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中考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17522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123 大小:16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中考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人教版语文中考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人教版语文中考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人教版语文中考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人教版语文中考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中考复习教案.docx

《人教版语文中考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中考复习教案.docx(1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中考复习教案.docx

人教版语文中考复习教案

语文中考复习教案

复习思路

一、复习目的

1、第一轮积累整理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

帮助学生过好知识点关,帮助学生熟悉文言文课文及与往年基础知识。

复习基本的问题知识,掌握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主要内容有:

字词积累、并举辨析、修辞手法、背诵默写、语言综合运用、名著阅读、文言文阅读、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写作素材积累等。

2、第二轮巩固提高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

通过综合训练,学生熟悉中考的各种题型,临阵不慌;提高学生审题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3、第三轮临阵模拟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

要针对前边复习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补缺补漏,专项强化训练;精选与福州市考题相近的试卷,进行模拟考试。

二、复习重难点

1、要认真研究课标和考试说明,根据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进行三轮有效复习。

2、要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动手整理归纳整理字词、古汉语语言现象、背诵默写、作文素材等复习资料。

3、加强现代文阅读答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技巧的指导。

4、强化现代文语段的训练,重在对语段的理解、感悟和表达能力。

5、重视开放型、评价型试题的训练,重在感悟、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

6、重视比较阅读。

7、重视中考临考作文训练有效化。

三、复习方法

(一)应该明确语文学科的特点

(1)语文是一门注重能力的学科,知识在语文学习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复习时应以能力训练为主;

(2)语文不属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不像理科那样直接、紧密,因此复习时不应以主要精力去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从而费时费力,加重学生的负担;

(3)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性的灌输作用并不大,应当以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为主。

语文学习主要在于积累和感悟。

总复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充实语言材料的积累,特别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名段、名句要真正落实;进一步提高理解、运用语言和初步鉴赏言语作品的能力。

(二)应当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

学习语文需要日常的积累,没有积累的语言是苍白的,没有积累的学习是徒劳的。

有了厚实的积累才能激活思维,能触类旁通。

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首先是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其次才是理解和运用。

学生积累的内容主要有:

1、字词积累,2、古诗文积累,(3)名言警句积累,(4)名著积累,(5)语文常识积累等。

学生在积累方面主要的问题是记忆不清晰、不完整,表现在试卷上,要么是写不出,要么是书写时添字、漏字、写错别字、笔画不清等等。

要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在复习时应强化如下四个环节:

1、领悟含义。

对背诵的诗文,要领悟其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要真正弄懂。

2、圈点强记。

对诗文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

3、边诵边写。

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写出上下句或句中的关键字,以防“口是手非”。

4、规范书写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异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为了提高识记效果,可采取如下措施:

1、分块切割,化整为零。

可将要求背诵的诗文或按朝代或按篇幅大小切割成若干块,然后规定自己几天完成一大块,这样化整为零,保证了识记的计划性。

2、定期检查,强化落实。

让学生自记、自测、自查,也可让他们互查,然后教师抽查。

(三)应当突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阅读写作能力的考查始终是中考语文试题中所占比重最大的部分。

因此在复习阶段,老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地对三年来的阅读写作实践进行感悟反思和理性思考,从中产生一些顿悟,明白一些阅读写作的道理,归纳出一些阅读写作的规律和技巧。

1、阅读训练的策略

(1)了解阅读的能级和层次。

根据阅读水平的不同,阅读可分为三个能级和层次。

各类体裁作品的阅读首先都是以理解为目的的,在理解阅读的基础之上发展为鉴赏性阅读、创造性阅读。

这就是阅读能力层级。

我们在复习时,要从这三个层面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2)明确阅读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虽然学生每天都在阅读,但未必都清楚有关阅读的一些程序性知识,所以在复习时,让学生了解一点有关阅读的程序性知识还是有必要的。

有的人将阅读的程序步骤概括为:

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筛选信息→代入问题→确定范围→前后推敲→磨练语言→得出答案。

