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政府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2564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政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西省政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西省政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西省政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西省政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政府报告.docx

《山西省政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政府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政府报告.docx

山西省政府报告

山西《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王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省政协委员和其他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们经受严峻考验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也是在山西历史上值得记忆和令人难忘的一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经济结构深层次矛盾的重重困扰,面对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繁重任务,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持扩内需、保增长与调结构、促转型相结合,与保民生、促和谐相结合,与抓安全、保稳定相结合,与抓改革、增活力相结合,努力推动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经济在克服困难中实现较快发展。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去年我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由于我们及时采取有力措施,迅速扭转了经济下滑的局面,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左右;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增速创15年以来新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0.4%。

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制定实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特别是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取得新的成效,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6%、2.7%,全部完成年度任务,特别是二氧化硫指标提前实现“十一五”目标。

重点工程建设取得历史性交破。

纵贯南北的高速铁路大西客运专线、横跨东西的出海大通道山西中南部铁路项目启动实施;新开工建设27条高速公路,建设里程超过2000公里;引黄北干工程全线开工,35项应急水源工程进展顺利;省城十大建筑全部开工。

省级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500亿元,是上一年的3.9倍。

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全省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减少1018人,下降27%。

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死亡人数下降72%;煤矿事故起数下降40%,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了0.328。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不断改善。

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用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投入高达1013亿元,增长20%。

“五大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全面实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去年经济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分别增长6.7%和3.6%。

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千方百计扩内需,经济在克服困难中实现较快发展。

加大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投资力度。

围绕国家鼓励支持的六大领域,安排两年投资6500亿元,带动全社会投资l万亿元,这一投资规模相当于我省过去三个五年计划投资的总和。

成立了由省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任组长、副组长的重点工程建设领导组,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问题;确定了152项省级重点工程,对建设用地、环评、立项审批实行统一受理、集中办公、重点推进;争取国家资金98亿元,推进银企签约2365亿元,有效调动社会资金,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全年突破5000亿元。

其中,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300亿元,增长70%;保障性住房、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等重大民生工程完成投资965亿元,增长45%;以技术改造为主的产业投资达到2370亿元,增长20%。

大规模的投资,不仅有效地拉动了当年的经济增长,而且为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全面落实“家电下乡”、“农机下乡”等扩大消费政策措施,出台了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实施意见,提高部分农机具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销售各类家电、农机67万台,销售额达到了26亿元。

出台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意见,商品房销售额增长39.7%。

实施扩大旅游消费春季、金秋行动,旅游总收入达到893亿元,增长20.7%。

完成30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7000个农家店和1000个放心粮油店的建设改造任务,强化市场监管,城乡消费环境和市场秩序明显改善。

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制定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大幅度减轻企业负担,省属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资源“两权”价款地方留成部分可缓缴或转增资本金、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可缓缴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对焦化企业政府性基金和收费实行减免政策,实行社会保险“五缓四降三补”政策,共为3.8万户企业减负63亿元。

健全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各类金融机构全年新增贷款1873亿元,是上年的2.5倍。

制定实施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发展的意见,帮助外贸企业稳定出口,出台促进民间资本进入鼓励类投资领域的9项优惠政策,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一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和分析,省政府每周召开一次省长碰头会;每月召开一次经济形势分析会,并通报各市经济运行情况和重点工程建设情况;每季度向省委常委会汇报一次经济工作,召开一次全省经济形势分析会,确保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促进了全省经济发展。

(二)痛下决心调结构,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制定实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及28个子行业实施方案,煤炭、焦化、冶金、电力四大传统支柱产业不断优化,淘汰落后产能步伐明显加快;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食品工业四大新兴产业逐步壮大,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成效显著,太原长安重型汽车基地落成,大运重卡项目正式投产,首套国产千万吨级矿井综采装备试验成功,动车轮对总成国产化基地加速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实施服务业“1+10”工程,服务业增速达到10%以上,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明显提高。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工程”和造林绿化工程,实施生态环境修复治理“2+10”工程。

11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5%以上,l0个重点城市和70个县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完成营造林530万亩,全省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全国造林绿化现场会在长治召开,我省被授予“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

针对我省煤矿“多小散乱”、安全事故频发、资源回收率低和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状况,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重点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工作。

全省矿井个数由2600座减少到1053座,办矿主体由2200多个减少到130个,70%的矿井生产规模达到90万吨以上,30万吨以下煤矿全部淘汰,保留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

[01-2609:

26]

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方案,注重政策配套,兼顾各方利益,坚持政府协调指导与发挥市场作用相结合,坚持煤矿整合重组与煤炭开采秩序治理整顿相结合,坚持上大、改中、关小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坚持发挥省内外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作用与发挥民营骨干企业的作用相结合,健康有序地推进整合重组工作。

目前,煤矿整合重组协议签订率己达到98.5%,兼并重组主体到位率达到96%,采矿许可证换证率达到90%,被整合重组煤矿符合条件的正陆续复工复产,保留矿井技术改造有序进行,部分资源枯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正在实施关闭。

