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爱好者论坛第二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1633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37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评爱好者论坛第二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环评爱好者论坛第二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环评爱好者论坛第二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环评爱好者论坛第二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环评爱好者论坛第二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评爱好者论坛第二章.docx

《环评爱好者论坛第二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评爱好者论坛第二章.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评爱好者论坛第二章.docx

环评爱好者论坛第二章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二章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熟悉自然环境现状调查的基奉内容和要求.

1.自然环境调查时,如若建设项目规模较小且与地质条件无关时,地质现状可(不叙述)。

A.简略叙述B.不叙述C.概略叙述D.详细叙述

2.自然环境调查时,当地形地貌与建设项目密切相关时,除应比较详细地叙述地形地貌全部或部分内容外,还应附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

A.区位图B.地理位置图C.土地利用现状图D.地形图

3.自然环境调查时,地理位置的调查应包括建设项目所处的经、纬度,行政区位置和交通位置,并附()。

A.地质现状图B.平面图C.城市总体规划图D.地形图

4.自然环境调查时,如果建设项目不进行地面水环境的()影响评价时,可根据现有资料选择地面水部分或全部内容,概要说明地面水状况。

A.全面B.多项C.整体D.单项

5.当需要进行土壤环境影响评价时,除要比较详细地叙述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土壤的肥力与使用情况等内容外,还应根据需要选择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土壤一次、二次污染状况,水土流失的原因、特点、面积、元素及流失量等,同时要附(土壤分布图)。

A.土壤分布图B.植被分布图C.水土流失分布图D.土壤粒径分布图

·了解社会经济环境状况调查的基夺内容和要求.

6.当进行农业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时,调查的内容包括可耕地面积,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构成及产量,农业总产值以及土地利用现状;若建设项目需进行土壤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则应附()。

A.土壤分布图B.植被分布图C.农业区划图D.土地利用图

7.“珍贵”景观一般指具有珍贵价值必须保护的特定的()。

A.地理区域B.地理现象

C.地理区域或现象D.自然保护区、疗养院、温泉

·掌握大气污粢源调查与分析方法。

8.对于新建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的方法有:

()。

A.现场实测、类比法和经验估计法B.物料衡算法

C.类比调查、物料衡算法和设计资料D.现场调查和实测法

9.针对一些无法实测的大气污染源,对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物料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是()。

A.类比法B.物料衡算法C.经验估计法D.现场调查

▲某厂有一台链条炉(烟气中的烟尘占灰分量的80%),装有湿式除尘器,除尘效率为80%,用煤量为1.8t/h,煤的灰分含量为25%,含硫率2%。

10.该锅炉SO2的排放量是:

()。

A.32000mg/sB.16000mg/sC.40000mg/sD.64000mg/s

11.该锅炉烟尘的排放量是:

()。

A.209/sB.20kg/hC.30kg/sD.25kg/s

12.对于评价范围内的在建和未建项目的大气污染源调查,可用()确定。

A.物料衡算B.类比调查

C.已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资料D.设计资料

13.对于现有项目和改、扩建项目的现状大气污染源调查,可用()确定。

A.类比调查B.物料衡算C.设计资料D.实际监测

14.对于分期实施的工程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可利用前期工程最近()的验收监测资料、年度例行监测资料或进行实测。

A.1年内B.2年内C.3年内D.5年内

15.2008年,某企业15m高排气筒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3.50kg/h,受条件所限排气筒高度仅达到7.5m,则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

外推法

A.3.50kg/nB.1.75kg/hC.0.88kg/hD.0.44kg/h

当某排气筒的高度大于或小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列出的最大或最小值时,以外推法计算其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列排气筒高度的最低值时,计算公式为:

Q=Qc(h/hc)2

式中,Q——某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Qc——表列排气筒最低高度对应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h——某排气筒的高度;

hc——表列排气筒的最低高度。

表列是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的表1、表2。

所有污染物排气筒最低高度是15m,因此,上述公式适用。

本题:

