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高一地理期中考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90188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高一地理期中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学年度高一地理期中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学年度高一地理期中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学年度高一地理期中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学年度高一地理期中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高一地理期中考试.docx

《学年度高一地理期中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高一地理期中考试.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高一地理期中考试.docx

学年度高一地理期中考试

2020-2021学年度高中地理期中考试卷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根据每个县域单元占全区域的面积和人口百分比,可以绘制出"面积—人口洛伦斯曲线"。

下图中,实线表示我国某区域(324个县域单元)的"面积—人口洛伦斯曲线",虚线表示绝对均衡线。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中信息,该区域人口分布状况的正确判断是()

A.县域的人口比重与面积比重呈正相关B.83%左右的土地上分布着20%的人口

C.人口比重小的县域,环境承载力更大D.人口均衡分布更利于该区域的发展

2.图示地区最有可能是()

A.西北地区B.华北地区C.华南地区D.江淮地区

【答案】

1.B

2.A

【分析】

1.

据图中信息,83%左右的土地上分布着20%的人口,所以该区域人口分布极不均衡,曲线远离虚线均衡线,县域的人口比重与面积比重不呈正相关,A错误,B正确。

人口比重小的县域,可能生态环境较脆弱,环境承载力较小,难以承载更多人口,C错误。

该地区人口均衡分布极不均衡,不利于该区域的发展,D错误。

故选B。

2.

图示地区人口分布不均衡,说明区域环境差异较大,最有可能是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区域差异较大,引发人口分布差异较大,A正确。

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和江淮地区县域单元间环境因素差异较小,人口分布区域差异较小,BCD错误。

故选A。

【点睛】

图中83%土地分布20%人口,80%人口分布在不足20%的土地上,说明区域人口密度悬殊,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半壁人口稠密,西北半壁人口稀少。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人口密度图,图中虚线为黑河—腾冲线的一部分。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对我国人口分布格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B.土壤和植被C.历史和文化D.政治和经济

4.黑河—腾冲线西北半壁总体上人口稀少,但局部地区人口分布较集中,此类地区大多()

A.海拔较高,气候凉爽B.地处山麓,临近河流

C.矿产丰富,工业发达D.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答案】

3.A

4.B

【分析】

3.

人口、聚落分布区,主要是自然条件适宜生产生活的地区,对我国人口分布格局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是地形和气候,黑河-腾冲线以东地区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小,以季风气候为主,气候适宜,A正确。

土壤和植被分布受地形、气候的制约,B错误。

历史和文化、政治和经济是人囗分布格局形成后出现的,CD错误。

故选A。

4.

西北地区总体人口稀少,但局部地区人口分布较集中,此类地区大多地处山麓,临近河流,水源充足,适宜人类居住,B正确。

西北地区属于第二阶梯,海拔较高,但夏季炎热,A错。

西北地区矿产丰富,工业不发达,C错。

沙漠面积广,土壤肥力差,D错。

故选B。

【点睛】

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

人口结构不合理(如男性比重偏高)

转变生育观念

人口老龄化

放宽生育政策,延迟退休

人口素质较低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流动规模大

积极发展交通、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增加就地就业机会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

独生子女家庭增多

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增加就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

中国人口流向的总体趋势,就过去一段时间而言,整体是由中、西部地区往东南地区流动我们称之为“孔雀东南飞”。

中国人口从2018平开始出现逆向流动,农民工从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两个中国经济最热、体量最大的区域流向西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现在称之为“孔雀西南飞”。

同时,根据相关部门统计,2017年后中国人口“东迁”规模仍持续走高。

左图为2018、2019年农民工净增量统计图,右图为2011~2019年中国四个地区人口流动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2018年起,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先后出现了明显的农民工逆流现象,其原因是()

A.东部地区房价居高不下B.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完善

C.人口流动宏观政策调整D.低端制造业大规模内迁

6.农民工逆流的同时,“东迁”仍然持续走高。

该阶段“东迁”的人口主体最可能是()

A.农民工B.中高端人才

C.普通大学生D.一技之长劳动者

【答案】

5.D

6.B

【分析】

该题以人口迁移的变化为切口,结合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大背景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考查。

5.

近年来,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不断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量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向区域外迁移,农民工跟随就业机会也就出现逆流现象,D对。

现阶段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即就业机会、经济收入、生活水平,东部地区房价居高不下、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完善、人口流动宏观政策调整不是导致农民工逆流的主要原因,ABC错。

故选D。

6.