全省煤炭产量己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去年11月以来月产量达到了6100万吨以上。

通过这一轮整合重组,我省煤炭工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产业水平显著提高,安全生产状况明显改善,能源基地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在由煤炭大省向煤炭强省的跨越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毫不放松抓“三农”,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业结构调整有序推进。

改造中低产田200万亩,新增农田灌溉面积190万亩、保护性耕地面积104万亩,完成58座病险水库加固任务,新建淤地坝320座。

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三农”投入大幅增加。

在落实国家各类补贴政策的基础上,我省又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对玉米按每亩100斤、每斤0.75元的标准实行差价补贴;对年出栏生猪20万头以上的县奖励lOO万元;对新建奶站每个补助10万元;对农业灌溉水价由每立方米0.5元降到0.25元以下。

全年省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达到135亿元,增长29.8%。

运城、晋中、大同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全面启动,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产品基地建设。

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4万个,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去年虽遇严重干旱,粮食总产量仍达到94.2亿公斤。

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启封实施,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大力推进“五个全覆盖工程”,目前96%的建制村通了水泥(油)路;完成506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任务;完成99%的卫生室空白村建设任务,并为全省2.8万个行政村配备了基本医疗设备;完成村通广播电视2586个村;新解决272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

新启动2000个新农村重点推进村建设。

新增15万农村沼气用户。

扶贫工作取得新成绩。

农村村容村貌和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广大农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四)多措并举抓安全,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

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年多的以煤矿为重点、覆盖各行业各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治理,非法违法生产行为得到遏制。

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煤矿配齐配强安全管理“六大员”,实行严格的矿工准入和持证上岗制度,强化现场管理和基层基础工作。

严格落实政府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建立完善了十项安全生产制度,各级各部门领导责任进一步明确。

严肃对待事故,严格责任追究。

通过这些强有力的措施,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事故起数、事故死亡人数大大下降,这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重大成果!

与此同时,有效治理公路超载,治超成果进一步扩大。

果断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成功地救治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儿;迅速处置洪洞县猪蓝耳病疫情;及时化解壶口景区凌汛险情;有效应对强降雪灾害;全力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

扎实做好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期间的安保工作,发挥了首都护城河的作用。

(五)高度重视保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

采取多种措施,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增加新的就业岗位;多渠道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有95%重新找到了工作;采取招录公务员、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施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就业率达到了81%。

积极开展就业援助,全省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制度,综合覆盖率达到了84%。

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

有22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受益人数达到378万人。

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保率分别达到80%和91%。

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救助资金增幅高达41%,确保了金融危机期间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200万城乡低保对象和14万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实现了应保尽保。

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5.9万套、2119万平方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30%。

全国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现场会在大同召开,推广我省棚户区改造工作的经验。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步伐加快,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全面实行。

科技工作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强化。

医疗卫生、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我省体育健儿在全运会上再创佳绩。

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巩固。

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工作不断加强,政策咨询、参事、史志、人防、气象、地震、测绘、文物、档案工作继续推进,老龄、残疾人、慈善救助和红十字会等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对口援建茂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六)有力有序抓改革,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省级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有序推进。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清理规范任务基本完成。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扎实推进,1市17县试点任务全部完成。

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股份制改造取得新进展。

地方金融改革有效推进,晋商银行挂牌成立,全省首家外资银行——汇丰银行入驻省城。

资本市场融资420亿元,带动投资1200亿元,是上年的2倍。

燃油税改革基本完成,政府性收费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全部撤销。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厦门等地举行重点项目推介会,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博览会,全年共引进各类资金1120亿元。

(七)依法治省进程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

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

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1331件。

“法治山西”建设全面启动,“五五”普法成效明显。

群团组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

政府系统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行政监察和审计工作进一步加强。

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深入开展。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文化强省战略稳步实施,文化体制改革成效明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五台山成功申遗。

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学艺术事业日益繁荣。

在这里,我向大会郑重报告,2009年全省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实际完成情况比年初预想的要好,向全省人民承诺的实事已全部兑现!

各位代表,一年来,面对全省人民渴望发展、渴望安全的殷切期盼,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谋全局、抓大事,做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与推动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有机结合。

始终坚持从我省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夯实了发展基础、增强了发展后劲。

始终坚持紧紧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凝聚各方力量和智慧,形成了和衷共济、共渡难关的强大合力;始终坚持迎难而上、砥砺奋进,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能取得这些成绩实属不易。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中共山西省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辛勤劳动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无私幸献的结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长期积累的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经济结构不够合理等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

统筹城乡和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政府职能转变、作风建设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等等。

对此,我们将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驻晋部队广大指战员、武警官兵和中央驻晋单位,向各民主党派人氏团体和所有关心支持山西发展的海内外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20l0年主要任务

20l0年,是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巩固经济企稳回升良好势头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谋划布局“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年。

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

综观国内外经济形势,尽管全球经济全面复苏还将有一个过程,但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已明显出现好转,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明显加快。

尽管国内经济全面好转的基础还不牢固,但回升向好的势头日趋明显。

就我省而言,尽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期问题与长期矛盾同时显现、相互交织,但综合判断,今年经济发展形势总体将好于去年。