Q=3.50×(7.5/15)2=0.875≈0.88(kg/h)

同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还规定:

若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m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法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

因此,本题排放速率应为0.44(kg/h)。

16.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某企业l00m高排气筒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170kg/h,受各种因素影响,该企业实建排气筒高度达到200m,则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

A.340kg/hB.170kg/hC.680kg/hD.255kg/h

16.C【解析】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所列的排气筒的最高高度为100m。

某排气筒高度高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列排气筒高度的最高值,用外推法计算其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按下式计算:

Q=Qb(h/hb)2

式中,Q——某排气筒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Qb——表列排气筒最高高度对应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h——某排气筒的高度;

hb——表列排气筒的最高高度。

本题:

Q=170×(200/100)2=680(kg/h)

注意:

本题无需按外推法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

17.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某企业100m高排气筒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170kg/h,但是,在距该企业100m处有一栋建筑物有105m,则该企业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

排气筒高度应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的建筑5m以上,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应按其高度对应的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50%执行。

A.170kg/hB.340kg/hC.85kg/hD.200kg/h

18.按规定,某企业100m高排气筒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170kg/h,90m高排气筒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130kg/h。

该企业排气筒实建95m,则该企业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

内插法计算

某排气筒高度处于两高度之间,用内插法计算其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按下式计算:

Q=Qa+(Qa+1-Qa)(h-ha)/(ha+1-ha)

式中,Q——某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Qa——比某气筒低的表列限值中的最大值;

Qa+1——比某排气筒高的表列限值中的最小值;

h——某排气筒的几何高度;

ha——比某排气筒低的表列高度中的最大值;

ha+1——比某排气筒高的表列高度中的最小值。

A.130kg/hB.170kg/hC.150kg/hD.165kg/h

·掌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点方法。

19.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的现状监测布点原则是在评价区内按()布点。

A.环境功能区法B.平行线法

C.同心圆法D.极坐标布点法

20.大气环境各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布点方法是()。

A.同心圆法B.环境功能区法

C.极坐标布点法D.不同等级方法不一样

21.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时,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为轴向,取()为0°,至少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

A.主导风向,下风向B.主导风向,上风向

C.东西向,下风向D.东西向,上风向

22.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时,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

A.0°、45°、90°、135°、180°、225°、270°、315°

B.0°、180°

C.0°、90°、180°、270°

D.0°、45°、135°、225°、315°

23.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时,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

A.0°、45°、90°、135°、225°、270°、315°

B.0°、180°

C.0°、27°。

D.0°、45°、225°、270°

24.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时,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方向上各设置l个监测点,并且在下风向加密布点。

A.0°、90°、225°、315°

B.0°、45°、90°、135°、180°、225°、270°、315°

C.0°、35°、70°、105°、140°、175°、210°、245°、280°、315°

D.0°、45°、135°、225°、315°

25.对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监测点数()个。

A.≥6B.≥10C.≥8D.>10

26.对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监测点数()个。

A.≥4B.≥8C.≥10D.≥6

27.对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无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没有近3年的监测资料,监测点数应()。

A.不再安排现状监测B.布置1个点进行监测

C.布置2~4个点进行监测D.布置2个点进行监测

28.大气环境监测点周围空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的高度夹角()。

A.小于300B.小于450C.小于60。

D.小于750

·掌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分析方法。

29.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统计分析,应以()给出各监测点大气污染物的不同取值时间的浓度变化范围,计算出各取值时间最大浓度值占相应标准浓度限值的百分比和超标率。

A.图的方式B.柱状图的方式

C.列表的方式D.分布图的方式

30.若进行为期一年的二氧化硫环境质量监测,每天测12h,每小时采样时间45min以上,每月测12天。

在环评中这些资料可用于统计分析二氧化硫的

()。

主要考查监测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二氧化硫的日均值需18h采样时间,年均值需144个日均值。

本题日平均浓度无法统计分析,也无法知道年均值。

“季平均浓度”在标准中没有此值的统计。

A.1h平均浓度B.日平均浓度C.季平均浓度D.年平均浓度

·了解补充地面气象观测要求.

