定的感受,不过还不是太深入。

因此在布置作业时,以学生回家自我感知、动手操作为主,让孩子更真切地感受毫升这一容量单位。

第3课时学案总第3课时

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