中央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省应对目际金融危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重点工程作用逐步显现,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在应对危机的实践中,锤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

我们既要清醒认识当前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强化忧患意识,更要看到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强化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坚定信心、扎实工作,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扎实做好“三农”工作,继续抓好安全生产,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着力加强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科技创新,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指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各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各增长9%。

这些目标是导向性的,也是可以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进行调整的。

约束性指标是:

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和2%;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完成好上述目标,要在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经济政策,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

坚持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开发投资并重、国有投资与民间投资并举,在优化结构的前提下,加大投资力度,确保全年投资达到6000亿元。

继续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

铁路建设,确保太中银铁路建成通车、太原铁路客运南站工程竣工,加快大西客运专线、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运城至三门峡等项目。

公路建设,继续抓好2000公里高速公路在建项目,再新开工1000公里高速公路,同时确保今年年底建成1000公里高速公路;完成国省干线公路改造1000公里;新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

机场建设,完成太原、大同、运城机场改扩建工程,加快推进吕粱、五台山机场建设。

水利建设,抓好21项在建应急水源工程建设,确保12项工程竣工,加快引黄北干工程建设。

省城十大建筑,确保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山西体育中心、省图书馆、省科技馆竣工。

积极扩大以技术改造为重点的产业投资规模。

在传统优势产业领域着力实施一批重大项目,重点推进太钢高强度精密带钢和不锈钢无缝钢管项目、平朔东露天煤矿年产2000万吨大型煤矿、古交电厂二期2×60万千瓦大型坑口电站以及一批热电联产等项目建设。

在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发展一批示范带动性强的项目,重点推进太重煤机千万吨级矿井综采成套设备、智奇动车轮对总成、大运重卡、淮海微汽等项目建设。

着力增加消费需求。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加大对“家电下乡”等政策支持力度。

鼓励文化旅游、家政养老等服务消费,发展社区商业、物业等便民消费,促进宽带网络等信息消费。

加强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城乡商业网络体系。

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努力稳定外需。

大力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千方百计稳定现有市场,积极开拓新的市场。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有特色、有潜力、有基础的产品出口。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外贸出口能力。

切实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

继续执行已有的煤炭企业资源“两权”价款、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焦化企业政府性基金和社会保险减免缓缴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推进诚信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

要发挥好中小企业担保体系的作用,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面向农村和中小企业的小型金融机构,努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继续全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工作。

巩固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成果,重点抓好煤矿复工复产、技术改造、安全监管、小煤矿关闭和煤矿基层基础工作。

市县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兼并主体要切实负起责任,在严格程序、严格标准、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大工作力度,确保符合条件的煤矿复工复产。

加快对保留矿井的技术改造升级步伐,用先进装备、技术、工艺武装矿井,大力推进高标准现代化矿井建设,实现煤炭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

严格安全监管,特别是要防止己关闭矿井的死灰复燃和私挖滥采现象的发生。

切实加强煤炭企业基层基础工作,为建设煤炭强省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力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启动焦化、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重组工作,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步伐,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煤机成套设备、铁路装备、重型载重汽车以及汽车零部件等产品;现代煤化工重点发展多元复合肥、乙炔精细化工、甲醇深加工、煤制油等拳头产品,推进煤层气、天然气、焦炉煤气、煤制气产业的一体化。

新型材料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建材、铝镁合金、钕铁硼磁性材料等产品;特色食品工业重点做强酒类、食醋、乳品等传统优势产品,做精小杂粮、肉类、食用油等特色产品。

积极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产业、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

推进“三网”融合。

要充分发挥大型企业、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对工业经济的带动促进作用。

加快服务业发展。

认真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规划,深入推进服务业“1+10”工程,重点抓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场所环境整治力度,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打造一流景点景区。

构建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发展精品旅游线路;培育旅游龙头企业,积极开发新型旅游项目和产品;推出一批地域特色鲜明、适合旅游观赏的演艺节目和文化产品,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整体效益。

积极推进综合物流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

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全面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新兴产业和社会公共事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政府服务,搭建民营企业转产转型服务平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但无论困难有多大、任务有多重,为了山西的长远发展,我们要咬定目标、迎难而上,敢为人先、勇桃重担,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型,努力使我省真正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三)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扎实做好“三农”工作。

各位代表,我省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省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任务艰巨、任重道远。

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

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土地出让金、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和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用于“三农”的比例。

认真落实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继续执行我省已经出台的玉米差价补贴、生猪大县奖补、新建奶站补助、部分农机具累加补贴、农业灌溉水价补贴、城乡用电同网同价等政策,并根据实际情况,再研究实施一批支持“三农”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启动西山地区黄河水灌溉工程,完成4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实施十大灌区节水改造及六大泵站配套改造。

新改造200万亩中低产田和10万亩盐碱地。

启动实施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单产水平,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继续推进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等“三大区域”建设,加快推进运城、晋中、大同三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推进菜篮子产品集约化、设施化、标准化生产。

加快构建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市场信息体系建设。

深化农村改革,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