(3)在阅读训练中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五个“准确”。

即准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准确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和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确理解文章主旨和思路,准确领会文章的写法和特点。

(4)提供一定量的阅读材料,进行必要的训练。

阅读经验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阅读步骤的具体操作质量往往依赖于正确有效的阅读经验。

而阅读经验的形成确实要有一定数量的阅读和有质量的思考。

一定的阅读量可以培养起较好的语感;而经常性的思考可以锻炼思维,激发潜能。

同时在一定量的阅读训练中可以通过对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的反复比较思考,纠正自己的思路偏差,修整完善自己的思维。

阅读材料要精选,试题要有思维含量,不要追求做得多,每做一题要让学生展开讨论,总结做题思路和方法。

2、写作训练策略

(1)写作是表达能力的综合运用,就其能力层级而言应该属于“创造”。

文章一旦被写出来,不论其水平高低,只要不是抄袭,都可以看作是同学们的一种创作。

因此,在复习阶段的任何程式化、格式化的训练都有悖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但是文章是有体裁的,虽然没有人是按照教科书上的几“要素”来写文章的,可是在必须打好写作基础的初中阶段,应当能写出符合要求的记叙文和简单的议论文、说明文。

所以我们主张在强调可用多种文体写作的大环境下,仍要重视培养自己的文体感,要强化对表达方式的训练。

(2)写作不是个纯技巧、纯技术性的操作,写作能力的考查首先是对观察力、想象力的考查,因此,写作训练的基础是观察力和想象力的训练。

在复习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生活环境、周围事物的敏锐的感知能力和广泛的兴趣爱好,要求学生做好素材笔记,就学校、家庭、社会以及自身新近发生的事件,新近产生的感悟,及时记载下来,以便到考场上有比较充分的选材余地,同时也使自己的作文洋溢着真情实感。

(3)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因为考场作文是以理解为前提的。

要善于理解分析作文试题中的提示、要求(有的还有材料)的内容,并筛选出有用的信息,为写作服务。

可让学生把近期的作文收集整理,深入分析自己在审题方面得与失的,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或挑选一些好的习作和考场作文,研究一下它们的作者是怎样把握题意,怎样开拓思路,怎样精选材料,怎样构思谋篇的,在语言运用上又有哪些特色;了解优秀作文都怎样做到题目新颖、想象奇特、构思巧妙、材料新鲜、细节鲜活、情感独特的。

(4)还须要求学生经常浏览报刊杂志,搜集新鲜的写作素材。

使考场作文有鲜活的时代气息。

(四)应该着眼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1)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

学习语文,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

基本的语言知识,主要不是指概念性知识,而是指方法性、规律性的知识,即从语言实践中归纳出来,又用来指导语言操作的实用性知识。

包括怎样辨识汉字读音的正误,怎样辨识错别字,怎样辨析和修改病句,怎样仿句,怎样做到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怎样根据表达需要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等。

(2)基本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不是靠总复习训练形成的,而是长期语言实践与积累的结果。

只有从培养语言基本素养入手,基本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才会达到应有水平。

总复习训练的任务则是在平时的实践、积累的基础上,总结规律,归纳方法,提高基本语言知识运用水平。

基本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的核心是正确使用词语和句子,而所谓的正确使用,除了正确选择词语和句子,主要指的是恰当搭配与组合。

因此,总复习训练中要下气力训练词语与词语、词语与句子、句子与句子的搭配组合能力。

可让学生把自己所做的题目进行交流,从中发现问题,然后修改重写,如此反复多次,形成基本技能。

(五)应当针对不同情况采不同的复习方法

复习效果好不好与采用的复习策略是否妥当大有关系。

一般应注意在不同班级,复习策略要有所不同。

如比较活跃的班级,要适当多做思考难度大一些的练习,防止学生学习浮夸;在比较沉闷的班级,则要多开展一些竞赛活动,让学生能积极投入复习。

另外,不管在哪个班级,都不要一味的重复讲述课文,知识复习不宜偏重理论概括,更不应当盲目大量地演练题目或以考试代复习。

而应该做到:

