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汇总.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75839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6.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汇总.doc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汇总.doc(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汇总.doc

附件1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

(2013—2020年)

国家林业局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规划背景 1

第一节区域概况 1

一、规划范围 1

二、自然条件 1

三、自然资源 2

四、社会经济 4

五、扶贫开发 5

第二节生态功能定位 5

一、主体功能 5

二、生态价值 5

第三节主要生态问题与原因 7

一、主要生态问题 7

二、原因 9

第四节生态保护与建设现状 9

一、生态工程建设 9

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 11

三、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态势 12

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原则目标 13

第一节指导思想 13

第二节基本原则 13

一、全面规划、突出重点 13

二、保护优先、科学治理 14

三、合理布局、分区施策 14

四、以人为本、改善民生 14

五、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14

第三节规划期与规划目标 15

一、规划期 15

二、规划目标 15

第三章总体布局 17

第一节功能区划 17

一、区划原则 17

二、功能区划 17

第二节建设布局 18

一、水源涵养功能区 18

二、水土流失控制区 21

第四章主要建设内容 24

第一节水源涵养能力建设 24

一、保护和建设森林生态系统 24

二、保护和恢复草地生态系统 25

三、保护和修复湿地生态系统 26

四、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 27

第二节生物多样性保护 28

一、资源调查 28

二、禁止开发区域划建 28

第三节生态扶贫建设 30

一、生态产业 30

二、农牧民培训 31

三、人口易地安置 32

第四节配套建设 32

一、防灾减灾体系 32

二、基础设施设备 33

第五节生态监管 35

一、生态监测 35

二、空间管制与引导 35

三、绩效评价 36

第五章政策措施 37

第一节政策需求 37

一、生态补偿政策 37

二、人口易地安置的配套扶持政策 38

三、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38

四、甘南“退耕还林、以生态换保障”试点 38

第二节保障措施 39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 39

二、健全法制体系,规范建设 39

三、拓宽资金渠道,加大投入 40

四、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效益 40

五、强化生态监管,保证质量 42

六、建立长效机制,服务民生 42

附表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名录

附图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位置图

III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区域概况

一、规划范围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位于甘肃省南部,行政区域包括甘南州和临夏州的10个县(市、区),总面积33827平方公里,总人口164万人。

该区域东连甘肃省的陇南市、定西市,西接青海省黄南、果洛藏族自治州,南临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接甘肃省兰州市。

表1-1规划范围表

县(市)

甘南州

玛曲、碌曲、夏河、合作、临潭、卓尼

临夏州

康乐、临夏、和政、积石山

二、自然条件

(一)地质地貌

本区位于秦岭与昆仑两个地槽褶皱系的交接部位,大部分属秦岭地槽褶皱系。

高原面地势主要向北倾斜,大部分区域海拔3000米左右。

秦岭地槽褶皱系西延部分在高原上形成了许多北西西-南东东走向的高山,彼此相距40~60千米,相对高差多在1000米以上,其间的高原面切割微弱,保持着辽阔宽广的地貌特征。

(二)气候水文

本区属高原高寒湿润气候。

气温南高北低,年平均气温-2.5~6℃,年日照时数2000~2563小时。

降水南多北少、西多东少,年均降水量在400~700毫米之间。

本区属黄河干流水系和洮河水系,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年径流量大于1亿立方米的河流有15条。

(三)土壤植被

本区土壤主要有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沼泽土等类型。

植被类型垂直分布特征明显,海拔3700米以上为高山灌丛,海拔3300~3700米为高寒草甸,海拔2500~3300米为亚高山针叶林带,海拔2500米以下为温带针叶阔叶林带。

三、自然资源

(一)土地资源

规划范围内有草地175.6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51.91%;林地65万公顷,占19.22%;耕地16.9万公顷,占5.00%;湿地12.8万公顷,占3.78%;未利用地5.9万公顷,占1.74%;其它土地62.1万公顷,占18.35%。

草地、林地和湿地是本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载体。

(二)水资源

本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66亿立方米,占甘南州和临夏州水资源总量的79%。

从流域分区看,河源至玛曲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7.2亿立方米,占该区水资源总量的26%;玛曲至龙羊峡为8.1亿立方米,占12%;大夏河为4.5亿立方米,占7%;洮河为34.1亿立方米,占52%。

区域年均产水模数17.5万立方米/平方千米。

(三)草地资源

草地面积中,可利用草地面积169.1万公顷,暂难利用草地面积6.5万公顷。

可利用草地面积中,天然草地156.7万公顷,人工草地4万公顷,改良草地8.4万公顷。

草地主要分布在玛曲、碌曲、夏河、卓尼等县,可分为亚高山草甸、亚高山灌丛草甸等7个草地类、17个草地组、29个草地型。

亚高山草甸草场成为天然草地的主体和精华。

牧草以禾本科、莎草科为主,草丛平均高度35厘米。

(四)森林资源

林地面积中,有林地15.2万公顷,疏林地2.5万公顷,灌木林地39.8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1.1万公顷,苗圃地240公顷,无立木林地0.4万公顷,宜林地6.2万公顷。

森林面积的99%为防护林;从起源看,天然林占森林总面积76%。

国家级公益林面积为41.86万公顷。

森林植被类型可划分为4个林纲组、12个林纲、42个林系组、88个林系,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森林类型有:

