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2513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强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育强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育强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育强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育强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强省.docx

《教育强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强省.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强省.docx

教育强省

周济部长在湖南推进教育强省工作会议上的

讲       话(摘要)

 

很高兴再次来参加湖南推进教育强省工作会议。

借此机会,我谈几点感受和意见:

一、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湖南建设教育强省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我这次来感受比较深的有这样三个方面:

一是感到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了。

二是教育事业有了更大发展。

三是在教育改革方面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

总之,由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方针政策和思路符合湖南实际,建设教育强省成绩突出,成效明显。

在此,我代表教育部对湖南省取得的突出成绩表示热烈祝贺!

二、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推进教育强省建设

一是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湖南省地处中部,是人口大省,优先发展教育是湖南省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赶超东部地区的根本途径。

要将教育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就要在政府决策、发展规划、政策措施、项目建设等各个方面真正做到教育优先发展,组织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发展教育事业。

二是要推进教育科学发展。

在当前发展阶段,推进教育科学发展,要特别重视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把加强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重要的战略突破口。

三是要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中部地区人口众多,城乡差距大,全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中部地区都比较突出,教育发展的任务艰巨,推进教育公平的任务也十分艰巨。

湖南实施教育强省战略,必须把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落实促进教育公平的各项政策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三、坚持改革创新,共同建设好长株潭城市群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

今天,教育部与湖南省政府签订《共建长株潭城市群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协议》,这既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措施。

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希望湖南省特别是长株潭试验区围绕“两型社会”的建设任务,结合《规划纲要》的改革试点任务,重点在以下方面实现突破:

一是在实施素质教育上进行新的探索。

湖南的素质教育是有传统、有特色的。

希望继续发扬湖南一师的光荣传统,推广汨罗等地实施素质教育的成功做法,充分利用湖南革命传统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丰富资源,探索加强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机制,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努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希望认真总结湖南人才培养的经验,将教育观念更新和培养模式创新作为改革试验的亮点,在培养创新人才上进行大胆探索。

二是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有新突破。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师。

择校择的就是教师,只要有一个好校长,有一批好老师,就是一个好学校。

要完善教师培养和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国家实施“特岗教师计划”的有利时机,创新教师补充机制,把牢教师入口关,吸引优秀人才当教师。

在特岗教师方面,教育部将对湖南给予倾斜,支持湖南改革。

请湖南在这方面再多下些功夫,把这件事办好。

同时要积极探索城镇教师支援农村和加强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素质,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改善农村教师特别是边远农村学校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逐步使城乡师资配置达到统一标准。

三是在发展职业教育上有新的创造。

要把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战略突破口,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结合,城乡合作,中部和东部合作,建立和完善顶岗实习、半工半读制度,逐步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

四是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高校服务能力上有新的进展。

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核心,坚持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布局,着力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要确立特色就是质量,就是竞争力的观念,鼓励和引导不同层次的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争创一流。

湖南科教资源丰富,希望湖南的高校继续发展好、发挥好科教优势,为湖南的发展服好务。

部属高校要象北京大学一样积极支持湖南教育强省建设,特别是在湘部属高校要主动融入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帮助地方高校提高办学水平,为湖南的教育强省建设服务。

 

春贤书记在全省推进教育强省工作会议上的

讲       话(摘要)

 

 

一、坚定不移地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首先,建设教育强省是推进“一化三基”、富民强省的必然要求。

综观各个国家的发展,尽管具体路径和抓法不一样,但有一条是基本一致的,那就是加快经济发展首先重视抓教育。

湖南要深入推进“一化三基”、加快富民强省,首先必须以教育强省作为保障,把教育纳入到现代化建设体系当中,以教育现代化来促进整个社会的现代化。

其次,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是发挥我省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湖南最大的优势是人力资源比较充裕,这既是我省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条件。

我们要进一步挖掘这一优势、发挥这一优势、提升这一优势,根本途径就是加快教育强省的建设,不断夯实这一孕育软实力的基础。

第三,教育是民生之基,保证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教育作为个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已成为人们改变命运、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首要途径。

接受好的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最强烈的期盼。

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落实以人为本,不断改善民生的要求,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二、围绕发展办教育,努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

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推动我省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

一是要更加重视德育教育。

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德育教育要从小学抓起,努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回报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成为先进文化的引领者。