(1)全面把握,分清主次,在教读课和名家名作上精雕细刻;

(2)抓好积累,着眼运用,在运用语言上动脑筋、下功夫。

不在名词术语上纠缠。

(3)从补缺入手,注重训练。

寻找学生知识或能力的不足和疏漏,及时给以弥补,进行必要训练。

训练应做到有序、有层次、有梯度、有针对性。

(4)针对不同学生,给以不同指导。

课文要点指导复习

一、新课标要求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点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究疑难问题。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二、考纲要求

注重考查名篇的语文知识。

三、复习资料

1、印发课文复习要点材料。

2、印发课文复习检测题。

3、《市纲》中相关训练题。

四、复习要点

《七年级上册复习指导》

(一)总体复习构想

以教材为范例,进行读与写的链接复习,重点在:

1、象征、对比、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等手法的运用;

2、主题的多角度理解;

3、多种文体特征的把握;

4、精美、准确的语言品味;

5、“善待生命”、“亲情”、“热爱大自然”等话题作文的训练。

(二)第1—2单元复习要点:

(以“善待生命”为中心统领各篇)

A、提炼主题:

1、拓宽生命的宽度,让生命更有意义;2、热爱生命、感谢生命,讴歌生命的伟大,不轻言放弃;3、努力奋斗,为生命注入活力,使生命更加精彩;4、承担生命的责任,让梦想飞翔,自我塑造,自我释放。

B、掌握写法:

1、象征、对比、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1、4、7课)

2、借景抒情的写法,以小见大的写法(2、4课)

3、同一题材不同写法,不同立意;或同一主题,不同写法的启示。

(A、理性思考,3课;B、形象描绘,1、4课)

C、主题的多角度解读和叙议结合(2、7课)

(三)第3—4单元复习要点:

(以“热爱大自然”或“四季之歌”为中心)

1、写景抒情的方法:

角度、层次、手法

融情于景的三种方法:

A、主观色彩——词语的感情色彩;B、画面色彩——景物特征;C、人的感受——顺应景物特征。

2、词语的含义、作用的品味、揣摩(运用生动、形象、准确的语言写出景物的灵性,融入作者的情感,体现景物的特征。

3、把握相关科技知识及事物特征

4、文章的条理、顺序

(四)第5单元的复习要点:

(以“亲情”为中心)

1、与众不同的选材角度(反向思维,以小见大)

2、感人的细节描写的作用(烘托)

3、独特的议论式内心独白

4、借助矛盾冲突显示人物性格或情感

5、常见的塑造人物的方法

(五)第6单元复习要点:

童话、寓言、神话等多种文体特征

《七年级下册复习指导》

(一)关联词语的作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习题

(二)

照应分重复强调的照应和暗示伏笔的照应。

1一种可能是点评句子时用;②另一种可能是做选择题。

(二)记叙文或小说中的照应(或呼应)《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后习题

(一)

1考术语(手法);②要求找到相照应的内容。

(三)小说的主人公可以不止一个,《最后一课》课后习题

(二)

(四)刻画人物形象主要通过对人物进行(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最后一课》习题

(二)

(五)对比手法的作用,《邓稼先》课后习题

(一)

(2)

1知道术语(写作手法)②在文中的作用(更突出,更能表现……)

(六)不同句式的(整句、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的不同表达效果。

1句式整齐,往往造成一股气势,好念,让读者印象深刻

2长句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

3短句显得活泼,节奏快,如《安塞腰鼓》

4长短句交错使用,形成一种交错美

(七)过渡手法(承上启下),如《闻一多的说和做》

(八)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如《社戏》课后习题

(二)

1了解此手法;②在文中的作用(以景衬情),融情于景

(九)以动写静的表现手法,如《社戏》课后习题三

(2)

(十)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

①排比,增强句势,加深感情;②反复,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情感

(十一)理解将浓郁的感情融注到对客观事物的状写之中的语言特点。

如《珍珠鸟》课后习题二,融情于物。

《八年级上册复习指导》

(一)第一单元复习要点:

