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通江达海打造国际内陆港.docx
《西安通江达海打造国际内陆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通江达海打造国际内陆港.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安通江达海打造国际内陆港
西安-通江达海-打造国际内陆港
西安:
国际内陆港通江达海
节点城市系列调查(九)
目前,地处西安市东北部灞渭三角洲的西安国际港务区口岸服务功能已初步形成。
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公路码头三大支撑平台一起,使西安实现“港口后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无缝对接”的国际内陆港模式和内陆地区“通江达海”的物流国际化目标。
作为十三朝古都,“梦回长安”一直是西安挥之不去的情结。
汉唐时代,这里是沟通东西方文明丝绸之路的起点。
长安城内的西市是一个国际化的大市场,把全国的物资集中整合后通过商队发向西域,运往世界各地。
同时,西域也把其货品运到长安然后分散到全国。
古丝绸之路成就了长安城“中世纪国际贸易大港”、“古代国际物流枢纽城市”的历史地位。
如今,西安区位优势依然得天独厚。
西安是连接华北、华中、华东和西北、西南的交通枢纽站,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与内陆欠发达地区沟通的连接点。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向中亚、西亚及开放战略布局中,西安占据新亚欧大陆桥东联西进的中枢位置。
这种地域上强聚集和远辐射的核心优势,在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中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公路运输
2010年1-11月,西安公路运输客运量累计24425万人次。
实现货运31064万吨,累计增长11.1%。
以西安为中心,有9条国家高速在此交汇,6条国道干线通过,形成了贯通全省、辐射周边省市的高等级“米”字型辐射状干线公路系统。
作为陕西高速公路枢纽,西安占据着全省28个高速公路出省通道中的11个。
纵贯南北的榆康线陕西境内已全部贯通,横贯东西的潼宝线,西安向西,西宝段早已通车,并且开始进行改扩建工程,至陕甘界段正在建设;西安向东,西安至陕豫界已经通车,从西安出发1个半小时就可以抵达潼关,然后出省可前往洛阳、郑州方向。
至此,西安到太原、成都、银川、合肥、包头、兰州、郑州等8个周边相邻省份城市,跨省通道均已实现高速贯通。
西安前往北京、昆明、合肥、上海方向均有高速抵达。
西安至商州高速公路新通道已经获得国家批准建设,项目起自西安绕城田王立交,经蓝田北、玉山、灞源、板桥止于商州区东,全长117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00-120公里/小时,总投资137.3亿元,全线将于2012年建成通车。
西安-铜川-黄陵高速公路已于今年2月份开始动工。
预计10月份可实现西铜高速建成通车。
另外通达陕鄂界的西漫线和另一条通达陕甘界的西旬线正在建设中。
届时将建成通车里程400公里以上,总里程达到3800公里,实现省境内国家高速公路基本建成。
铁路运输
目前,西安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
据统计,2010年1-11
有贵重品、危险品、冷库等特种货物仓库。
机场当前拥有足够数量的平台车、托盘、叉车等设备,可及时保障各类飞机的装卸、搬运需要。
机场内拥有中外运、陕西大通、华岳、民航快递等三十多家物流企业。
在西安机场开展国际业务的航空公司有中国东方航空集团、西北(MU)、日本航空公司(JL)、韩国韩亚航空公司(OZ)、大韩航空公司(KE)、香港港龙航空公司(KA)、泰国曼谷航空公司(PG)等六家国内外航空公司,航线航班情况见表。
除表中航空公司外,西安机场正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积极磋商开通西安至欧美及大洋洲的直达航线。
货运场站
西安物流产业布局日趋完善。
针对西安作为东西部商品集散中枢的地位优势,结合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多为东进西运流向,以公路、铁路交通运输为主、航空交通运输为辅,按照西安城市总体规划布局要求,2010年基本实现了两个物流园区、7个物流中心、10个配送中心的建设布点。
其中,地处西安市东北部灞渭三角洲的西安国际港务区口岸服务功能已初步形成。
西安国际港务区地处西安市东北部灞渭三角洲,规划建设范围为44.6平方公里,是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北扩、东拓、西联”的前沿区域。
它与绕城高速公路和城市三环路相连,核心区距西安市新的行政中心5公里,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28公里,通往园区的西安绕城高速公路与京昆高速、连霍高速、陕沪高速、包茂高速等全国高速公路网紧密相连,形成“米”字形高速公路网络。
它以现有铁路、公路等运输手段为依托,以与沿海国际港口合作为基础,在内陆形成海陆联运的聚集地和结合点。
已与连云港、上海港、天津港、青岛港四个海港实现铁海联运,可以直接在西安报关。
国际港务区不仅具有普通物流园区的基本功能,还具有保税、仓储、海关、检验检疫、结汇银行、保险公司、船务市场及船运代理等国际港口所具有的多种功能。
与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西安公路码头三大支撑平台一起,助力西安实现“港口后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无缝对接”的国际内陆港模式和内陆地区“通江达海”的物流国际化目标。
作为西安物流园区的代表,贝斯特物流中心是目前西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物流中心,具备仓储、运输、信息管理、分拨配送、流通加工、包装分拣、集装箱拼装等第三方物流功能,现已建标准化仓库48000平方米并与海尔、康佳、新飞、九阳、西门子及康明斯集团等签订契约式一条龙的物流仓储配送管理的运作协议。
西安国际港务区与海路联运情况
运输里程
运输方式及时间
连云港
1081公里
火车运输时间3—4天
汽车运输1—2天
上海港
1509公里
火车运输时间4—5天
汽车运输2—3天
天津港
1301公里
五定班列一周一班
运输时间3—4天
青岛港
1570公里
五定班列一周两班
运输时间4—5天
货源情况
西安是国家级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预计到2020年,市区人口达到到1000万人以上,主城区面积达到800平方公里,成为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以及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去年1-12月份西安八大支柱工业产值合计10908.80亿元累计增长33.7%。
其中能源化工工业5100.14亿元,累计增长34.3%。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快速发展,促使能源矿产物流需求的增长。
围绕机械设备产业链,西起西安市西郊,东至临潼形成机械设备产业集聚带。