要注重养成教育,教育学生从小要立志、学会感恩、热爱生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可靠的接班人。

二是要更加重视成长成才。

改革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营造学生良好的成长环境,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是要更加重视能力培养。

要着眼于增强国际竞争力,努力培养称得上真正的现代化人才。

要倡导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着力培养学生生存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能力。

四是要更加重视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必须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办教育,把服务本国、本地区现代化建设需要作为首要任务。

现在科技发展很快,时代进步很快,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们的教育资源又有限。

这就要求我们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使我们的教育更好地符合国家、符合湖南现代化建设和富民强省的需要,调整相关专业设置,推进课程改革,推动教育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三、坚持分类指导,分层次推进,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要立足现实基础,从富民强省的实际出发,有重点、分层次地推进,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协调发展。

重点抓好三个方面。

一是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既要抓面的普及,又要注重提高素质。

要继续抓好“普九”,有效整合资源,重点抓好合格学校建设,着力解决“农村学校太差、城区学校太挤”的问题,以此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质量。

二是职业教育。

我省工业化水平比较低,工业制成品与世界一流产品还有差距,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具备工业化素质的专业人才。

现在,很多地方和部门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职业教育发展很快。

前几天,我看了几所职业技术院校,他们的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0%以上,有的达到100%。

这说明社会急需大量具有职业技术的人才,说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很大的紧迫性。

我们要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建设教育强省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适应“一化三基”对实用型人才的需要,今后新增教育规模应侧重兴办职业教育。

要加强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坚持市场导向、工学结合、产业对接,依托优势产业和区域发展,着力提高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和教学水平,提高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三是高等教育。

要在稳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满足群众需求的同时,更加重视提高质量,加大创新力度,力争多出拔尖人才、一流人才、创新人才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挥高校在高素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突出作用。

四、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

一是要大力整合教育资源。

按照“普及、均衡、优质、高效”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中小学校布局,合理配置城乡教师资源,重点加强农村和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吸引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任教支教,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要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不断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规模。

要积极推进高校资源优化配置,合理规划高校布局和办学规模,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

二是要加快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大力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在坚持政府为主办好义务教育的同时,更多地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共同参与、公办和民办学校公平竞争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

要改革政府教育管理方式,形成分级分类、权责明确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要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倡导教育家办学,加快建立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现代学校制度。

要改革教育考核评价方式,加快建立科学的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三是要深化教学改革。

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据不同层次教育的不同特点,优化专业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打造精品课程,建立具有时代特色、符合发展要求的现代化课程体系。

要改革考试评价与招生选拔制度,改变以分数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建立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机制。

四是要扩大开放合作。

坚持用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谋划推进教育强省,大力引进和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合资合作办学、学术交流、学科专业共建等形式,加强交流合作,实现发展共赢。

要加强部省战略合作,认真落实此次签订的部省合作协议,努力建设好长株潭城市群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为全国教育改革作出积极贡献。

要大力推动校省合作、校企合作,增强教育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和支撑作用。

五、认真落实推进教育强省的保障措施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加强对建设教育强省工作的领导,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建设教育强省工作领导小组,周强同志担任组长,克保、开朗同志为副组长。

各地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并明确一名常委联系教育强省工作,建立成员单位向领导小组书面述职和目标管理考核制度。

各地党政一把手要切实履行建设教育强省工作的第一责任,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及时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督导评估与问责机制,确保教育强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要依法保障教育投入。

重点是认真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快建立健全教育强省经费投入保障机制。

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树立长远眼光,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各种困难,宁可在其他方面更紧一些,也要努力增加教育投入,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高于财政支出增长,为教育优先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

同时,要重视教育投入的绩效,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三是要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有好的老师,才能有好的教育。

要坚持用最好的资源办师范教育,鼓励吸引最优秀的人才从事教育工作,让教师成为最受尊重的职业。

要加强师德教育,大力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精神,培养大批既有学识魅力又有人格魅力的人民教师。

要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教育名师名家和学科带头人。

要想办法改善教师待遇,努力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四是要进一步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各级政府要象优化经济环境那样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环境,切实解决向教育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问题。

要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学校安全稳定。

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关注和支持教育发展,积极倡导企业和个人回报社会最好的方式就是投资教育,鼓励和引导社会捐资助学,使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蔚成风气。