由上题分析可知,东部地区正在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即产业部门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在此过程中需要大量中高端人才,B对。

农民工和一技之长的劳动制多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低端制造业,不符合东部地区的人才需求,AD错。

普通大学生主要出于求学阶段,不具备自由迁移的条件,C错。

故选B。

【点睛】

解题时不能只关注人口数量的变化,还要分析数量背后的人口结构(如人才结构、学历结构等)。

“虹吸效应”是指区域的中心城市吸收了周边城市的各种资源,随着资源的聚集,中心城市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强,周边城市的人才会逐渐流失的现象。

“外溢效应”是指中心城市受政策影响以及过度聚集的拥挤导致其技术、人才、产业、资金等向外围地区迁移,从而促使外围城市的经济发展的现象。

下图为广东省2012-2017年户籍人口逐年净迁移人数(万人)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上图反映出人口迁移的变化是()

A.穗深人口迁入2013年达最大值B.三四线城市人口净迁出2013年达最大值

C.佛惠莞年人口迁入数持续上升D.2015-2016年佛惠莞人口变化幅度最大

8.广州、深圳的“虹吸和外溢效应”引起的人口迁移,其带来的影响是()

A.加快城市职能转变B.加重城市社会负担

C.导致城市发展停滞D.促进城市协同发展

【答案】

7.B

8.D

【分析】

7.

读图可知:

上图反映出人口迁移的变化是三四线城市人口净迁出2013年达最大值,B正确。

穗深人口迁入2014年达最大值,A错。

佛惠莞年人口迁入数波动上升,C错。

2016-2017年佛惠莞人口变化幅度最大,D错。

故选B。

8.

广州、深圳的“虹吸和外溢效应”引起的人口迁移,其带来的影响是技术、人才、产业、资金相互的交流和调配,促进城市协同发展,D正确。

跟城市职能转变无关、不会加重城市社会负担、会促进城市发展,ABC错,故选D。

【点睛】

本题组主要考查人口的迁移的相关知识。

生态适度人口是指从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和保证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来考虑区域的适度人口规模。

下表为广西、新疆、四川、内蒙古4省区生态适度人口数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省份

生态适度人口(万人)

P1(万人)

P2(万人)

现实人口(万人)

广西

3276.2

2970.6

7203.2

5331.4

新疆

1957.3

1937.2

4303.3

2164.4

四川

2990.3

3229.2

6574.5

9001.3

内蒙古

1825.8

3912.3

4014.3

2453.2

注:

P1表示将消费水平提高到全国平均消费水平后各省区人口容量,P2表示基于全国平均生态压力指数的各省区人口容量。

9.广西生态适度人口比新疆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A.水热条件好B.油气资源丰富

C.地域面积大D.地形平坦开阔

10.推测内蒙古现实人口低于P1的主要原因是()

A.生态环境脆弱B.距经济发达地区近

C.畜牧业较发达D.二、三产业比重低

11.仅从全国平均生态压力指数看,人口应外迁的省区是()

A.广西B.新疆C.四川D.内蒙古

【答案】

9.A

10.A

11.C

【分析】

9.

广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生态环境相对适宜,更适合居住,A正确。

新疆油气资源丰富,地域面积大;广西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

故选A。

10.

人口容量与消费水平呈负相关,内蒙古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消耗大,导致其现实人口少。

故选A。

11.

读表可知,四川基于全国平均生态压力指数的人口容量为6574.5万人,其现实人口数量为9001.3万人,说明该省区的生态压力较大,人口应外迁。

故选C。

【点睛】

本题组以生态适度人口为背景材料,考查人口容量相关知识。

要求考生掌握并理解人口容量的概念、特点、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入新疆之初,为了开发新的耕地,兵团人多就近建造半地下式的地窖房子,俗称“地窝子”。

下图为“地窝子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兵团人最初建造的“地窝子”主要分布在()

A.绿洲中心B.山前荒漠C.矿山地区D.戈壁地区

13.“地窝子”的主要功能是()

A.御寒防风防沙B.体现地域风格C.节省建筑材料D.保护自然环境

14.现在保留部分“地窝子”的主要目的是()

A.粮食仓储B.旅游教育C.饲养家畜D.应急避险

【答案】

12.B

13.A

14.B

【分析】

12.

根据材料,建设兵团入新疆之初是为了开发新的耕地,应该是在山前荒漠,绿洲中心已经是耕地,A错;矿山地区在开发早期主要是开矿,而不是开垦耕地,C错;戈壁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不宜开垦为耕地,D错;山前荒漠可以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发展农业,最有利于开垦为耕地。

故B正确。

13.