到2010年,西安装备制造业已有2户年产值超过200亿元的企业,100-200亿元的企业4家,年产值在50—100亿元的企业6户,年产值在10—50亿元的企业有15户,并形成了一批年产值在1-10亿元的“小巨人”企业。
以陕汽、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西安标准工业公司、陕西建设机械公司、西安冶金机械公司、西安矿山机械厂等为代表的制造企业,主要产品为输变电成套设备、大型工业风机、工业缝纫机、空调压缩机,以及筑路、矿山、冶金行业专用的工程机械等。
去年1-12月份西安装备制造工业总额2607.01亿元,累计增长34.8%。
今年,1-2月份,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了46.7%。
装备业的快速增长,需要大件运输等专业物流业的支持。
西安利君制药、西安杨森制药等都是大家熟悉的药厂。
西安的制药业近年发展很快,去年1-12月份,西安医药制造业总额为229.22亿元,累计增长16.0%。
由此带来西安医药物流的长足发展。
另外,随着西部开发的持续深入,西安近年加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高科技产业迅速崛起。
随着中兴通讯投资60亿元建设中兴通讯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将实现产值180亿元,聚集2.6万名高端通讯行业人才和外包服务人才,此外,华为科技的入驻也对西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升级与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可以预见,西安的电子信息产品等高端物流需求将会增加。
货运车辆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西安目前大概有12.6万辆货车。
以牵引车和自卸车为主。
西安汽车市场主要有三桥西部汽车城、西安广汇汽车城、西安大明汽车城等。
这些汽车城大都驻有主要轿车品牌4S店和卡车品牌4S店。
重卡方面,国内主要卡车品牌如一汽解放、东风商用车、中国重汽、陕汽、欧曼、红岩及北奔等都在这里设有4S店。
轻卡方面,福田、江淮、江铃等主要品牌也聚集在这些卡车销售市场中。
具体而言,西安的中卡市场,解放J6、重汽A7、东风天龙、及陕汽德龙等品牌销量靠前。
江铃凯威、东风天锦、解放骏威、柳汽乘龙、庆铃FTR等中卡常见。
轻卡则以江铃凯锐、福田奥铃、江淮骏铃、及庆铃600P为主。
进口卡车主要有奔驰Actros、斯堪尼亚R系列、五十铃F系列、和曼TGA系列。
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
随着“十二五”道路运输业规划的出台,加之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开展,作为第三利润源的物流产业在西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西安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城市,物流业的发展程度已成为城市进步的重要象征之一。
分析西安物流企业具备的优势,首先,西安物流企业开始重视多功能服务。
在被调查企业中,重视并开展多功能服务的物流企业占71.43%,以运输、配送为主,仓储、包装等等增值服务。
其次,物流单据处理准确率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物流单据处理准确率在90%以上的占85.71%,其中98%以上的占14.29%。
再者大多数企业重视发展多种不同的客户群。
调查显示,企业客户群中机械行业占28.27%,电子行业占35.71%,其他行业占35.69%。
最后,多数物流企业注重业务网络投资。
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投资方向,扩张业务网络占85.71%,物流信息技术占50%,运输车辆50%。
从外部环境来说,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带给西安物流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作为世界性的大型博览会,将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的“五流”汇聚局面。
世园会的举办将促使传统物流进入综合化、集约化、协同化的现代物流发展阶段。
将给西安的物流企业带来新的商机。
尽管西安物流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发达国家和先进省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是技术装备落后和物流基础设施薄弱。
运力结构不合理,通讯、信息技术应用刚刚起步。
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差。
仓储、站场设施简陋,功能不全,搬运装卸技术落后、运输托盘化、集装箱化尚未形成。
不同交通方式之间、交通与仓储设施之间的配套性、兼容性较差。
二是物流企业数量庞大,但总体规模不大,服务范围窄。
全市大小运输企业近一万家,有一定运营能力的700多家。
工商局登记备案的1128家。
其中公路运输企业431家。
占38%。
缺乏担当龙头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
服务范围集中在运输和仓储领域,功能比较单一。
三是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偏低,物流专业人才匮乏。
缺乏具有现代物流理念和专业知识的策划、管理人才以及熟练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
难以保证现代化物流业高起点和高水平发展。
据调查,92.86%的物流企业急需物流专业人才。
所需的人才主要是综合性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管理、客户服务管理、运输管理及仓储管理。
四是缺失先进管理理念,客户服务意识淡薄。
在被调查企业中,不能满足客户临时需求的占42.86%;客户响应速度慢的占35.71%。
除了企业自身的缺陷,市场不规范也是制约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据调查,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中,政策法规体系欠完善占14.29%,市场环境不规范占71.43%,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欠发达占35.71%,物流需求不足占35.71%,物流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占42.86%。
此外,入世以来,外资物流企业以其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给当地物流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据调查,认为市场竞争格局变化的和市场竞争手段变化的各占64.29%,认为物流人才遭掠夺的占3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