 

 

周强省长在全省推进教育强省工作会议上的

讲       话(摘要)

 

 

一、充分肯定我省建设教育强省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一)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

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基本达到2010年的预定目标。

主要表现在:

学前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巩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步伐加快,职业教育稳步推进,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

(二)教育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明显加强,截止2008年底,全省建成合格学校项目实施校730所,今年计划新建项目校1000所;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全省已新建、改扩建特殊教育学校12所,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达73%。

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不断增强,省级职业教育骨干体系初步形成;高等教育质量与创新能力稳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

(三)教育保障更加有力。

教育经费逐年上升,2007、2008两年,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收入分别达419.6亿元、506.6亿元,比上年度增长25.7%和20.7%。

运用境外资金助学规模扩大,两年来共利用境外捐赠资金9067万元。

教育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义务教育进入“免费时代”,学生资助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民办学校纳入资助体系。

(四)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

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初、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制度基本建立并顺利实施,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初步完善,全社会推进素质教育的机制逐步形成。

(五)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明显增大。

产学研结合机制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明显加快,高新技术实现新增产值458.2亿元,新增利税67.7亿元。

职业院校对接产业、工学结合取得明显效果,培育了“攸县的哥”、“安化保安”等劳务输出品牌。

二、认真研究解决事关教育强省建设的突出问题

(一)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

目前,我省教育发展的一些主要指标已经跃居全国先进行列,教育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但与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相比,教育发展的部分指标还有较大差距。

差距的存在要求我们时刻保持惕励之心,差距必须依靠扎实的工作来弥补。

要不断强化教育优先的发展理念,以教育的优先发展、持久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持续发展。

(二)要进一步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要依法确保财政性教育投入,使政府拨款在教育经费中保持较高比例。

全省各级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健全教育强省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

要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增加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十二五”期间争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当前,要紧紧抓住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给教育发展带来的大投入、大建设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教育既扩大投资又促进消费的作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规划安排一批教育重大项目。

二要拓宽教育经费筹措渠道。

落实新开征的地方教育附加,确保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教育;足额征收和拨付城市教育费附加,按规定落实城市建设维护费用于教育的比例;建立非义务教育办学成本分担机制,科学合理地确定政府、受教育者分担培养成本的比例;落实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社会团体、港澳台同胞、华人华侨和外资捐资办学;积极开拓金融信贷、教育服务、科技开发等筹措教育经费的途径。

三要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建立完善公开公平的公共教育经费分配制度、科学合理的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和使用效益评价、考核机制,推进学校财务决策民主化。

坚持勤俭办学,反对铺张浪费,确保投向教育的经费真正发挥效益。

四要建立健全投入保障监督机制。

建立、完善各级政府教育投入增长的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把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比例列入党政主要领导任期目标,作为政绩考核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

从今年起,建立各级政府教育投入考核公告制度,由教育、财政、统计部门联合发布,凡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给予通报批评,追究相关责任。

(三)要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一要逐步实现“上好学”的目标。

在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时,遵循平等、对等、补差的原则,在各学校之间,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之间,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之间,确定合理比例,真正做到均衡发展,逐步缩小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程度不同地区的教育水平差异。

二要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政策,确保财政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

着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形成面向农村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

三要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研究制定有关激励制度,促进优秀教师合理流动,以名师带动弱校,逐步缩小校际间教学水平的差距;学习借鉴安徽铜陵、辽宁沈阳等地的经验,完善政策措施,公开收费标准,调整评估制度,尽快解决好“择校”现象。

四要切实维护特殊群体的教育权益。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学校联动、社会参与的扶困助学机制,落实好相关政策,对符合义务教育入学要求的家庭困难学生、女童、残障儿童等做到“零拒绝”。

要扩大公办学校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比例,建立完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

(四)要进一步促进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

要着力促进高校招生培养与产业发展联动,加强市场需求调研,找准办学定位,根据产业发展趋势科学制定招生计划;在培养过程中,要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课程结构,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

要完善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产学沟通对接机制,促进专业结构调整,增强高校专业设置的针对性。

支持高校与企业建立长期对口合作关系,加强对高校科研的分类指导,促进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高校科研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要引导学生自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按照专业要求,主动选择、吸收知识,实现向实用技能型人才的转变,鼓励更多的学生到经济建设第一线,到农村、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就业。

