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医学教育思考3篇.docx
《医学生医学教育思考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生医学教育思考3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生医学教育思考3篇
医学生医学教育思考(3篇)
第一篇:
医学教育下医学生医学教育思考
1原因分析
1.1宏观因素教育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改革步伐缓慢、经济发展区域失衡、文化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我国医学院校人文医学教育的发展。
1.1.1医学教育定位及培养目标偏离,人文医学教育制度不健全目前对医学生的培养往往只重视医疗技术方面,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
对医学教育的定位不明确,将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医学教育混为一谈,认为加强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也就是开设一些基础性课程,如文史哲、艺术欣赏等,完全背离我国医学教育的实质。
1.1.2我国教育重理轻文,人文医学教育未得到重视长期以来,重理轻文成为医学教育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这样虽然培养了医学生的理解、概括、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但忽视了开发医学生的意志、兴趣、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
现阶段的医务工作者,既要有过硬的医学技术,又要有一定的人文素养。
1.2微观因素医学院校人文医学教育的发展,有赖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和谐发展,同时也离不开本身的教育观念、体制、经费投入、师资力量、学生自身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1.2.1教育观念体制落后调查研究显示,53.03%的学校其人文医学教育的阻力主要是教育部门重视不够、教育观念落后、教育体制改革缓慢;51.62%的认为人文医学教育的最大阻力来自学校决策者;进一步分析发现,53.48%的认为来自学校决策层的阻力,是他们在观念上认为人文医学教育不重要,46.5%的认为他们认为很重要,但认为教育体制改革太麻烦了,不易做到。
这些数据说明,教育观念、体制是影响医学院校人文医学教育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1.2.2经费投入不足经费的不足使人文医学教师外出进修的机会少,影响着与其他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师水平的提高与人文医学的发展。
1.2.3师资力量缺乏由于人文医学属于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点,对教师也有特殊要求,一些院校虽然主观上希望多开设一些课程,但因师资缺乏不得不放弃,师资力量不足是影响医学院校人文医学教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1.2.4医学生自身重视不够现在青年学生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对社会现象,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认识误区,新闻媒体的话说得更为严重,如“传统文盲”、“价值认同偏颓”、“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失衡”等,导致他们对人文课程缺乏必要的重视。
2必要性分析
2.1强化人文医学教育是医学发展、医学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当前党和国家提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极大地促进高等医学院校人文医学的开展、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人文医学教育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发展、医学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2.2强化人文医学教育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迫切要求高等医学院校除了要对医学生进行生物医学教育,使其掌握精湛的医疗技术外,还要对医学生进行人文医学教育,提高其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
2.3强化人文医学教育是培养医学生人文医学执业能力的要求如果医学生仅仅凭借自然科学的理论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往往只重视患者的生物属性,忽略患者的社会学属性,导致医患矛盾的发生。
由此我们认识到创新人文医学教育模式,强化人文医学教育,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注重医学生德性和智慧的培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在当今医学教育改革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3强化人文医学教育的路径
3.1转变人文医学教育理念,明确人文医学教育目标医学院校开展人文医学教育,政策导向和观念转变是很重要的,因此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人文医学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使教育教学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医学生的成长。
明确具体的人文医学教育目标,是开展人文医学教育的指引,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参照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所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中所强调的医学生应具备的能力要求标准(医学职业态度、行为和伦理;交流技能;具有人群和大卫生观及相应能力;具备信息管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结合我国医学教育的实际,确立我国医学院校人文医学教育的具体目标,为顺利开展人文医学教育提供保证。
3.2改革和完善人文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医学课程由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三大部分组成,人文医学教育要持续贯穿其教学全过程,形成较为完整的人文医学教育的核心课程体系,主要有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法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以及医学社会学等。
要求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教学中传授人文医学知识,专业课教师应当具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展实践教学,扩展人文医学教育的途径。
3.3改革和完善人文医学教育形式在人文医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尽其所能采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方法,包括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课外阅读、写作训练甚至是角色扮演等,改变人文医学课程大班授课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采取以案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形式,以及交互式、小组讨论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情景分析的能力。