31.一级评价的补充地面气象观测应进行为期()的连续观测。

A.3个月B.6个月C.10个月D.一年

32.二级评价的补充地面气象观测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季节进行连续观测,观测期限应在()以上。

A.2个月B.4个月C.6个月D.8个月

·掌握常规气象资料(温度、风速、风向玫瑰、主导风向)的分析内容与应用.

33.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向指风的来向,用()个方位表示。

A.8B.16C.10D.24

34.风频表征()受污染的几率。

A.上风向B.主导风向C.下风向D.次主导风向

35.影响大气扩散能力的主要热力因子是(温度层结和大气稳定度)。

A.风和大气稳定度B.温度层结和湍流

C.风和湍流D.温度层结和大气稳定度

36.吹某一方向的风的次数,占总的观测统计次数的百分比,称为该风向的()。

A.风频B.风玫瑰图C.风场D.联合频率

37.大气湍流是指气流在三维空间内随空间位置和时间的()涨落。

A.有规则B.不规则C.水平方向不规则D.垂直方向不规则

38.影响大气扩散能力的主要动力因子是(风和湍流)。

A.风和大气稳定度B.温度层结和大气稳定度

C.风和湍流D.温度层结和湍流

39.下列关于山谷风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山谷风是发生在山区的山风和谷风的总称

B.白天风从山谷近地面吹向山坡,晚上风从山坡近地面吹向山谷

C.晚上风从山谷近地面吹向山坡,白天风从山坡近地面吹向山谷

D.山谷风是由于山坡和山谷受热不均而产生的

40.下列关于城市热岛环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热岛环流是由于城乡湿度差异形成的局地风

B.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城市,高空则相反

C.白天风从城市近地面吹向郊区,晚上风从郊区近地面吹向城市

D.市区的污染物通过近地面吹向郊区

41.在风玫瑰图中出现C=34%,其表达的意思是()。

C代表静风频率

A.主导风频率为34%B.静风频率为34%

c.小风频率为34%D.静风联合频率为34%

42.下列哪个风玫瑰图能准确反映统计资料的数据?

(b)

风向

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频率/%

5.17

6.67

3.67

3.33

8.33

19.50

7.67

6.00

风向

S

SSW

SW

WSW

W

WNW

NW

NNW

频率/%

4.50

5.17

2.83

2.50

2.33

6.17

6.00

8.83

43.风向玫瑰图中的C代表风速()。

A.0m/sB.<0.5m/sC.≤0.5m/sD.0~1.0m/s

44.风廓线是指()。

A.风速随时间的变化B.风速随温度的变化

C.风速随高度的变化D.风速随湿度的变化

45.温廓线是反映()。

A.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影响热力湍流扩散的能力

B.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影响动力湍流扩散的能力

C.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影响热力水平扩散的能力

D.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影响动力水平扩散的能力

46.所谓逆温是指气温随海拔高度()的现象。

A.减少B.不变C.增加D.不变或减少

47.下列关于海陆风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海陆风是由于海陆热量反应差异造成的B.白天下层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C.夜间上层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D.夜间下层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