(五)要进一步提高教育科研投入产出效益。

一要在教育科研中引入市场机制。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论证科技项目的立项。

要充分运用风险投资等融资途径,多渠道解决教育科研资金问题。

对一些重大应用项目要明确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责任,明确知识产权持有者相应的责任和权益,强化产权成果转化的措施。

二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管理。

建立科研项目的全过程跟踪机制,定期对全省科研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和论证;对已取得的阶段性科研成果,要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推进产业化。

要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成果发布制度,定期发布重大科技成果信息,建立企业、科研机构信息咨询平台。

三要大力促进产学研结合。

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科综合、人才汇聚的优势,加强校地、校企合作,促进学校应用研究及科技成果的转化。

要高水平构建一批产学研基地,鼓励企业在高校建设一批定位准确、特色和优势突出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引导和支持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共建“研发中心”,建立长期、稳定、全面的科研合作关系,形成产学研战略联盟。

要建立完善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机制,开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便捷通道。

三、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

 

(一)高标准、高起点制定完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当前,我省正在研究制定《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09—2020)》(《湖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要把规划纲要的制定与建设教育强省紧密结合起来,科学确定我省今后一段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要加强与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衔接,坚持立足省情,坚持办有湖南特色的教育,把研究制定规划的过程转变为破解我省教育发展难题、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过程。

要坚持以人为本,凝聚民智、集中民意,把制定规划的过程转变为解决教育民生问题的过程,力争出台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发展规划。

要完善规划纲要的指标体系,实现前瞻性、时代性与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

(二)大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在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计划”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三大工程”,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一是大力实施学前教育推进工程。

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提高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程度。

建立健全“以县为主、县乡共管”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以社区和乡镇为重点,合理规划建设中心幼儿园,确保每个乡镇创建1所示范性幼儿园,每个人口集中的行政村创办1所村级幼儿园;鼓励、规范社会力量按标准举办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机构,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园为主体,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的幼儿教育体系。

二是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工程。

近几年每年要建设1000所以上合格学校,确保建设一所、合格一所。

要加快启动中小学校舍安全前期工作,把中小学校建设成为最安全、最放心的地方。

要以合格学校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建立健全激励与监控机制,推动义务教育由县域均衡发展向同类区域均衡发展。

三是实施高中阶段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加快全省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加大优质普通高中建设力度,积极改善农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高中办学条件,创建特色学校,提高办学质量,逐步消除薄弱高中学校,基本形成满足需求、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高中阶段学校格局。

(三)着力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一要扩大规模、整合资源。

要提高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比重,落实高中阶段学校普职分流比例。

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要推进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形成政府统筹、部门支持、职教中心实施的培训格局。

要加大职教资源整合力度,鼓励、支持、规范民办职业院校发展。

二要对接产业、创新模式。

要创新办学模式,打破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形成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

依托优势产业、产业集群、大型企业和特色园区,推进集团化办学,建设一批与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相关的实训基地,扎实推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

依托省内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办学,为职业院校提供强大的师资支撑,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层次。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和培训项目,强化实践教学,推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产业和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三要强化基础、加大保障。

着力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骨干特色职业院校、名牌特色专业和实习实训基地。

强化投入保障,制定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全面落实国家、省有关职业教育的配套经费和中职学生助学金政策。

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各部门相互衔接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就业准入制度,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历相融通。

强化师资保障,建立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考核、认定机制,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四)切实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

一要抓高教改革。

实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工程”,完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体系。

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和专业结构,促进专业与企业、课堂与社会的有机结合。

创新人才培养思路和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要抓实力提升。

启动“省属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重点支持5所省属高校建设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优势学科,形成示范、带动作用。

三要抓创新能力建设。

要高水平建设一批高校科技创新基地,进一步整合高校科技资源,大力支持高校围绕我省重点发展的新材料、先进制造业、生物工程、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组织优势力量,开展科研攻关,为重点领域的自主创新、科研技术突破和产业技术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五)高度重视和推进素质教育。

教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长远竞争力之所在。

要强化素质教育观念,把学生成才的重心转到全面提升素质上来,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和全过程。

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把教育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放在首位,以学校、家庭、社会为轴心,大力开展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诚实、守信、仁爱、守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要建立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