将社会实践纳入理论课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对医学生的期望,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认识社会的能力,激发学生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的使命感。
3.4改革和完善人文医学教育考核机制在考核中贯彻全程化原则,自始至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细致的考核。
首先,在考核的时间上实现全程化:
即从入校学习的那天起,将考勤、当堂发言、论文撰写、教学活动和期终考试等教学环节都纳入考核范围;其次,在考核的空间上实现全程化:
不仅局限于课堂上的考核,也包括社会实践场所的考核和平时表现的考核。
3.5强化后期临床阶段人文医学技能教育在后期临床教学中医学法规、医患沟通、心理咨询应作为临床培训前的人文培训内容,而且在教育方法上要与学校教育有所区别,应当特别注意学习方式的针对性,对相关知识的讲授要密切结合临床实践,让医生在掌握临床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对患者人文关怀的意识及工作理念。
临床阶段的人文医学教学应以实用性为主,他们的学习不能是单纯的理论体系为主,而应当是在今后的医学实践和从医后真正实用的技能。
人文医学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是一种能力的培养。
医学院校中的人文教育必须要与医学相结合,人文医学教育必须要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其所面临医疗困境的能力为目的,这样的人文医学教育才能具有生命力。
人文医学教育铸就的医学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广博的人文知识,这样才能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
医学院校人文医学教育的完善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领导的支持、师生的重视以及人文医学工作者和相关机构的不懈努力。
作者:
王成磊程乐森单位:
潍坊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潍坊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第二篇:
中专医学生医学教育思路
一、当前中专医学生的特点
1.基础知识薄弱
中专医学生初中毕业进入中专,有很多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都没有完全掌握。
特别是现在进入中专的学生基本都是初中阶段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这就使得他们的基础更为薄弱,进而使得他们在接受中专医学教育时更加难以掌握这些医学知识。
2.中专医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
因为很多中专医学生在初中时学习成绩不理想、中考时失利,这一连串的打击,让他们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进而将更多的心思花到了其他的地方去,例如吃喝玩乐等等,严重的甚至是会产生厌学情绪。
这些中专医学生觉得学习中没有乐趣可言,特别是很多医学知识本身就显得相对乏味,难以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热情。
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负面的心理问题,例如焦虑、紧张、害怕等等。
虽然他们中很多人都急于想要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但是因为基础与方法等反面的原因,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失误,特别是医学知识相对较难,使得他们的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形成矛盾冲突,处于忧虑、烦躁不安的情况之中,最后只有通过其他的方式来缓解这种情绪,例如沉迷于上网。
二、提高中专医学教育的措施
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面对中专医学生的基础较差的情况,要提高教学效果就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专医学生的基础较差,而且医学知识也比较枯燥乏味,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么就很难让他们真正的接受这些医学知识。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适当的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优化课程结构与知识结构。
坚持传授最基本的有效有用的知识,尽量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听懂,只有真正的懂了,才能够让他们产生出足够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够更加进一步的拓宽知识面。
首先是在课堂教学上,要充分的利用各种教学设备,例如各种多媒体辅助工具来进行教学。
其次是在教学方法上也需要有所改变,要尽可能的改变那种“满堂灌”的局面,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例如“自学指导法“”讨论研究法“”学员试讲法”等等。
如自学指导法中就要求教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去进行自学,对教师与学生的能力都要求较高,讨论研究法则是教师提出或者是学生在学习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研究,这个对教师掌控课堂纪律的能力较强。
而学员试讲就要求学生们必须要提前自学,虽然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却能够使学生去主动的学习。
2.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学习兴趣
对于中专医学生来说,很多时候第二课堂远远比学校中的课堂教学更加有兴趣,更能够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课堂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各专业课程的知识竞赛、专业讲座、义务服务、兴趣小组等。
通过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竞赛,能够更好地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并且还能够激发出他们的好胜心,这样能让他们去更加主动的学习,而且也能够更加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让学生受益颇多。
还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来组织学生利用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走上街头去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免费服务。
让他们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医务工作者为民服务的愉悦,让他们的职业道德能够在实践中升华。
而且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会促使学生去更加主动、努力的学习。
专题讲座则能够为同学们补充更多的新知识。
通过新知识的补充使得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明白学海无涯,体会到自己的未来只有自己主动的、不停止的学习才能够更好的改变。
3.做好差生工作
教育必须要面向所有学生,但是传统的中专教育基本只注重那些表现好、成绩好的学生的培养。
这样会使得那些差生感受到一种歧视,更加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对中专医学生的教育需要做到有教无类,努力帮助他们改变各种不良心理。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树立起“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教学方法不当的老师”的信念,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可塑性与学习潜能。