“地窝子”冬暖夏凉,具有御寒功能,而且可以抵御新疆的风沙,这是最主要的功能,A正确。

“地窝子”为后来兵团入新疆才有的,不属于抵御风格,B错。

节省建筑材料是目的,不是功能,C错。

要开挖,不能够保护自然环境,D错。

故选A。

14.

现在保留部分“地窝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纪念那段历史,教育后人,发展旅游业,B正确。

下雨时,“地窝子”容易进水,不适合粮食仓储,A错。

当地是牧区,C错。

当地地质灾害少,主要是气象灾害,“地窝子”不适合应急避险,D错。

故选B。

【点睛】

地窝子是一种半在地下、半在地上的简陋棚屋,挖制方式比较简单:

在地面以下挖约一米深的坑,形状四方,面积约两三米,四周用土坯或砖瓦垒起约半米的矮墙,顶上放几根椽子,再搭上树枝编成的筏子再用草叶、泥巴盖顶。

地窝子可以抵御沙漠化地区常见的风沙,并且冬暖夏凉,但通风较差。

城市景观格局对下垫面温度有较大的影响,下图为2017年通过遥感得到的我国某平原地区省会城市夏季、冬季下垫面平均温度随距离的变化示意图。

研究证明工业集聚区和经济开发区比人口密集的商业中心和住宅区产生的热岛更明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该城市位于()

A.松嫩平原B.华北平原C.江汉平原D.珠江三角洲

16.距市中心16km附近的城市功能区应是()

A.住宅区B.仓储区C.商业区D.工业区

17.推断距市中心2km范内的主体景观最可能是()

A.林草B.水域C.建筑D.广场

【答案】

15.C

16.D

17.B

【解析】

15.

读图可知,该地冬季均温在6.5︒C----8.5︒C之间,可以推断该地位于亚热带地区,松嫩平原和华北平原位于温带,故AB错,江汉平原位于亚热带地区,故C正确,而珠三角纬度较江汉平原低,多数属于热带地区,冬季温度较高,故D错。

16.

据图可知,距市中心16km附近冬季、夏季气温都较高,说明热岛效应较强,工业区排放的热量和废气较多,所以该区域应该是工业区,故D正确,自然排除ABC。

17.

据图可知,距市中心2m范围内,夏季均温较低、冬季均温较高,说明是水域调节了气温,水的比热容大,冬季降温慢,夏季增温慢,故B正确,自然排除ACD。

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表示商业用地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19.丁类用地在市中心占比极少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A.环境质量低劣B.基础设施不全

C.交通运输不便D.地租成本太高

20.丙类用地所形成的城市功能区中兼有丁类用地,该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

A.提升环境质量B.降低生产成本

C.减少通勤费用D.产生集聚效应

【答案】

18.B

19.D

20.C

【解析】

18.根据城市内部功能区的分布,城市中心地区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地价较高,多为商业区分布。

图中市中心附近占比最大的是乙,表示商业用地,B正确。

故选B。

19.丁类用地在市郊占比最大,为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在市中心占比极少,主要原因是工业生产占地面积较大,市中心地价昂贵,地租成本太高,所以工业区多分布在地价较低的郊区,D正确。

故选D。

20.丙类用地为住宅区,丁类为工业区,住宅区中兼有工业布局,缩短居住区和工作区的距离,可以方便工人上下班,该布局的主要目的是减少通勤费用,C正确。

故选C。

【点睛】

根据从市中心到郊区不同城市功能的付租能力,依次形成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下表示意我国2019年全国及北京、浙江、四川、广东四个省级行政区人口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省级行政区

常住人口数(万人)

人口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

城镇化水平(%)

2154

﹣0.03

0.26

86.6

11521

1.54

0.81

71.4

5850

1.97

0.50

70

8375

0.41

0.36

53.8

全国

140005

0.33

0.34

60.6

21.据材料推测,四川省最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

22.近年来,伴随着新区的设立及市级行政中心迁至城市副中心,甲省级行政中心已出现

了逆城市化现象,影响甲省级行政区逆城市化的主导因素是()

A.社会经济发展B.政府政策推动C.对外交通发展D.乡村条件改善

23.与全国相比,导致乙省级行政区自然增长率较高的主导因素是()

①经济水平②年龄结构③人口基数④生育政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21.D

22.B

23.A

【分析】

21.