云杉-冷杉林,主要分布洮河和大夏河两大流域的山地阴坡;圆柏林,间断分布于云杉、冷杉林区的山地阳坡;灌木林。

(五)湿地资源

本区湿地面积12.8万公顷,其中河流湿地2.9万公顷,湖泊湿地0.5万公顷,沼泽湿地9.5万公顷,人工库塘142公顷。

甘南湿地是青藏高原面积最大、最原始、最具代表性的高寒沼泽湿地,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自然湿地之一,被称为“黄河之肾”。

玛曲湿地是甘南湿地的核心,面积2万公顷。

(六)野生动植物资源

本区分布有特色突出、种类丰富的高原野生动植物资源。

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独叶草、小叶兜兰、玉龙蕨、毛杓兰、紫点杓兰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麦吊云杉、岷江柏木、秦岭冷杉、桃儿七、红花绿绒蒿、紫斑牡丹等30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雪豹、黑鹳、金雕、黑颈鹤等1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熊、白臀鹿、藏原羚、岩羊、黄羊等29种。

高原冷水性土著鱼类有厚唇重唇鱼、极边扁咽齿鱼、似鲶高原鳅等20多种。

野生花卉植物约360余种,还有丰富的山野菜、花椒、核桃、油橄榄等经济物种资源。

四、社会经济

本区总人口164万。

其中:

农牧业人口140万,占该区总人口的85%。

民族构成以藏族为主,占43%左右。

农村劳动力79.2万。

(一)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

国内生产总值97.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010元,财政收入2.59亿元。

农牧民人均收入排甘肃省的后位。

(二)经济结构单一,产业结构层次低

以传统的农牧业为主,生产方式落后。

玛曲、碌曲、夏河等县以自然放牧、游牧经营为主,属牧区;合作、临潭、卓尼等属半农半牧区。

康乐、临夏、和政、积石山等属农业区。

(三)公共基础设施薄弱,城镇化进程缓慢

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条件落后,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人口文化素质不高。

区域城镇化率较低,甘南州76个乡一级行政区中,街道和建制镇仅占21%,城镇化水平为15.8%。

五、扶贫开发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该区域属我国扶贫攻坚连片特困地区中的四省藏区和六盘山区范围。

其中甘南州5县1市属四省藏区,临夏州4县为六盘山区。

本区农牧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超载放牧、陡坡耕作等造成生态破坏,以及农业种植结构单一,土地生产力水平很低。

第二节生态功能定位

一、主体功能

本区属水源涵养型重点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定位是:

黄河重要水源涵养补给区,青藏高原珍稀动植物基因资源保护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

二、生态价值

(一)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系统脆弱

本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是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三江源草原草甸湿地、若尔盖高原湿地、秦巴生物多样性等3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相邻,对维系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区域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差,一旦破坏极难修复,自然恢复周期长、人工恢复则要付出很大代价。

本区还分布国家禁止开发区域7处,总面积约74.1万公顷,占区域总面积的21.91%。

(二)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

黄河在玛曲境内迂回绕行433公里,形成大面积沼泽湿地,是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卓尼、临潭两县林区分布集中,是黄河重要支流-洮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

本区产水模数远高于黄河流域平均水平,以占黄河流域4%的面积补给了黄河源区年径流量的36%,黄河总径流量的11%。

研究表明,黄河源头青海玛多段多年平均补给量为6.99亿立方米,仅占河源区径流量的4%。

黄河吉迈(38.9亿立方米)至玛曲(147.0亿立方米)段径流量的增加高达108.1亿立方米,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的59%。

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经过本区的水量补给,才形成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大河,其生态价值独一无二。

(三)不可替代的水源涵养功能

本区拥有大面积的高寒沼泽湿地、优质草地和天然林资源,使该区域成为黄河重要的“蓄水池”。

区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为69亿立方米,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为12亿立方米,草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为43亿立方米,湿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为4亿立方米。

同时,本区紧邻甘肃省级限制开发区—中部重点旱作农业区,水源涵养能力还对保证甘肃省农产品供给具有重要作用。

(四)高原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该区域是我国西部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其物种组成复杂多样,具有明显的区系过渡性。

该区域是中国植物区系分区系统的中国-日本、中国-喜马拉雅以及青藏高原等三个植物亚区的交汇区,也是我国北方鸟类和陆生脊椎动物多样性的“偏高值区”,区域分布的似鲶高原鳅、极边扁咽齿鱼等经济土著鱼类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中,对中国北方动物多样性保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主要生态问题与原因

一、主要生态问题

(一)黄河水源补给量急剧减少

以河源至玛曲、玛曲至龙羊峡、大夏河、洮河四个流域为例,各流域水资源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高峰值后,就一直波动下降。

与1960年代相比,区域黄河水源补给量减少了12.5亿立方米,减少率16%。

与1990年代相比,区域黄河水源补给量减少了15.1亿立方米,减少率高达23%,是造成黄河下游断流的原因之一。

从流域看,洮河水源补给量的衰减幅度最大,黄河干流河源至玛曲段和大夏河的衰减幅度相对较小。

1998年以来,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区域黄河水源补给量又有缓慢增加的趋势。

(二)草地“三化”现象严重

本区90%以上的天然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重度退化面积高达34%。

重度退化草地产草量下降75%以上。

玛曲境内大型沙化点有36处,形成了220千米长的流动沙丘带,且以每年3.9%的速度扩展,受沙化影响的草场面积已达20万公顷以上。

夏河县和碌曲县的草地盐渍化面积已达5.5万公顷,而且随着生态的破坏和超载过牧,盐渍化趋势越来越严重。

(三)湿地面积锐减

历史上,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曾是水草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