48.风向玫瑰图应同时附当地气象台站()以上气候统计资料的统计结果。

A.10年B.15年C.20年D.30年

49.主导风向指()。

A.风频最大的风向B.风频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

C.风频最小的风向D.风速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

50.主导风向指风频最大的风向角的范围,风向角范围一般为()的夹角。

A.15°~35°B.35°~4°

C.17.5°~35°D.连续45°左右

51.下图的主导风向是()。

A.ESEB.SSEC.SED.不能确定

主导风向的确定应该按主导风向角风频之和应大于等于30%,从图中不能确定SSE风频的数值。

52.某区域主导风向角风频之和应()才可视为有明显主导风向。

A.≥30%B.≥40%C.≥45%D.≥60%

53.某地年均风玫瑰图,有一风向角为292.5°,其具体的风向是()。

风向角可以用方位表示,也可以用0~360度来表示。

如果用度数表示,以北方向为0°,顺时针方向依次排列。

A.NNEB.ESEC.NNWD.WNW

54.非点源(面源)调查基本上采用()的方法。

A.实测B.搜集资料C.引用历史数据D.委托监测

55.()能代表建设项目将来排水的水质特征。

需要调查的水质因子有两类:

一类是常规水质因子,它能反映受纳水体的水质一般状况;另一类是特殊水质因子,它能代表建设项目排水的水质特征。

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调查一些补充项目

A.常规水质因子B.特殊水质因子

C.底质因子D.其他方面因子

·掌握不同水体环境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56.一般情况,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在()进行,必要时,其他时期可进行补充调查。

A.丰水期B.平水期C.枯水期D.冰封期

57.与水质调查同步进行的水文测量,原则上只在()进行。

A.二个时期内B.一个时期内C.丰水期D.平水期

·熟悉河流、湖泊常用环境水文特征及常用参数的调查方法.

58.水文测量的测点一般应()水质调查的取样位置(或断面)。

A.少于B.等于或少于C.等于或多于D.多于

59.对于河流二级评价,一般情况下应调查()。

A.丰水期、枯水期和平水期B.平水期和枯水期

C.丰水期和枯水期D.枯水期

·了解河口、近海水体的基本环境水动力学特征及相应的调查方法.

60.产生河流紊动混合的主要因素是()。

A.风力B.温度差异C.密度差异D.水力坡度

61.径流系数是指()。

A.某一时段内径流深与相应降雨深的比值

B.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

C.径流总量平铺在全流域面积上的水层厚度

D.在T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总水量

62.下列哪个公式是径流模数的计算公式?

(M=1000Q/F)

63.公式V=C,Q=V·A是下列()水体的方程式。

A.感潮河流B.非感潮,恒定均匀河流

c.非感潮,非恒定均匀河流D.人工水库

64.河口与一般河流最显著的区别是()。

A.河口的河宽较大B.河口的流速较慢

C.河口受到潮汐的影响D.河口的流量较小

65.陆架浅水区是指位于大陆架上水深()以下,海底坡度不大的沿岸海域,是大洋与大陆之间的连接部。

A.100mB.150mC.50mD.200m

66.通过湖泊、水库水替换的次数指标a和卢经验性标准来判别水温是否分层,当()时,一般情况可认为湖泊、水库为稳定分层型。

A.α<10,β<20B.α<10C.α<20,β<10D.β>0

67.对于非感潮河道,且在(),河道均匀,流动可视为恒定均匀流。

A.丰水期B.丰水期或平水期C.平水期或枯水期D.枯水期

68.一般容积大、水深深的湖泊,通常水温的垂向分布有三个层次,上层、中间层(温跃层)和下层,其中溶解氧浓度最高的是()。

A.上层B.中间层C.下层D.三层溶解氧浓度均接近

69.河口与一般河流相比,最显著的区别是()。

A.是大洋与大陆之间的连接部B.受潮汐影响大

C.有比较明确的形态D.容量大,不易受外界影响

·熟悉单项水质参数法在水质现状评价中的应用。

70.水质评价方法通常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法,推荐采用()。

A.算术平均法B.幂指数法C.加权平均法D.标准指数法

71.气温为23℃时,某河段溶解氧浓度为4.5mg/L,已知该河段属于Ⅱ体溶解氧标准为≥6mg/L)当DOj

A.0.75B.1.33C.1.58D.3.25

72.气温为23℃时,某河段溶解氧浓度为6.5mg/L,已知该河段属于Ⅲ体溶解氧标准为≥5.0mg/L)当DOj≥DOsSdoj=∣DOf-DOj∣/DOf-DOs