1、了解小说的三要素

2、对人物形象的刻画

a《芦花荡》:

通过言行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

b《蜡烛》:

通过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3、景物描写对推动情节、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

a《芦花荡》b《蜡烛》

(二)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1、先抑后扬法:

欲褒先贬,使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

这种先抑低后扬起的写法就叫先抑后扬。

《阿长与山海经》

2、详略得当,突出中心:

《阿长与山海经》课后练习一

3、细节描写:

《背影》课后练习一1

4、语言朴实无华且蕴含深情:

《背影》课后练习三

(三)第三、四单元复习要点:

1、说明文的知识要点

2、指出说明对象及其特点例如《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

历史悠久、分布很广、大小不一、形式多样。

3、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a《中国石拱桥》b《苏州园林》课后练习三c《大自然的语言》d《奇妙的克隆》

e《生物入侵者》课后练习二

4、说明顺序

a时间顺序:

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多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b空间顺序:

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故宫博物院》课后练习一

c逻辑顺序:

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的内在联系,如《生物入侵者》课后练习一

5、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a修饰、限制性语言:

用删除法,去掉有什么不好?

答题模式:

不能删去,该词说明了什么,如删去有什么不好。

b同义词的选择:

用置换法,换了有什么不好?

辨别同义词的细微差别,如词义、搭配、范围、感情色彩等方面。

例如《中国石拱桥》课后练习二

6、说明中融入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苏州园林》

《八年级下册复习指导》

第一单元(以人生轨迹为专题)记叙文

1、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如《藤野先生》、《我的母亲》P20一、1

2、人物描写的方法:

①抓住人物特征;②突出人物性格;③细节描写

3、记叙文语言的分寸感P20二

4、文章的线索,如《我的第一本书》

5、人物外貌描写P36三《列夫·托尔斯泰》:

①抓住关键,特征鲜明;②符合人物性格,形神兼备

第二单元(以心灵之声为专题)散文诗

1、象征手法的运用:

借助某一具体事物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概念、思想和感情(被象征体)。

2、联想与想象,如《短文两篇》

①联想,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思维活动;②想象,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感性形象的思维活动。

第三单元(以关爱自然为专题)科学文艺

1、反问的作用:

加强语气,印象深刻P89三

2、拟人手法的运用,生动有趣,表达喜爱之情,如《大雁归来》

第四单元(以民风民俗为专题)记叙文

(一)多角度、多手法描写事物(人物、环境、场面),如《云南的歌会》的三个情景

(二)语言的艺术:

①口语,亲切幽默,平淡朴实,如《吆喝》;②书面语

(三)细节描写:

如《春酒》中“早已偷偷地把手指头……八宝酒。

(四)夸张的作用,如《俗世奇人》P161二

(1)

《九年级上册复习指导》

(一)诗(第一单元,结合附录《怎样读诗》)

1、掌握借景抒情、象征、拟人的表现手法;

2、运用联想、想象,体味诗的意境;

3、积累关于雪、雪等歌颂大自然的诗句。

可以结合以往的诗比较、总结、体味,可以做一些仿写。

(二)散文(第二单元)

1、结合“演讲与书信”,体味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

2、领悟含义深刻的格言警句,结合自身体验,谈看法。

(三)小说(第三、五单元)

1、环境描写的作用(9、10、11课)要与之前小说的环境描写联系起来复习,巩固。

A、渲染气氛;B、烘托心情;C、交代时令、背景;D、间接刻画人物形象

2、情节的概括、人物形象的刻画(尤其是心理描写9、10课)

3、小说的主人公的明确及其他人物在文中的作用(11课)

4、对比产生的讽刺效果(19课)

5、第五单元的几部名著相关的文学常识

(四)议论文

1、论点的提出方式及表述

2、文章的开头几种形式:

A、故事;B、自然现象;C、社会现象;D、名言警句;E、开门见山;F、抒情议论。

3、论证方法,尤其注意举例论证中的例子的概括

4、观点与材料要一致(P115二练习,13、14课作为范文讲解)