对于差生必须要更加有爱心,进行重点辅导,同时还要发动那些表现优秀的学生去主动的帮助他们,最终使得所有学生都能够共同提高。
与过去的中专医学生相比,现在的中专医学生在各方面都存在着不足,这就使得中专医学教育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面对这种情况,必须要分析清楚当前的中专医学生的具体情况,然后再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改变这种现状,让中专医学教育更上一层楼。
第三篇:
基础医学教育视野下医学生医德培育措施
目前医学院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医学知识和医学技能,同时也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医德教育,开设了《医学伦理学》等课程,但是由于教育力量有限,开课的学期也较晚,且学生重视不够,故教学效果不显著。
若是延长学生在校期间的医德培养时间,扩大教育群体,拓宽医德教育的内容并使其具体化,增强其可操作性,教育形式灵活多样化,那么医德教育的效果应该更显著。
因此,将医德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医学课程教学中,尤其从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开始实施,可以达到增强医德教育效果的目的。
1基础医学教学中医德培养的价值
1.1为《医学伦理学》系统教学做铺垫和补充
基础医学中医德培养的价值首先是为《医学伦理学》系统教学做铺垫和补充,逐步培养学生为医者的自觉性。
这也体现了医德培养的特点———长期性、实践性和潜在性。
首先,人的身心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对医德的认知和行为强化都具有阶段性和长期性特点。
医德教育需要长期不懈、循序渐进地进行,包括校内学习期间和校外工作期间。
因而,有学者提出《医学伦理学》“一贯式”教育模式。
[1]在基础医学中实施医德教育是其重要组成之一,是长期的“一贯式”教育的初级阶段,起到了早期开发学生医德意识,延长医德培养时效的作用。
其次,《医学伦理学》不是抽象的、教条的理论,而是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在医学教学中实施医德教育正是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的过程。
如医德要求医务工作者尊重和保护患者的隐私。
不同的医学课程中涉及到与隐私有关的知识点不同:
《诊断学》中教会学生如何查体更能够保护好患者的隐私部位;《胚胎学》中植入异常部位引起异位妊娠,而引起植入异常的原因包括患者的性行为和性观念,这些也是患者的隐私;《妇产科学》教会学生如何对待出生有缺陷的新生儿和产妇等。
第三,医德品质的形成和医学技术提高的长期性决定了医德教育效果的潜在性。
这是因为医德与医术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高尚的医德以高超的医术为基石,高超的医术以高尚的医德为动力,包括医德知识在内的知识积累过程是长期的,而这些知识转化为人的行为更需要长期的过程。
所以医德教育的效果常常不明显,需要经过多方面和多角度进行观察和评价。
所以,从入学开始就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和培养,每一门课程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当从不同角度增加医德教育的内容,在反复教育、循序诱导和巩固强化过程中使医学生形成较为稳定的医德素养。
1.2促进基础医学教学
在基础医学课程中增加医德教育内容,增强基础知识与临床工作的联系性,体现了课程的实用性,可以促进基础医学教学;且学生医者自觉性的增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比如,在中医院校中,《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学习和记忆均比较困难且不被学生重视的基础医学课程。
这与多种因素有关:
一是课程具有图多难辨、名词琐碎难记的特点;二是教师教学偏重于形态结构的讲解,忽略结构与临床实践的联系,也不重视医德的教育和培养;三是学生有重专业轻基础、重中医轻西医的思想。
通过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增加医德教育的内容,培养了学生为医者的自觉性、责任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学生转变思想,重视并接受基础医学课程琐碎、枯燥的学习过程,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了夯实基础,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2基础医学教学中医德培养的特征
基础医学教学中实施医德培养的教学实践可以体现五个特征:
零散性、具体性、渗透性、灵活性和角色性。
2.1零散性和具体性
《医学伦理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则解决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医学道德问题和医学道德现象的学科,对医德教育具有系统性、理论化、抽象化的特点。
而在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医德培养是将医学基础知识与医德相联系,是将医学伦理学中的某一理论具体化的表现。
虽然医学知识是系统的,但是其中可用于医德培养的知识素材却是零散分布的。
医德培养的教学内容完全由任课教师的医德知识基础及其与课程知识点的联想而确立,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
这些教学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也是零星的记忆,所以,零散的医德教学内容与具体的医学知识相联系,使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2.2渗透性
人的记忆一般对感性的、具体的东西更容易记住,对理性的、抽象的东西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医德教育是系统医德教育中的一小部分,内容少而具体,从小处着手,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随着课程的进展和多个课程的累积,医德知识积少成多,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为后续医德知识的系统学习打下基础,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和品格。
在授课期间讲解一些医者的事迹,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使学生体会和了解医者的责任和应具有的一些品质。
如讲授胰腺的结构和功能时,可以介绍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胰岛素的故事,或者介绍班廷医生提取胰岛素用于临床治疗的故事;在讲植入的部位时,引申到异位妊娠,可以谈谈医生细致的问诊和检查对诊断疾病的重要性,也可以谈谈未婚患者的隐私权;学习肾上腺皮质的结构和功能,联系到临床滥用糖皮质激素的现象等。
2.3灵活性
由于上述特点,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比较灵活的教学方法,既可以由教师在讲课中提及,也可以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寻找答案。
如案例教学中多一项提问就可增加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在写小论文中谈谈医者应具备的品质,更多可以在理论联系临床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其涉及的内容可少至一句话,亦可稍微充实些。
2.4角色性
为了能够起到较好的医德教育目的,可采取道德体验方式,[2]让学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如提问时老师是病人,而学生是医生或护士,要求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临床问题,有时也可让学生以患者的角度来思考。
如运用解剖学、组织学相关知识分析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后,提问学生:
作为医生或护士,请向患者解释,为何要禁食?