A.0.58B.0.77C.1.25D.3.1

73.某水样pH为13,如采用单项指数法评价,其指数为()。

当PHj>7.0Sph,j=(PHj-7.0)/(PHsu-7.0)

pH标准指数计算分两种情况,测值大于7及测值小于等于7,两种情况的计算公式不同,任何水体pH的限值都是6~9,要记住

A.1.86B.3.00C.3.50D.2.25

74.某水样pH为6.5,如采用单项指数法评价,其指数为()。

当PHj≤7.0Sph,j=(7.0-PHj)/(7.0-PHsd)

A.0.5B.0.93C.0.2D.1.08

75.某水域经几次监测CODCr的浓度为:

16.9mg/L、19.8mg/L、17.9mg/L、21.5mg/L、14.2mg/L,用内梅罗法计算CODCr的统计浓度值是()mg/L.

A.18.1B.21.5C.19.9D.19.4

5个样本的平均值是18.06mg/L,实测极值是21.5mg/L,则:

76.某水域经5次监测溶解氧的浓度为:

5.6mg/L、6.1mg/L、4.5mg/L、4.8mg/L、5.8mg/L,用内梅罗法计算溶解氧的统计浓度值是()mg/L。

计算同上

A.5.36B.4.95C.5.12D.5.74

77.某Ⅲ类水BOD5实测浓度代表值是4mg/L,Ⅲ类水域的标准值是4mg/L,该水质因子是否达标?

()

出此题的目的是水环境现状评价和大气环境现状评价在用标准指数法时,判断是否达标有所不同,注意区别。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在评价大气环境影响时,Ii≥1为超标,否则为未超标。

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在地面水环境现状评价时,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1,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水质因子的标准指数≤1时,表明该水质因子在评价水体中的浓度符合水域功能及水环境质量标准。

A.达标B.不达标C.不一定D.条件不足

·熟悉描述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的基夺内容和常用参数.

78.通常,用来反映岩土透水性能的指标是()。

A.渗流速度B.渗透系数C.有效孔隙度D.水力梯度

常用的水文地质参数有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渗流系数等。

孔隙度是指多孔体中所有孔隙的体积与总体积之比。

有效孔隙度:

由于并非所有的孔隙都相互连通,故把连通的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称为有效孔隙度。

“渗透系数”是反映岩土透水性能的重要指标,其值越大,说明地下水渗透越强,反之,越弱。

“渗透系数”的单位是m/d。

该概念来自地下水运动的基本定律一达西定律。

1857年法国工程师达西(H.Darcy)对均质砂土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得出了层流条件下的渗透规律:

水在土中的渗透速度与试样两端面间的水头损失成正比,而与渗径长度成反比,即

v=ki

式中:

v——渗流速度,m/d;

k——渗透系数,m/d;

i——水力坡度,无量纲。

水力坡度为沿水流方向单位渗透路径长度上的水头差。

渗透系数只能通过试验直接测定。

影响渗透系数的原因:

土粒大小和级配,土的孔隙比,水的动力黏滞系数,封闭气体含量。

79.渗透系数的单位是()。

【解析】通常地表水的流速都以“m/s”来度量,而地下水由于渗流速度缓慢,其渗流速度常用“m/d”来度量,因为地下水的渗流速度常为每天零点几米至几十米。

A.无量纲B.m/sC.m/dD.m2/d

80.饱水岩石在重力作用下释出的水的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称()。

A.持水度B.给水度C.容水度D.孔隙度

持水度:

饱水岩石在重力作用下释水时,一部分水从空隙中流出,另一部分水以结合水、触点毛细水的形式保持于空隙中。

持水度是指受重力影响释水后岩石仍能保持的水的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容水度:

岩石中所能容纳的最大的水的体积与溶水岩石体积之比,以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81.为了说明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情况,通常用()来度量。

入渗系数是指一年内降水入渗值与年降水量的比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