四川位于我国西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镇化水平亦较低,表中甲、乙、丙的城镇化水平都较高,只丁较低,可知丁为四川,D正确。

同时结合常住人口数,可知甲为北京,乙为广东,丙为浙江。

22.

根据上题可知甲是北京市,从题干"伴随着新区的设立及市级行政中心迁至城市副中心,甲省级行政中心已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信息,联系实际可知,北京在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的同时,伴随着近几年河北雄安新区的设立及市级行政中心迁至城市副中心——通州,已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逆城市化的主导因素是雄安新区的设立及市级行政中心迁至城市副中心一通州,为政府政策因素。

故选B。

跟社会经济、对外交通和乡村条件关系不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3.

近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偏低,原因一是养孩子的成本较高,二是高房价惹的祸,推高了年轻人的结婚成本,高房价导致了我国的结婚率偏低,而离婚率偏高,从而导致出生率偏低,自然增长率低,而广东省经济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相对来说,一是能养得起小孩,二是吸引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来就业,青壮年劳动力处于生育年龄,因此自然增长率偏高,①②正确,跟人口基数、生育政策无关,③④错。

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

本题组主要考查人口的自然增长和城市化的有关知识。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图中山脉西侧海岸曲折、峡湾众多,形成该处峡湾地形的地质作用是()

A.波浪侵蚀B.冰川侵蚀C.流水侵蚀D.断裂下陷

25.a城市所在的国家耕作业不发达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①纬度较高,热量相对不足,光照条件较差②气候寒冷,大面积冻土无法耕种③多山地,平原狭小④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少,水源短缺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答案】

24.B

25.A

【分析】

24.

图中有北海、波罗的海,再结合经纬度和轮廓信息判断该地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半岛上的峡湾地貌是冰川侵蚀作用的结果,B对;波浪侵蚀形成海蚀崖、海蚀桥等,流水侵蚀形成峡谷、瀑布等,断裂下陷形成裂谷、湖泊等,故ACD错。

25.

该国纬度多在60°N以北的高纬地区,光照、热量条件较差,①对;耕作业适宜在平原地区,该国斯堪的纳维亚山面积大,平原面积狭小,③对;该国南部、西部平原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阴雨天多,故②④错;故选A。

【点睛】

冰川作用形成的主要地貌有:

冰川侵蚀作用形成U形谷、冰斗、角峰、峡湾等;冰川堆积作用形成终碛垄、冰碛湖、侧碛垄、冰碛丘陵、鼓丘、蛇形丘、冰砾阜、冰水外冲平原、冰水阶地等。

广西荔浦县生产的砂糖桔,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近年来随着树冠覆膜技术(树冠上方覆盖塑料薄膜)的推广使用,砂糖桔留树时间延长,实现了错峰上市,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荔浦砂糖桔覆膜的最佳时间是()

A.8月B.9月C.12月D.1月

27.砂糖桔实现了错峰上市,主要得益于树冠覆膜技术可以()

①增加树冠内温度,防止果品受冻害

②改善果园小气候,提高果品品质

③增加树冠内湿度,提高果树抗病能力

④减弱雨水的影响,保证果品质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26.C

27.B

【分析】

26.

砂糖桔又叫十月桔,一般十月下旬到十月成熟,集中上市会影响沙糖桔的价格,降低利润。

经过科学培育和技术改良后,可实现晚熟沙糖桔到翌年春季错峰上市。

树冠覆膜技术可以避免低温、霜冻、降雨等直接接触果实导致果实受伤害,避免出现严重的落果、变色、烂果等,从而达到越冬保果、延长采收期、提升果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由材料可知,树冠覆膜技术在于帮助晚熟砂糖桔顺利越冬,A、B排除,1月已为最冷月,因此12月覆膜最合适,D错误,C正确。

故选C。

27.