5、议论文的结构

6、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立论、驳论的区别联系(14、16课与《不求甚解》)

7、准确严密、生动的语言(设问句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P109三)

(五)本期作文话题:

读书、青春随想、微笑面对生活(可以作为议论文的写作)

《九年级下册复习指导》

第一单元学习中外诗歌,主要学习自由体诗。

抓住诗中饱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深入领会诗歌的情感内涵与思想意蕴。

第二单元学习小说。

本单元围绕“人物画廊”这一专题,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抓住小说的主要因素──人物,了解小说的主要特点,深入体会小说的思想和艺术魅力。

第三单元学习散文。

本单元侧重学习哲理性散文。

这类散文,除了具备一般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以外,还有一些自己独特的特点。

如在具体细腻的描写之外,一般都隐含着某种深刻的理念,如《谈生命》和《人生》。

有的则借助对环境和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如《地下森林断想》。

学习时要学会抓住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丰富内涵。

第四单元学习戏剧和影视文学。

学习时要注意抓住每篇作品的艺术特点,重点把握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注意剧本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怎样以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

对于电影文学,则要注意体会其生动的画面感。

第五、六单元是浅易的文言文。

其中既有诸子散文,也有先秦时期的一些叙事散文,还有《诗经》中的两首名篇,。

常用文言词语、句式是学习的重点。

本册推荐的名著有《格列佛游记》。

本册书将有关的语法知识放在了补白中,一共五项,分别是:

句子的结构要完整,表达要合事理,句子成分搭配要得当,语序要合理,使用句式要单一,其核心内容是“如何修改病句”。

附录是两篇如何进行文学欣赏的指导性文章,一篇是“谈谈散文”,一篇是“谈谈戏剧文学”。

这两篇文章讲述了散文与戏剧文学的不同特点,谈到如何进行文学欣赏的问题。

(书P232--P240)

第一单元

1、抽象的情感寄寓在具体形象上,应懂得理解二者的关系和仿写(书P5)

2、爱国,思乡的诗句积累

3、“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主题的作文准备

第二单元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区别,以及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书P27二1,三1、2,P43一)

2、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3、体会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书P27一,二2)

4、体会小说的语言特色,学会就语言特色进行点评(书P43二)

5、体会小说运用的对比、细节描写和讽刺艺术的手法及其作用

6、结合小说写作背景和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情感以及小说主题。

(书P51一)

7、写人记叙文的作文准备。

第三单元

1、了解散文的特点。

(书P232--P236)

2、抓住关键词和语句特点体会语句的深层含义。

(书P71一,P77二,P86二)

3、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作用。

(书P86二1)

4、体会寓哲理于形象中的比喻这个写作特色。

5、“生命”主题的作文准备。

第四单元

1、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

(书P237--P240)

2、体会戏剧冲突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书P127)

3、个性化语言、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体现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4、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区别,以及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5、“音乐”主题的作文准备。

《基本文体知识识记》

(一)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常见的表现手法:

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

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

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   

两大说明方式:

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

(六)说明文语言特征:

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

(七)记叙的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八)散文的分类:

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九)散文的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十)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

(十一)小说的结构: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十二)描写的方法:

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

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三)议论文分类:

立论、驳论

(十四)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

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2、论据:

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3、论证:

解决“怎样来证明”

(十五)议论文结构

1、引论:

提出问题2、本论:

分析问题3、结论:

解决问题

(十六)论据类型:

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十七)常见论证方法:

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

摆事实、讲道理

2、常用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

(十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十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二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二十一)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文言文阅读复习

一、新课标要求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够理解和辨析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初步理解文言文中的通假字现象、古今异义、词性活用现象,初步懂得古汉语单音节词与现代双音节词的联系,能识别一些常用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理解和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能够根据不同语境加以辨析。

二、考纲要求

1、顺畅地朗读、句中语意停顿正确。

2、理解文中字词的含义。

3、理解并翻译课文的句子。

4、理解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