为何要给患者留置胃管?
患者不配合,你该怎么办?
再如讲授神经管的发育异常可以导致无脑儿和脊柱裂等畸形儿的形成,作为产科护士,对这些婴儿是否可以擅作主张,不予精心护理?
学生融入角色中后,学习主动性加强,不仅认真研读教材,还主动查找资料,参与问题的分析和讨论,甚至一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至日常生后中。
学习解剖学中动脉的走行及其压迫止血点,遇到外伤的同学,积极采用压迫止血法对同学进行急救。
3基础医学教学中医德教育的实施措施
3.1改变教育思想
只有教师的教学思想转变,才能带动学生的学习思想转变。
教师教学的目的从单一知识传授,要转化为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并行,从思想上重视医德培养,将医德教育纳入教学设计中,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而学生在老师的教学影响下,认识到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并树立争做良医的思想,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3.2收集、整理医德教育素材
关于医德教育的素材是举不胜举的,教师的责任在于区分和提炼相关素材,收集和整理与本课程知识点相关的素材,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通读《医学伦理学》,熟悉其内容,并阅览《医学与哲学》、《中国医学伦理学》等杂志,了解伦理学的新发展;其次教师应将医学伦理学的知识细化和分解,抽取与本课程教学有关的内容,并收集古今中外良医事迹和医德素材;最后是设计教学过程,将素材和两门课程知识点结合起来。
可见,收集、整理医德教育素材的过程繁杂而琐碎,是化整为零和聚散为整的反复过程,也是去繁存简、深入浅出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医德等医学伦理知识和专业知识都有了更高和更新的认识,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
3.3调整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课堂教学的学时是有限的。
若增加了医德教育的内容,势必要减少本课程的教学时间。
因此,有必要整合教学内容,将本课程知识与医德内容有机结合,以达到减时增效的结果。
比如在《组织学与胚胎学》绪论中讲到学习本课程的意义时,介绍了我国第一例试管婴儿正是组胚学专家和妇产科医师共同完成的事迹,并简单提及试管婴儿技术的相关伦理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医学基础与临床治疗的关系,也体会到良医、医术、医德相互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学做良医。
除了传统的医德教育内容,现代医学模式提倡进行生命教育。
]胚胎学是阐述人体发生、发育过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实现生命教育的良好载体,能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3.4改革教学方法
3.4.1案例教学法为医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将课程知识和临床案例、生活案例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使学生进入医生、药师、护士等职业角色的扮演,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医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这种教学方法结合问题教学法,加强了对学生的学习引导和指导,有助于实现课堂教学到课外学习的拓展,既解决了学时不足的问题,也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3.4.2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医者之风。
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师生互动,教师不断地设问,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寻找错误的根源。
在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严谨治学、善于思考、应对突变的医者作风。
3.5学校和医院相互配合,联合开展医德培养活动
学校与医院联系,鼓励、组织低年级学生利用周末参加医院的志愿者活动,通过导诊、维持医疗秩序等活动为患者提供服务,了解自己未来从事职业的重要性,产生崇高使命感,并通过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提高自己进行医患沟通的能力。
或者学校邀请一些名医,针对医德、基础医学教育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讲座,这些医生从自身工作实践出发,更有说服力。
4基础医学教学中实施医德教育的教学效果评价
如何评价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实施医德培养的教学效果,目前尚无统一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但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教师的教学思想、学生的学习目标、态度、思维习惯、课程考试成绩、医德认识等。
其评价形式可以采取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
同时要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提倡多门课程的集体备课,既利于知识的承接,也利于医德培养的延续。
所以对这种教育评价的时间不仅可以在课程结束时,还应该后延至其他学期。
至于基础医学教学中实施医德教育对今后学习《医学伦理学》和从业后的医德方面的影响大小,有待于继续研究和探索。
总之,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实施医德培养既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达到了夯实医学基础,强化职业修养的目的。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形式的医德教育是对《医学伦理学》系统教学的铺垫和补充。
因而,基础医学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和功能等基础知识仍是教学的重点和主体,切勿本末倒置。
作者:
高岚单位:
山西中医学院组胚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