据图可知,树冠覆膜为透明薄膜,太阳短波辐射可进,地面长波辐射被阻挡,且能减少冷空气进入,从而起到保温作用,减少低温冻害对果树的影响,①正确;树冠覆膜能起到改善果园小气候的作用,但对提高果品品质影响不大,②错误;树冠覆膜会增加冠内湿度,但这无法提高果树抗病能力,③错误;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较多,雨水会将果实打落且降低果品质量,因此树冠覆膜可以减弱这种影响,④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解读农业生产技术的能力。

中国和科威特将在广东省建立一项炼油及石化项目,中国海外找油新路径(吸引产油国到中国内地开设炼油厂)得以顺利推进。

图1为科威特示意图,图2为广东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8.科威特境内没有常年有水的河流,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降水稀少B.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

C.国土面积小,径流量少D.受副高和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

29.沿最短路线从科威特运石油到广东,沿途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经过阿拉伯海时,轮船逆风顺水

B.经过马六甲海峡时,浓云密布,雷电交加

C.到达广东时可能看到大面积的常绿硬叶林

D.该航线起止点河网密布,动植物资源丰富

30.中国与科威特在广东省合作建立的炼油及石化项目属于()

A.原料指向型工业B.动力指向型工业

C.市场指向型工业D.技术指向型工业

【答案】

28.D

29.B

30.C

【分析】

28.

科威特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受副高和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属热带沙漠气候,所以境内没有常年有水的河流,D正确;临近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并没有深居内陆,A错;石油工业较发达,但不是因工业用水导致没有常年有水的河流,B选项不是主要原因,B错;国土面积小导致径流量小,但这并不一定导致境内没有常年有水的河流,如位于降水丰富区,即便国土面积小,还是会有常年有水的河流,C错。

故选D。

29.

沿最短路线从科威特运石油到广东,需要从波斯湾出霍尔木兹海峡,经阿拉伯海、马六甲海峡、南海,最终到达广东。

阿拉伯海洋流受季风吹拂的影响形成季风环流,轮船不会在逆风的同时顺水,A错;马六甲海峡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对流旺盛,可能出现浓云密布,雷电交加的天气,B正确;到达广东时可能看到大面积的常绿阔叶林,而常绿硬叶林应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C错;该航线起点属热带沙漠气候,河流稀少,动植物资源较少,D错。

故选B。

30.

中国与科威特在广东省合作建立炼油及石化项目,靠近珠三角等消费市场,且炼油和石化产品危险性较强,不适宜长距离运输,也应靠近消费市场,所以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C正确;原料指向型工业的布局应靠近原料产地,而该炼油及石化项目的原料来源地位于科威特,A错;炼油及石化项目不属于动力或技术指向型工业,BD错。

故选C。

【点睛】

五种导向型工业的区位、特点以及常见案例总结如下:

2017年,M公司开始发展生鲜电商业务,消费者在网上下单,购买的生鲜由物流配送到家。

2019年,M公司开始拓展互联网和实体店相结合的业务,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陆续开设实体店,每间实体店规模达4000~100000m2,主营中高端优质生鲜,承诺3km内可免费配送,并提供生鲜加工、烹饪服务,顾客既可网上下单,又可现场购买,还可在实体店内设置的特定区域就餐。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M公司开设生鲜实体店首选上海等城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租金B.信息通达度C.交通运输D.区域购买力

32.与规模相同的传统中低端生鲜超市相比,M公司的生鲜实体店()

A.服务等级较低B.服务种类较少

C.服务范围较广D.门店数量较多

【答案】

31.D

32.C

【分析】

31.

生鲜食品价位较高,且不易储存,必须在短时间内销售出去。

因此,M公司开设生鲜实体店首先要考虑城市的购买力。

上海等城市经济发达,购买力强,故成为其首选。

排除ABC,故选D。

32.

与规模相同的传统中低端生鲜超市相比,M公司的生鲜实体店,3km内可免费配送,并提供生鲜加工、烹饪服务,还开设了互联网和实体店相结合的业务,因此M公司的级别更为高端,服务范围更广。

故选C。

【点睛】

中心地理论的核心观点:

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相互之间距离越远,服务范围越广,服务种类越多。

改革开放早期,一些画商在深圳城郊的大芬村租房招募画工临摹油画并批量卖出,形成了深圳第一个艺术村。

21世纪以来,深圳涌现出若干艺术从业者集聚的城中村,可分为“定居型”“迁居型”两类。

“迁居型”艺术村的艺术从业者和深圳其他外来租户一样在城市里迁徙。

下图示意深圳艺术村的分布及“迁居型”艺术村艺术从业者的迁徙路径。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画工集聚在艺术村可以降低()

A.产销对接成本B.技艺学习成本C.交通通信成本D.原料采购成本

34.影响深圳艺术村迁徙的主要因素是()

A.城市规划B.政策引导C.地租成本D.用地规模

35.与“迁居型”艺术村相比,“定居型”艺术村()

A.产品附加值较低B.地域知名度更高C.产业类型更丰富D.资金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